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六千都給不到”,國內的計算機專業怎麽了

“六千都給不到”,國內的計算機專業怎麽了

文章來源: 南風窗 於 2025-11-12 20:09:1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六千都給不到”,國內的計算機專業怎麽了

作者 | 簡洋洋

編輯 | 寶珠

“在我真正開始投簡曆後,才真正意識到找我們專業方向的工作,難度是到了一個怎樣可怕的程度。”

在投出去的簡曆一個個石沉大海後,李哲無奈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本科就讀於浙江某“雙非”(非985、211類高校)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李哲曾執意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曆。奮戰一年後,他考研失利,也因此錯過了2024年的秋招。於是,他轉向備戰今年的春招。

可現實給了李哲沉重一擊:求職多月,他沒能拿到任何一家企業的入職邀請。絕大多數時候,他的簡曆連初篩都無法通過,“到最後投來投去,把自己都投得絕望了,是每天焦慮地吃不下飯那種程度”。



10月15日,浙江工業大學招聘會現場/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學曆背景相對更優秀的“92高校”(985、211類高校)學生,同樣也感受到了壓力。

就讀於某211高校信息安全專業的大四學生林可向鹽財經表示:“現在計算機崗位不算特別多,身邊的同學在求職方麵也不是特別順利。”

類似的困境並非個例。麥可思研究院《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中關於“2022-2024屆本科主要專業類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去向落實率”的統計顯示,2024屆計算機類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僅有82.4%,在61個主要專業類中排名倒數第十一,顯著低於全國本科平均水平的86.7%。



2024屆計算機類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隻有82.4%

相比之下,就業方麵常常被“唱衰”的文科類專業,數據反倒好看一些。曆史學類專業2024屆去向落實率為87.2%,高出計算機類專業4.8個百分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去向落實率86.9%,高出計算機類專業4.5個百分點。

對此,李哲向鹽財經講述了自己的困惑,他曾和文科同學聊過,每次一說自己本科學的是計算機,對方就下意識認為他找工作不存在問題,拿的薪資也更高。但實際上,他並不像別人認為的那麽輕鬆。

在大眾的認知中,計算機類專業仍被視為就業市場的“硬通貨”。然而,當下現實中的年輕求職者們卻體會著截然不同的溫度。曾經因“好就業”“高薪”而湧入計算機類專業的大量學子,如今需要麵對崗位需求收縮與競爭持續加劇的多重挑戰。

計算機這個“香餑餑”專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寒潮。

01

“六千都給不到”

如果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個問題:哪個專業是好專業?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計算機”。

社會對計算機類專業的認可直接體現在高考報考的熱度上。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版)》,計算機類專業屬於工學學科門類,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多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就讀於上述專業的學生告訴鹽財經,在他們入讀的那一年,計算機類專業是學校裏分數線最高的一批專業。



9月2日,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在上課/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當時計算機已經比較熱門了”,2019年,王浩高考結束,選擇報考了一所211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當時他認為,軟件工程專業像是“萬金油”,不管是在互聯網私企,還是央國企、泛體製內都能找到就業機會,薪資也相對更高。

張敏本科就讀於湖南某“雙非”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當初填報誌願時,她同樣有過類似的考慮,“一方麵當時計算機就業前景很好,崗位需求多,薪資待遇也不錯;另外也受到了一些網絡的影響,覺得電視劇裏麵的程序員很酷,很有技術挑戰性”。

然而,理想與現實的鴻溝遠超預期。一批批計算機學子在四年後真正步入求職市場時,才發現手中的畢業證書早已不再是通往高薪職位的“直達車票”。

“六月底投的時候還會有人回複,七月到八月基本就沒什麽人理會了,一點都不缺人的樣子。”張敏目前在深圳生活,主要投遞的是Java開發方向。多輪投遞未果後,她決定跨行求職,“深圳這邊消費也高,不能死磕這一類工作了,要尋求其他出路”。



深圳消費高,隻能尋求其他出路/圖源:圖蟲創意

除了招聘需求減少之外,市場為畢業生開出的薪資水平也出現了顯著降低,行業高增長時期的人才溢價正逐步消退。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數據,2021年至2023年,計算機類專業本科應屆生初始薪資連年下降;其中,202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6771元,相較2021屆下降115元。

