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從鴉片戰爭到貿易戰:林則徐如何影響了習近平

從鴉片戰爭到貿易戰:林則徐如何影響了習近平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10-29 21:52:1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曾經在沿海省份任職、尚處於黨內升遷階段的習近平——如今他正領導中國奮力趕超美國——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一直放著一首詩。對於他為何在與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中表現得如此強硬,這首詩或許能提供一些解釋。

這首歌頌國家利益神聖不可侵犯的愛國詩篇出自林則徐之手。林則徐是福建人(福建也就是習近平仕途早期任職的省份),19世紀初曾任欽差大臣,主管中國的對外貿易。如今在中國的教科書和習近平的講話中,林則徐被尊為民族英雄,因為在當年的中英貿易衝突中,他挺身抗擊了當時的超級大國英國。

那場衝突起於林則徐查禁鴉片走私,最終卻以中國的慘痛失利告終——軍事上的慘敗導致香港被出讓給英國,那場失敗也在中國敘事中被視為“百年國恥”的開端。自2012年成為國家領導人以來,習近平將洗刷這段屈辱作為最重要的曆史使命之一。

當習近平準備周四與特朗普總統在韓國會晤之際,這段揮之不去的曆史羞辱再度赫然聳現,凸顯出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巨大認知差異——這種差異比雙方在關稅、稀土礦產和大豆方麵的紛爭更為深遠。

特朗普“將中國視為現代國際秩序的受益者,而中國領導人則視中國為受害者”,《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現代中國的締造》(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一書作者朱莉婭·洛威爾說。她還指出,這種認知差異可能導致會談出現“深刻的不穩定”。

這位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中國研究學者強調:“雖不確定特朗普對曆史了解多少,但他必須理解這段曆史在中國情感層麵的重要性。這段曆史正在塑造中國當下的行動與戰略。”

對於習近平來說,林則徐的精神遺產傳遞著兩層訊息:中國絕不能向外來壓力低頭,但也絕不能再以積貧積弱之姿參與國際博弈。林則徐的抗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晚清在軍事與經濟實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習近平如今對特朗普采取的強硬反擊策略表明,他相信中國已積蓄起林則徐當年所欠缺的實力,可以將他的未競事業向前推進。

上個月,為慶祝中國的複興,習近平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他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告,中國“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北京方麵也對特朗普等美國領導人將中國比作19世紀西方鴉片販子的說法感到憤怒。美國指責中國出口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加劇了美國的毒品問題。特朗普上周表示,這將是他與習近平會麵時要提出的“首要議題”。而中國則反駁稱,華盛頓是在借毒品問題“訛詐”中國。

19世紀中西方衝突的最終對決與今日的情形頗為相似——都始於西方國家對巨額對華貿易逆差的不滿。當時,中國大量出口茶葉、大黃、瓷器、絲綢等商品,而從西方的進口寥寥無幾。

為扭轉貿易失衡,英國轉向鴉片貿易——盡管清廷早在1729年就已明令禁煙,西方商人仍不斷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

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北京朝廷之命前往南方港口廣州查禁鴉片貿易,挽救因白銀外流被掏空的清朝財政。

自1911年清朝滅亡以來,幾代中國領導人都因其抗擊英國的決心將林則徐視為反抗西方霸權的英雄象征。

他在中國最為人熟知的事跡是在廣州附近虎門的珠江岸邊挖掘壕溝、收繳並銷毀了當時外國商人輸入的鴉片——按現今價值計算,這些鴉片價值數億美元。林則徐在奏報皇帝時寫道,那些親眼目睹銷毀鴉片的外國人“鹹知震讋”。

