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她一出道就爆紅,好萊塢明星們氣炸了

她一出道就爆紅,好萊塢明星們氣炸了

文章來源: 南風窗 於 2025-10-14 20:32: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她一出道就爆紅,好萊塢明星們氣炸了

唯物的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觀察

蒂利·諾伍德(Tilly Norwood)成了好萊塢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她不是真人,是人工智能創造的形象,人設是“演員”。

一頭棕色波浪卷發的蒂利看起來可愛俏皮,所有吸引人的元素都恰到好處——既沒有聰明到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傻子,也沒有身材好到令人想入非非。她的主頁上有“沒錢的大學女生”“淚流滿麵的紅毯采訪”等小短片,和短視頻應用裏的其他“網紅”女孩沒什麽不同。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諾伍德

Instagram上的60000多個粉絲證明,隻要長相甜美,是真是假無所謂。

然而網紅要“出道”,可就動了真人演員的蛋糕。

9月底蘇黎世電影節,蒂利即將“正式出道”,她的創造者艾琳·範德維爾登說正與好萊塢經紀公司接洽。輿論立刻炸了鍋,多位好萊塢一線演員跑到蒂利的帖子下,輕則冷嘲熱諷,重則破口大罵。

好萊塢和人工智能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2023年好萊塢大罷工,核心議題就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今年,電影公司迪士尼、環球和華納兄弟紛紛起訴人工智能圖像公司Midjourney侵犯版權。



好萊塢罷工期間,美國演員工會抵製AI

近日,OpenAI推出Sora 2視頻生成工具,文字直接生成高質量視頻,人送外號“AI版抖音”。也是被好萊塢搞怕了,OpenAI火速宣布Sora會主動屏蔽在世藝術家、允許公眾人物選擇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

短短幾天之內,蒂利·諾伍德從一個“人畜無害”的AI女孩,變成了一位關於藝術與模仿、真實與虛擬、勞動與自動化的爭議性“話題人物”,電影界乃至普通人對她的反應,本身就構成了一段極具張力的“電影故事”。

01

從“小透明”到“大明星”

一開始,蒂利·諾伍德勤勤懇懇地在Instagram發帖,還是個“小透明”。

今年二月以來,蒂利頻繁更新,作為前途光明的“年輕演員”,她不斷分享試鏡和銀幕測試的動態。

其中一條帖子裏,她大膽地“推銷自己”:“20秒裏,我打怪獸、從大爆炸裏逃生、賣汽車,差點拿了奧斯卡。這就是日常工作……毫不誇張!找一個能做到這一切的女演員吧。”這條帖子還配上了話題#AIActress,不忘提醒大家她是個“AI女演員”。

這些帖子本來沒泛起什麽水花。直到9月底,她的創造者艾琳·範德維爾登參加蘇黎世電影節,說有經紀公司要跟蒂利簽約,並暗示這將給電影界帶來一場“AI革命”,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艾琳·範德維爾登

蒂利的賬號下多了好幾千條憤怒評論,不少來自好萊塢一線演員。《權力的遊戲》演員蘇菲·特納評論“哇……不用你,可謝謝了。”參演《無恥之徒》《美國恐怖故事》的卡梅隆·考珀斯維特說“這令人毛骨悚然,我希望它徹底失敗”。出演過《哈利·波特》《銀河護衛隊》的拉爾夫·伊內森直接爆粗:“滾開。”

更肯花力氣的是曾獲得三項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配角提名的電視演員貝蒂·吉爾平,給《好萊塢報道》寫了好幾千字的公開信,頗為“倚老賣老”地以快40歲的資深女演員身份嘲諷蒂利“不是人”,文末不懷好意地讓蒂利“回家”。

好萊塢的AI焦慮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嚴重的,但好萊塢人士確實是最會使用自己的影響力的。2023年,也就是ChatGPT誕生的第二年,好萊塢就爆發了編劇演員大罷工,拉拉扯扯一番,最後的協議規定,大型電影製片廠和流媒體要加入AI限製條款。

