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蔚然成風 用AI假圖騙“僅退款”零元購 商家被薅哭了

蔚然成風 用AI假圖騙“僅退款”零元購 商家被薅哭了

文章來源: 科技狐 於 2025-11-24 13:50: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蔚然成風 用AI假圖騙“僅退款”零元購 商家被薅哭了

雙十一剛過,不少電商賣家的天就塌了。

可能是快年底了,缺錢了,有人居然用 AI 圖騙“僅退款”。

甚至把這套騙術打包賣 288 元,把小商家們給害慘了。道德在哪裏?人性在哪裏?



最近,不少電商賣家都在抱怨,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離譜退款申請。

比如,有個賣毛絨玩偶的商家,就被氣到說不出話。

顧客突然發來一張布滿汙漬的玩偶照片,說“收到就是壞的”,但死活不同意退貨,隻要求“僅退款”。



商家越看越不對勁,裂紋不合乎常理,而且髒的也太均勻了,這分明是 AI 畫的假圖!

可無奈的是,平台最後還是判買家勝訴,50 塊錢退了出去,商家的申訴直接被駁回。



這位商家的遭遇並不是個例,現在用 AI 圖“僅退款”已經成為一種新騙術。

其實,操作過程也並不複雜,分分鍾就能搞定。注意,狐妹這是打假,可不是教學。

第一步:選品專挑小額訂單。

騙子專門盯百元內的商品,比如二三十塊的水果、幾十塊的日用品。

因為單筆金額小,商家就算發現被騙,也覺得維權費時費力,大多認栽。



第二步:AI 生成假瑕疵圖。

隨便找個咱們常用 AI 生圖工具,一鍵生成“商品破損、腐爛或有嚴重瑕疵”的假照片,冒充實拍證據。

有的騙子甚至懶到直接拿商家的商品圖二次合成,連背景都懶得換,堪稱“侮辱智商式詐騙”。



第三步:鑽平台規則漏洞。

以前“僅退款”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比如生鮮壞了退貨不劃算,平台直接退款。

但現在很多騙子抓住“平台自動審核”的漏洞惡意白嫖。隻要提交圖片就秒退。就算商家申訴,也因為“證據不足”很難翻盤。

通常水果是重災區,很容易就能實現“零元購”





現在化妝品也可以“零元購”了。



就連外賣都可以動手腳。

 該圖片疑似AI生成

據說,有公司已經靠這個“辦法”,實現了榴蓮自由,真是缺大德了。



有買家粗心大意到拿著 AI 水印圖去申請退款了。

 該圖片疑似AI生成



被商家發現後,還理直氣壯地否認,臉皮比城牆還厚。



這聽起來已經很離譜了吧,更離譜的是,這事兒居然被做成了“生意”。

網上開始公然叫賣“僅退款教程”,288 元就能打包帶走,還承諾“包教包會,一個賬號能成功退款 30 次”。

為了招攬更多學員,甚至曬出“累計獲利 2000 元”的截圖。



還有更貴的課程,學費 788 元,包教包會,稱一單最多可以賺 500 元。



商家們看了都集體破防:“這不是薅羊毛,是赤裸裸的詐騙!”

有夫妻店老板吐槽,自己白天打包發貨,晚上對賬發現全是“僅退款”。

一單就能讓一天的辛苦白費,現在防騙比經營還累,隻能發貨前拍視頻、錄單號、存證據,成本越來越高。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為了幾十塊錢,良心不會痛嗎?”



不過也有人以為,騙幾十塊不算什麽,最多是占小便宜、薅羊毛,說是“騙子”嚴重了。

但法律可不這麽認為。用 AI 偽造圖片騙退款,本質是民事欺詐;如果累計金額大、次數多,就可能構成詐騙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就算單次騙幾十塊,要是一個賬號退 30 次,累計幾千塊,就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真可能要坐牢。



說到這裏真得很諷刺,因為現在很多商家同樣在用 AI 生成商品圖欺騙消費者。

詳情頁看著很好,可實際收到東西貨不對板,直播間也是 AI 模特帶貨。



就連某知名品牌打廣告也用 AI 圖片,花生長在樹上,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趕快暫停這場鬧劇吧,互相騙來騙去,受害者隻會越來越多。



AI 本應該用來優化生活、賦能各行各業。可當這些技術被用來 P 假圖、模仿親友聲音詐騙、合成人臉敲詐,就徹底跑偏了方向。

技術沒有善惡,難測的是人心。AI 降低了“造假成本”,但絕不能讓它降低“違法成本”。



平台作為交易秩序的維護方,要承擔起檢測和打擊AI假圖行為的責任。對賣家和買家都不能一棒子打死,偏袒任何一方。

同時也希望,監管方麵加快完善 AI 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技術使用的邊界。

畢竟,再先進的工具,也該守得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參考資料:

