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N認為,不論結果如何,川習會對習近平而言,已經是一場勝利。
CNN報導,各界矚目已久的「川習會」預計30日登場,但不論結果如何,對北京而言,這場會談都將是一場勝利。因為習近平可以藉此展示北京長期尋求的目標,那就是中國與美國在國際舞台上平起平坐。
報導指出,30日將是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以來首次會晤,預計針對管理兩國經濟關係的框架達成共識。目前尚不清楚雙方必須同意做出哪些讓步才能達成這個目標,但在鞏固了美中關係的新現實之後,習近平將邁入新的局麵,也就是「中國將會談判,但不會被嚇倒。」
中國已經贏了
CNN指出,川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挑戰了習近平成長與創新的動力,但也給了北京一盞意想不到的鎂光燈以展現經濟實力。
在全球各國爭相討好川普、進行關稅談判之際,中國透過自己的措施,也就是擴大稀土出口管製進行反擊,直到雙方被迫回到談判桌上。此外,北京也投入貿易多元化、推動加速創新,減少對美國市場及高階晶片等產品的依賴,同時執行5年計畫,希望達到科技業與工業的自給自足。

▲川普貿易戰對中國經濟造成壓力,但北京持續透過其他措施反擊。
但這並不代表習近平的風險就不高。美中作為世上最強大的2個經濟體,並非合作應對全球威脅。在北京看來,美國的目標是透過高額關稅、高科技出口管製和政治摩擦,阻礙中國的崛起。
北京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強調「美國已不再是主導強權」,他宣稱北京對於川普第2任期的對中政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麵對平均超過50%的關稅壓力,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反擊能力,透過稀土出口管製等措施,成功迫使華府回到談判桌。
同校的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上周也向媒體表示,「中國在麵對美國設下的所有衝突和困境時都非常冷靜。美國仍是重要夥伴,但在中國版圖之中,正在失去重要性。」
▼川習之間的化學效應,可能是會談成敗關鍵之一。

川習「化學效應」是關鍵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周末貿易談判後表示,北京將延遲收緊稀土出口管製,華府也會撤回100%加征關稅威脅。
不過,中國尚未正式確認承諾,顯示「川習會」仍然充滿變數。就川普外交常見的情況來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2位領導人之間的化學效應。
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優先要務將是讓美國降低關稅並且收回出口管製。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可能願意放寬或推遲稀土出口管製。上海外交事務分析師沈丁立表示,中國實施稀土管製就是為了「脅迫美國不要對中國實施全麵製裁」,而是將製裁限製在「非常少數的國安領域」。
川習會將檢驗這項策略是否奏效,因為北京希望川普能對習近平展現尊重與熱情,正如美國總統近幾個月來所說的那樣。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7日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通話時特別強調,習近平和川普都是「秉持平等、尊重與互利精神,長期來往的世界級領導人」,這也是推動雙方關係往前邁進的關鍵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