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文章來源: 七言十語 於 2025-11-09 07:46: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後悔。”

這句話在我從俄羅斯回來的那一刻,終於有了切身體會。

今年8月,我為了省機票錢,走了一條極為“折騰”的路線:從大同飛莫斯科,再從莫斯科飛到加裏寧格勒,然後坐大巴到波蘭的格但斯克,最後才從格但斯克坐飛機到了瑞典。

那一路,我以為自己是在體驗“窮遊精神”,結果卻變成了一段噩夢。

我把這段經曆隨手錄成了兩期視頻,傳到B站。

沒想到,兩期視頻加起來居然播放量超過了50萬。

但更沒想到的,是視頻下麵的評論區。

有的網友說我“抹黑”俄羅斯,說我“被境外勢力收買”。

可我實實在在經曆的那些事,難道還需要別人教我怎麽感受嗎?

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推文,算是對那些幻想中“戰鬥民族天堂”的朋友一個提醒:去俄羅斯旅遊,真的要三思。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一、幻想破滅:俄羅斯女人並不喜歡中國男人

很多人向往去俄羅斯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女多、性格開放”。

這種想法大多來自一些短視頻號:“俄羅斯女多男少”“她們看到中國小夥就走不動道”“最大的夢想是嫁來中國”……

實話說,這些說法幾乎都是營銷套路。

我在莫斯科的幾天,接觸過當地人,也觀察了他們的社交態度。

如果你長得像韓國偶像、吳彥祖或金城武,那可能確實會被多看幾眼。

但如果你在國內都找不到對象,到了那邊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間變成萬人迷。

現實很骨感。

有的女生對亞洲麵孔並不感興趣;有的則接近你,隻是因為你是“外國人”——可能圖你請喝酒、請吃飯、甚至錢財。

這不是“歧視”,是冷冰冰的現實。

更需要警惕的是,俄羅斯在歐洲屬於艾滋感染率較高的國家之一。

如果抱著“花點錢圖個浪漫”的想法去冒險,風險真的不小。

二、文化衝突:被歧視的中國人不在少數

我在紅場親眼遇到過這樣的場麵。

一群年輕人邊笑邊朝我豎中指、喊侮辱性詞匯。

我回了句“蘇維埃”,他們反而更激動——要不是有持槍巡邏的警衛,我可能已經出事了。

上網一搜,小紅書、貼吧上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被拒絕進入酒吧,有人被出租車司機趕下車,還有人因為外貌被當成“其他亞洲人”而受辱。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俄羅斯人都排外。

就像任何社會都有好人和壞人一樣。

但問題是:在一些西方國家,“歧視”是政治不正確的,人們至少會克製。

而在俄羅斯,這種克製往往不存在。

他們自己在歐洲社會裏常常被邊緣化,有些人為了尋找優越感,會對更“東方”的麵孔發泄情緒。

所以如果你真去了俄羅斯,千萬不要幻想自己會被當成“特別的朋友”。那隻是網絡上的故事。

三、飛機上的生死體驗:飛行員不避亂流

我在莫斯科轉機時,坐過一次俄羅斯國內航班。

從起飛到降落,全程像坐過山車。

飛機顛簸得厲害,乘客在降落後居然自發鼓掌,感謝機長“平安著陸”。

後來在評論區有業內人士留言解釋:俄羅斯機長通常不會繞開亂流區,而是“硬飛過去”。

再加上近幾年受到製裁,波音和空客都停止向俄羅斯出口零部件,他們的飛機維修隻能靠自產零件或“二手渠道”,安全性可想而知。

我不是危言聳聽——隻是想說:你的命,不值得用來賭一張機票。



四、製裁之下:現代生活方式消失了

到了俄羅斯,你會發現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無法實現。

Visa、MasterCard、銀聯卡在那邊幾乎都不能用。

取錢困難,支付隻能靠現金或當地卡。

購物時買不到可口可樂、星巴克也早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秘配方”的飲料。

我嚐了一瓶本地汽水,喝了兩口直接扔掉。

那種味道讓我想起了小學門口5毛錢一袋的糖水。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所謂“現代化生活方式”,在俄羅斯真的可能是奢侈品。

五、護照的“案底”:去一次俄羅斯,可能影響你未來簽證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你的護照上有俄羅斯的出入境記錄,在申請其他發達國家簽證時,往往會被多問幾句。

我自己在波蘭過邊檢時,就被盤問了十多分鍾:“為什麽去俄羅斯?在那邊幹什麽?去了多久?”