這些大媒體集團也沒閑著。今年6月,迪士尼和環球起訴了Midjourney。9月,華納兄弟也對Midjourney發起訴訟。Midjourney是著名的文字生成圖片AI應用,2022年起以“降噪模式”聲名鵲起,但也因生成大量特定角色圖像而深陷版權官司。



2025年3月,迪士尼、環球起訴Midjourney

近日,OpenAI推出文字生成視頻應用Sora 2,首批評測者驚呼“電影人將失業”。Sora 2能實現對物理世界的精確模擬,同步生成音頻,角色、物體和背景環境的狀態完全一致。雖然現在隻能做短視頻,但顯然做長視頻乃至電影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吸取Midjourney的教訓,OpenAI火速宣布Sora 2會主動屏蔽在世藝術家、允許公眾人物選擇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好規避這些大廠的“版權訴訟”。

其實,訴訟歸訴訟,人工智能遲早要顛覆內容創作產業的傳統形態。“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一般保護的都是舊東西,絕非新事物。

電影圈裏接受現實的人不是沒有。知名製片人泰勒·派瑞看到Sora 2的技術演示後,公開宣布暫停耗資8億美元的製片廠擴建計劃。他承認,擔心跟不上AI技術的步伐。

02

“諷刺的鏡子”

9月底,瑞士蘇黎世電影節上,Particle 6公司的創始⼈兼CEO艾琳·範德維爾登參加行業峰會時宣布,自己創造的蒂利·諾伍德正獲得多家好萊塢經紀公司的青睞,即將簽約。兩個月前,Particle 6剛剛推出了蒂利主演的AI喜劇《人工智能專員》。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主演喜劇劇照

可以說,艾琳·範德維爾登推銷“新人”蒂利的辦法相當老道——先在社交媒體設立個人賬戶,積極“營業”;然後推出主演短劇,展示演藝水平;接著行業峰會曝光“大新聞”,拉起一波討論熱度。

也難怪,因為艾琳·範德維爾登自己就是個演員。

艾琳·範德維爾登1986年生於荷蘭(和倚老賣老批評她的貝蒂·吉爾平一般大),14歲移居英國,碩士時學的是核聚變。作為視頻博主,她自導自演,作品都挺成功,還拿過“最佳在線喜劇獎”。2016年,她靠飾演的角色“霍蘭德小姐”出圈;同一年,Particle 6成立。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艾琳·範德維爾登主演喜劇《霍蘭德小姐》

範德維爾登的作品常有類似的主題:挑戰大眾的接受程度。在一段“社會實驗”視頻裏,她要求街上的人給她一個吻,許多人答應了。隨後,她把口水吐到杯子裏,讓對方喝下去,對方立刻表示反對。

那之後,範德維爾登就很少自己出鏡了,一部分原因是視頻太火、評論都是謾罵。

蒂利·諾伍德成了範德維爾登的技術“替身”。據範德維爾登表示,製作流程的各個階段都深度使⽤AI,⼯具箱內包括了Runway、Sora、11Labs、DeepSeek和ChatGPT等十多種AI工具。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諾伍德

核⼼技術是Particle 6⾃研的“DeepFame”⼈格引擎,它能保證AI⻆⾊在保持品牌安全和創意的同時,⾃主響應,維持性格和設定的相關性。

在歐洲視頻創作者中,範德維爾登可能是最關注人工智能的人。今年4月的一次采訪中,她透露正在為一家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一款“事實娛樂”節目,用人工智能來談論人工智能。

範德維爾登的野心絕不止打造一個蒂利·諾伍德。Particle 6將下設名為Xicoia的工作室,這個“AI人才工作室”的核心任務是“創造、管理和商業化”像蒂利這樣的超真實數字明星。

據悉,Xicoia的商業邏輯是創造“活的、可表演的IP”。這些數字明星將擁有完整的背景故事、獨特的個性、不斷發展的敘事軌跡,還能夠與粉絲進⾏互動。

“對我來說,創造蒂利是一種想象力和技術的行為,”範德維爾登在Instagram上寫道,以回應這場浩大的批評。“我的大部分作品一直是通過諷刺為社會舉起一麵鏡子,這次也不例外。”

03

拍還是不拍?

