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文章來源: 婉兒八卦 於 2025-11-04 13:16: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快節奏生活的發展,古鎮旅行深受年輕人喜愛,在經曆過鳳凰古城和烏鎮的突然爆火後,全國各地更是一夜之間,蹦出來無數真真假假的萬年古鎮旅遊區。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些古鎮竟接二連三的虧損倒閉,甚至於一家8年投資了50億的古鎮,也被迫歇業。

原本人滿為患的古鎮為何突然間無人問津?全國古鎮批量倒閉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貓膩?

古鎮集體倒閉

2024 年上半年,湖南大庸古城每天買票進園的不足 20 人,有時候景區裏的工作人員比遊客還多,4 年時間直接虧了 10 億,最後淨資產負 3 億,徹底成了爛尾工程。

這還不是個案,2020 到 2022 年,超 200 家人造古鎮景區都倒了,不少古鎮錢砸進去建好,連門都沒開就涼透了。

曾經擠得人挪不動腳的古鎮,落到這份上,純純是自己作出來的。

三個“大坑”逼走遊客

第一個坑是“複製粘貼”,全國古鎮長一個樣。

火著沒兩年,遊客就發現不對勁:去湖南的古鎮是粉牆黛瓦,到青海的古鎮還是這模樣;進門必見仿古牌坊,街上全是臭豆腐、烤腸、竹筒奶茶這“三件套”,連牆上“想你的風”的標語都沒換過字。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更紮心:93.4%的遊客覺得古鎮“相似”或“非常相似”,有人發朋友圈的古鎮照片,自己都分不清是在哪拍的。

開發商隻抄“古裝殼子”,不挖當地文化,把古鎮變成了換個地名就一模一樣的小商品市場,遊客看一次就膩了。



第二個坑是宰客沒底線,專坑外地遊客。

2025年6月,遊客劉先生在麗江束河古鎮的酒吧點了4紮精釀啤酒,結賬時被報出2160元,當場懵了。



商家還嘴硬“明碼標價”,可那價格表藏在酒櫃角落的小黑板上,字又小又歪,不湊到跟前根本看不清。

要知道,同款啤酒在網上買,一升才50塊,這裏直接翻了3倍多。



這種事不是偶然:周莊兩份普通冰粉賣150元,重慶某古鎮6塊散裝糖要收466元,商家全拿“你自己不看價”當借口。

遊客吃了虧就往網上說,滿屏都是“再也不來”的吐槽,古鎮的口碑一下就崩了——誰願意花錢找氣受?



第三個坑更要命:衛生差、安全沒保障。

不少古鎮的河道裏飄著塑料袋、飲料瓶,水渾得發臭,廁所髒得下不去腳,遊客們原本美麗的旅遊心情也被毀得差不多了。



但最嚇人的是隱私安全。

2025年2月,有遊客住大理南國城托馬斯客棧,總覺得床頭不對勁,抬頭一看,插座上貼著的膠帶給裏竟藏著個攝像頭,鏡頭正對著床鋪。



老板一開始狡辯“是家裏看小孩的,忘拆了”,可警方一查,攝像頭能連手機遠程監控,內存卡裏還存著之前住客的畫麵。

最後老板被拘5天,民宿也下架了,但這事傳開後,遊客都怕了:連睡覺都可能被偷拍,誰敢再來?



這三個坑,一個讓遊客“沒興趣來”,一個讓遊客“來了就吃虧”,一個讓遊客“來了就心慌”。

慢慢的,願意去古鎮的人越來越少。



沒幾年,“古鎮泡沫”說破就破。

前前後後 8 年,全國古鎮砸進去的錢至少有 50 億,可大多都打了水漂:有的古鎮剛建好就倒閉,有的撐了幾年虧光家底,開發商、小商戶沒幾個能撈著好,全是血本無歸的下場。

其實遊客要的一點都不複雜,不是那些披個 “古裝殼子” 的 “假古鎮”,而是能記住的 “真體驗”—— 比如烏鎮辦戲劇節讓人看演出、西塘留著原住民能聽鄉音嘮嗑這種。



還在硬撐的古鎮真該醒醒了:別再瞎砸錢建仿古牌坊、鋪青磚路了,不如沉下心挖點自己的特色。

要知道,沒人會再為 “換個地名都一樣” 的千篇一律,掏第二次腰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3名22歲小夥成最年輕科技領域億萬富翁,這家公司什麽來頭
10歲童腹痛就醫 送進手術室逾14小時 6器官遭切除
中國最詭異一年:整個中國都感到“不太對勁”
一個月少了2億單,中國這行業奄奄一息
刺死年邁母親!前福斯新聞女主播遭當場逮捕




