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文章來源: 鶴竹子 於 2025-11-23 22:44: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我以為,關於一土的討論,已經寫完了。

沒想到,現實永遠比劇本更狗血。

李一諾的視頻號和「奴隸社會」視頻號,雙雙被封。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寫這篇文章,不是落井下石。

我隻是覺得,有必要為這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鬧劇,寫下一個真正的句號。

為所有圍觀的理想主義者,做一次終局複盤。

因為李一諾的這一係列操作,堪稱一部完美的「理想主義作死指南」。

她用教科書般的昏招,親手掐滅了自己最後的生機。

而這一切,從她寫下那篇「小作文」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在雷區上瘋狂蹦迪

我之前說,李一諾在商業策略上犯了致命錯誤,是「活該」。

很多人不服,覺得她是好人,是被資本坑害。

好,我們今天不談商業,不談對錯。

我們就談一件事:一個處在輿論風暴中心的人,最基本的生存常識是什麽?

是避險,是風控,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而李一諾老師,這位前麥肯錫全球合夥人,在過去這十幾天裏,精準地踩中了她能踩的每一個雷區。

然後,在雷區上瘋狂蹦迪。



這不是天真,這是昏頭了。

昏招一:挑戰政治紅線,在最敏感的傷口上撒鹽。

最近中日關係有多緊張,但凡看新聞的都知道。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反華言論,已經讓整個輿論場充滿了火藥味。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你,一個在中國做教育的、備受爭議的公眾人物,身在日本,開著直播,賣著貨。

我的一些做日本留學移民的朋友,最近都低調得不敢發聲。

而你,卻像沒事人一樣,把自己的直播間,設在了東京都。

這是什麽行為?

我隻能用四個字形容:政治幼稚。



你可能覺得,她隻是在日本陪讀,她隻是想利用當地資源。

但在官方和公眾眼裏,這就是「瓜田李下」,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立場問題。

在國家輿論機器開動的時候,你一個自帶巨大爭議流量的IP,非要往槍口上撞。

說句難聽的:不封你封誰?



昏招二:挑動社會公平議題,炫耀特權式的自救。

我上一篇文章就說了,創新教育的本質,是昂貴的「有機私房菜」,它與普羅大眾無關。

這個話題,本身就觸及了「教育公平」這根最敏感的神經。

結果呢?

李一諾老師在直播中,哽咽著,動情地宣布:一場直播賣了200萬,老師們的工資,終於發出來了!



這話是你能說的嗎?

你一個年學費幾十萬的精英學校創始人,因為自己經營不善發不出工資,然後靠著精英的人脈和粉絲的擁護,一場直播就能收割200萬。

你讓那些為了幾千塊工資奔波的普通人怎麽想?

你讓那些在鄉村學校裏苦苦堅守的老師怎麽想?



你這不是自救,你這是在炫耀一種普通人無法企及的「特權」。

你把一場本該是商業範疇的危機,硬生生搞成了一場關於「貧富差距」和「社會公平」的公開辯論。

你這是在給自己找打。



昏招三:濫用平台規則,把輿論當成提款機。

李一諾老師為什麽選擇在視頻號直播?

因為她的核心粉絲,她的「諾友」,全沉澱在這裏。

這裏的用戶畫像更精準,付費能力更強,離錢更近。



但她似乎忘了一件事:微信(視頻號、公眾號)是一個半官方平台。

它和抖音、快手那種純粹的娛樂平台,底層邏輯完全不同。

它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輿論維穩功能。

你可以在抖音上賣慘,可以哭天搶地。

但在視頻號,當你利用「受害者敘事」去煽動情緒、攻擊商業夥伴、並迅速完成巨額變現時,你就觸碰了平台最核心的底線。

平台怕的不是你賺錢,平台怕的是你煽動群體情緒,製造社會對立,然後把這種破壞性的能量,變成你自己的私域流量和財富。

這種行為,任何一個有政治覺悟的平台,都絕不可能容忍。

所以,被封,是必然。



路徑依賴

為什麽一個如此聰明的人,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因為,她對自己的「輿論武器」,產生了致命的路徑依賴。

李一諾老師是自媒體行業的標杆人物,是「教母」級別的玩家。

她太懂得如何拿捏情緒,如何設置議題,如何用一個精心包裝的故事,引爆流量。



過去,這套打法讓她無往不利。

所以當危機來臨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回到商業本身,去解決股權糾紛、去梳理財務漏洞、去進行艱難的內部重組。

她的第一反應是:寫小作文,開直播,打輿論戰。

她想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畢其功於一役。

她錯了。

輿論,從來隻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當你的根基(學校的實際經營)已經出問題的時候,再華麗的輿論造勢,也隻是加速腐爛的催化劑。

你自己的兩畝三分地都經營不明白,現在指望靠煽動群眾情緒來翻盤?

