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年山姆配送員,馱著洗衣機尋找「體麵」

中年山姆配送員,馱著洗衣機尋找「體麵」

文章來源: 極晝story 於 2025-11-12 19:48:5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年山姆配送員,馱著洗衣機尋找「體麵」

10月初,一張電動車上掛滿近百公斤貨物的照片,讓山姆會員超市的“極速達”成為爭議話題。近年來,山姆在中國迅速擴張,超過一半的銷售來自線上渠道,其中“一小時極速達”貢獻了七成。配送員們也被單價高、單量穩定,超時不扣錢等條件吸引過來,想和會員一樣,在其中找到一份相對的體麵。

他們不少是來自農村的中年人,失業或外賣騎手轉行。而山姆主打家庭囤貨,商品量本就比一般超市大得多,在擴張戰略中,他們越背越重,陷進猶如“大蜈蚣”的成堆貨物裏,甚至用兩輪電動車配送洗衣機。為了搶顧客,一小時也卷得漸漸變成半小時。

文丨魏榮歡

編輯丨羅曉蘭



進入山姆配送,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就是扮企鵝——10公斤起步的貨物分成幾個袋子挎在兩條胳膊上,雙手挽住,身體隨著八字步左右搖擺,深圳的配送員周凱把這叫“企鵝步”。

入職一周,他就嚐試出3種送貨步法:輕一點的用“企鵝步”;有小箱牛奶,就換“挑水步”,牛奶扛在肩上,另一隻手拎其他貨;遇上大箱水,隻能走“小腳老太太步”,雙手抱箱在胸前,其他貨掛胳膊上,小碎步往前挪。

在這裏,重量被重新定義。小於20公斤算輕鬆,超過的被配送員稱為“炸彈”——山姆會員商店主打家庭囤貨,瑞士卷一盒起賣,16個,重1.2公斤;三兩就能炒一盤的五花肉,2公斤起賣;還有客戶一單下了20箱餅幹。商店多開在郊區,滿99元免15公斤運費,承諾一小時內送達的極速達配送成了會員們的心頭好。

到了夏天,顧客最愛點啤酒、飲料、礦泉水,再加倆大西瓜,塞滿兩輪電動車的腳踏板和配送箱,手把和後座上也掛著,袋子串聯起來垂在車身兩邊,仿佛一條“大蜈蚣”。配送員陷進它的身體裏,在電動車的行進間晃動。

周凱38歲,211經濟學畢業,曾任互聯網金融公司運營總監,管理30多人團隊。辭職後去外地開了一家社區超市,為了孩子上學又回到深圳找工作,投了一年簡曆,沒有一個麵試邀請。在房貸、裝修和生活費的層層壓力下,去年12月,他隻能幹起曾經“打死都不幹”的配送。

他來自山東農村,身高1.65米,體重隻有125斤,陷在重貨中,感覺每天“像登山一樣累”。一位退伍軍人遇上30公斤的單子,要往返兩趟,他以前在軍隊做負重訓練,上限是25公斤。

為了應對,配送員自發研究出多套方法。擺貨要“重貨在下,輕貨在上”“重貨在中間,輕貨在兩邊”,不然上坡時車頭上翹,拐彎也易側翻。周凱兒時常用獨輪車收花生,上下左右全堆滿,他很有經驗。但現在,還是頭疼怎麽擺放先送的特大單——實際配送時,得考慮到各單的順路程度,有人稍微打亂擺貨的規則,就連人帶車摔倒。

無論怎麽擺,都難以讓“大蜈蚣”變得靈巧——貨物壓得電動車跑不快,也難以掌控。有回周凱趕上全是大米和食用油這種重物,電動車被壓得動不了,靠同事推了一把才起步。他的腳沒地兒擱,耷拉在兩邊,添了兩條蜈蚣腳。

有次抄近路,遇上急拐彎和上坡,他隨車子飛出去三四米。下次,他專門多兜幾百米繞行,結果在路口迎麵撞上一個外賣騎手,還是摔倒了。他可以爬起來,但“大蜈蚣”太重,靠路人幫忙才扶正。



●一名配送員冒雨配送貨物。圖源東方IC

“大蜈蚣”引起的禍事不少。電動車的減速因過載變得緩慢,急刹車則會側翻。去年夏天,一位北京的山姆配送員撞倒了橫穿馬路的老太。當時,車上馱著16桶五升裝礦泉水,還有幾顆西瓜,他不敢使勁刹車,撞得對方右肩和手腕骨折,鬧上了法庭。惡劣天氣下更艱難,在一些南方城市,配送員被要求雨天必須到崗。一個珠海的配送員遇上連日暴雨,跑單時摔倒骨折,住院一個月後辭職。

