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搖晃幾下突然爆炸!有人眼球破裂 還有人家裏天花板被炸穿!

搖晃幾下突然爆炸!有人眼球破裂 還有人家裏天花板被炸穿!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於 2025-11-18 09:17: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換上了保溫杯喝熱水,但如果使用不當養生的保溫杯,也可能變身“定時炸彈”。

搖晃幾下瞬間爆炸

保溫杯“爆炸”事故頻發

近年來,保溫杯“爆炸”事故多發:

2025年8月,黑龍江黑河,一男子在保溫杯內用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誰知保溫杯突然爆炸,熱水四處飛噴,杯子甚至因衝擊力過大而嵌入牆內。

搖晃幾下突然爆炸!有人眼球破裂 還有人家裏天花板被炸穿!

2024年12月,廣東東莞,一男孩用開水洗保溫杯,擰緊蓋子搖晃了幾下,杯子瞬間爆炸。



2024年有媒體報道,四川一女子在家準備用餐時,桌上的保溫杯突然炸裂,直接將天花板炸出一個洞,當時保溫杯中泡的正是枸杞。



2020年8月,福建福州,一女孩在保溫杯裏泡了紅棗忘了喝,十幾天後擰開瓶蓋時發生爆炸,杯蓋彈起導致女孩右眼球破裂。

為什麽好好的保溫杯

突然就炸了?

保溫杯之所以會“爆炸”,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微生物發酵

保溫杯的內膽、瓶蓋縫隙等處可能藏匿細菌,而紅棗、枸杞等食材營養較為豐富,經水浸泡後,微生物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密閉的保溫杯內部氣壓不斷增大,一旦杯蓋被突然擰開,就可能導致液體噴湧而出,發生爆炸傷人事件。

2.化學反應

除垢劑與保溫杯內膽的水垢接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若此時保溫杯處於密閉狀態,氣體無法及時排出,杯內氣壓會迅速升高,當壓力超過杯體承受極限時,就可能引發爆炸。

3.用力搖晃

保溫杯內加熱水和泡騰片後爆炸,主要是因為在杯內密封環境下會產生大量氣體,而搖晃後杯內的壓力會明顯增加,從而讓杯子爆炸。

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

這種保溫杯別用

此外,使用錯誤材質的保溫杯也可能導致“慢性中毒”:

保溫杯大多是不鏽鋼材質,耐高溫且保溫性能好。不鏽鋼材料中,有三個“代號”很常見,分別是201、304和316。

其中,201不鏽鋼不是食品級材料。201不鏽鋼的錳含量高,耐腐蝕性差,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膽,長時間存放飲品可導致錳元素析出,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攝入錳會傷身,尤其是會傷害神經係統。

而304、316材質符合安全標準。304不鏽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316不鏽鋼的品質優於304,多了金屬鉬,耐腐性能更好。

因此,建議選用304、316不鏽鋼材料製成的保溫杯。



這些安全注意事項要牢記,想要讓保溫杯用得更安心,要注意:

1、不要裝入沸騰的水;

2、請勿搖晃裝有熱水的保溫杯;

3、請勿長期存放例如紅棗、枸杞等易發酵的食品;

4、在使用除垢劑清潔保溫杯時,不要擰緊杯蓋,不要搖晃杯子;

5、除玻璃保溫杯外,選用不鏽鋼製品的保溫杯時也要注意材質。201不鏽鋼材質不是食品級材料,屬於工業用品材料,千萬別用!應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304、316材質。

6、這些食物最好別放進保溫杯:

· 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飲品最好在滅菌或低溫環境下保存。如加熱後長時間放置保溫杯中,其中的微生物容易迅速繁殖,導致牛奶、豆漿酸敗,甚至出現絮狀物,飲用後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 茶葉富含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營養物質,具有較強的保健養生功效。但用保溫杯泡茶相當於持續高溫煎煮茶葉,會破壞茶葉中的活性和芳香物質,導致營養流失、茶湯色濃發暗、味道苦澀。

· 有些人習慣煎好中藥後用保溫杯裝著,一天分幾次喝完。但保溫杯中溫度較高,中藥長時間放置容易發生變質,建議放涼後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等下次要喝時再加熱即可。

· 碳酸飲料、果汁大多呈酸性,若長時間存放在保溫杯內,可能會對不鏽鋼材質產生腐蝕,導致重金屬遷移到飲品中。

綜合自中國消防、大灣區之聲、人民網科普、央視網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李爭,戴慧菁,整合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假裝上班”的女兒 ,被養老院父親識破
首度證實!史瓦帝尼收美國510萬,接收"墮落怪物"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楊振寧先生想說什麽?
全球甲狀腺癌病例日益增多,為什麽?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難逃一劫!Google執行長示警




