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四口之家(連載六):春節前後

(2014-08-22 13:24:55) 下一個

小時候一聽說過年,那就是新鞋子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壓歲錢和鞭炮就不用說了。如果這個時候下雪結冰,就是我們最喜歡的時節。隻是年齡越大,下雪結冰的時候就越少,也許就是地球變暖了吧。《童年故事》(連載)中有很多精彩回憶片段。

 

不過,家裏的傳統是要大掃除的,我和姐姐必須幫忙。早年居住平房,牆壁都是用廢舊報紙糊一層。一年過去,報紙就變黃了,所以,每年的新年前夕都要用新的報紙重新糊牆壁。父親用麵粉之類的熬一鍋漿糊,買一把新的掃把(感覺是高粱稈子),把漿糊刷在廢舊報紙上,我和姐姐一起貼在牆壁上。到最後,兩雙手準是黑乎乎的,有時候還會弄到鼻子上。

 

報紙上的新聞都是差不多的,祖國形勢一片大好,再有就是毛主席接見西哈努克親王等等之類的,外國人的名字都是怪怪的。有時候,也能學點漢字,母親就是老師。畢竟,小學階段的識字率不是很高。有時候,量身高啊,買油買米等等的時間啊,價格啊,也會寫在上麵。竟然還會有找隔壁鄰居借一碗油、一碗大米的記錄。第二年看看,也是一種回憶。

 

搬家之後的樓房牆壁,開始用油漆,後來用瓷粉,也是要在春節前幾個月全部刷完的。湖北的春節很冷,潮氣也大,家裏一般要用炭爐子或電暖器取暖。如果牆壁沒有幹透,室內高溫一烤,那就會起泡。

 

在計劃供應票證時期,春節前要發放糧票油票布票,還有肉票糖票等等之類的,一般都是在居委會憑戶口本領取。那時候就覺得,這戶口太重要了,可以領這麽多東西,社會主義好啊!有隔壁的鄰居小孩也會把戶口弄丟,要補辦一個,很麻煩;感覺上學轉學報名,似乎也要戶口。

 

春節前有了計劃供應票,就可以開始買年貨了。春節前幾個星期,家裏就開始忙乎了。當然,主要是父母親忙乎,我和姐姐就跟在屁股後麵轉。買魚買肉,做醃魚醃肉,炸肉丸子魚丸子;買糯米,磨沉漿,做米酒;做炸餃子,炸花生米等等。還要買一些甜點零食,什麽麻花、京果、糖果、餅幹之類的。春節前那麽幾周,家裏都是油炸食品的香味,似乎這就是節日氣氛。有時候母親也串門,與鄰居交換各自做的美食!

 

在這之前,還要上街買布做過年的新衣服。那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麽服裝店。新衣服都是在裁縫店做,尤其是過年前夕,裁縫店就會爆滿。母親也會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後來找單位的同事拿來做棉衣棉褲的紙樣,自己學會給我們姐弟倆做棉衣棉褲。母親親手鋪墊棉花的棉衣,穿起來就感覺特別溫暖。母親也會做棉鞋。用很大的縫衣針捺鞋底。有時候,頂針也會被戳穿,母親的手流血,讓人非常難受,可母親卻覺得沒事一樣,還是繼續做。隻是80年中期後,市場繁榮了,可以買衣服了,母親才沒有做衣服了。

 

春節團年前,也就是大年三十(有時候是二十九,那年沒有三十),一家人一定要去工廠的澡堂洗澡。幾乎每家工廠都有職工澡堂,每個職工每月30張票,家長可以帶孩子。因為是冬季,大街上也沒有什麽好看的,過年就得呆在家裏,隻吃東西,也不外出;一家人最多打打撲克,或者擺弄樂器,也沒有電視看。那時候,也沒有公交車,出門非常不方便。到了有公交車的時候,才開始在春節期間去走親訪友,上街看看舞獅舞龍,或者扭秧歌蚌殼精。後來,有了出租車,出行就更方便了。可那時候也開始流行麻將和電視連續劇了,人們反而喜歡呆在家裏。

 

父親是老大,下麵有弟弟妹妹78個,我們這一輩10來個,再加上三代遠房近親上百人,龍府是個很大的家族。一起磕頭的時候,讓人想起《紅樓夢》裏麵的情節。我們一家經常就是首先在奶奶家團年,然後每家每戶團年一次,正好把整個春節假期過完。每家每戶的春節食品都不一樣,大姑媽喜歡做扣肉、二姑媽喜歡做野味,三姑媽喜歡做牛肉,四姑媽喜歡做竹筍子……其它的菜,都是差不多的,雞鴨魚肉,米酒雞蛋,鹹蛋皮蛋,糖果點心等等。母親最拿手的,就是各種鹵菜和火鍋,而且每年都不一樣。

 

我們小字輩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放鞭炮,打撲克。小時候喜歡玩捉迷藏,長大一些之後,也唱卡拉OK。姐姐是我們大家的一姐,什麽事都管,當然,也是什麽事都知道。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上大學那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