多名配送員提到,山姆極速達在係統上的重量上限原本是30公斤,後來上調到80公斤。在實際配送中,限製會被輕易突破,甚至到達100公斤。蘇州一名女配送員說自己曾遇上435.6公斤“巨單”,最後站長出錢,叫了輛貨拉拉,她跟車配送。

係統裏,一旦達到重量上限便不能再接單,但配送員找到了繞過係統的辦法——把單子掛在其他人名下,送掉一兩單,係統空出餘量再調回來。其實出發的時候,單子都在自己車上。

10月,一張配送員騎著電動車掛滿大件商品的照片,在網上“炸開”,山姆配送方式不合理成為熱議話題。有網友自稱是山姆會員,下樓取貨“看到一條‘大蜈蚣’”,配送員胳膊上新結了血痂,猜測是送貨摔倒了。

相關新聞的評論區,自稱配送員的網友們自嘲,排出一張榜單——美團和小象超市分別為“牛馬”和“頂級牛馬”,而山姆被戲稱為配送屆“牲口”,與貨拉拉為同一序列。

幹了一個多月,周凱發現後備箱下斜,才知道承重架已經斷裂,整車的骨架也彎了。修車店老板見怪不怪,說好些山姆配送員來換車骨架,周凱所在前置倉的單王剛換了一整套300塊錢的,對方一天能跑六七十單,足足是他的兩倍。

如今,周凱斷斷續續幹了5個月,電動車承重架已經換過兩次,刹車係統換過一次,各種小零件四五次,算下來維修花了六七百,能買一台二手車了。這種頻率在他們前置倉,算是平均水平,單王要更頻繁。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發帖評價極速達:動動手指,最快半小時到家;貨物包裝規範,生鮮產品“收到還冰凍”;進口商品多,選品獨特,連一次性餐具都配齊。還有人專門推薦購物清單,每次上新品都測評。

山姆會員資格,被網友認為是中產的身份標識。隸屬公司沃爾瑪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山姆的線上電商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55%,其中近70%電商訂單量來自極速達——平均配送時間不到40分鍾,快則15-20分鍾。一位北京的山姆用戶每周都在線上下單,“去線下店隻買不能極速達送的”。

這份體麵,一開始同樣吸引著配送員。在深圳的周凱,找不到工作要轉行做配送員,在幾家平台裏選擇了山姆——他是山姆的老會員,覺得顧客經過篩選,麻煩少——雖然遇上過硬茬,大部分顧客不會投訴包裝或貨物破損,甚至不要賠償。有回他摔倒,壓破雞蛋,幾位顧客收貨時都關心了他。

其中,單價高、單量穩定,是最吸引他們的兩個因素。招聘廣告上10塊一單,遠高於其他平台的三四塊。而且山姆是派單製,不愁沒單子。

北京的配送員王誌雨就這麽從外賣騎手轉過來。每天早上在軟件上點“上線”,就進入係統排隊,每一輪等貨的20來分鍾用來休息,超時半小時以內不會扣錢,包裝破損也少了。幹外賣時他接過兩瓶茅台的單,用一層塑料袋包裹著,握到手裏心懸得要命。還要自己搶單,平均每公裏2塊,各種罰款多,一天至少20塊。每天早出晚歸幹夠80單,能掙一萬二,但“一下車整個人都是飄的”。不到3個月,他就感到心髒疼。

很快,他發現維持山姆這份體麵沒那麽容易。就單價來說,實際是7塊起步,階梯式計價,一個月內送到1500單,才能夠到廣告上的10塊單價。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山姆的會員通常住在電動車禁入的高檔小區,加上小區大,工作效率很低。每天從早幹到晚,最多也就30多單,還不如送外賣掙得多。

權衡之後,王誌雨跑到南通做山姆的兼職配送,今年已是二進宮。兼職沒有獎金,但每單能給到8到10塊,每天送五六十單,是在北京的兩倍。且日結或周結,迅速拿到錢,他覺得踏實。他今年30歲,是家中獨子,和唯一的收入來源。父親患腦梗,媳婦帶著三歲兒子在河南老家。縣城新房每月2500塊的房貸,連裝修都沒錢。

單量也不如想象中穩定,節假日爆單,過了就降價。兼職頂多幹3個月,王誌雨和很多配送員像候鳥一樣,不停遷徙,哪兒給高價就湧去哪兒。跑的地方多了,他發現,各地單價不同,成都超重時能補1-3塊,深圳每超過一公斤加兩毛錢,超過一公裏的加八毛。

