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香港大埔墟宏福苑發生五級火災。到現在(11月27日下午)已導致55人死亡,為63年來最大。此事已經引起了全球媒體關注,不但BBC/NYT有相關報道,就連秘魯和哈薩克斯坦都有媒體在報道:

這些媒體留下了不少經典影像,比如下圖:

還有下圖:

本文將就此做一點深度解毒,以幫助大家趨吉避凶:
ONE.相關事實重點
事實1:【死亡人數絕不止55人,還會增加】
前麵說了:這個局屋小區8座樓一共居住著4,643人,但仍然有243人失去聯係。這些人很可能還在屋內。
事實2:【宏福苑是樓齡40年的居屋小區】
宏福苑是香港新界大埔區一個樓齡41至42年的居屋小區,內有8座大廈,每座31層,共計1,984個住宅單位。根據2021年香港政府人口普查,小區居住人口為4,643人。
所謂居屋,全稱是居者有其屋計劃(英語:Home Ownership Scheme),是香港的資助出售公共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統籌、策劃及興建的出售房屋,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合資格的申請人;此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房委會並且於1978年推出第一期居屋開始,設立居者有其屋中心(英語:Home Ownership Centre)專門處理有關居者有其屋計劃的事宜。
計劃原意是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私人樓宇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亦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出租公屋住戶(公屋富戶)加快騰出出租公屋單位,供有需要的人入住。
事實3:【火災發生前,社區正在進行業主立案法團主導的外牆維修】
火災發生前,小區正進行大規模外牆維修工程,8座大廈外圍均搭建竹製鷹架與防護網。維修由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導。根據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網站資料,截至11月10日,工程內容包括內牆油漆、外牆批蕩噴漿及鋪設紙皮石。維修期間,所有單位窗戶均以發泡膠封閉。
相關名詞解釋:業主立案法團是香港社會法人組織的形式之一。在香港,所有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是按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
業主立案法團的出現,是為了改善香港的物業管理架構。政府以“小政府”策略,用者自理,讓大廈的業主自行解決自己大廈管理的事務。業主立案法團是法定團體,具有若幹法律權力管理大廈。截至2010年8月底,全港共有9162個業主立案法團,其中7250個是在各區民政事務處協助下成立的。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年來,業主立案法團越來越像是官僚機構。宏福苑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前段時間剛剛升任為民政局副局長。
事實4:【宏福苑屋苑曾卷入3.3億維修風波】
大埔宏福苑的業主立案法團於去年1月通過3.3億元方案進行屋苑大維修,要求8座共1,984戶,每兩個月、分共6期繳交16至18萬元的維修費,結果引起大量業主不滿。相關工程於去年7月起動工,後來有業主按《建築物管理條例》法定要求召開特別業主大會,重新決定維修方案、以至重選法團代表。經過多番努力,去年9月部分業主成功召開特別業主大會,經過討論後,以大比數通過罷免在任逾10年的法團,以及選出新法團代表——從中可見,這項工程涉及數億資金,油水豐厚。
TWO.出現火災可能的原因
就目前獲得的信息,出現這次“世紀大火災”,可能有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使用的保護網、發泡膠不合格】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在消防人員滅火及救援的過程中,發現有關大廈外牆的保護網、保護膜、一些防水帆布及塑料布,受火後的蔓延程度比一般合規格物料遠為猛烈,蔓延速度極快,他形容“不尋常”。另外,人員在涉事屋苑的沒被波及的大廈,發現玻璃窗貼上一些發泡膠板,發泡膠遇熱時很容易燃燒蔓延,亦屬不尋常。針對這兩個不尋常的情況,會作出深入調查。警方與消防已經組成專責小組,除調查火警起因外,亦會循刑事方向調查: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亦表示,在救火期間,人員在一座未燒的樓宇內,發現通風位置的窗戶被發泡膠板封住。這類發泡膠板易燃性很高,火勢蔓延很快,消防指發泡膠板的出現並不尋常,消防處將事件交由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原因之二:【建築公司追求績效,漠視業主投票反對】
據大埔墟宏福苑住戶介紹,當初業主有投票反對建築公司同時將8棟樓一起圍起來翻修,但被建築公司漠視:







原因之三:【長期使用竹竿來搭建外牆保護架】
香港長期使用竹竿,而不是和大陸一樣使用鋼管來搭建外牆保護架,雖然這些竹竿據說都經過了防火處理,但遇到大火還是會輔助燃燒:

THREE.香港“世紀大火災”對大陸的啟示
這是本文想談的重點。此處鬥膽說一句:【香港現在遇到的問題,以後大陸的各位同胞有可能也會遇到,大家還請盡量注意】。
如果說香港修建了大量高層/超高層塔樓,是因為人多地少。有趣的是,大陸明明“幅員遼闊”,但不少城市不學北美搞低密度建築,反而修建了大量高層塔樓電梯房。而且這些電梯房比樓梯房還賣得更貴。
下圖是西部某直轄市的摩天大樓:

下圖是中部某省會城市的摩天大樓:

就連視頻UP主都說這很像是香江漁村:

下圖是大陸超高層塔樓排行榜,各位請自行體會:

提醒一下居住在以上城市的大陸看官:
1)香港的建築修建標準要高得多,用的鋼筋是內地的好幾倍。饒是如此,就宏福苑來看,住了42年的高層樓房也需要翻修。大陸很多城市的地產奸商追求高周轉,修的高層電梯房能不能撐過30年,估計都是一個疑問。就此而言,大概15-20年後,大陸就可能出現和香江漁村一樣的火警事故。
2)香江漁村的塔樓壞掉了,業主雖然不願意,但最後還是每家拿出了十幾萬港紙出來搞翻新。因為港人收入中位數是22300港幣(大概20000人民幣左右):

即使遭到了“港人北上消費”的擠兌,現在香港失業率仍然在3.7%左右:

而大陸現在的經濟環境,相信各位應該都心中有數。一二十年後,同一個塔樓的住戶,是否都能拿得出小錢錢來搞樓宇翻修,很可能是未知數。
假如有業主不願意給錢,後果會是如何?
日本已經有了不少經驗。書迷有專門的文章談這個,具體請見此文:《書迷‖《負動產時代》讀書筆記:日本人掉過的坑,國人恐一個都逃不掉》
行文至此,我們就可以做個總結:祖國大陸的各位同胞,一定要汲取香港這次數十條人命的血淚教訓。如果您不是買的一線城市高配置小區,就千萬不要買高層住宅,尤其是15層以上的高層電梯房(因為15層基本上是大多數消防車能到達的極限),如果買了,趕緊賣掉換成低層房產,不然,15-20年後,您有極大可能會非常後悔。
言盡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