近期因芬太尼爭議與美方激烈交鋒的中國公安部部長王小洪本周專程走訪虎門及林則徐禁煙紀念館。他誓言要打好“禁毒人民戰爭”,強調全體國人需“要傳承弘揚林則徐精神”。

習近平尤為推崇這位清朝官員,在福建主政17年間,他親自推動修複了多處與林則徐有關的遺跡,包括其故居及家族祠堂。

如今,這座祠堂已被擴建為一個大型展覽館,著力展現西方的背信棄義、林則徐的正義抗爭,以及綠樹成蔭的庭院裏一塊石碑描述的“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不息鬥爭”。與習近平所主張的中國需要自主開放理念相呼應,展陳也著重褒揚林則徐提倡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強國的遠見。

林則徐的出生地——福建省會福州——如今已成為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聖地”。據稱他出生的小房間如今是國家主導的愛國主義紀念線路的核心景點,用以歌頌他不屈的愛國精神。

“我為我的祖先感到無比自豪。”林燕頤說道——她是林則徐的第七代後人,現就職於負責管理林則徐故居的林則徐基金會。她表示,林則徐從未排斥“西方的好事物”,但始終將中國利益置於首位。

福州的曆史學家、該基金會顧問茅林立說,林則徐抗英給後人留下的啟示十分明確:絕不向外國壓力低頭,也絕不放棄道義高地。

他補充道,如果林則徐——這位1839年至1841年在廣州任職的官員——今天還活著,絕不會接受美國的要求。“他永遠站在正義的一邊,”茅林立說。“挑起這場爭端的是美國,不是中國。美國應該停止這種行為。”

正如當前中國通過嚴格限製現代製造業命脈——稀土礦產的出口、迫使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讓步的策略,林則徐也曾試圖以類似方式施壓。他威脅要停止出口他認為對西方國家至關重要的中國商品,以打擊參與非法鴉片貿易的英國及其他國家。

據依托書信寫就的經典著作《中國人眼中的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記載,當時清廷的研判是“若無中國大黃和茶葉,英國人必將便秘而亡”,料定對方很快就會屈服。

1839年,林則徐在致維多利亞女王的信稿中敦促英國君主停止鴉片貿易,指出該毒品在英國亦屬違禁。他警告稱,中國大可切斷“貴國若不得此,則無以為命”的物產出口。

走私商販雖上交了逾千噸鴉片,卻索求賠償,並抗拒中方對合法貿易所設之規,視其為過度幹涉。他們遂遊說倫敦派遣炮艦。

在廣州附近的虎門,林則徐以鹽鹵石灰拌和之法銷毀所繳鴉片,堅決拒絕支付毀煙賠償。

然而,英國遠沒有像林則徐想象的那樣依賴中國的大黃,軍事實力也遠超其認知。於是英國派出炮艦前往中國沿海,攻襲廣州等中國沿海港埠。

盡管如此,中國官方對這一段鴉片戰爭曆史的敘述重點仍放在讚頌林則徐的正直品格上,而不是像一些曆史學家所指出的那樣,他是否在與英國談判時高估了中國的實力。

不久前,在福州一家以林則徐為主題的餐廳內,店主9歲的兒子王義柯(音)為午市食客吟誦愛國詩篇,讚頌1839年銷毀英國鴉片乃“揚我民族正氣”之舉。

係著少先隊紅領巾的男孩朗聲誦讀這位欽差大臣最廣為人知的詩句之一,也就是曾置於習近平案頭的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解放軍大清洗 四成上將被查!知情人曝內情
川普知道鴉片戰爭?紐時:這句詩揭習近平為何不低頭
美國女以為訂到機票 到登機口竟要先搭2.5小時巴士……
大西洋:美國即將實現淨零移民,也會變得更窮…
他們擠在8元一晚的旅店,幾百人搶一個活