速度也在明顯變快。今年,互聯網大廠爭相瓜分零售賽道,搶占“半小時達”。一個山姆配送員發覺,他們的配送時間也從一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左右,近的隻有20分鍾。

變化早有端倪。2023年夏天,王誌雨所在的前置倉輻射區還是5公裏,隨著山姆前置倉的不斷增多,去年底,配送範圍縮小到3公裏。前置倉是為了縮短配送時間,快速響應線上訂單的雲倉,據《時代財經》報道,它從2018年開始規模化擴張,目前在中國已超過500個。

此外,一些原本全城送、次日達的商品也通過擴倉,進入極速達配送範圍。王誌雨送過一個有麵包機和豆漿機的50多公斤單子,有回甚至送了台洗衣機,綁在後座上搖搖晃晃,剛停好車就摔下去了。“全城送的師傅開著麵包車送的,讓我們極速達騎著電瓶車送。”王誌雨很無奈。



●一單50多公斤的貨物,包含豆漿機和麵包機。講述者供圖

顧客下單,係統的計時指針就開始轉動,超時會被降低接單權限:一天中有3-5單超時,一趟便降低1單,配送員一天立馬少了百十來塊錢。周凱剛入職不久,有次電動車半路上沒電,導致連續3單超時,一趟的權限降到4單。

在奔忙中,有時他的羽絨服被汗打濕,冬夜的風吹透胸膛,涼颼颼又汗津津。他開始懷念之前“996”,至少有周末。而現在,周末是最忙的。

用做互聯網運營的經驗,周凱開始在網上記錄配送經曆,還嚐試分析運營bug,想做自媒體。有回他沒能進樓宇門,電話裏跟顧客講好放門房,送完一單回來門開了,他主動把貨物送上樓。他在係統裏點擊“重新配送”,卻顯示超時18分鍾。“這種設定隻會讓騎手直接上報異常然後帶回。”



周凱不抽煙,但剛開始做配送時,他兜裏總揣著一包煙。貨重,電動車能否出入小區十分關鍵,他要用它來攻克保安。迎接他的多是冷臉。周凱有次接到5個訂單,在一個每棟樓有四五個單元的小區,意味著步行距離很遠。他想借門口的推車,說了一堆好話,仍被保安拒絕:“小區物品不提供給外人使用。”煙已經給了,周凱氣得直罵:“一點兒人味都沒有。”

很快,周凱就放棄了一支煙社交,沒啥用。遇到保安大姐通融,不遞煙也放行電動車進小區,但還是會板著臉訓話。小區來來往往配送員多,保安記不住,“搞關係都是一次性的”。他本就不願求人,覺得過於討好。

物業管理對配送也不友好。有時到了小區正門,才知曉要到側門,到了又被鐵鏈攔著,說規定要走地下室。他質疑物業不放指示牌,但下一次遇到新小區,還是要折騰。

不少配送員都與保安發生過衝突。有時,罵戰會升級為糾紛,保安把電動車上鎖,鬧到報警才解開。

跑了三個月的時候,周凱寫了篇所在片區的小區物業評測發在個人公眾號,通過物業員工的服務、態度、小區環境以及配送便利性來評分,獲讚23個,算高了。今年初,他還代表前置倉配送員,給幾個小區的業主和物業寫了封公開信,請求能夠放行電動車進小區。沒有回音。

上個月,王誌雨和同事舉報了幾位老員工——他們跟站長關係好,擁有係統調單的權限,會把距離近、小區好和配送時間長的單子先調給自己。甚至有位老員工,站長和副站長都替他排隊,無縫銜接單子,不用等。

這些配送員才搞清楚,派單為什麽不按照排隊順序進行——有時後到的人很快就滿單,而先到的人卻一直等不到,最終等待20分鍾被係統強配。

王誌雨知道自己留在北京的老鄉劉貴峰,也享有“特權”。劉貴峰憑著兩年多的資曆,升為站長助理。其他人都默認他優先調走好單——如果他完成不了,他們就拿不到好單,等半天可能就領走一兩單。在劉貴峰看來,這是種多方共贏,“我任務完成了,能幫他們調好單,站長也輕鬆”。

這些人要麽是站長的老鄉,要麽是他跳槽帶過來的老部下。王誌雨也時不時給站長買煙,請吃飯,但從沒享受過這種“特權”。小甜頭倒是得到一些,有時遲到不會罰款,還房貸前一天提前收到工資。

“特權”還有另一種形式。周凱所在的前置倉,有位61歲的配送員,就專送一個小區,且隻跑白天。那個老舊小區麵積大,還不讓電動車進,這位配送員是業主,可以騎車自由進出。