雖然最後順利過關,但整個過程非常尷尬。

有網友分享更極端的情況:護照上隻有俄羅斯的出入境章,被歐美國家直接拒簽。

所以,如果你未來還想去歐洲、美洲旅行,真的要考慮清楚這次俄羅斯之行值不值。



六、現實的莫斯科:比你想象的更蕭條

在很多視頻裏,莫斯科被塑造成“拳打北京、腳踩東京”的世界級都市。

可我親眼看到的,卻是一個充滿冷氣與荒涼的城市。

地鐵站陳舊、街頭昏暗,街邊商鋪半數關門。

偶爾能看到從前線退下來的老兵,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胳膊或一條腿。

那一刻我真的有點心酸。

這座城市沒有戰火,但空氣裏彌漫著某種沉重。

也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這種冷漠與孤獨正在讓人遠離。

寫在最後: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很多人指責我“黑”俄羅斯,其實我隻是記錄。

我知道,在網絡的另一端,有人依然相信那裏是“歐洲的最後淨土”;有人夢想去看紅場、去喝伏特加、去遇見浪漫的俄羅斯姑娘。

我不反對去旅行,也不反對喜歡任何國家。

但旅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真相——不被宣傳洗腦,不被想象蒙蔽。

如果你已經決定去,那我祝你一路平安;但如果你隻是因為網上的浪漫故事而動心,那就再想想吧。

因為我真心地說一句:俄羅斯,不值得你冒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馬斯克要造晶圓廠!黃仁勳一語點破美夢
港股最大造假,爆了大雷
官員退群,博士進場
美股崩盤恐迎血洗修正?專家曝"最神準指標",預警跌幅16%
亞馬遜大裁員,揭示了AI時代殘酷的現實




24小時討論排行

拜登狠批特朗普:讓國家蒙羞
政府停擺 上千航班取消 特朗普又回海湖莊園狂歡
曼達尼當選引爆危機 紐約警察士氣崩盤 大批辭職
英媒:他賭贏了 有望成為下一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罕見 加州開始大規模吊銷卡車駕照!針對非法移民
曼達尼的崛起,華爾街大佬彼得·蒂爾郵件泄密
芝加哥市長:請求聯合國調查美國
蔡磊現狀令人淚目 舌頭嘴唇已經萎縮 洗澡用繩子吊
英特爾華人工程師被裁前盜走上萬機密文件 公司怒索賠
中國女千辛萬苦當上空姐 上班首日就遭開除 上網喊冤
川普承諾:關稅紅利發放 每人至少獲2000元支票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25年來首批美產稀土出廠 貝森特:打破中國"卡脖子"
吳亦凡驚傳在獄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一掌KO趙鴻剛 他到中國創“赤陽掌” 通背拳全門噤聲
曆史一刻:蕭美琴歐洲議會演說掌聲如雷 求合照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七言十語 2025-11-09 07:46:56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後悔。”

這句話在我從俄羅斯回來的那一刻,終於有了切身體會。

今年8月,我為了省機票錢,走了一條極為“折騰”的路線:從大同飛莫斯科,再從莫斯科飛到加裏寧格勒,然後坐大巴到波蘭的格但斯克,最後才從格但斯克坐飛機到了瑞典。

那一路,我以為自己是在體驗“窮遊精神”,結果卻變成了一段噩夢。

我把這段經曆隨手錄成了兩期視頻,傳到B站。

沒想到,兩期視頻加起來居然播放量超過了50萬。

但更沒想到的,是視頻下麵的評論區。

有的網友說我“抹黑”俄羅斯,說我“被境外勢力收買”。

可我實實在在經曆的那些事,難道還需要別人教我怎麽感受嗎?