而在計算機類專業類目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薪資優勢下降最為顯著。從2014屆開始,該專業應屆生薪資排名常年居於高薪專業榜單第五位左右;但在2022屆,該專業月收入下滑至第八位;而到2023屆,則直接跌出了榜單前十,位於第二十七位。



2015-2024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薪前十名專業

對於許多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最直觀的衝擊莫過於預期薪酬與現實薪資之間逐漸拉大的差距。

談及薪資預期,張敏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無奈,“按我的了解,計算機專業剛畢業出來,工作經驗少的應該也是六到八千吧,但是有很多企業六千都給不到”。

“計算機專業確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麽的好。”林可正在參加2025年秋招,一開始,她給出了一個較高的預計薪資,但隨著對行情的逐步了解,目前她把薪資預期下調了三到四千元。

02

門檻越來越高

過去十年,洶湧澎湃的互聯網浪潮下,“計算機=好專業”逐漸成為了一個廣泛的共識。這源於一個曾經牢固的邏輯:一個高速擴張的產業,能夠為它所亟需的專業技能支付遠超平均水平的價值溢價。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這套邏輯開始站不住了。

從需求端來說,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與行業周期的雙重擠壓下,市場整體對於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不斷萎縮。

根據獵聘《2025年Q3招聘調研報告》,2025年前三季度企業招聘整體趨穩,擴張放緩,超半數企業維持現有員工規模,招聘策略趨於保守。從整體上,第三季度招聘數量增加的企業占比30.2%,較第二季度下降6.1個百分點,明顯低於招聘數量持平企業的45.6%。



Q3分行業招聘數量增加的分布

同時,該報告指出,受行業調整與成本控製壓力影響,互聯網/遊戲行業招聘增長較弱,招聘數量增加的企業僅占17.65%。

隨著互聯網行業從“野蠻生長”進入到“存量發展”階段,企業普遍將“降本增效”作為經營重點,反映到用人策略上,則體現為更少的新增崗位與更高的用人標準。

阿裏巴巴、網易等曾經吸納大量計算機類畢業生的互聯網大廠,近年招聘季釋放出的崗位數量均出現了明顯下降。

行業內就業機會不斷減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規模卻保持在高位,甚至不斷擴張。

據陽光高考網數據,截至2025年11月6日,全國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達到955所,開設軟件工程專業的院校達到661所;兩個專業全國畢業生規模均在10萬人以上。



全國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有955所

從另一個角度說,部分高校的計算機類專業近年來仍在大量招生。比如,公開信息顯示,太原理工大學2024年計算機大類專業計劃招生數合計近兩千人;河南工業大學計算機大類設置七個專業方向,2024年共計劃招生1956人。

一邊是就業市場需求收縮,一邊是畢業生供給不斷膨脹,行業的門檻被直接抬高。對於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競爭愈發激烈,找到一份滿意工作的難度直線上升。

換句話說,這個行業正在變得卷、更卷、越來越卷。

在某互聯網大廠算法崗位的實習經曆,讓王浩對這幾年行業招聘門檻的水漲船高有了格外具體的體會。



整個行業正在變得越來越內卷/《殘酷的實習生》劇照

“我實習時的同事是2018年畢業的,他的學校是一個普通一本學校”,王浩坦言,“但如果他的背景放到現在的組織環境裏,基本不太可能進入算法方向的崗位。”

隨著崗位的供需關係發生變化,企業有了更多空間去篩選學曆背景更好的求職者。王浩表示,如果第一學曆(一般指本科)不是985、211,互聯網大廠的很多部門在簡曆篩查階段就會拒絕,“但早些年,大家投了簡曆都有機會”。

另一個門檻體現在對項目經驗與成果的要求提高。王浩說,如果現在希望往開發方向發展,起碼需要1-2段含金量比較高的實習;如果希望走算法方向,則需要有論文成果,“而且還得是一些頂會頂刊”。

03

尋找轉機

計算機專業嚴重供需錯配的現狀之下,近幾年,各地教育部門與高校紛紛采取了一些調控措施。比如:

2023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通知,對於專業布點數超過全省本科高校數50%的本科專業不再增設,其中就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這四個計算機類專業;

2024年6月,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2024年控製限製新增本科專業目錄清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均在榜上;

2024年7月,西南交通大學發布擬調整本科專業公示,擬撤銷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種種跡象表明,計算機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正從過去的“規模擴張”階段轉向“結構優化”的新周期。



西南交通大學發布擬調整本科專業公示撤銷部分專業

那麽,連年霸榜報考熱門,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的計算機專業,是不是真的不“香”了呢?