縫隙之外,計時和超重還在繼續。

10月底,受輿論影響,山姆有的前置倉換成了順豐合作,主要合作商達達秒送頓感危機。近一個月,達達外包的各個前置倉開始抓準時達率,想把數據做漂亮。現在,留給配送的時間越來越緊。

11月1日下午,王誌雨卡點送達一單。小票上預計送達時間是15:45-16:45,但在王誌雨手機上,16:30就算超時。“以前超半小時都沒事,現在一單都不可以超。”



●兩套計時係統。講述者供圖

陷入輿論以來,山姆很快作出回應,計劃在天津、武漢、長沙等地換上電動三輪車配送。但配送員都不願意。三輪車不僅慢,有些人行道和小門過不去,“一繞遠,肯定影響單量。”王誌雨說。前置倉有兩輛公用的三輪車,常年停在那裏,手把是歪的,開起來輪胎一跳一跳。錢也是問題,“少說要(多花)3000塊”。

周凱覺得,超載是表麵現象,山姆要用戶體驗,服務商要節省成本,顧客要配送效率,最終壓力都給了配送員,“我們隻是消耗品”。他認為換車是頭痛醫腳,製度改革才是關鍵,比如將輕、重貨分開定價和定時。

今年早些時候,山姆的配送費就已經調低。劉貴峰的單價降了兩毛,每個月計價從6塊8起步,到下一個階梯價格變得更難——之前跑夠600單就調價,現在要達到900單。新入職的員工更低,5塊起步。

超載的不單是貨物。劉貴峰的壓力大,在老家有3個孩子,媳婦靠做手工掙點買菜錢,新蓋了5間房還沒裝修。為了給家裏多寄錢,他幾乎“月光”,每天隻吃一頓飯,或買個煎餅果子頂一天,晚上蹭別人一頓,“胃不得勁就喝點水”。

有配送員在社交平台寫道:“很多老騎手雖然賺的不少,但基本上都沒什麽錢,都是身上千斤擔的人,不然也幹不了山姆。”

想走也沒那麽容易。11月1日,有名深圳的配送員提出離職,想以未給員工購買社保為由,解除合同。站長回複說要提前一個月申請,還說“我們是合作協議”,根本沒有合同。



●配送員想離職,要提前一個月。講述者供圖

購買的裝備也不能折價退還,隻能二手轉讓給下一個配送員。他九月份入職,幹了10天,到手1262.02元,包括扣除的535元裝備購置費。其中,有3天沒有達到在崗時間要求,算曠工。“平台服務費”扣除80.58元,據說是達達收取的軟件使用費,占配送費的4%。簽 “自由職業者協議”的兼職工,沒有五險一金,也要嚴格遵守考勤製度,不然會扣錢。

即使受傷,這些扣款正常計算。周凱見過一個同事出了交通事故,沒有提前一個月報備離職,那個月跑了500多單,結果隻拿到80塊。同事質問過,被踢出微信群並拉黑。

周凱原打算做3個月過渡一下,結果斷斷續續幹了半年,工作仍沒有眉目。用錢的地方有增無減,買一碗13塊的螺螄粉他都心疼。不少親友至今還不知道他做配送,知道的朋友小聚時問他,收入能否覆蓋房貸,他不作聲。臨別,朋友送上禮物,還主動付了飲料錢,他沒推辭。

他幾次離職,又一再以兼職身份回歸,因為仍找不到工作。最近,他又離職了。他猜測怕再不能回前置倉工作了。站點裏的人情門道,他本就看不明。他性格內向,不善跟站長攀交情,用他的話說是“不喜媚上”。

和他口中麻煩少的會員打交道也難,家長會指著他,當麵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有回在電梯裏碰上一位業主,得知他月入七八千,“像你們這些沒文化、沒能力的人……這收入挺高了。”周凱忍不住回擊,我211畢業,房子就在這小區對麵。他保存著驕傲,自己買的可是人才房。但這樣的掙紮,很快又在顧客一聲聲“師傅”中,壓了下去。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吳亦凡“無法滿足獄中大哥”遭殺?傳江蘇警方回應網傻眼
曝:富人射殺人類當娛樂!8萬英鎊買命 可射殺孩童…
震驚!伯克利大學爆發衝突 血跡滿地 多人被捕!
中國人在澀穀十字路口大跳群舞 惹怒日本網友
錢誌敏被英國重判 多張家中被捕畫麵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腦袋被驢踢了” 官媒火上澆油破口大罵日本首相
“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 愛潑斯坦爆炸郵件再掀風暴
全麵替代,英偉達幻滅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中國海軍"福建號"正式入列服役向台海及美國釋放什麽信息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紐約淪陷?當孩子笑罵父母“愚昧” 文明正在崩塌…
中美貿易戰 川普手上隻剩一張打不出去的牌
太子集團案,中國控美國以"國家級駭客"盜陳誌比特幣
福山點破美國困局:免費公交救不了紐約 唯一出路是…
澤倫斯基親信涉貪1億美元潛逃 7人遭起訴5員被逮
川普:很多盟友都不算是“朋友” 佔便宜比中國多
他34天從北京跑步到上海:跑廢5雙鞋 網友質疑假跑
特朗普為何極力鼓吹“全民分紅”?
人民日報吹捧習近平,要求大家做到這四字
某國企員工長期“翻牆”被捕!國家安全部披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年山姆配送員,馱著洗衣機尋找「體麵」

