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德爾塔(Delta)來了,接踵而至的是德爾塔+,不知其之後是否有“塔爾德”或“爾德塔”,一場完全真實而不知何時終結的“人和病毒”遊戲在地球上活生生地展開,今天或許隻是冰山一角,或許是導致人類滅種的開始,當然或許明天呼出一貼神藥,病毒灰飛煙滅未嚐不可。去年英國有位專家說,“和病毒共存,集體免疫。”遭到幾乎全世界人痛罵,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葉嘉瑩先生從“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斷定,長詩《孔雀東南飛》最終修改於南朝,而且非作詩高手寫不出這樣如此工整的對偶句。才疏學淺筆者在此略加研究。首先“奄”字通“晻”,念an第三聲,解沒有日光。。再念出“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頓覺得在音聲上非常吻合。其次,“人定”在一般解釋是人到了安靜平定入睡之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年後重讀李白《遠別離》,感受到了以前所未覺的新境界,作為與杜甫比肩的大詩人,僅僅是“君不見”,“三千尺”,“萬重山”和精妙至極的《秋興八首》一比,似乎稍稍欠缺了什麽,而有了這首帶有似水銀瀉地,如麗日當空的楚辭文風的《遠別離》之後,李白才華當仁不讓。多年前拜讀《遠別離》,讀到的是堯,舜大權旁落後隻能選擇“禪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本北海道是很多人想往的旅遊勝境,它有別於日本本州的人文景觀,而與同樣是擁抱大海的衝繩列島相比完全不同,北海道有著強烈的大地存在感,秋冬的大片雪山皚皚所賦予人的大自然胸懷又和常說的日本島國思想格格不入。或許是交通住宿的原因,遊者更喜歡夏季的北海道,那裏地處溫帶氣候,人們可以毫無顧忌地享受陽光和海風,和一望無際的廣闊草原。我由於工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雪國》作為世界名著早已被排列在藏書架的顯赫位子上。記得我讀《雪國》並不是衝著川端康成這樣一位大文豪的名聲的,而是餘華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川端康成的文筆細膩到極致,在《雪國》裏:島村對她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幹淨”,“總覺得這個女子的腳趾彎裏也是幹淨的”。他形容藝妓的嘴唇豐潤“如水蛭的環節”,寒冬夜空中的星星“以虛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我要找的第一個人是曹雪芹的遺孀,因為她極有可能參於了《石頭記》的創作和修改,由於她的身份特殊,曹先生在臨終之時或許會托付她處理他身後之事,但以我的身份直接去白家疃,探訪曹夫人未必不會吃閉門羹,我得拉上敦敏同去。數天後,他去吏部辦完公差,直接來我處求見。敦敏見到我疑慮重重,“不知聖上如何對曹家定案的?”我說:“反清複明罪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允許我不在此過多的介紹曼斯坦因,我隻是想談談他的與眾不同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和他存在的不足。在二戰的眾多名將中,特別是在陸軍裏具有攻守兩方都出眾的除了曼斯坦因,我真找不到第二個,守的好的有朱可夫,德軍的莫德爾,42年朱可夫組織上百萬蘇軍反攻德中央集團軍群,但在莫德爾的第九集團軍陣前足足戰死了近50萬,斯大林不是看在他守莫斯科有功,朱早被發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年前,我在上海徐家匯地鐵書店裏覓到一套胡適文集,其中有一篇《神會和尚傳》吸引了我,胡適先生博覽群書,通過詳細地考據和比較,得出當時令我信服的結論,此後我又閱讀了一些經文,直到最近在整理書籍時,我又拿來讀了一遍,或許是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還是當時沒有仔細推敲,這篇關於敘述禪宗曆史的傳記,存有多處疑點,我翻閱了胡適先生的大事年表,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到中年,忽有一陣子想起了魯迅。和魯迅緊緊聯係在一起是自己的學生時代,幾乎每年的課本裏要見到他,見到他直到厭煩,乃至畢業後再不願看到這個名字。魯迅的小說,雜文始終沒有跨出民國年代,讀來很不上口,但同樣是民國的周作人,沈從文,梁實秋等的文章即便現在讀來依然順口,在追敘明清白話小說,也有上乘大作。總言之說魯迅的文章怎麽好,有言過其實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4日晚在微博發文,引用《智者建橋,愚者建牆》批評美國掀起的貿易戰,不了碰觸“建牆”二字,引發網民“點讚”,中國大陸實施嚴格的網路管製,禁止民眾瀏覽海外敏感資訊,不也建了個“防火長城”嗎?麵對蜂擁而來的圍堵,人民日報尷尬迅速刪文。
無獨有偶,前幾天傳出上海市公安局關於持有“綠卡”的海外定居人員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