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1日,美國紐約市,紐約市長選舉即將舉行,民主黨籍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進行競選活動時,與當地民眾一起耍太極。(Reuters)
美國紐約市長選舉11月4日登場,民主黨左翼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的民調直至選前仍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大有機會當選市長。他以降低生活成本為競選重心,廣獲包括當地華人的年輕世代所支持。外媒報道,曼達尼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及左翼政策主張引起了不少老一輩華人移民的反感,反映了海外華裔家庭的世代差異。
《紐約時報》報道,許多上一輩、年長的華裔美國移民意識形態正持續右轉,而年輕華裔移民卻持偏左翼的觀點,而這次市長選舉正正突顯了這一世代矛盾。
72歲的宋穎(Song Ying,音譯)受訪時坦言,她無法理解年輕人對曼達尼的廣泛支持。她1976年離開中國內地,從深圳遊泳偷渡香港,其後再於2年後赴美國。宋穎和其丈夫起初一無所有,甚至須借錢來支付房租。2人其後努力工作,她成為一家中文報紙的記者,後者則創立了一間小型電訊公司,他們的2個兒子皆分別入讀名牌大學。

2025年10月27日,美國紐約市,紐約市長選舉即將舉行,民主黨籍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進行競選活動時,與一名計程車司機握手。(Reuters)
報道指,他們的經曆代表了華裔移民憑個人努邁向成功的“美國夢”,因此宋穎非常質疑曼達尼推動免費托兒機構、巴士係統及市政雜貨店的主張。她強調:“社會主義是一場災難,我所看到和經曆的一切都表明了這一點。它滋生懶惰,扼殺奮鬥的動力。”
宋穎基於這一想法,曾在總統選舉中三次投票給川普(Donald Trump),並在紐約市長選舉提前投票中支持曼達尼的主要對手科莫(Andrew Cuomo)。
報道指,她的觀點正正反映出出許多華裔美國家庭內部日益加深的世代矛盾。對於年輕的華裔美國人來說,曼達尼的主張反而是解決生活成本危機的希望。
26歲的Angela Li受訪時稱,她小時候在美國麵臨生活成本問題而被送回中國,被迫與父母分開,再加上長大後目睹其他低收入母親的困境,因此非常支持曼達尼的免費托兒計劃。而她的母親正如其他上一輩華人般,在去年總統大選投票給川普,並計劃本週投票給科莫。
報道指,不少麵對上述矛盾的華裔家庭會陷入緊張關係,家人之間甚至會因此而爆發爭論。Angela Li認為,除了成長背景不一樣外,語言和媒體影響也是導致世代矛盾的主要因素。她表示,許多中老年華裔移民儘管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卻幾乎不會說英語,隻依賴中文媒體,鞏固了老一代移民對川普及右翼意識形態的支持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