極晝story 2025-11-12 19:48:50
中年山姆配送員,馱著洗衣機尋找「體麵」

10月初,一張電動車上掛滿近百公斤貨物的照片,讓山姆會員超市的“極速達”成為爭議話題。近年來,山姆在中國迅速擴張,超過一半的銷售來自線上渠道,其中“一小時極速達”貢獻了七成。配送員們也被單價高、單量穩定,超時不扣錢等條件吸引過來,想和會員一樣,在其中找到一份相對的體麵。

他們不少是來自農村的中年人,失業或外賣騎手轉行。而山姆主打家庭囤貨,商品量本就比一般超市大得多,在擴張戰略中,他們越背越重,陷進猶如“大蜈蚣”的成堆貨物裏,甚至用兩輪電動車配送洗衣機。為了搶顧客,一小時也卷得漸漸變成半小時。

文丨魏榮歡

編輯丨羅曉蘭



進入山姆配送,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就是扮企鵝——10公斤起步的貨物分成幾個袋子挎在兩條胳膊上,雙手挽住,身體隨著八字步左右搖擺,深圳的配送員周凱把這叫“企鵝步”。

入職一周,他就嚐試出3種送貨步法:輕一點的用“企鵝步”;有小箱牛奶,就換“挑水步”,牛奶扛在肩上,另一隻手拎其他貨;遇上大箱水,隻能走“小腳老太太步”,雙手抱箱在胸前,其他貨掛胳膊上,小碎步往前挪。

在這裏,重量被重新定義。小於20公斤算輕鬆,超過的被配送員稱為“炸彈”——山姆會員商店主打家庭囤貨,瑞士卷一盒起賣,16個,重1.2公斤;三兩就能炒一盤的五花肉,2公斤起賣;還有客戶一單下了20箱餅幹。商店多開在郊區,滿99元免15公斤運費,承諾一小時內送達的極速達配送成了會員們的心頭好。

到了夏天,顧客最愛點啤酒、飲料、礦泉水,再加倆大西瓜,塞滿兩輪電動車的腳踏板和配送箱,手把和後座上也掛著,袋子串聯起來垂在車身兩邊,仿佛一條“大蜈蚣”。配送員陷進它的身體裏,在電動車的行進間晃動。

周凱38歲,211經濟學畢業,曾任互聯網金融公司運營總監,管理30多人團隊。辭職後去外地開了一家社區超市,為了孩子上學又回到深圳找工作,投了一年簡曆,沒有一個麵試邀請。在房貸、裝修和生活費的層層壓力下,去年12月,他隻能幹起曾經“打死都不幹”的配送。

他來自山東農村,身高1.65米,體重隻有125斤,陷在重貨中,感覺每天“像登山一樣累”。一位退伍軍人遇上30公斤的單子,要往返兩趟,他以前在軍隊做負重訓練,上限是25公斤。

為了應對,配送員自發研究出多套方法。擺貨要“重貨在下,輕貨在上”“重貨在中間,輕貨在兩邊”,不然上坡時車頭上翹,拐彎也易側翻。周凱兒時常用獨輪車收花生,上下左右全堆滿,他很有經驗。但現在,還是頭疼怎麽擺放先送的特大單——實際配送時,得考慮到各單的順路程度,有人稍微打亂擺貨的規則,就連人帶車摔倒。

無論怎麽擺,都難以讓“大蜈蚣”變得靈巧——貨物壓得電動車跑不快,也難以掌控。有回周凱趕上全是大米和食用油這種重物,電動車被壓得動不了,靠同事推了一把才起步。他的腳沒地兒擱,耷拉在兩邊,添了兩條蜈蚣腳。

有次抄近路,遇上急拐彎和上坡,他隨車子飛出去三四米。下次,他專門多兜幾百米繞行,結果在路口迎麵撞上一個外賣騎手,還是摔倒了。他可以爬起來,但“大蜈蚣”太重,靠路人幫忙才扶正。



