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難哄》裏15歲的劉楚恬,看到“小桑稚”的那個瞬間,我心裏懸了快十年的那塊石頭,好像“咚”的一聲,終於落了地。
彈幕上出奇地和諧,不再是那種挑剔的審視,反而滿是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感。
真的,這個我們幾乎是眼睜睜瞅著長大的小姑娘,沒長歪,沒在名利場裏迷失,甚至都沒沾上一點娛樂圈的浮躁氣。
她就那麽安安靜靜地站著,眉眼舒展,氣質裏透著一種被好好愛過、也認真生活過的篤定和安然。
01
說真的,當年誰沒為她捏過一把汗呢?
記憶一下子就被拉回了《羋月傳》大火的那個冬天。
我估計連鄭曉龍導演自己都沒想到,整部劇最大的驚喜,居然是那個出場沒幾集、搖搖晃晃跑進大殿的“小羋月”。
她邁著一雙小短腿,摔倒了,自己又吭哧吭哧地爬起來,眼淚還在眶裏打轉呢,嘴角卻先咧開笑了。
就這麽一下,屏幕前的我們,心都化了。
一夜之間,這個叫劉楚恬的泉州小女孩,就成了所有人的“雲養女兒”。
她的照片甚至傳到了國外,被安上了“世界上年齡最小的美女”這種有點誇張的稱號。
隨之而來的,除了雪片一樣的邀約,還有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叮囑:“寶貝啊,可千萬別去整容動臉啊!”
這種叮囑,現在回頭看,其實更像是一種甜蜜的綁架。
我們一邊貪婪地刷著她的萌照,一邊又病態地害怕這份可愛會隨著時間流走。
02
她的人生就像被按下了快進鍵。
五歲,片酬就高得讓好多大人都咋舌;合作的名單上,是鞏俐、郭富城這樣響當當的名字;她甚至還上了春晚,站在周傑倫身邊唱《告白氣球》。
名利場的大門,在她可能還搞不清是啥的時候,就為她豁然敞開了。
從《羋月傳》到《知否》裏靈氣十足的“小明蘭”,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隻是曇花一現。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顆小星星會以最快的速度燃燒自己時,她的父母,卻悄悄地、但又無比堅定地,為她拉上了一道遮光簾。
在最火、機會最多的時候,他們做了一個在外人看來近乎“傻”的決定:減少曝光,回歸校園。
有記者想采訪,她媽媽總是客氣地婉拒,理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孩子要上學。”
當同齡的小演員在各個劇組連軸轉時,劉楚恬的生活場景,切換到了畫室的素描板前,冬天的滑雪場上,還有鋪著宣紙的書桌旁。
03
你不得不佩服,這家人有一種罕見的清醒。
他們明白,娛樂圈的熱鬧是一時的,而紮紮實實的生活和學習,才是一個人能走得更遠的地基。
演戲,更像是給女兒的人生檔案裏,添上的一段閃閃發光的有趣經曆,而不是通往名利的唯一捷徑。
正是這種清醒的愛,讓劉楚恬能沉下心來。
她沒有被“國民女兒”的光環裹挾,反而像個最普通的女孩一樣,有了自己的生活節奏。
去年開學季,她發了張趕作業的朋友圈截圖,台燈的光暈隻照亮了攤開的卷子和那隻緊握著的筆——那大概是每個學生都再熟悉不過的深夜了。
朋友們的點讚,和我們這些“雲家長”的關注,隔著一層屏幕,互不打擾,這種感覺剛剛好。
04
如今,那個曾經要被孫儷抱在懷裏,甚至讓“娘娘”都動了念頭想認她做幹女兒的小不點,已經長成了一個會在食堂飯點飛奔、課後和同學打打球的高二學生。
她的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是和朋友們一起過生日的視頻。
燭光映在她亮晶晶的眼睛裏,她笑得眯起了眼,對著鏡頭揮手,那種快樂,是任何劇本都寫不出來的真實。
褪去演員的身份,她首先是她自己。
在這個流量恨不得被榨幹的時代,劉楚恬和她的家庭選擇的這條“慢”路,更像一次漫長而從容的深呼吸。
她沒有被過早地消耗掉,反而因為這份沉澱和留白,讓每一次短暫的亮相,都顯得愈發珍貴。
05
我們好像真的不必再擔心她會不會“長殘”了。因為一個內心豐盈、生活踏實的女孩,她的美,絕不會隻停留在皮相上。
我們期待她完成學業,也期待她在未來的熒幕上,能描繪出屬於自己的、更廣闊的圖景。
那將會是一個童星成長故事裏,最讓人感到溫暖和踏實的續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