24小時討論排行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民調顯示 3分之2美國人認為美國“嚴重走錯方向”
中國機器人慘遭美國網紅霸淩“施虐”!引發網友關注
中國延長46國入境免簽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川普真著急了 咬著後槽牙挺科莫 稱其有“輝煌政績”
中美貿易變化,CNN做了4張圖
停擺將破35天曆史紀錄,美國政府終現“重開跡象”
紐約市長選舉|社會主義者曼達尼嚇怕華裔老一輩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政策糟透了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更恐怖的H1B改革來了!最低工資要求或達$20萬
遠看嚇人,近看渺小…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他本是溥儀欽定的皇位繼承人 卻掃了一輩子大街
特朗普遭紮心3連問:普京為何不停火?他無視你嗎?…
快訊:美國驚傳貨機墜毀駭人畫麵 居民拍下巨大火光…
切尼去世:白宮降半旗 川普尚未發表聲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婉兒八卦 2025-11-04 13:16:34
8年燒光50個億!中國又一行業批量倒閉

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快節奏生活的發展,古鎮旅行深受年輕人喜愛,在經曆過鳳凰古城和烏鎮的突然爆火後,全國各地更是一夜之間,蹦出來無數真真假假的萬年古鎮旅遊區。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些古鎮竟接二連三的虧損倒閉,甚至於一家8年投資了50億的古鎮,也被迫歇業。

原本人滿為患的古鎮為何突然間無人問津?全國古鎮批量倒閉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貓膩?

古鎮集體倒閉

2024 年上半年,湖南大庸古城每天買票進園的不足 20 人,有時候景區裏的工作人員比遊客還多,4 年時間直接虧了 10 億,最後淨資產負 3 億,徹底成了爛尾工程。

這還不是個案,2020 到 2022 年,超 200 家人造古鎮景區都倒了,不少古鎮錢砸進去建好,連門都沒開就涼透了。

曾經擠得人挪不動腳的古鎮,落到這份上,純純是自己作出來的。

三個“大坑”逼走遊客

第一個坑是“複製粘貼”,全國古鎮長一個樣。

火著沒兩年,遊客就發現不對勁:去湖南的古鎮是粉牆黛瓦,到青海的古鎮還是這模樣;進門必見仿古牌坊,街上全是臭豆腐、烤腸、竹筒奶茶這“三件套”,連牆上“想你的風”的標語都沒換過字。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更紮心:93.4%的遊客覺得古鎮“相似”或“非常相似”,有人發朋友圈的古鎮照片,自己都分不清是在哪拍的。

開發商隻抄“古裝殼子”,不挖當地文化,把古鎮變成了換個地名就一模一樣的小商品市場,遊客看一次就膩了。



第二個坑是宰客沒底線,專坑外地遊客。

2025年6月,遊客劉先生在麗江束河古鎮的酒吧點了4紮精釀啤酒,結賬時被報出2160元,當場懵了。



商家還嘴硬“明碼標價”,可那價格表藏在酒櫃角落的小黑板上,字又小又歪,不湊到跟前根本看不清。

要知道,同款啤酒在網上買,一升才50塊,這裏直接翻了3倍多。



這種事不是偶然:周莊兩份普通冰粉賣150元,重慶某古鎮6塊散裝糖要收466元,商家全拿“你自己不看價”當借口。

遊客吃了虧就往網上說,滿屏都是“再也不來”的吐槽,古鎮的口碑一下就崩了——誰願意花錢找氣受?



第三個坑更要命:衛生差、安全沒保障。

不少古鎮的河道裏飄著塑料袋、飲料瓶,水渾得發臭,廁所髒得下不去腳,遊客們原本美麗的旅遊心情也被毀得差不多了。



但最嚇人的是隱私安全。

2025年2月,有遊客住大理南國城托馬斯客棧,總覺得床頭不對勁,抬頭一看,插座上貼著的膠帶給裏竟藏著個攝像頭,鏡頭正對著床鋪。



老板一開始狡辯“是家裏看小孩的,忘拆了”,可警方一查,攝像頭能連手機遠程監控,內存卡裏還存著之前住客的畫麵。

最後老板被拘5天,民宿也下架了,但這事傳開後,遊客都怕了:連睡覺都可能被偷拍,誰敢再來?



這三個坑,一個讓遊客“沒興趣來”,一個讓遊客“來了就吃虧”,一個讓遊客“來了就心慌”。

慢慢的,願意去古鎮的人越來越少。



沒幾年,“古鎮泡沫”說破就破。

前前後後 8 年,全國古鎮砸進去的錢至少有 50 億,可大多都打了水漂:有的古鎮剛建好就倒閉,有的撐了幾年虧光家底,開發商、小商戶沒幾個能撈著好,全是血本無歸的下場。

其實遊客要的一點都不複雜,不是那些披個 “古裝殼子” 的 “假古鎮”,而是能記住的 “真體驗”—— 比如烏鎮辦戲劇節讓人看演出、西塘留著原住民能聽鄉音嘮嗑這種。



還在硬撐的古鎮真該醒醒了:別再瞎砸錢建仿古牌坊、鋪青磚路了,不如沉下心挖點自己的特色。

要知道,沒人會再為 “換個地名都一樣” 的千篇一律,掏第二次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