●一名配送員冒雨配送貨物。圖源東方IC

“大蜈蚣”引起的禍事不少。電動車的減速因過載變得緩慢,急刹車則會側翻。去年夏天,一位北京的山姆配送員撞倒了橫穿馬路的老太。當時,車上馱著16桶五升裝礦泉水,還有幾顆西瓜,他不敢使勁刹車,撞得對方右肩和手腕骨折,鬧上了法庭。惡劣天氣下更艱難,在一些南方城市,配送員被要求雨天必須到崗。一個珠海的配送員遇上連日暴雨,跑單時摔倒骨折,住院一個月後辭職。

多名配送員提到,山姆極速達在係統上的重量上限原本是30公斤,後來上調到80公斤。在實際配送中,限製會被輕易突破,甚至到達100公斤。蘇州一名女配送員說自己曾遇上435.6公斤“巨單”,最後站長出錢,叫了輛貨拉拉,她跟車配送。

係統裏,一旦達到重量上限便不能再接單,但配送員找到了繞過係統的辦法——把單子掛在其他人名下,送掉一兩單,係統空出餘量再調回來。其實出發的時候,單子都在自己車上。

10月,一張配送員騎著電動車掛滿大件商品的照片,在網上“炸開”,山姆配送方式不合理成為熱議話題。有網友自稱是山姆會員,下樓取貨“看到一條‘大蜈蚣’”,配送員胳膊上新結了血痂,猜測是送貨摔倒了。

相關新聞的評論區,自稱配送員的網友們自嘲,排出一張榜單——美團和小象超市分別為“牛馬”和“頂級牛馬”,而山姆被戲稱為配送屆“牲口”,與貨拉拉為同一序列。

幹了一個多月,周凱發現後備箱下斜,才知道承重架已經斷裂,整車的骨架也彎了。修車店老板見怪不怪,說好些山姆配送員來換車骨架,周凱所在前置倉的單王剛換了一整套300塊錢的,對方一天能跑六七十單,足足是他的兩倍。

如今,周凱斷斷續續幹了5個月,電動車承重架已經換過兩次,刹車係統換過一次,各種小零件四五次,算下來維修花了六七百,能買一台二手車了。這種頻率在他們前置倉,算是平均水平,單王要更頻繁。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發帖評價極速達:動動手指,最快半小時到家;貨物包裝規範,生鮮產品“收到還冰凍”;進口商品多,選品獨特,連一次性餐具都配齊。還有人專門推薦購物清單,每次上新品都測評。

山姆會員資格,被網友認為是中產的身份標識。隸屬公司沃爾瑪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山姆的線上電商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55%,其中近70%電商訂單量來自極速達——平均配送時間不到40分鍾,快則15-20分鍾。一位北京的山姆用戶每周都在線上下單,“去線下店隻買不能極速達送的”。

這份體麵,一開始同樣吸引著配送員。在深圳的周凱,找不到工作要轉行做配送員,在幾家平台裏選擇了山姆——他是山姆的老會員,覺得顧客經過篩選,麻煩少——雖然遇上過硬茬,大部分顧客不會投訴包裝或貨物破損,甚至不要賠償。有回他摔倒,壓破雞蛋,幾位顧客收貨時都關心了他。

其中,單價高、單量穩定,是最吸引他們的兩個因素。招聘廣告上10塊一單,遠高於其他平台的三四塊。而且山姆是派單製,不愁沒單子。

北京的配送員王誌雨就這麽從外賣騎手轉過來。每天早上在軟件上點“上線”,就進入係統排隊,每一輪等貨的20來分鍾用來休息,超時半小時以內不會扣錢,包裝破損也少了。幹外賣時他接過兩瓶茅台的單,用一層塑料袋包裹著,握到手裏心懸得要命。還要自己搶單,平均每公裏2塊,各種罰款多,一天至少20塊。每天早出晚歸幹夠80單,能掙一萬二,但“一下車整個人都是飄的”。不到3個月,他就感到心髒疼。

很快,他發現維持山姆這份體麵沒那麽容易。就單價來說,實際是7塊起步,階梯式計價,一個月內送到1500單,才能夠到廣告上的10塊單價。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山姆的會員通常住在電動車禁入的高檔小區,加上小區大,工作效率很低。每天從早幹到晚,最多也就30多單,還不如送外賣掙得多。

