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11-04 07:48: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德語媒體: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德國之聲中文網)長期以來,稀土一直被視為是中國強有力的地緣政治武器,一種足以令西方屈服的戰略資源。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卻認為,歐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遠非想象中那樣嚴重。而所謂的“稀土巨人”,其實就像童話作家米切爾·恩德(Michael Ende)筆下的“圖爾圖爾”先生,遠看嚇人,近看渺小。這篇題為《稀土隻是一位虛幻的巨人》的評論寫道:

“媒體幾乎天天都在為稀土短缺發出警告。尤其在中國實施稀土出口管製之後,人們甚至產生了這樣的錯覺,即北京隨時都可以動搖西方的工業基礎。然而,隻需看一下貿易數據,真相就會大白:這種稀土恐懼完全沒有事實根據。去年,歐盟共進口了總額約750萬美元的金屬態稀土,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其中德國的進口額為220萬美元,其中四分之三來自中國。也就是說,稀土涉及的隻是區區幾百萬美元的交易,無論是在歐盟的外貿總額中,還是在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都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比稀土原料更為重要的是稀土合金。在此類產品中,歐盟的進口量略多於一億美元,其中大約30%來自中國。但至關重要的是,在稀土合金方麵,歐盟的出口量要大於進口量,也就是說,在這一領域歐盟並不依賴中國。那麽,並不生產稀土的歐洲又是怎麽做到盈利的呢?當然,從數量上講,歐盟進口的稀土合金要多於出口,但價格差異則足以彌補數量差異。歐洲進口一頓稀土合金需要大約8000歐元,而出口的平均價格卻高達兩萬歐元一噸。

  “稀土無法成為中國有效的政治武器”

在美國,在稀土問題上的政治喧囂與經濟實情的反差則更加明顯。的確,美國稀土進口的90%來自中國,但總值隻有2500萬美元。而與此同時,美國則在向中國出口著價值1.9億美元的稀土合金。換言之,中國對美國依賴實際遠遠超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就總體情況而言,在稀土合金領域,中國對境外的依賴遠比想象的更高。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約14億美元的稀土合金,而出口則隻有大約4億美元。這種依賴關係也很容易解釋:中國是全球電子工業的世界工廠。在智能手機、電腦和電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均需要大量的稀土產品,其需求量遠超歐美。”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通過對貿易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稱,稀土根本無法成為中國有效的政治武器。

因為如果中國限製稀土出口,受打擊最嚴重的將是中國自身的製造業。而沒有了稀土合金,高科技零部件的生產會迅速陷入停頓。而這種相互間的依存關係,也正是北京在貿易衝突中願意做出妥協的真正原因。

“中國玩弄出口管製的手段,其實並非新生事物。15年前,中國政府就突然實施了出口配額製度,並將出口數量也減少了一半。不過,當時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地緣政治原因,而是為了讓更多附加值留在中國國內。結果,稀土價格短期內急劇飆升,一度上漲了十倍之多。但需求量很快就開始下滑,因為西方工業界開始尋求節約材料的途徑,並開發出了替代產品。換句話說,所謂稀土不可替代隻是一個神話。兩年之後,稀土價格再度回落到中國實施出口管製前的水平。中國也隨即放寬了出口管製,當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美國在世貿組織中贏得了相關的訴訟。

現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逆轉:中國進口稀土合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該國的出口。有鑑於此,從經濟層麵上講,中國想要重複當年的出口管製策略已經很難行得通。事實上,中國所謂的‘壟斷地位’隻存在於稀土的初級加工階段,在更為重要的工業產品層麵,中國卻毫無優勢可言。有鑑於此,所謂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經將稀土打造成地緣政治武器的說法,完全是經不起推敲的幻象而已。同圖爾圖爾先生一樣,稀土也隻是一個‘假巨人’:遠看高大又可怕,近看卻渺小而平凡。”

  中美博弈中的台灣

中國正在不斷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而美國總統川普卻似乎在回避討論台灣問題。《商報》評論就此寫道:川普治下,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還有效嗎?

”中國新近發起對台輿論攻勢的同時,還在進一步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上周末,中國官媒發表了一段視頻,顯示中國軍隊正在進行攻擊台灣的演習。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攻台行動即將開始。但是,川普上台以來,麵對北京的種種軍事挑釁,華盛頓已經不再發出警告。這令台灣對美國防衛承諾的擔憂與日俱增,同時也迎合了北京對台灣發動的心理消耗戰。

按照官方的說法,北京仍在努力促成‘和平統一’。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法》第八條規定,如果台灣發生分裂行為,或所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都已窮盡,中國政府保留使用暴力手段的權利。

今年八月的一次采訪中,川普總統強調,習近平已經向他承諾,隻要他仍當美國總統,中國就不會攻打台灣。如果確有其事,想必習近平也一定提出了附加條件。川普對台表述的任何微妙改變,對北京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而一旦川普渴望促成中美交易,但卻不肯在台灣問題上做出讓步時,那麽習近平則完全可以得出‘所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都已窮盡’的結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工資打五折,醫生紛紛降薪
3名22歲小夥成最年輕科技領域億萬富翁,這家公司什麽來頭
“了不起的特朗普”花天酒地,4200萬美國人卻正挨餓
楊振寧三位子女給翁帆的感謝信是真的嗎?不可靠
中美貿易變化,CNN做了4張圖