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推文,算是對那些幻想中“戰鬥民族天堂”的朋友一個提醒:去俄羅斯旅遊,真的要三思。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一、幻想破滅:俄羅斯女人並不喜歡中國男人

很多人向往去俄羅斯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女多、性格開放”。

這種想法大多來自一些短視頻號:“俄羅斯女多男少”“她們看到中國小夥就走不動道”“最大的夢想是嫁來中國”……

實話說,這些說法幾乎都是營銷套路。

我在莫斯科的幾天,接觸過當地人,也觀察了他們的社交態度。

如果你長得像韓國偶像、吳彥祖或金城武,那可能確實會被多看幾眼。

但如果你在國內都找不到對象,到了那邊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間變成萬人迷。

現實很骨感。

有的女生對亞洲麵孔並不感興趣;有的則接近你,隻是因為你是“外國人”——可能圖你請喝酒、請吃飯、甚至錢財。

這不是“歧視”,是冷冰冰的現實。

更需要警惕的是,俄羅斯在歐洲屬於艾滋感染率較高的國家之一。

如果抱著“花點錢圖個浪漫”的想法去冒險,風險真的不小。

二、文化衝突:被歧視的中國人不在少數

我在紅場親眼遇到過這樣的場麵。

一群年輕人邊笑邊朝我豎中指、喊侮辱性詞匯。

我回了句“蘇維埃”,他們反而更激動——要不是有持槍巡邏的警衛,我可能已經出事了。

上網一搜,小紅書、貼吧上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被拒絕進入酒吧,有人被出租車司機趕下車,還有人因為外貌被當成“其他亞洲人”而受辱。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俄羅斯人都排外。

就像任何社會都有好人和壞人一樣。

但問題是:在一些西方國家,“歧視”是政治不正確的,人們至少會克製。

而在俄羅斯,這種克製往往不存在。

他們自己在歐洲社會裏常常被邊緣化,有些人為了尋找優越感,會對更“東方”的麵孔發泄情緒。

所以如果你真去了俄羅斯,千萬不要幻想自己會被當成“特別的朋友”。那隻是網絡上的故事。

三、飛機上的生死體驗:飛行員不避亂流

我在莫斯科轉機時,坐過一次俄羅斯國內航班。

從起飛到降落,全程像坐過山車。

飛機顛簸得厲害,乘客在降落後居然自發鼓掌,感謝機長“平安著陸”。

後來在評論區有業內人士留言解釋:俄羅斯機長通常不會繞開亂流區,而是“硬飛過去”。

再加上近幾年受到製裁,波音和空客都停止向俄羅斯出口零部件,他們的飛機維修隻能靠自產零件或“二手渠道”,安全性可想而知。

我不是危言聳聽——隻是想說:你的命,不值得用來賭一張機票。



四、製裁之下:現代生活方式消失了

到了俄羅斯,你會發現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無法實現。

Visa、MasterCard、銀聯卡在那邊幾乎都不能用。

取錢困難,支付隻能靠現金或當地卡。

購物時買不到可口可樂、星巴克也早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秘配方”的飲料。

我嚐了一瓶本地汽水,喝了兩口直接扔掉。

那種味道讓我想起了小學門口5毛錢一袋的糖水。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所謂“現代化生活方式”,在俄羅斯真的可能是奢侈品。

五、護照的“案底”:去一次俄羅斯,可能影響你未來簽證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你的護照上有俄羅斯的出入境記錄,在申請其他發達國家簽證時,往往會被多問幾句。

我自己在波蘭過邊檢時,就被盤問了十多分鍾:“為什麽去俄羅斯?在那邊幹什麽?去了多久?”

雖然最後順利過關,但整個過程非常尷尬。

有網友分享更極端的情況:護照上隻有俄羅斯的出入境章,被歐美國家直接拒簽。

所以,如果你未來還想去歐洲、美洲旅行,真的要考慮清楚這次俄羅斯之行值不值。



六、現實的莫斯科:比你想象的更蕭條

在很多視頻裏,莫斯科被塑造成“拳打北京、腳踩東京”的世界級都市。

可我親眼看到的,卻是一個充滿冷氣與荒涼的城市。

地鐵站陳舊、街頭昏暗,街邊商鋪半數關門。

偶爾能看到從前線退下來的老兵,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胳膊或一條腿。

那一刻我真的有點心酸。

這座城市沒有戰火,但空氣裏彌漫著某種沉重。

也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這種冷漠與孤獨正在讓人遠離。

寫在最後: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很多人指責我“黑”俄羅斯,其實我隻是記錄。

我知道,在網絡的另一端,有人依然相信那裏是“歐洲的最後淨土”;有人夢想去看紅場、去喝伏特加、去遇見浪漫的俄羅斯姑娘。

我不反對去旅行,也不反對喜歡任何國家。

但旅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真相——不被宣傳洗腦,不被想象蒙蔽。

如果你已經決定去,那我祝你一路平安;但如果你隻是因為網上的浪漫故事而動心,那就再想想吧。

因為我真心地說一句:俄羅斯,不值得你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