24小時討論排行

不隻采購大豆,供應稀土!川普:中國同意購買美國能源
紐約時報:特朗普不隻是輸掉了與中國的貿易戰
川普高市早苗“恩愛秀” 十張親密圖 中媒直呼刺眼
特朗普談特習會:烏克蘭問題談得久且充分,未探討台灣問題
黑人女報警卻被白人警察槍殺 前副警長謀殺罪成立
川普談笑風生拍他背 習近平拘謹僵硬 不敢說話…
川普緊握習近平講悄悄話!全網瘋猜講什麽
川習會圓滿落幕!中方保鑣"追車畫麵"曝光,肉身保護習
荷蘭“接管”中資企業導致芯片斷供 本田在墨工廠停產
中美"停火"1年:撤芬太尼關稅 對等關稅續停 達3點共識
川習幾乎沒身高差?習近平氣勢不能輸 鞋裡做文章?
“99%中國電車車主下一輛還考慮買電車”
80歲老婦搭豪華郵輪 遭丟包荒島慘死 竟沒人發現
習近平將出席APEC 韓國群眾抗議 秀反共標語
達裏歐示警:美國底層60%“高度依賴”頂尖1%
紐時看川習會:川普贏了麵子、輸了裡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從鴉片戰爭到貿易戰:林則徐如何影響了習近平

紐約時報 2025-10-29 21:52:14

曾經在沿海省份任職、尚處於黨內升遷階段的習近平——如今他正領導中國奮力趕超美國——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一直放著一首詩。對於他為何在與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中表現得如此強硬,這首詩或許能提供一些解釋。

這首歌頌國家利益神聖不可侵犯的愛國詩篇出自林則徐之手。林則徐是福建人(福建也就是習近平仕途早期任職的省份),19世紀初曾任欽差大臣,主管中國的對外貿易。如今在中國的教科書和習近平的講話中,林則徐被尊為民族英雄,因為在當年的中英貿易衝突中,他挺身抗擊了當時的超級大國英國。

那場衝突起於林則徐查禁鴉片走私,最終卻以中國的慘痛失利告終——軍事上的慘敗導致香港被出讓給英國,那場失敗也在中國敘事中被視為“百年國恥”的開端。自2012年成為國家領導人以來,習近平將洗刷這段屈辱作為最重要的曆史使命之一。

當習近平準備周四與特朗普總統在韓國會晤之際,這段揮之不去的曆史羞辱再度赫然聳現,凸顯出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巨大認知差異——這種差異比雙方在關稅、稀土礦產和大豆方麵的紛爭更為深遠。

特朗普“將中國視為現代國際秩序的受益者,而中國領導人則視中國為受害者”,《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現代中國的締造》(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一書作者朱莉婭·洛威爾說。她還指出,這種認知差異可能導致會談出現“深刻的不穩定”。

這位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中國研究學者強調:“雖不確定特朗普對曆史了解多少,但他必須理解這段曆史在中國情感層麵的重要性。這段曆史正在塑造中國當下的行動與戰略。”

對於習近平來說,林則徐的精神遺產傳遞著兩層訊息:中國絕不能向外來壓力低頭,但也絕不能再以積貧積弱之姿參與國際博弈。林則徐的抗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晚清在軍事與經濟實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習近平如今對特朗普采取的強硬反擊策略表明,他相信中國已積蓄起林則徐當年所欠缺的實力,可以將他的未競事業向前推進。

上個月,為慶祝中國的複興,習近平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他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告,中國“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北京方麵也對特朗普等美國領導人將中國比作19世紀西方鴉片販子的說法感到憤怒。美國指責中國出口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加劇了美國的毒品問題。特朗普上周表示,這將是他與習近平會麵時要提出的“首要議題”。而中國則反駁稱,華盛頓是在借毒品問題“訛詐”中國。

19世紀中西方衝突的最終對決與今日的情形頗為相似——都始於西方國家對巨額對華貿易逆差的不滿。當時,中國大量出口茶葉、大黃、瓷器、絲綢等商品,而從西方的進口寥寥無幾。

為扭轉貿易失衡,英國轉向鴉片貿易——盡管清廷早在1729年就已明令禁煙,西方商人仍不斷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

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北京朝廷之命前往南方港口廣州查禁鴉片貿易,挽救因白銀外流被掏空的清朝財政。