IT時報、央視新聞、財經網、設計癖

編輯:茶茶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亞馬遜大裁員,數萬人的無聲退場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台灣有事"高市早苗無須退讓!美學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的中國:存在感滿滿,卻無所作為
跟進中國反製措施!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總領事館交流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內閣支持率75%,6成日人認同"台灣有事"發言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突然通話!習近平闡明台灣回歸重要性 川普:理解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72次前科惡犯當眾縱火燒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國公民!"
華爾街日報:澤倫斯基一旦簽了,他就完了
美證實:川普正權衡 讓英偉達先進AI芯片銷中國
麵對特朗普和平方案,澤連斯基能否再次力挽狂瀾?
高市早苗上任滿月 川普讚“最偉大” 習近平卻氣瘋
X一“新功能”讓小粉紅蒸發 網軍“如同裸奔”
熱情相擁!高市早苗國際舞台化身“打招呼魔人”
北京警告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導彈“極其危險”
烏克蘭,被迫“投降”?
“打著學術幌子” 央視指控:日方公然培養“媚日人士”
日內瓦會談結束 “28條”和平計劃似乎多數廢止
43歲知名律師打羽球猝死 不煙不酒生活規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蔚然成風 用AI假圖騙“僅退款”零元購 商家被薅哭了

科技狐 2025-11-24 13:50:13
蔚然成風 用AI假圖騙“僅退款”零元購 商家被薅哭了

雙十一剛過,不少電商賣家的天就塌了。

可能是快年底了,缺錢了,有人居然用 AI 圖騙“僅退款”。

甚至把這套騙術打包賣 288 元,把小商家們給害慘了。道德在哪裏?人性在哪裏?



最近,不少電商賣家都在抱怨,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離譜退款申請。

比如,有個賣毛絨玩偶的商家,就被氣到說不出話。

顧客突然發來一張布滿汙漬的玩偶照片,說“收到就是壞的”,但死活不同意退貨,隻要求“僅退款”。



商家越看越不對勁,裂紋不合乎常理,而且髒的也太均勻了,這分明是 AI 畫的假圖!

可無奈的是,平台最後還是判買家勝訴,50 塊錢退了出去,商家的申訴直接被駁回。



這位商家的遭遇並不是個例,現在用 AI 圖“僅退款”已經成為一種新騙術。

其實,操作過程也並不複雜,分分鍾就能搞定。注意,狐妹這是打假,可不是教學。

第一步:選品專挑小額訂單。

騙子專門盯百元內的商品,比如二三十塊的水果、幾十塊的日用品。

因為單筆金額小,商家就算發現被騙,也覺得維權費時費力,大多認栽。



第二步:AI 生成假瑕疵圖。

隨便找個咱們常用 AI 生圖工具,一鍵生成“商品破損、腐爛或有嚴重瑕疵”的假照片,冒充實拍證據。

有的騙子甚至懶到直接拿商家的商品圖二次合成,連背景都懶得換,堪稱“侮辱智商式詐騙”。



第三步:鑽平台規則漏洞。

以前“僅退款”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比如生鮮壞了退貨不劃算,平台直接退款。

但現在很多騙子抓住“平台自動審核”的漏洞惡意白嫖。隻要提交圖片就秒退。就算商家申訴,也因為“證據不足”很難翻盤。

通常水果是重災區,很容易就能實現“零元購”





現在化妝品也可以“零元購”了。



就連外賣都可以動手腳。

 該圖片疑似AI生成

據說,有公司已經靠這個“辦法”,實現了榴蓮自由,真是缺大德了。



有買家粗心大意到拿著 AI 水印圖去申請退款了。

 該圖片疑似AI生成



被商家發現後,還理直氣壯地否認,臉皮比城牆還厚。



這聽起來已經很離譜了吧,更離譜的是,這事兒居然被做成了“生意”。

網上開始公然叫賣“僅退款教程”,288 元就能打包帶走,還承諾“包教包會,一個賬號能成功退款 30 次”。

為了招攬更多學員,甚至曬出“累計獲利 2000 元”的截圖。



還有更貴的課程,學費 788 元,包教包會,稱一單最多可以賺 500 元。



商家們看了都集體破防:“這不是薅羊毛,是赤裸裸的詐騙!”

有夫妻店老板吐槽,自己白天打包發貨,晚上對賬發現全是“僅退款”。

一單就能讓一天的辛苦白費,現在防騙比經營還累,隻能發貨前拍視頻、錄單號、存證據,成本越來越高。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為了幾十塊錢,良心不會痛嗎?”



不過也有人以為,騙幾十塊不算什麽,最多是占小便宜、薅羊毛,說是“騙子”嚴重了。

但法律可不這麽認為。用 AI 偽造圖片騙退款,本質是民事欺詐;如果累計金額大、次數多,就可能構成詐騙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就算單次騙幾十塊,要是一個賬號退 30 次,累計幾千塊,就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真可能要坐牢。



說到這裏真得很諷刺,因為現在很多商家同樣在用 AI 生成商品圖欺騙消費者。

詳情頁看著很好,可實際收到東西貨不對板,直播間也是 AI 模特帶貨。



就連某知名品牌打廣告也用 AI 圖片,花生長在樹上,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趕快暫停這場鬧劇吧,互相騙來騙去,受害者隻會越來越多。



AI 本應該用來優化生活、賦能各行各業。可當這些技術被用來 P 假圖、模仿親友聲音詐騙、合成人臉敲詐,就徹底跑偏了方向。

技術沒有善惡,難測的是人心。AI 降低了“造假成本”,但絕不能讓它降低“違法成本”。



平台作為交易秩序的維護方,要承擔起檢測和打擊AI假圖行為的責任。對賣家和買家都不能一棒子打死,偏袒任何一方。

同時也希望,監管方麵加快完善 AI 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技術使用的邊界。

畢竟,再先進的工具,也該守得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參考資料:

IT時報、央視新聞、財經網、設計癖

編輯: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