權衡之後,王誌雨跑到南通做山姆的兼職配送,今年已是二進宮。兼職沒有獎金,但每單能給到8到10塊,每天送五六十單,是在北京的兩倍。且日結或周結,迅速拿到錢,他覺得踏實。他今年30歲,是家中獨子,和唯一的收入來源。父親患腦梗,媳婦帶著三歲兒子在河南老家。縣城新房每月2500塊的房貸,連裝修都沒錢。

單量也不如想象中穩定,節假日爆單,過了就降價。兼職頂多幹3個月,王誌雨和很多配送員像候鳥一樣,不停遷徙,哪兒給高價就湧去哪兒。跑的地方多了,他發現,各地單價不同,成都超重時能補1-3塊,深圳每超過一公斤加兩毛錢,超過一公裏的加八毛。

速度也在明顯變快。今年,互聯網大廠爭相瓜分零售賽道,搶占“半小時達”。一個山姆配送員發覺,他們的配送時間也從一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左右,近的隻有20分鍾。

變化早有端倪。2023年夏天,王誌雨所在的前置倉輻射區還是5公裏,隨著山姆前置倉的不斷增多,去年底,配送範圍縮小到3公裏。前置倉是為了縮短配送時間,快速響應線上訂單的雲倉,據《時代財經》報道,它從2018年開始規模化擴張,目前在中國已超過500個。

此外,一些原本全城送、次日達的商品也通過擴倉,進入極速達配送範圍。王誌雨送過一個有麵包機和豆漿機的50多公斤單子,有回甚至送了台洗衣機,綁在後座上搖搖晃晃,剛停好車就摔下去了。“全城送的師傅開著麵包車送的,讓我們極速達騎著電瓶車送。”王誌雨很無奈。



●一單50多公斤的貨物,包含豆漿機和麵包機。講述者供圖

顧客下單,係統的計時指針就開始轉動,超時會被降低接單權限:一天中有3-5單超時,一趟便降低1單,配送員一天立馬少了百十來塊錢。周凱剛入職不久,有次電動車半路上沒電,導致連續3單超時,一趟的權限降到4單。

在奔忙中,有時他的羽絨服被汗打濕,冬夜的風吹透胸膛,涼颼颼又汗津津。他開始懷念之前“996”,至少有周末。而現在,周末是最忙的。

用做互聯網運營的經驗,周凱開始在網上記錄配送經曆,還嚐試分析運營bug,想做自媒體。有回他沒能進樓宇門,電話裏跟顧客講好放門房,送完一單回來門開了,他主動把貨物送上樓。他在係統裏點擊“重新配送”,卻顯示超時18分鍾。“這種設定隻會讓騎手直接上報異常然後帶回。”



周凱不抽煙,但剛開始做配送時,他兜裏總揣著一包煙。貨重,電動車能否出入小區十分關鍵,他要用它來攻克保安。迎接他的多是冷臉。周凱有次接到5個訂單,在一個每棟樓有四五個單元的小區,意味著步行距離很遠。他想借門口的推車,說了一堆好話,仍被保安拒絕:“小區物品不提供給外人使用。”煙已經給了,周凱氣得直罵:“一點兒人味都沒有。”

很快,周凱就放棄了一支煙社交,沒啥用。遇到保安大姐通融,不遞煙也放行電動車進小區,但還是會板著臉訓話。小區來來往往配送員多,保安記不住,“搞關係都是一次性的”。他本就不願求人,覺得過於討好。

物業管理對配送也不友好。有時到了小區正門,才知曉要到側門,到了又被鐵鏈攔著,說規定要走地下室。他質疑物業不放指示牌,但下一次遇到新小區,還是要折騰。

不少配送員都與保安發生過衝突。有時,罵戰會升級為糾紛,保安把電動車上鎖,鬧到報警才解開。

跑了三個月的時候,周凱寫了篇所在片區的小區物業評測發在個人公眾號,通過物業員工的服務、態度、小區環境以及配送便利性來評分,獲讚23個,算高了。今年初,他還代表前置倉配送員,給幾個小區的業主和物業寫了封公開信,請求能夠放行電動車進小區。沒有回音。

上個月,王誌雨和同事舉報了幾位老員工——他們跟站長關係好,擁有係統調單的權限,會把距離近、小區好和配送時間長的單子先調給自己。甚至有位老員工,站長和副站長都替他排隊,無縫銜接單子,不用等。

這些配送員才搞清楚,派單為什麽不按照排隊順序進行——有時後到的人很快就滿單,而先到的人卻一直等不到,最終等待20分鍾被係統強配。

王誌雨知道自己留在北京的老鄉劉貴峰,也享有“特權”。劉貴峰憑著兩年多的資曆,升為站長助理。其他人都默認他優先調走好單——如果他完成不了,他們就拿不到好單,等半天可能就領走一兩單。在劉貴峰看來,這是種多方共贏,“我任務完成了,能幫他們調好單,站長也輕鬆”。