《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畢業五年後月收入在主要專業類中排名第一,達到14090元,仍然具備薪資優勢。

此外,人工智能浪潮日增月盛也是一個業內常常談到的話題。在對傳統崗位造成一定破壞性衝擊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不少計算機背景的人才,正在利用專業知識優勢,自學AI技能,尋找轉機。

王浩在參加今年秋招的過程中觀察到,當前就業市場上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之前反而更多,同時,相關崗位的薪資在不斷上升。

“在應聘的時候,不僅要有(計算機)專業的能力,更需要有會使用AI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匹配企業的需求,林可自學了一些AI方麵的知識。她了解到,目前AI技術已經有很多的落地案例,很多企業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以及利用AI解決專業上的難題。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不僅需要有本專業的能力,更需要有使用AI的能力/諾言製圖

“我可能接下來還是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對於未來,林可仍有信心。

這些計算機學子們麵臨的挑戰並不是特殊的。在當前,一個較為普遍的共識是,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甚至重塑大部分工作。在變化已成為一種常態的時代,積極適應、主動進化或許就是應對變化最好的方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吳亦凡“無法滿足獄中大哥”遭殺?傳江蘇警方回應網傻眼
曝:富人射殺人類當娛樂!8萬英鎊買命 可射殺孩童…
震驚!伯克利大學爆發衝突 血跡滿地 多人被捕!
中國人在澀穀十字路口大跳群舞 惹怒日本網友
錢誌敏被英國重判 多張家中被捕畫麵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腦袋被驢踢了” 官媒火上澆油破口大罵日本首相
“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 愛潑斯坦爆炸郵件再掀風暴
全麵替代,英偉達幻滅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中國海軍"福建號"正式入列服役向台海及美國釋放什麽信息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紐約淪陷?當孩子笑罵父母“愚昧” 文明正在崩塌…
中美貿易戰 川普手上隻剩一張打不出去的牌
澤倫斯基親信涉貪1億美元潛逃 7人遭起訴5員被逮
福山點破美國困局:免費公交救不了紐約 唯一出路是…
川普:很多盟友都不算是“朋友” 佔便宜比中國多
太子集團案,中國控美國以"國家級駭客"盜陳誌比特幣
他34天從北京跑步到上海:跑廢5雙鞋 網友質疑假跑
特朗普為何極力鼓吹“全民分紅”?
人民日報吹捧習近平,要求大家做到這四字
某國企員工長期“翻牆”被捕!國家安全部披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六千都給不到”,國內的計算機專業怎麽了

南風窗 2025-11-12 20:09:10
“六千都給不到”,國內的計算機專業怎麽了

作者 | 簡洋洋

編輯 | 寶珠

“在我真正開始投簡曆後,才真正意識到找我們專業方向的工作,難度是到了一個怎樣可怕的程度。”

在投出去的簡曆一個個石沉大海後,李哲無奈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本科就讀於浙江某“雙非”(非985、211類高校)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李哲曾執意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曆。奮戰一年後,他考研失利,也因此錯過了2024年的秋招。於是,他轉向備戰今年的春招。

可現實給了李哲沉重一擊:求職多月,他沒能拿到任何一家企業的入職邀請。絕大多數時候,他的簡曆連初篩都無法通過,“到最後投來投去,把自己都投得絕望了,是每天焦慮地吃不下飯那種程度”。



10月15日,浙江工業大學招聘會現場/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學曆背景相對更優秀的“92高校”(985、211類高校)學生,同樣也感受到了壓力。

就讀於某211高校信息安全專業的大四學生林可向鹽財經表示:“現在計算機崗位不算特別多,身邊的同學在求職方麵也不是特別順利。”

類似的困境並非個例。麥可思研究院《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中關於“2022-2024屆本科主要專業類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去向落實率”的統計顯示,2024屆計算機類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僅有82.4%,在61個主要專業類中排名倒數第十一,顯著低於全國本科平均水平的86.7%。