這已經不是理想主義了,這是投機主義。



終局:路人緣敗光,增量歸零

這次封號,對李一諾來說,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她作為「輿論玩家」的牌,已經打光了。

她的「增量」徹底歸零了。

一個公眾人物,最重要的資產,是「路人緣」。

但經過這一係列的賣慘、煽情、以及挑戰公眾常識的昏招,她的路人緣已經基本敗光。

剩下的,隻有那些被深度綁定的「存量」用戶——那些忠實的「諾友」。

但這一波直播帶貨,本質上就是對「存量」的一次性收割。

錢你拿到了,但信任和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這叫竭澤而漁。



現在,輿論的陣地沒了,路人盤崩了,核心粉絲也被薅過一輪了。

牌桌上,已經沒有牌可以打了。

接下來,她隻能回到現實,去麵對那個她一直試圖用輿論來回避的、真正的商業戰場。

而那個戰場,遠比寫幾篇小作文要殘酷得多。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

寫到這裏,我不知道說什麽好。

被自己最擅長的武器反噬,被自己最忠實的擁躉捧殺。

那些高喊著「一諾你沒錯,我們永遠支持你」的人,正在把她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如果,我是說如果,現在還有自救的可能。

那唯一的生路,就是教員的那句話:

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放棄用輿論翻盤的幻想,放棄扮演「悲情英雄」的幻想。

去鬥爭。

不是跟資本鬥,不是跟平台鬥,而是跟自己那個被架在天上的、虛妄的「人設」鬥。



壯士斷腕,向死而生。

敢不敢徹底關掉直播,停掉所有對外發聲,像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一樣,一頭紮進公司的爛攤子裏,用商業的邏輯去解決商業的問題?

敢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忍痛收縮,把攤子做小,撤出那些你根本Hold不住的城市,回到你的「井岡山」,哪怕那裏隻有幾間教室,幾十個學生?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這個道理,她不會不懂。

但精英的傲慢,往往就在於,他們永遠不可能承認自己錯了。

所以,我擔心,她不會。

她會繼續在那個被精心構建的「理想主義悲歌」裏,一路走到黑。

我不想看到那一幕。

但似乎,我們正在見證這一幕。

情緒上頭的理想主義,是要命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又吵起來!北京亮出“敵國條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當年也…
綠帽連爆 這國驗出98%小孩非親生 官員籲別再驗了
哪個國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網點名這國:無聊死了
李強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搶拍合照失敗 學者曝原因
曝2中國女入獄為中國籍VIP囚犯提供性服務 監控遭刪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早苗不甩中國報複 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72%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黃海演習3連發 中國發布14天禁航令 實彈封鎖由南打到北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非常多人渴望對日開戰,為什麽?
力挺高市!日在野黨魁表態"無須撤回發言",怒批中國施壓
“若撤回 政權就終結”!高市堅持“台灣有事”說
英媒評選:全球“最令人向往國家”出爐 地表最酷
敏感時刻 日本南端島鏈大幅擴軍 小泉親自督戰
高市早苗"台海發言",後首次民調曝光,仍奪65%高支持率
《共同社》:中國拒絕明年1月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談
“美國正考慮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0高端芯片”
不管你願不願意,中國在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美30歲女教師“付錢買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跟進中國反製措施!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總領事館交流
白宮會後 曼達尼說仍認為川普是“法西斯”和“獨裁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鶴竹子 2025-11-23 22:44:32

我以為,關於一土的討論,已經寫完了。

沒想到,現實永遠比劇本更狗血。

李一諾的視頻號和「奴隸社會」視頻號,雙雙被封。

賬號被封:昏招迭出,她親手埋葬了最後的生機

寫這篇文章,不是落井下石。

我隻是覺得,有必要為這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鬧劇,寫下一個真正的句號。

為所有圍觀的理想主義者,做一次終局複盤。

因為李一諾的這一係列操作,堪稱一部完美的「理想主義作死指南」。

她用教科書般的昏招,親手掐滅了自己最後的生機。

而這一切,從她寫下那篇「小作文」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在雷區上瘋狂蹦迪

我之前說,李一諾在商業策略上犯了致命錯誤,是「活該」。

很多人不服,覺得她是好人,是被資本坑害。

好,我們今天不談商業,不談對錯。

我們就談一件事:一個處在輿論風暴中心的人,最基本的生存常識是什麽?

是避險,是風控,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而李一諾老師,這位前麥肯錫全球合夥人,在過去這十幾天裏,精準地踩中了她能踩的每一個雷區。

然後,在雷區上瘋狂蹦迪。



這不是天真,這是昏頭了。

昏招一:挑戰政治紅線,在最敏感的傷口上撒鹽。

最近中日關係有多緊張,但凡看新聞的都知道。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反華言論,已經讓整個輿論場充滿了火藥味。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你,一個在中國做教育的、備受爭議的公眾人物,身在日本,開著直播,賣著貨。

我的一些做日本留學移民的朋友,最近都低調得不敢發聲。

而你,卻像沒事人一樣,把自己的直播間,設在了東京都。

這是什麽行為?

我隻能用四個字形容:政治幼稚。



你可能覺得,她隻是在日本陪讀,她隻是想利用當地資源。

但在官方和公眾眼裏,這就是「瓜田李下」,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立場問題。

在國家輿論機器開動的時候,你一個自帶巨大爭議流量的IP,非要往槍口上撞。

說句難聽的:不封你封誰?