這些人要麽是站長的老鄉,要麽是他跳槽帶過來的老部下。王誌雨也時不時給站長買煙,請吃飯,但從沒享受過這種“特權”。小甜頭倒是得到一些,有時遲到不會罰款,還房貸前一天提前收到工資。

“特權”還有另一種形式。周凱所在的前置倉,有位61歲的配送員,就專送一個小區,且隻跑白天。那個老舊小區麵積大,還不讓電動車進,這位配送員是業主,可以騎車自由進出。

縫隙之外,計時和超重還在繼續。

10月底,受輿論影響,山姆有的前置倉換成了順豐合作,主要合作商達達秒送頓感危機。近一個月,達達外包的各個前置倉開始抓準時達率,想把數據做漂亮。現在,留給配送的時間越來越緊。

11月1日下午,王誌雨卡點送達一單。小票上預計送達時間是15:45-16:45,但在王誌雨手機上,16:30就算超時。“以前超半小時都沒事,現在一單都不可以超。”



●兩套計時係統。講述者供圖

陷入輿論以來,山姆很快作出回應,計劃在天津、武漢、長沙等地換上電動三輪車配送。但配送員都不願意。三輪車不僅慢,有些人行道和小門過不去,“一繞遠,肯定影響單量。”王誌雨說。前置倉有兩輛公用的三輪車,常年停在那裏,手把是歪的,開起來輪胎一跳一跳。錢也是問題,“少說要(多花)3000塊”。

周凱覺得,超載是表麵現象,山姆要用戶體驗,服務商要節省成本,顧客要配送效率,最終壓力都給了配送員,“我們隻是消耗品”。他認為換車是頭痛醫腳,製度改革才是關鍵,比如將輕、重貨分開定價和定時。

今年早些時候,山姆的配送費就已經調低。劉貴峰的單價降了兩毛,每個月計價從6塊8起步,到下一個階梯價格變得更難——之前跑夠600單就調價,現在要達到900單。新入職的員工更低,5塊起步。

超載的不單是貨物。劉貴峰的壓力大,在老家有3個孩子,媳婦靠做手工掙點買菜錢,新蓋了5間房還沒裝修。為了給家裏多寄錢,他幾乎“月光”,每天隻吃一頓飯,或買個煎餅果子頂一天,晚上蹭別人一頓,“胃不得勁就喝點水”。

有配送員在社交平台寫道:“很多老騎手雖然賺的不少,但基本上都沒什麽錢,都是身上千斤擔的人,不然也幹不了山姆。”

想走也沒那麽容易。11月1日,有名深圳的配送員提出離職,想以未給員工購買社保為由,解除合同。站長回複說要提前一個月申請,還說“我們是合作協議”,根本沒有合同。



●配送員想離職,要提前一個月。講述者供圖

購買的裝備也不能折價退還,隻能二手轉讓給下一個配送員。他九月份入職,幹了10天,到手1262.02元,包括扣除的535元裝備購置費。其中,有3天沒有達到在崗時間要求,算曠工。“平台服務費”扣除80.58元,據說是達達收取的軟件使用費,占配送費的4%。簽 “自由職業者協議”的兼職工,沒有五險一金,也要嚴格遵守考勤製度,不然會扣錢。

即使受傷,這些扣款正常計算。周凱見過一個同事出了交通事故,沒有提前一個月報備離職,那個月跑了500多單,結果隻拿到80塊。同事質問過,被踢出微信群並拉黑。

周凱原打算做3個月過渡一下,結果斷斷續續幹了半年,工作仍沒有眉目。用錢的地方有增無減,買一碗13塊的螺螄粉他都心疼。不少親友至今還不知道他做配送,知道的朋友小聚時問他,收入能否覆蓋房貸,他不作聲。臨別,朋友送上禮物,還主動付了飲料錢,他沒推辭。

他幾次離職,又一再以兼職身份回歸,因為仍找不到工作。最近,他又離職了。他猜測怕再不能回前置倉工作了。站點裏的人情門道,他本就看不明。他性格內向,不善跟站長攀交情,用他的話說是“不喜媚上”。

和他口中麻煩少的會員打交道也難,家長會指著他,當麵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有回在電梯裏碰上一位業主,得知他月入七八千,“像你們這些沒文化、沒能力的人……這收入挺高了。”周凱忍不住回擊,我211畢業,房子就在這小區對麵。他保存著驕傲,自己買的可是人才房。但這樣的掙紮,很快又在顧客一聲聲“師傅”中,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