經紀公司簽下數字人,也不算什麽新鮮事兒,為什麽蒂利·諾伍德遭到了如此強烈的批評?

她的“前輩”米奎拉(Miquela)誕生於2016年,也是在Instagram起步,沒事就發發單曲,擅長營銷時尚品牌,Calvin Klein和Prada等時尚品牌都找她代言過。頭兩年內,米奎拉獲得了超100萬粉絲。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米奎拉

2020年,洛杉磯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經紀公司簽下米奎拉。米奎拉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與經紀公司簽約的數字人。

米奎拉也被人批評,但原因頂多是在廣告裏親吻了美國名模貝拉·哈迪德,這屬於“風化問題”,和蒂利遭遇的“勞資問題”相去甚遠。而且,米奎拉誕生的年代,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還處於上一階段,米奎拉的“真實度”有限,導致人們看她也沒那麽強的不安。

蒂利·諾伍德被好萊塢演員“群起而攻之”,證明她確實有著巨大的威脅性:一個不睡覺、不吃飯、什麽髒活累活都能幹、長得還好看的數字明星,會將一部影片的製作成本壓縮到極致,回報卻是成倍的。

範德維爾登在采訪中說過,Particle 6能將製作成本降低60%到90%——他們可以用7.5萬到12.5萬美元的成本,製作出看起來像25萬美元質感的內容。她說:“當預算在縮⽔,期望卻在不斷提⾼時,你為什麽不使⽤⼀個能讓你⽤10%的成本獲得10倍產出的⼯具呢?”



Particle 6官網主頁

雖然好萊塢工會用諸如“數字人沒有生活經驗可借鑒、沒有情感……讓演員失業、貶低人類藝術性”來表示抗議,但這些抗議的原因類似於,流水線造出來棉襖的沒有“靈魂”,必須讓奶奶手工做兩套才暖和,更不能讓奶奶閑著。

其實不分中外,很多真人演員演得還不如AI。

關鍵,動不動就拿藝術的招牌頂在頭上也相當誇張,搞得好萊塢是電影藝術的代言人似的,這個症狀屬於缺什麽吆喝什麽。再說絕大多數時候,藝術不以大眾和市場接受為標準,而好萊塢恰恰把這兩者奉為圭臬。

所以,好萊塢真正麵對的問題,不是急著抵製這抵製那,而是如果觀眾愛看AI演員,蒂利·諾伍德的票房比斯嘉麗·約翰遜高,成本不到請斯嘉麗的十分之一,拍還是不拍?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財長:李成鋼不請自來 他以為自己是戰狼…
93歲老人再當爸 華人妻比他小56歲:不為錢 隻為…
特朗普宣布一個大消息,印度人都不敢相信
李銳在迪拜拿下12億元訂單 曬與多名王室成員合影
大地震要來了?美西2斷層恐觸發 學者警告“超級連鎖”




24小時討論排行

李承鵬: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種
美司法部沒收柬埔寨電詐網絡近13萬枚比特幣150億
老人被聯邦執法罰$130 因忘帶綠卡 全美移民圈炸鍋!
加州大學3天斬獲五項諾貝爾!UC伯克利更是贏麻了
哈馬斯在街頭公開處決“以色列合作者”
全球護照排名最新報告出爐!美國完全跌出前十
中國學者:若十年內未收回台灣,恐“永遠收不回”
美破柬詐騙集團 中國首腦在逃 照片曝光
白宮AI沙皇揭密中國拒買英偉達AI芯片用意 就是為了…
為長期關門做準備!眾議長:這次關門會曠日持久…
胡錫進:特朗普急缺新籌碼 竟拿“地溝油”威脅中國
川普政府開鍘!6外國人"嘲諷柯克遇刺",國務院撤銷簽證
馬斯克拋6.85億美元訂單 中國成Optimus重要供應商
加沙停火特朗普角色至為關鍵,但和平協議仍然渺茫
肥胖率超20%,美防長撤換超重士兵
五角大樓採訪新規遭媒體群起拒簽 美防長:慢走不送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她一出道就爆紅,好萊塢明星們氣炸了