24小時討論排行

武嚇日本!中自今起於黃海8天實彈射擊 距九州僅900公裏
中日會晤:中方官員雙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頭聽訓…
中國對日本報複行動升級,意圖起到震懾作用
日本71歲女兒殺死102歲母親震驚全國 稱“我太累了”
427-1!眾院壓倒性通過 要求公布愛潑斯坦文件
前財長辭職:向愛潑斯坦請教追求中國美女教授
拒鎮壓學生!六四抗命軍長徐勤先受審照首曝光
美退將:中國反常行為,逼日本說出真心話
俞敏洪連發10條南極遊視頻 郵輪曝光 約148萬/人
特大橋轟然垮塌,基建神話後的巨大黑洞!
關於愛潑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態度突然反轉幕後
美國數學危機:學生不會算 老師不會教 體製不肯改!
“沒剪刀”為何成熱梗?女遊客向酒店借剪刀引發熱議
援烏鐵路被炸?波蘭驚現“史無前例”破壞活動 矛頭直指俄
川普“像豬叫”?怒罵某國“犯蠢、重談貿易協議”
日媒曝:高市早苗擬參拜靖國神社!循安倍舊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搖晃幾下突然爆炸!有人眼球破裂 還有人家裏天花板被炸穿!

新民晚報 2025-11-18 09:17:37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換上了保溫杯喝熱水,但如果使用不當養生的保溫杯,也可能變身“定時炸彈”。

搖晃幾下瞬間爆炸

保溫杯“爆炸”事故頻發

近年來,保溫杯“爆炸”事故多發:

2025年8月,黑龍江黑河,一男子在保溫杯內用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誰知保溫杯突然爆炸,熱水四處飛噴,杯子甚至因衝擊力過大而嵌入牆內。

搖晃幾下突然爆炸!有人眼球破裂 還有人家裏天花板被炸穿!

2024年12月,廣東東莞,一男孩用開水洗保溫杯,擰緊蓋子搖晃了幾下,杯子瞬間爆炸。



2024年有媒體報道,四川一女子在家準備用餐時,桌上的保溫杯突然炸裂,直接將天花板炸出一個洞,當時保溫杯中泡的正是枸杞。



2020年8月,福建福州,一女孩在保溫杯裏泡了紅棗忘了喝,十幾天後擰開瓶蓋時發生爆炸,杯蓋彈起導致女孩右眼球破裂。

為什麽好好的保溫杯

突然就炸了?

保溫杯之所以會“爆炸”,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微生物發酵

保溫杯的內膽、瓶蓋縫隙等處可能藏匿細菌,而紅棗、枸杞等食材營養較為豐富,經水浸泡後,微生物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密閉的保溫杯內部氣壓不斷增大,一旦杯蓋被突然擰開,就可能導致液體噴湧而出,發生爆炸傷人事件。

2.化學反應

除垢劑與保溫杯內膽的水垢接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若此時保溫杯處於密閉狀態,氣體無法及時排出,杯內氣壓會迅速升高,當壓力超過杯體承受極限時,就可能引發爆炸。

3.用力搖晃

保溫杯內加熱水和泡騰片後爆炸,主要是因為在杯內密封環境下會產生大量氣體,而搖晃後杯內的壓力會明顯增加,從而讓杯子爆炸。

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

這種保溫杯別用

此外,使用錯誤材質的保溫杯也可能導致“慢性中毒”:

保溫杯大多是不鏽鋼材質,耐高溫且保溫性能好。不鏽鋼材料中,有三個“代號”很常見,分別是201、304和316。

其中,201不鏽鋼不是食品級材料。201不鏽鋼的錳含量高,耐腐蝕性差,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膽,長時間存放飲品可導致錳元素析出,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攝入錳會傷身,尤其是會傷害神經係統。

而304、316材質符合安全標準。304不鏽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316不鏽鋼的品質優於304,多了金屬鉬,耐腐性能更好。

因此,建議選用304、316不鏽鋼材料製成的保溫杯。



這些安全注意事項要牢記,想要讓保溫杯用得更安心,要注意:

1、不要裝入沸騰的水;

2、請勿搖晃裝有熱水的保溫杯;

3、請勿長期存放例如紅棗、枸杞等易發酵的食品;

4、在使用除垢劑清潔保溫杯時,不要擰緊杯蓋,不要搖晃杯子;

5、除玻璃保溫杯外,選用不鏽鋼製品的保溫杯時也要注意材質。201不鏽鋼材質不是食品級材料,屬於工業用品材料,千萬別用!應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304、316材質。

6、這些食物最好別放進保溫杯:

· 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飲品最好在滅菌或低溫環境下保存。如加熱後長時間放置保溫杯中,其中的微生物容易迅速繁殖,導致牛奶、豆漿酸敗,甚至出現絮狀物,飲用後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 茶葉富含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營養物質,具有較強的保健養生功效。但用保溫杯泡茶相當於持續高溫煎煮茶葉,會破壞茶葉中的活性和芳香物質,導致營養流失、茶湯色濃發暗、味道苦澀。

· 有些人習慣煎好中藥後用保溫杯裝著,一天分幾次喝完。但保溫杯中溫度較高,中藥長時間放置容易發生變質,建議放涼後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等下次要喝時再加熱即可。

· 碳酸飲料、果汁大多呈酸性,若長時間存放在保溫杯內,可能會對不鏽鋼材質產生腐蝕,導致重金屬遷移到飲品中。

綜合自中國消防、大灣區之聲、人民網科普、央視網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李爭,戴慧菁,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