24小時討論排行

10歲童腹痛就醫 送進手術室逾14小時 6器官遭切除
民調顯示 3分之2美國人認為美國“嚴重走錯方向”
中國延長46國入境免簽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中國機器人慘遭美國網紅霸淩“施虐”!引發網友關注
紐約“紅潮”:33歲“社會主義市長”馬姆達尼的驚天逆襲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政策糟透了
撞死3歲華裔幼童的無照司機重罪全免,家屬痛哭…
巴厘島叫停著名景點懸崖電梯工程,由中企承建
停擺將破35天曆史紀錄,美國政府終現“重開跡象”
川普真著急了 咬著後槽牙挺科莫 稱其有“輝煌政績”
美國4200萬人獲發11月糧食補助,金額減少且發放延遲
特朗普遭紮心3連問:普京為何不停火?他無視你嗎?…
紐約市長選舉|社會主義者曼達尼嚇怕華裔老一輩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更恐怖的H1B改革來了!最低工資要求或達$20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德國之聲 2025-11-04 07:48:41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德語媒體: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德國之聲中文網)長期以來,稀土一直被視為是中國強有力的地緣政治武器,一種足以令西方屈服的戰略資源。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卻認為,歐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遠非想象中那樣嚴重。而所謂的“稀土巨人”,其實就像童話作家米切爾·恩德(Michael Ende)筆下的“圖爾圖爾”先生,遠看嚇人,近看渺小。這篇題為《稀土隻是一位虛幻的巨人》的評論寫道:

“媒體幾乎天天都在為稀土短缺發出警告。尤其在中國實施稀土出口管製之後,人們甚至產生了這樣的錯覺,即北京隨時都可以動搖西方的工業基礎。然而,隻需看一下貿易數據,真相就會大白:這種稀土恐懼完全沒有事實根據。去年,歐盟共進口了總額約750萬美元的金屬態稀土,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其中德國的進口額為220萬美元,其中四分之三來自中國。也就是說,稀土涉及的隻是區區幾百萬美元的交易,無論是在歐盟的外貿總額中,還是在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都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比稀土原料更為重要的是稀土合金。在此類產品中,歐盟的進口量略多於一億美元,其中大約30%來自中國。但至關重要的是,在稀土合金方麵,歐盟的出口量要大於進口量,也就是說,在這一領域歐盟並不依賴中國。那麽,並不生產稀土的歐洲又是怎麽做到盈利的呢?當然,從數量上講,歐盟進口的稀土合金要多於出口,但價格差異則足以彌補數量差異。歐洲進口一頓稀土合金需要大約8000歐元,而出口的平均價格卻高達兩萬歐元一噸。

  “稀土無法成為中國有效的政治武器”

在美國,在稀土問題上的政治喧囂與經濟實情的反差則更加明顯。的確,美國稀土進口的90%來自中國,但總值隻有2500萬美元。而與此同時,美國則在向中國出口著價值1.9億美元的稀土合金。換言之,中國對美國依賴實際遠遠超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就總體情況而言,在稀土合金領域,中國對境外的依賴遠比想象的更高。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約14億美元的稀土合金,而出口則隻有大約4億美元。這種依賴關係也很容易解釋:中國是全球電子工業的世界工廠。在智能手機、電腦和電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均需要大量的稀土產品,其需求量遠超歐美。”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通過對貿易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稱,稀土根本無法成為中國有效的政治武器。

因為如果中國限製稀土出口,受打擊最嚴重的將是中國自身的製造業。而沒有了稀土合金,高科技零部件的生產會迅速陷入停頓。而這種相互間的依存關係,也正是北京在貿易衝突中願意做出妥協的真正原因。

“中國玩弄出口管製的手段,其實並非新生事物。15年前,中國政府就突然實施了出口配額製度,並將出口數量也減少了一半。不過,當時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地緣政治原因,而是為了讓更多附加值留在中國國內。結果,稀土價格短期內急劇飆升,一度上漲了十倍之多。但需求量很快就開始下滑,因為西方工業界開始尋求節約材料的途徑,並開發出了替代產品。換句話說,所謂稀土不可替代隻是一個神話。兩年之後,稀土價格再度回落到中國實施出口管製前的水平。中國也隨即放寬了出口管製,當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美國在世貿組織中贏得了相關的訴訟。

現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逆轉:中國進口稀土合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該國的出口。有鑑於此,從經濟層麵上講,中國想要重複當年的出口管製策略已經很難行得通。事實上,中國所謂的‘壟斷地位’隻存在於稀土的初級加工階段,在更為重要的工業產品層麵,中國卻毫無優勢可言。有鑑於此,所謂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經將稀土打造成地緣政治武器的說法,完全是經不起推敲的幻象而已。同圖爾圖爾先生一樣,稀土也隻是一個‘假巨人’:遠看高大又可怕,近看卻渺小而平凡。”

  中美博弈中的台灣

中國正在不斷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而美國總統川普卻似乎在回避討論台灣問題。《商報》評論就此寫道:川普治下,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還有效嗎?

”中國新近發起對台輿論攻勢的同時,還在進一步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上周末,中國官媒發表了一段視頻,顯示中國軍隊正在進行攻擊台灣的演習。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攻台行動即將開始。但是,川普上台以來,麵對北京的種種軍事挑釁,華盛頓已經不再發出警告。這令台灣對美國防衛承諾的擔憂與日俱增,同時也迎合了北京對台灣發動的心理消耗戰。

按照官方的說法,北京仍在努力促成‘和平統一’。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法》第八條規定,如果台灣發生分裂行為,或所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都已窮盡,中國政府保留使用暴力手段的權利。

今年八月的一次采訪中,川普總統強調,習近平已經向他承諾,隻要他仍當美國總統,中國就不會攻打台灣。如果確有其事,想必習近平也一定提出了附加條件。川普對台表述的任何微妙改變,對北京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而一旦川普渴望促成中美交易,但卻不肯在台灣問題上做出讓步時,那麽習近平則完全可以得出‘所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都已窮盡’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