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們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學?

(2012-06-11 16:58:21) 下一個

 

 

在科學春天之前,中國人的普通生活,基本上就是按照中國的傳統生活習慣,要麽是自己的生活習慣,要麽是老人傳授的生活常識。人們很少意識到生活需要科學,隻是覺得需要一些基本常識。如果實在有需要,或者身體出了問題,就上醫院。

 

後來,報刊雜誌多了,電視普及了,尤其是網絡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感覺到:我們的生活需要科學!中國需要科普!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季需要防曬霜、冬季需要防裂霜、手洗衣服要戴手套、廚房抹布要經常換、早餐很重要、兒童要喝牛奶、要定時清理牙齒、要定期體檢、孕婦要胎教、要保證睡眠、要了解心理疾病、手機電腦有輻射、室內需要一些植物等等。

 

再後來,假廣告、假專家、假藥、偽劣食品、摻假食品、轉基因食品等等開始泛濫,人們開始懷疑科普了,商業利益第一,甚至醫院也有假。媒體原來宣傳的一些科學生活方式或道理,反而導致了問題。比如西藥療效好、效果快,但很少有人注意西藥的副作用,很多還是致命的;又比如防曬霜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病或老年癡呆症等。還有一些離奇的事件,比如:每天早上用電視傳播運動的馬華患血癌死了,獲得2011年生理醫學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癌症研究專家患癌症死了。

 

也有一些科普讓人覺得模棱兩可,不知道如何是好。比如:有的說飯前吃水果容易吸收,有的說飯後吃水果有益健康;有的說高血壓患者不能喝咖啡,有的說喝咖啡可以緩解高血壓;有的說隔夜菜不可以吃,有的說隔夜菜吃了沒問題。如此等等。

 

科普知識,大多數都是來自生物學與醫學研究的結果。比如吸煙導致肺癌,實驗是用小白鼠做的,而且是大計量實驗、短期效果、單一的研究變量。但在人體中,一個變量繁多的複雜生命體,是很難得出同樣結論的(雖然吸煙與肺癌有著某些關聯,但吸煙與肺癌之間隻是存在劑量效應關係,不是決定作用)。因此,用純粹的科學實驗數據來指導人們的生活,是不具備說服力的。

 

很多科普知識,都是源自醫生或學者認知的直接導致疾病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事實或真相。比如,同樣一種疾病,有的人是吃西瓜導致的,有的人是頭昏導致的。而真相是這兩種人的體內有相似的病因,而不是表麵的外因。所以,我們吃了某種有毒或有害的東西,不一定就會直接導致疾病或死亡;我們吃了某種健康的無害的東西,不一定就會健康或正常地生活;而且,我們患了某種疾病,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或者非得吃藥不可。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上百位75歲以上正常死亡的病例分析中,有大約45%的死者患有尚未形成癌症的腫瘤變異。這表明疾病在人體內的存在隻是一種平衡狀態,某些組織或器官出現問題,藥物是可以解除或緩解的,尤其是急性病症。但機體作為一個整體,是可以相互調節、相互協調的。這個很可能就是中醫的某種理論。在癌症機理研究中,通常直接導致某種癌變的因子,不是隻有一個,而是一個係列;而這個係列也不是獨立存在的,與體內相關的其它生化反應有著各種各樣的關聯。

 

科學地生活,可以減少疾病、預防疾病,可以讓我們生活更好、更健康、更長壽。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是讚同的。對於“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學”的話題,筆者一般按照如下的幾點來遵照執行:

 

1,人體疾病,大多數來自食物和環境,所以,飲食起居、生活環境很重要;

2,對待疾病,要注意用藥的時間、用量、有效期、副作用以及自身感覺;

3,食品方麵,要多選用原生態的、有機的新鮮食品,盡量避免不新鮮食品;

4,科普上的不健康、不科學飲食或生活方式,要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5,對待健康或不健康食品,都要有一個“度”,也就是食用的量和頻率;

6,生活方式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喜好、習慣和感覺,而不是一種執著;

7,對待他人的好的飲食或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借鑒,但不可以完全照搬;

8,不要絕對相信醫生、學者或他人,要相信自己身體的變化和自我感覺。

 

我們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這就是個體差異。科學的生活方式,沒有統一的模式。我們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學,自己說了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