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藥物的心理作用到底有多大?

(2013-05-17 12:25:06) 下一個

藥物的心理作用到底有多大?

 

 

俗話說:心病需要心藥醫。所謂心病,就是心理疾病;心藥就是心理治療、心理疏導。一個遠古的類似例子就是“望梅止渴”,雖然“渴”不是心理問題,而是一個生理問題,但心理對生理產生了“治療”效果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將一種澱粉分別裝在紅色、白色膠囊中,分送給兩組健康的人服用,並當麵告訴被試者:紅色膠囊中裝的是興奮性藥物,白色膠囊中裝的是抑製性藥物。結果發現服用紅色膠囊者情緒活躍、脈搏加快、血壓升高、動作反應加快,而服用白色膠囊者則情緒抑鬱、沒精打采、脈搏減緩、血壓降低、反應變慢。這就是說:非藥物具有心理療效。

 

另一個臨床試驗是這樣的:有人對1000多例頭痛、咳嗽、傷風、暈船病人進行研究發現,當他們服用毫無藥理作用的安慰劑後竟有3337的人反應良好,症狀得以明顯改善。有專家認為,至少有1/5的慢性疼痛病人服用安慰劑後能夠顯著地緩解疼痛症狀。用安慰劑作為對照,有些藥物的心理效應與有效藥物的療效很相似。這說明:藥物也具有心理療效藥物的心理效應主要通過對病人的心理安慰而起作用。

 

不管上述的試驗是否真實,從我們的生活常識和工作實踐中,我們還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藥物除了藥理作用外,還具有心理效應。就某一個病人而言,藥物不能單純隻看到它的藥理作用,同時還要考慮到病人對藥物的心理效應。另一麵,對於精神和心理有障礙的病人,由於在思想上與正常人無法溝通,往往陷入求醫無門的境地,或盲目地吃藥、打針,結果使“心病”愈治愈重,變成“體病”。此時,藥物的心理療效就有很大作用了。

 

在醫療實踐中發現,同樣的藥物用於同一個病人,老醫生開處方和年輕醫生開處方的療效也可能不同,這叫“心理暗示”。臨床觀察發現,開處方醫生的權威性、護士發藥時的語言神態以及藥物的名稱、產地、裝潢、劑型、價格等均可對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應。例如,有些人用藥十分挑剔,總認為藥物越新、價格越高,其藥效就會越好,這其實是用藥的一個心理誤區。又如,藥物的包裝是否精致,顏色和味道如何,也同樣能影響人們的感受。大多數人喜歡的藥物顏色是乳白色或桔黃色,味道是檸檬味、蘋果味或橙味。另外,甚至藥物的名稱、劑型、價格和包裝等,都可能影響藥物的心理效應。這些有趣現象就是藥物的心理效應在起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誌等方麵都能接受暗示的影響。在無對抗態度條件下,暗示可對人的行為或心理產生影響,使其按一定的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意見或信息。暗示可來自別人,也可來自自己,後者稱為“自我暗示”。暗示也是藥物產生心理效應的機製。許多藥物的心理效應就是通過醫生的暗示或病人的自我暗示而出現的。

 

當然,暗示能使人致病,用之得當也能治療疾病。在醫學上,有時用暗示來治療某些疾病,或用以加強其他療法的效果,稱為“暗示療法”。所謂暗示,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法給人啟示,對個體生理、內髒器官活動、感覺、心理和行為產生明顯影響作用,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提高治療效果。除言語暗示外,醫務人員也可以利用儀器、操作或藥物等進行非語言暗示。醫生常在用注射劑、藥品等時講些暗示語,如“這種藥對你的症狀效果不錯”,“這種針劑既安全,又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用了保證靈”,使物質治療從生物性及精神性兩方麵起作用。經過認真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類心理暗示治療的效果遠不限於“安慰劑效應”,它也顯著高於藥物單純的療效,而有心理效應的作用。藥物應用與心理治療有機、有效地結合方能收到最佳的效果。這是高明醫生經常應用之法:聰明病人也應能領略其中之妙。

 

為什麽會出現上述這些現象呢?

 

藥物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物質性的,它從分子學水平,幹擾或改變人體內某些內環境而發揮藥理作用。但現代科學研究證實藥物也能通過“心理作用”而起效,這就是藥物的心理效應。所謂藥物的心理效應,是指病人對藥物的心理作用,也可以認為是病人和醫生對藥物的心理信任感和依賴性。

 

現代醫學認為:藥物不僅能通過其藥理作用對人體產生生理效應,而且也能通過非藥理作用使人產生心理效應,兩種效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藥物的心理效應可以增強藥物的生理效應,消極的心理效應可以削弱藥物的生理效應。 一般說來,治療感染性疾病時藥物的生理效應占主導地位,而治療心因性疾病時藥物的心理效應占主導地位。

 

除此之外,患者自身的情緒變化同樣可以影響藥效。醫學研究發現,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分泌功能,進而影響內分泌、免疫係統的功能,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藥物的效應自然就降低了。而樂觀積極的情緒,可激活內分泌和潛在的免疫功能,讓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功能增強,為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使用藥後療效更好。特別是某些與精神因素有關聯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病、潰瘍病、胃腸功能紊亂、精神心理性疾病以及神經衰弱、頭痛等,心理作用對藥效的影響更大。

 

因此,在服藥時,要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讓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態。這樣,對於增強藥效和治療效果非常重要。健康的心態並不表明一個人的心情每時每刻都是陽光、向上的,而是當你覺察到自己有負麵情緒時,要學會接納和調整。其實,不僅僅是藥物會有心理作用,食品,營養品,保健品,飲料等等,都有心理作用。由此可見心理作用的強大。

 (編輯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