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不知道如何用簡潔通順的漢語來翻譯Finders,keepers,因為我們的思維裏似乎沒有這個概念,雖然這是普遍的人性。 Finders,keepers源於古羅馬法典:無主財產的發現者即是擁有者。 試想,你在馬路邊撿到一摞錢,人性的本能會驅使你擁有這筆錢,但是道德會告訴你:應該找失主。如何解決本能與道德的矛盾,加拿大法律如此規定:上交警察,如果在一定時間內無人認領,finder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殖民史是一部血淚史,不過香港的確是一個特例。絕大多數的殖民地都是刀光血影,狼藉遍地,唯獨香港,殖民者非但沒有殺戮,反而治理的井井有條,讓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漁村變成了東方明珠。 其實,也不僅僅是香港,中國的所有殖民地基本如此。自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簽訂後,中國大地變成了一半是封建愚昧的專製社會,一半是殖民統治的“十裏洋場”。相對於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09 09:52:39)
遠古時期,一群野人打死一隻野豬,一定會有因為你拿了豬蹄子我隻抓了一把豬毛而大打出手。猿人真沒文化! 分野豬的確是一個文化問題。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中,一千個人分一頭野豬,大家都得到一小塊肉外加一把豬毛,沒問題,隻要旁邊的人和我一樣。但這一點也不高大上,於是有了孔融分梨。如果,分野豬的人是孔融,就是這樣的場麵:來來,你們拿肉,拿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1-07-07 09:36:54)

百年大慶,理應積極響應號召,頂著百年不遇酷暑認真學習黨史。 盡管我黨不公開相關的第一手資料,黨史資料十分有限,加上海外敵對勢力一貫抹黑我黨,但從現有的官方資料去學習,去體會,也能了解我黨的光輝曆程。 官方黨史上說:“毛澤東是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一大代表之一”,上海黃陂南路上的一大會址紀念館裏有一組蠟像,形象逼真的重現了當年的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06 14:50:48)

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百聽不厭,歌聲悠揚空靈清澈,激蕩靈魂。我甚至想,如果讓王菲或周深來唱也一定別有味道。 阿姐鼓好聽,但歌詞非常隱晦。此歌的詞曲作者,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的何訓田這樣講述《阿姐鼓》的由來:我姐姐十三四歲就到西藏去了,後來哥哥也去了。他們回家的時候,總要講述許多西藏的事情。有一次,講起一個“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7-05 18:15:07)
首先,我十分讚同:如果印第安人寫曆史,肯定不一樣;如果二戰希特勒贏了,殺猶太人也有一大把理由。但是,我貼的短文不是在寫曆史,而是試圖回答你的問題:為什麽美國的殖民者和加拿大不一樣,盡管他們都是歐洲過來的。從我羅列的一些事例看,因為美國殖民者處在一個不同的環境:一方麵要和英國人分家,建立自己的政權,一方麵印第安人和“境外勢力&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為班長提出來一個問題讓我思考:為什麽加拿大的開拓者沒有屠殺印第安人?是啊,同樣是歐洲殖民者,為什麽到美國的大開殺戒,在加拿大卻相對文明呢?老為,咱都是中國人,聽說過南橘北枳的典故吧? 開個玩笑。 不過,你這個問題問反了,應該問,為什麽美國的殖民者會屠殺印第安人,英國的殖民地曾遍布全世界,像美國那樣的屠殺是極少數,為什麽? 其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21-07-03 13:02:24)

今年加拿大的國慶過得不一般,或者說,今年完全沒有任何官方的慶祝活動,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之前在一處原著民寄宿學校遺址發現了數百具當年的兒童遺骨。 簡單回顧一下曆史,自1876年《印第安人法》生效之後,加拿大政府規定原著民兒童必須接受正規的西式教育,以融入當代文明之中。於是,大量的原著民兒童被強製送入由當地教會舉辦的學校中,與父母隔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1-05-26 18:17:33)

文城茶館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裏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沏茶。這茶館是24小時營業的,但白天人最多,上到八十多歲的老者,下到時髦的80後,喝著茶,海闊天空的聊,聊著聊著,便有打架的,甚至,掌櫃的和老板娘竟也摻和進來,磨拳擦掌,好一個熱鬧。 其實,這年頭打架,早已不用真槍實彈了,每人手裏的武器,隻有一台電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21 08:36:09)
對不起,剽竊一下石頭兄的創意,我不談牛,談談人——人是從哪裏來的,或“我”是從哪裏來的。 正如為兄說的,中西方哲學是屬於兩個不同的係統,用其中一個去論高下,雞同鴨講,也不合適。另外,佛家弟子,最好少一些分別心,少攀緣,以平常心看待世間萬物。既然不提倡用西方語法去套漢語,那麽最好也不要用中國哲學去評價西方哲學,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