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雙方於上周就解決各自關切的經貿問題達成聯合安排後,多家美國媒體也在陸續刊發報道,複盤中美這一輪博弈。
其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在一篇11月2日的文章中,引用中國海關總署的官方數據製作了4張簡單的圖表,並以此直觀地呈現出了兩個大國在博弈時,發生了哪些變化。
CNN首先拿出的,是2024年9月到今年9月間,美國在中國出口貿易中所占比例的走勢圖。CNN稱,這張圖表反映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後,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正在下降。
“與1年前的15%相比,如今美國占中國出口貿易的10%左右,”CNN寫道。

CNN接下來呈現的圖表,是橫向對比去年9月到今年9月中國對美國、歐盟以及東盟的出口數據。
CNN稱,雖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隨著特朗普第二個任期的到來同比出現下降,但中國與其他市場的貿易同期都在增加,這也令中國在對美出口總額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今年截至9月的出口總額仍實現了6.1%的增長。

CNN呈現的第三張圖表和第四張圖表,則是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和牛肉的情況,統計範圍是去年1月至今年9月。這兩張圖表的共性是,中國很快就找到了替代美國相關農產品的來源,比如巴西、澳大利亞以及阿根廷。


“中國不僅在實現出口多元化,同時也在增加從其他國家的進口量,以尋找美國商品的替代選擇,”CNN在報道中寫道。而在關注了這篇報道的國內外網民中,不少人都認為這 4 張圖表相當直觀地解釋了先前挑起爭端的美方,為何如今會對中國“停手”,並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會談。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CNN這篇報道中呈現的數據圖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還在本月的一篇報道中談到了中國 “蓬勃發展”的“一帶一路”在這一輪中美博弈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中國的貿易多元化。
根據該媒體的描述,中國一方麵通過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的工廠,擴大了中國零部件的出口市場;另一方麵則通過給相關國家賦能,令這些國家也具備了工業品出口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