南風窗 2025-10-14 20:32:11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她一出道就爆紅,好萊塢明星們氣炸了

唯物的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觀察

蒂利·諾伍德(Tilly Norwood)成了好萊塢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她不是真人,是人工智能創造的形象,人設是“演員”。

一頭棕色波浪卷發的蒂利看起來可愛俏皮,所有吸引人的元素都恰到好處——既沒有聰明到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傻子,也沒有身材好到令人想入非非。她的主頁上有“沒錢的大學女生”“淚流滿麵的紅毯采訪”等小短片,和短視頻應用裏的其他“網紅”女孩沒什麽不同。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諾伍德

Instagram上的60000多個粉絲證明,隻要長相甜美,是真是假無所謂。

然而網紅要“出道”,可就動了真人演員的蛋糕。

9月底蘇黎世電影節,蒂利即將“正式出道”,她的創造者艾琳·範德維爾登說正與好萊塢經紀公司接洽。輿論立刻炸了鍋,多位好萊塢一線演員跑到蒂利的帖子下,輕則冷嘲熱諷,重則破口大罵。

好萊塢和人工智能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2023年好萊塢大罷工,核心議題就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今年,電影公司迪士尼、環球和華納兄弟紛紛起訴人工智能圖像公司Midjourney侵犯版權。



好萊塢罷工期間,美國演員工會抵製AI

近日,OpenAI推出Sora 2視頻生成工具,文字直接生成高質量視頻,人送外號“AI版抖音”。也是被好萊塢搞怕了,OpenAI火速宣布Sora會主動屏蔽在世藝術家、允許公眾人物選擇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

短短幾天之內,蒂利·諾伍德從一個“人畜無害”的AI女孩,變成了一位關於藝術與模仿、真實與虛擬、勞動與自動化的爭議性“話題人物”,電影界乃至普通人對她的反應,本身就構成了一段極具張力的“電影故事”。

01

從“小透明”到“大明星”

一開始,蒂利·諾伍德勤勤懇懇地在Instagram發帖,還是個“小透明”。

今年二月以來,蒂利頻繁更新,作為前途光明的“年輕演員”,她不斷分享試鏡和銀幕測試的動態。

其中一條帖子裏,她大膽地“推銷自己”:“20秒裏,我打怪獸、從大爆炸裏逃生、賣汽車,差點拿了奧斯卡。這就是日常工作……毫不誇張!找一個能做到這一切的女演員吧。”這條帖子還配上了話題#AIActress,不忘提醒大家她是個“AI女演員”。

這些帖子本來沒泛起什麽水花。直到9月底,她的創造者艾琳·範德維爾登參加蘇黎世電影節,說有經紀公司要跟蒂利簽約,並暗示這將給電影界帶來一場“AI革命”,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艾琳·範德維爾登

蒂利的賬號下多了好幾千條憤怒評論,不少來自好萊塢一線演員。《權力的遊戲》演員蘇菲·特納評論“哇……不用你,可謝謝了。”參演《無恥之徒》《美國恐怖故事》的卡梅隆·考珀斯維特說“這令人毛骨悚然,我希望它徹底失敗”。出演過《哈利·波特》《銀河護衛隊》的拉爾夫·伊內森直接爆粗:“滾開。”

更肯花力氣的是曾獲得三項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配角提名的電視演員貝蒂·吉爾平,給《好萊塢報道》寫了好幾千字的公開信,頗為“倚老賣老”地以快40歲的資深女演員身份嘲諷蒂利“不是人”,文末不懷好意地讓蒂利“回家”。

