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72小時被《人民日報》四次點名於和偉,這份榮譽含金量直接拉滿。
再回頭看張藝謀當年的評價,才發現原來是妥妥的“預言家”。
果然好演員的光芒,從來都藏不住......
從“跑龍套”到“演技派”
誰能想到,如今的“叔圈頂流”於和偉,早年的人生劇本滿是坎坷。
他出生在遼寧撫順的一個普通家庭,上麵有八個姐姐,他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
可命運卻格外殘酷,在他三歲那年,父親就不幸去世,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
小時候的於和偉,日子過得緊巴巴。
母親為了養活九個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幹活,晚上還要縫縫補補到深夜。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總把最好的食物留給孩子們,自己卻常常啃幹糧。
這種艱苦的生活,讓他從小就懂得了責任和堅持。
長大後,於和偉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家裏根本拿不出錢供他學藝術,他隻能一邊打工賺錢,一邊偷偷自學。
1992年,他終於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成為了家裏第一個大學生。
為了湊學費和生活費,他假期裏去工地搬磚、去餐館端盤子,什麽苦活累活都幹過。
畢業後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他跑了整整七年龍套,在各種影視劇裏演小配角,有時候甚至連一句台詞都沒有。
最艱難的時候,他交不起房租,隻能住在地下室裏,連吃一碗熱乎的麵條都成了奢望。
可就算這樣,他也從來沒放棄過對表演的熱愛。
他把每一個小角色都當成主角來演,仔細琢磨角色的心理和神態,積累了大量的表演經驗。
終於,在2009年的《三國》中,他飾演的劉備讓觀眾眼前一亮。
之後,他又憑借《軍師聯盟》《覺醒年代》等作品,一步步站穩腳跟,從無人問津的龍套演員,變成了公認的實力派戲骨。
如今,於和偉更是憑借《沉默的榮耀》被人民日報4次點名......
4次點名,官方認證的“演技標杆”
今年,於和偉憑借《沉默的榮耀》中的吳石將軍一角,徹底引爆全網,還收獲了國家級媒體的“連環打call”。
10月中旬,《人民日報》客戶端率先發文,盛讚他的表演“讓曆史人物活了過來”,精準捕捉到了隱蔽戰線工作者的隱忍與堅定。
緊接著,《人民日報》微博連續三條內容聚焦於他。
不到72小時的四次點名,這在娛樂圈堪稱“天花板”級別的榮譽。
網友們紛紛調侃:“這是官方蓋章的‘演技教科書’吧!”
更值得一提的是,《沉默的榮耀》不僅在內地口碑爆棚,收視率突破4%,網絡話題量更是高達8億人次。
而於和偉本人卻始終與熱搜保持距離,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作品上。
這份認可,從來不是偶然。
為了演好角色,於和偉翻了很多資料,分析人物性格,可想而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而這份敬業,正是他能被官方力挺的核心原因!
回看如今的於和偉,才發現當年張藝謀的話說的真對......
原來張藝謀真的沒說錯
於和偉的爆火,也讓張藝謀多年前的評價再次被翻出。
早在二十多年前,於和偉還是張藝謀劇組裏一個不起眼的群演時,就因為做事認真被張藝謀記住,當時張藝謀就覺得,這個年輕人將來一定能成氣候。
後來兩人合作《堅如磐石》,張藝謀更是給出了頂級評價:“於和偉是中國最好的演員之一,沒有之一。”
這份讚譽絕不是客套話,拍攝時的一個細節就能證明。
有一場他和雷佳音的對手戲,劇本隻有簡單的幾句對話,他卻即興加了個整理袖口的動作。
表麵雲淡風輕,骨子裏卻透著狠勁,一下就演出了“笑裏藏刀”的感覺,讓監視器後的張藝謀當場拍大腿叫好。
張藝謀曾在采訪中坦言,於和偉是那種“越用越有味道”的演員,他的表演有厚度、有力量,能扛得起大場麵。
當時還有人覺得這是導演的偏愛,可如今隨著《沉默的榮耀》爆火和官方的認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張藝謀的判斷太準確了。
從當年的“最牛群演”到如今的官方寵兒,於和偉用二十多年的堅守,證明了張藝謀的眼光,也詮釋了“好演員從不缺機會,缺的是沉澱”。
他不熱衷於綜藝炒作,隻專注於挑選紮實的劇本和複雜的角色,這種創作態度,正是當下娛樂圈最需要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