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的文章分析說,美國憲法明確規定不能連任第三個總統任期。但這並未阻止特朗普和盟友討論這個可能性。

“我很願意這麽做,”特朗普星期一在飛往日本的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同時他還虛假宣稱:“我現在的數據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當被問及是否排除第三個任期的可能性時,特朗普保持模糊態度:“我沒有?我是說,你們自己去判斷吧。”
特朗普還否認了一種理論設想,即他可能在2028年競選副總統,然後通過搭檔辭職的方式重新進入白宮。
他說:“這是允許的,但我不會那麽做。我認為民眾不會喜歡那樣。太投機取巧了。這不對。”
一周前特朗普的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接受《經濟學人》采訪,此人是支持特朗普連任第三任期最激進的聲音之一。
他對《經濟學人》說,有一項“計劃”將繞過第二十二修正案,因為這個修正案明確限製總統隻能連任一次。
班農說:“特朗普將在2028年再次擔任總統,人們必須開始適應這個現實。”
他沒有透露計劃的細節,隻說存在“多種不同方案”,並表示時機成熟時會公布。
一些觀察人士指出,不論特朗普是否真的計劃違反憲法再次競選總統,單是頻繁提及這一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種策略。
保持對共和黨的控製力
CNN的亞倫·布萊克分析稱,持續討論第三任期有助於特朗普保持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和控製力。
約翰·福蒂爾和諾曼·奧恩斯坦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書中寫道,美國總統的第二任期“通常不成功”,部分原因正是第二十二修正案讓連任總統變成“跛腳鴨”,導致華盛頓其他機構對總統職位的重視程度下降。
盡管特朗普依然得到大多數共和黨高層的支持,但他在第二任期內開始遭遇黨內一定程度的反對。曾堅定支持他的佐治亞州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等人,自7月以來立場變得愈發獨立。
專欄作家馬特·K·劉易斯在《國會山報》撰文指出,特朗普時代似乎正在接近尾聲。從特朗普在愛潑斯坦案件上的處理方式到他的明顯老態,劉易斯認為,現在已經去思考接班人的問題“不再荒謬”。僅僅是任期限製,就足以給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設定“到期時間”,連最盲目忠誠的支持者也無法永遠忽視。
《堡壘》網站的威爾·索默在9月也寫道,曾將特朗普送入白宮的右翼媒體生態,似乎正在“轉移注意力”,開始“超越他”。
CNN的布萊克指出,特朗普不斷談論第三任期,有效阻止了共和黨內其他人“為沒有特朗普的未來做準備”,尤其是可能參加2028年選舉的其他人選。
班農在4月接受NBC新聞采訪時表示,在特朗普自己決定未來政治計劃之前,任何公開競選繼任者的討論都會激怒MAGA運動,並遭到共和黨基層“徹底而全麵的排斥”。“特朗普就是MAGA,MAGA就是特朗普。”
製造幹擾
讓自己持續處於聚光燈下,也可能有利於特朗普欽點的共和黨繼任者。
在空軍一號上的簡短記者會上,特朗普再次表示副總統萬斯和國務卿盧比奧可能是合格的接班人,但他反複提及第三任期的話題,在某種程度上也讓民主黨難以集中資源規劃2028年的競選策略。
還有人認為,特朗普談論第三任期是為了故意挑釁左翼,引發關注。
特朗普支持者、政治策略師戴夫·卡尼對《紐約時報》表示,“激怒對手是特朗普最強的武器之一,而民主黨如今正陷入混亂。”
他指出:“特朗普擅長讓人無所適從、心神不寧。”
《觀點》節目聯合主持人安娜·納瓦羅稱特朗普是“分散注意力的總指揮”,指責他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延長任期的想法,是為了轉移外界對其政府高層官員泄露消息事件的關注。
《倡導者》雜誌高級編輯約翰·凱西在評論文章中寫道,特朗普的言論“完全是他不斷尋求關注和轉移視線的一部分,就是看這裏,不要看那裏。”
凱西指出,當全國上下都在關注特朗普第三任期的違憲性時,特朗普希望人們忽略他正在製造的混亂,包括政府停擺、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其他國內關鍵問題。
他是認真的
拋開策略不談,多項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特朗普認真考慮在2028年再次參選,盡管憲法已明確限製。
特朗普曾在2024年競選期間反複淡化自己與右翼保守政策藍圖“2025項目”的聯係,但如今他第二任期內的許多政策已與這個項目高度一致。
特朗普前任幕僚、第一任期末期辭職的艾莉莎·法拉·格裏芬表示,特朗普的言論應該被嚴肅對待,尤其是當班農等他身邊的人也在傳達類似信息時。
格裏芬星期一在《觀點》節目中說:“我很了解特朗普,他不會在中期選舉後甘心當一個跛腳鴨。他不會讓政治重心轉移到萬斯或盧比奧身上,而自己逐漸消失在人們視線裏。這值得警惕。我對此感到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