2024屆計算機類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隻有82.4%

相比之下,就業方麵常常被“唱衰”的文科類專業,數據反倒好看一些。曆史學類專業2024屆去向落實率為87.2%,高出計算機類專業4.8個百分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去向落實率86.9%,高出計算機類專業4.5個百分點。

對此,李哲向鹽財經講述了自己的困惑,他曾和文科同學聊過,每次一說自己本科學的是計算機,對方就下意識認為他找工作不存在問題,拿的薪資也更高。但實際上,他並不像別人認為的那麽輕鬆。

在大眾的認知中,計算機類專業仍被視為就業市場的“硬通貨”。然而,當下現實中的年輕求職者們卻體會著截然不同的溫度。曾經因“好就業”“高薪”而湧入計算機類專業的大量學子,如今需要麵對崗位需求收縮與競爭持續加劇的多重挑戰。

計算機這個“香餑餑”專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寒潮。

01

“六千都給不到”

如果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個問題:哪個專業是好專業?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計算機”。

社會對計算機類專業的認可直接體現在高考報考的熱度上。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版)》,計算機類專業屬於工學學科門類,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多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就讀於上述專業的學生告訴鹽財經,在他們入讀的那一年,計算機類專業是學校裏分數線最高的一批專業。



9月2日,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在上課/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當時計算機已經比較熱門了”,2019年,王浩高考結束,選擇報考了一所211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當時他認為,軟件工程專業像是“萬金油”,不管是在互聯網私企,還是央國企、泛體製內都能找到就業機會,薪資也相對更高。

張敏本科就讀於湖南某“雙非”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當初填報誌願時,她同樣有過類似的考慮,“一方麵當時計算機就業前景很好,崗位需求多,薪資待遇也不錯;另外也受到了一些網絡的影響,覺得電視劇裏麵的程序員很酷,很有技術挑戰性”。

然而,理想與現實的鴻溝遠超預期。一批批計算機學子在四年後真正步入求職市場時,才發現手中的畢業證書早已不再是通往高薪職位的“直達車票”。

“六月底投的時候還會有人回複,七月到八月基本就沒什麽人理會了,一點都不缺人的樣子。”張敏目前在深圳生活,主要投遞的是Java開發方向。多輪投遞未果後,她決定跨行求職,“深圳這邊消費也高,不能死磕這一類工作了,要尋求其他出路”。



深圳消費高,隻能尋求其他出路/圖源:圖蟲創意

除了招聘需求減少之外,市場為畢業生開出的薪資水平也出現了顯著降低,行業高增長時期的人才溢價正逐步消退。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數據,2021年至2023年,計算機類專業本科應屆生初始薪資連年下降;其中,202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6771元,相較2021屆下降115元。

而在計算機類專業類目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薪資優勢下降最為顯著。從2014屆開始,該專業應屆生薪資排名常年居於高薪專業榜單第五位左右;但在2022屆,該專業月收入下滑至第八位;而到2023屆,則直接跌出了榜單前十,位於第二十七位。



2015-2024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薪前十名專業

對於許多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最直觀的衝擊莫過於預期薪酬與現實薪資之間逐漸拉大的差距。

談及薪資預期,張敏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無奈,“按我的了解,計算機專業剛畢業出來,工作經驗少的應該也是六到八千吧,但是有很多企業六千都給不到”。

“計算機專業確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麽的好。”林可正在參加2025年秋招,一開始,她給出了一個較高的預計薪資,但隨著對行情的逐步了解,目前她把薪資預期下調了三到四千元。

02

門檻越來越高

過去十年,洶湧澎湃的互聯網浪潮下,“計算機=好專業”逐漸成為了一個廣泛的共識。這源於一個曾經牢固的邏輯:一個高速擴張的產業,能夠為它所亟需的專業技能支付遠超平均水平的價值溢價。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這套邏輯開始站不住了。

從需求端來說,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與行業周期的雙重擠壓下,市場整體對於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不斷萎縮。

根據獵聘《2025年Q3招聘調研報告》,2025年前三季度企業招聘整體趨穩,擴張放緩,超半數企業維持現有員工規模,招聘策略趨於保守。從整體上,第三季度招聘數量增加的企業占比30.2%,較第二季度下降6.1個百分點,明顯低於招聘數量持平企業的45.6%。



