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全運會跳水女團雙人十米台,全紅嬋和王偉瑩一跳定音,鏡頭掃過,小姑娘咧嘴笑,虎牙還是那顆虎牙,可觀眾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她明顯瘦了一圈的下頜線。彈幕刷得飛起——“怎麽又瘦了”“下巴尖得能戳紙”。沒人知道,這條下頜線,是她每天站上體重秤七八次,用克算出來的。
2
半年沒比賽,全紅嬋沒閑著,她幹了一件最普通卻也最殘酷的事:減肥。
隊裏規定,體重浮50克就要報告,50克,就是十個一元硬幣的重量。教練一句話:“你漲50克,空中就少轉半圈。”小姑娘聽完,真就把水杯放下,晚上渴得抿一口,再吐半口。隊友說,她連洗澡前都要先稱一次,生怕蒸汽吸進身體,數字往上蹦。

3
網上有人吐槽:“至於嗎?一個小姑娘,搞得像稱黃金。”
我翻到她去年的一條采訪,記者問:“最喜歡吃什麽?”她掰著手指數:炸雞、可樂、辣條,說完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補一句“現在都不吃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她不是不愛吃,是不敢吃。她今年17歲,正該長身體,卻得跟自己的骨頭搶時間。
4
我媽看完新聞,歎了口氣:“這跟我當年減肥一個樣。”
可她是為了穿婚紗,全紅嬋是為了還能站在跳台上。
十米台,跳下去隻要1.7秒,1.7秒裏,體重每多100克,水花就大一圈,得分就掉一檔。別人看到的是冠軍,她看到的是秤上小數點後兩位。小姑娘不會講大道理,她隻知道:想吃,但更想跳。
5
那一刻,我沒羨慕她拿金牌,我心疼她連高興都得先稱一稱。

6
評論區裏,有人講自己高考前每天稱體重,漲一斤就自責到哭;有人說哺乳期不敢喝雞湯,怕孩子沒奶,自己先胖;還有人發了一張減肥餐照片:水煮白菜配雞胸肉,配文“全紅嬋都能忍,我憑啥不能”。
原來我們都一樣,都在用那點數字衡量自己的價值。隻是她更極端,也更赤裸。
7
寫這篇文章時,我桌上放著一杯奶茶,全糖的。我喝了一口,突然想到她連水都要掂量,就放下杯子,不是自責,是感謝——她提醒我:自由吃喝是一種幸運,不是罪惡。
全紅嬋的自律值得鼓掌,但更值得記住的是,她才17歲,卻已經學會把欲望關進籠子。我們沒必要學她餓肚子,但可以學她那份“想要就拚命”的勁兒,哪怕我們的“跳台”隻是早起打卡、隻是月底不欠花唄。
8
比賽結束,她背著雙肩包走出場館,背影小小一隻,書包上掛著一個毛絨柿子,一搖一晃。
記者追上去問:“接下來最想幹嘛?”
她笑出一口白牙:“想喝一口可樂,不帶汽的那種。”
說完又補一句:“就一口,我回去再稱。”
我盯著屏幕,眼眶一下就熱了。

9
姑娘,祝你永遠跳得動,也祝你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喝完整罐可樂,不用稱。
也祝我們,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必被任何數字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