自1911年清朝滅亡以來,幾代中國領導人都因其抗擊英國的決心將林則徐視為反抗西方霸權的英雄象征。

他在中國最為人熟知的事跡是在廣州附近虎門的珠江岸邊挖掘壕溝、收繳並銷毀了當時外國商人輸入的鴉片——按現今價值計算,這些鴉片價值數億美元。林則徐在奏報皇帝時寫道,那些親眼目睹銷毀鴉片的外國人“鹹知震讋”。

近期因芬太尼爭議與美方激烈交鋒的中國公安部部長王小洪本周專程走訪虎門及林則徐禁煙紀念館。他誓言要打好“禁毒人民戰爭”,強調全體國人需“要傳承弘揚林則徐精神”。

習近平尤為推崇這位清朝官員,在福建主政17年間,他親自推動修複了多處與林則徐有關的遺跡,包括其故居及家族祠堂。

如今,這座祠堂已被擴建為一個大型展覽館,著力展現西方的背信棄義、林則徐的正義抗爭,以及綠樹成蔭的庭院裏一塊石碑描述的“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不息鬥爭”。與習近平所主張的中國需要自主開放理念相呼應,展陳也著重褒揚林則徐提倡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強國的遠見。

林則徐的出生地——福建省會福州——如今已成為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聖地”。據稱他出生的小房間如今是國家主導的愛國主義紀念線路的核心景點,用以歌頌他不屈的愛國精神。

“我為我的祖先感到無比自豪。”林燕頤說道——她是林則徐的第七代後人,現就職於負責管理林則徐故居的林則徐基金會。她表示,林則徐從未排斥“西方的好事物”,但始終將中國利益置於首位。

福州的曆史學家、該基金會顧問茅林立說,林則徐抗英給後人留下的啟示十分明確:絕不向外國壓力低頭,也絕不放棄道義高地。

他補充道,如果林則徐——這位1839年至1841年在廣州任職的官員——今天還活著,絕不會接受美國的要求。“他永遠站在正義的一邊,”茅林立說。“挑起這場爭端的是美國,不是中國。美國應該停止這種行為。”

正如當前中國通過嚴格限製現代製造業命脈——稀土礦產的出口、迫使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讓步的策略,林則徐也曾試圖以類似方式施壓。他威脅要停止出口他認為對西方國家至關重要的中國商品,以打擊參與非法鴉片貿易的英國及其他國家。

據依托書信寫就的經典著作《中國人眼中的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記載,當時清廷的研判是“若無中國大黃和茶葉,英國人必將便秘而亡”,料定對方很快就會屈服。

1839年,林則徐在致維多利亞女王的信稿中敦促英國君主停止鴉片貿易,指出該毒品在英國亦屬違禁。他警告稱,中國大可切斷“貴國若不得此,則無以為命”的物產出口。

走私商販雖上交了逾千噸鴉片,卻索求賠償,並抗拒中方對合法貿易所設之規,視其為過度幹涉。他們遂遊說倫敦派遣炮艦。

在廣州附近的虎門,林則徐以鹽鹵石灰拌和之法銷毀所繳鴉片,堅決拒絕支付毀煙賠償。

然而,英國遠沒有像林則徐想象的那樣依賴中國的大黃,軍事實力也遠超其認知。於是英國派出炮艦前往中國沿海,攻襲廣州等中國沿海港埠。

盡管如此,中國官方對這一段鴉片戰爭曆史的敘述重點仍放在讚頌林則徐的正直品格上,而不是像一些曆史學家所指出的那樣,他是否在與英國談判時高估了中國的實力。

不久前,在福州一家以林則徐為主題的餐廳內,店主9歲的兒子王義柯(音)為午市食客吟誦愛國詩篇,讚頌1839年銷毀英國鴉片乃“揚我民族正氣”之舉。

係著少先隊紅領巾的男孩朗聲誦讀這位欽差大臣最廣為人知的詩句之一,也就是曾置於習近平案頭的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