昏招二:挑動社會公平議題,炫耀特權式的自救。

我上一篇文章就說了,創新教育的本質,是昂貴的「有機私房菜」,它與普羅大眾無關。

這個話題,本身就觸及了「教育公平」這根最敏感的神經。

結果呢?

李一諾老師在直播中,哽咽著,動情地宣布:一場直播賣了200萬,老師們的工資,終於發出來了!



這話是你能說的嗎?

你一個年學費幾十萬的精英學校創始人,因為自己經營不善發不出工資,然後靠著精英的人脈和粉絲的擁護,一場直播就能收割200萬。

你讓那些為了幾千塊工資奔波的普通人怎麽想?

你讓那些在鄉村學校裏苦苦堅守的老師怎麽想?



你這不是自救,你這是在炫耀一種普通人無法企及的「特權」。

你把一場本該是商業範疇的危機,硬生生搞成了一場關於「貧富差距」和「社會公平」的公開辯論。

你這是在給自己找打。



昏招三:濫用平台規則,把輿論當成提款機。

李一諾老師為什麽選擇在視頻號直播?

因為她的核心粉絲,她的「諾友」,全沉澱在這裏。

這裏的用戶畫像更精準,付費能力更強,離錢更近。



但她似乎忘了一件事:微信(視頻號、公眾號)是一個半官方平台。

它和抖音、快手那種純粹的娛樂平台,底層邏輯完全不同。

它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輿論維穩功能。

你可以在抖音上賣慘,可以哭天搶地。

但在視頻號,當你利用「受害者敘事」去煽動情緒、攻擊商業夥伴、並迅速完成巨額變現時,你就觸碰了平台最核心的底線。

平台怕的不是你賺錢,平台怕的是你煽動群體情緒,製造社會對立,然後把這種破壞性的能量,變成你自己的私域流量和財富。

這種行為,任何一個有政治覺悟的平台,都絕不可能容忍。

所以,被封,是必然。



路徑依賴

為什麽一個如此聰明的人,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因為,她對自己的「輿論武器」,產生了致命的路徑依賴。

李一諾老師是自媒體行業的標杆人物,是「教母」級別的玩家。

她太懂得如何拿捏情緒,如何設置議題,如何用一個精心包裝的故事,引爆流量。



過去,這套打法讓她無往不利。

所以當危機來臨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回到商業本身,去解決股權糾紛、去梳理財務漏洞、去進行艱難的內部重組。

她的第一反應是:寫小作文,開直播,打輿論戰。

她想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畢其功於一役。

她錯了。

輿論,從來隻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當你的根基(學校的實際經營)已經出問題的時候,再華麗的輿論造勢,也隻是加速腐爛的催化劑。

你自己的兩畝三分地都經營不明白,現在指望靠煽動群眾情緒來翻盤?

這已經不是理想主義了,這是投機主義。



終局:路人緣敗光,增量歸零

這次封號,對李一諾來說,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她作為「輿論玩家」的牌,已經打光了。

她的「增量」徹底歸零了。

一個公眾人物,最重要的資產,是「路人緣」。

但經過這一係列的賣慘、煽情、以及挑戰公眾常識的昏招,她的路人緣已經基本敗光。

剩下的,隻有那些被深度綁定的「存量」用戶——那些忠實的「諾友」。

但這一波直播帶貨,本質上就是對「存量」的一次性收割。

錢你拿到了,但信任和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這叫竭澤而漁。



現在,輿論的陣地沒了,路人盤崩了,核心粉絲也被薅過一輪了。

牌桌上,已經沒有牌可以打了。

接下來,她隻能回到現實,去麵對那個她一直試圖用輿論來回避的、真正的商業戰場。

而那個戰場,遠比寫幾篇小作文要殘酷得多。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

寫到這裏,我不知道說什麽好。

被自己最擅長的武器反噬,被自己最忠實的擁躉捧殺。

那些高喊著「一諾你沒錯,我們永遠支持你」的人,正在把她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如果,我是說如果,現在還有自救的可能。

那唯一的生路,就是教員的那句話:

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放棄用輿論翻盤的幻想,放棄扮演「悲情英雄」的幻想。

去鬥爭。

不是跟資本鬥,不是跟平台鬥,而是跟自己那個被架在天上的、虛妄的「人設」鬥。



壯士斷腕,向死而生。

敢不敢徹底關掉直播,停掉所有對外發聲,像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一樣,一頭紮進公司的爛攤子裏,用商業的邏輯去解決商業的問題?

敢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忍痛收縮,把攤子做小,撤出那些你根本Hold不住的城市,回到你的「井岡山」,哪怕那裏隻有幾間教室,幾十個學生?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這個道理,她不會不懂。

但精英的傲慢,往往就在於,他們永遠不可能承認自己錯了。

所以,我擔心,她不會。

她會繼續在那個被精心構建的「理想主義悲歌」裏,一路走到黑。

我不想看到那一幕。

但似乎,我們正在見證這一幕。

情緒上頭的理想主義,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