Q3分行業招聘數量增加的分布

同時,該報告指出,受行業調整與成本控製壓力影響,互聯網/遊戲行業招聘增長較弱,招聘數量增加的企業僅占17.65%。

隨著互聯網行業從“野蠻生長”進入到“存量發展”階段,企業普遍將“降本增效”作為經營重點,反映到用人策略上,則體現為更少的新增崗位與更高的用人標準。

阿裏巴巴、網易等曾經吸納大量計算機類畢業生的互聯網大廠,近年招聘季釋放出的崗位數量均出現了明顯下降。

行業內就業機會不斷減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規模卻保持在高位,甚至不斷擴張。

據陽光高考網數據,截至2025年11月6日,全國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達到955所,開設軟件工程專業的院校達到661所;兩個專業全國畢業生規模均在10萬人以上。



全國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有955所

從另一個角度說,部分高校的計算機類專業近年來仍在大量招生。比如,公開信息顯示,太原理工大學2024年計算機大類專業計劃招生數合計近兩千人;河南工業大學計算機大類設置七個專業方向,2024年共計劃招生1956人。

一邊是就業市場需求收縮,一邊是畢業生供給不斷膨脹,行業的門檻被直接抬高。對於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競爭愈發激烈,找到一份滿意工作的難度直線上升。

換句話說,這個行業正在變得卷、更卷、越來越卷。

在某互聯網大廠算法崗位的實習經曆,讓王浩對這幾年行業招聘門檻的水漲船高有了格外具體的體會。



整個行業正在變得越來越內卷/《殘酷的實習生》劇照

“我實習時的同事是2018年畢業的,他的學校是一個普通一本學校”,王浩坦言,“但如果他的背景放到現在的組織環境裏,基本不太可能進入算法方向的崗位。”

隨著崗位的供需關係發生變化,企業有了更多空間去篩選學曆背景更好的求職者。王浩表示,如果第一學曆(一般指本科)不是985、211,互聯網大廠的很多部門在簡曆篩查階段就會拒絕,“但早些年,大家投了簡曆都有機會”。

另一個門檻體現在對項目經驗與成果的要求提高。王浩說,如果現在希望往開發方向發展,起碼需要1-2段含金量比較高的實習;如果希望走算法方向,則需要有論文成果,“而且還得是一些頂會頂刊”。

03

尋找轉機

計算機專業嚴重供需錯配的現狀之下,近幾年,各地教育部門與高校紛紛采取了一些調控措施。比如:

2023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通知,對於專業布點數超過全省本科高校數50%的本科專業不再增設,其中就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這四個計算機類專業;

2024年6月,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2024年控製限製新增本科專業目錄清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均在榜上;

2024年7月,西南交通大學發布擬調整本科專業公示,擬撤銷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種種跡象表明,計算機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正從過去的“規模擴張”階段轉向“結構優化”的新周期。



西南交通大學發布擬調整本科專業公示撤銷部分專業

那麽,連年霸榜報考熱門,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的計算機專業,是不是真的不“香”了呢?

《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畢業五年後月收入在主要專業類中排名第一,達到14090元,仍然具備薪資優勢。

此外,人工智能浪潮日增月盛也是一個業內常常談到的話題。在對傳統崗位造成一定破壞性衝擊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不少計算機背景的人才,正在利用專業知識優勢,自學AI技能,尋找轉機。

王浩在參加今年秋招的過程中觀察到,當前就業市場上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之前反而更多,同時,相關崗位的薪資在不斷上升。

“在應聘的時候,不僅要有(計算機)專業的能力,更需要有會使用AI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匹配企業的需求,林可自學了一些AI方麵的知識。她了解到,目前AI技術已經有很多的落地案例,很多企業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以及利用AI解決專業上的難題。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不僅需要有本專業的能力,更需要有使用AI的能力/諾言製圖

“我可能接下來還是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對於未來,林可仍有信心。

這些計算機學子們麵臨的挑戰並不是特殊的。在當前,一個較為普遍的共識是,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甚至重塑大部分工作。在變化已成為一種常態的時代,積極適應、主動進化或許就是應對變化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