好萊塢的AI焦慮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嚴重的,但好萊塢人士確實是最會使用自己的影響力的。2023年,也就是ChatGPT誕生的第二年,好萊塢就爆發了編劇演員大罷工,拉拉扯扯一番,最後的協議規定,大型電影製片廠和流媒體要加入AI限製條款。

這些大媒體集團也沒閑著。今年6月,迪士尼和環球起訴了Midjourney。9月,華納兄弟也對Midjourney發起訴訟。Midjourney是著名的文字生成圖片AI應用,2022年起以“降噪模式”聲名鵲起,但也因生成大量特定角色圖像而深陷版權官司。



2025年3月,迪士尼、環球起訴Midjourney

近日,OpenAI推出文字生成視頻應用Sora 2,首批評測者驚呼“電影人將失業”。Sora 2能實現對物理世界的精確模擬,同步生成音頻,角色、物體和背景環境的狀態完全一致。雖然現在隻能做短視頻,但顯然做長視頻乃至電影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吸取Midjourney的教訓,OpenAI火速宣布Sora 2會主動屏蔽在世藝術家、允許公眾人物選擇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好規避這些大廠的“版權訴訟”。

其實,訴訟歸訴訟,人工智能遲早要顛覆內容創作產業的傳統形態。“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一般保護的都是舊東西,絕非新事物。

電影圈裏接受現實的人不是沒有。知名製片人泰勒·派瑞看到Sora 2的技術演示後,公開宣布暫停耗資8億美元的製片廠擴建計劃。他承認,擔心跟不上AI技術的步伐。

02

“諷刺的鏡子”

9月底,瑞士蘇黎世電影節上,Particle 6公司的創始⼈兼CEO艾琳·範德維爾登參加行業峰會時宣布,自己創造的蒂利·諾伍德正獲得多家好萊塢經紀公司的青睞,即將簽約。兩個月前,Particle 6剛剛推出了蒂利主演的AI喜劇《人工智能專員》。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主演喜劇劇照

可以說,艾琳·範德維爾登推銷“新人”蒂利的辦法相當老道——先在社交媒體設立個人賬戶,積極“營業”;然後推出主演短劇,展示演藝水平;接著行業峰會曝光“大新聞”,拉起一波討論熱度。

也難怪,因為艾琳·範德維爾登自己就是個演員。

艾琳·範德維爾登1986年生於荷蘭(和倚老賣老批評她的貝蒂·吉爾平一般大),14歲移居英國,碩士時學的是核聚變。作為視頻博主,她自導自演,作品都挺成功,還拿過“最佳在線喜劇獎”。2016年,她靠飾演的角色“霍蘭德小姐”出圈;同一年,Particle 6成立。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艾琳·範德維爾登主演喜劇《霍蘭德小姐》

範德維爾登的作品常有類似的主題:挑戰大眾的接受程度。在一段“社會實驗”視頻裏,她要求街上的人給她一個吻,許多人答應了。隨後,她把口水吐到杯子裏,讓對方喝下去,對方立刻表示反對。

那之後,範德維爾登就很少自己出鏡了,一部分原因是視頻太火、評論都是謾罵。

蒂利·諾伍德成了範德維爾登的技術“替身”。據範德維爾登表示,製作流程的各個階段都深度使⽤AI,⼯具箱內包括了Runway、Sora、11Labs、DeepSeek和ChatGPT等十多種AI工具。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諾伍德

核⼼技術是Particle 6⾃研的“DeepFame”⼈格引擎,它能保證AI⻆⾊在保持品牌安全和創意的同時,⾃主響應,維持性格和設定的相關性。

在歐洲視頻創作者中,範德維爾登可能是最關注人工智能的人。今年4月的一次采訪中,她透露正在為一家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一款“事實娛樂”節目,用人工智能來談論人工智能。

範德維爾登的野心絕不止打造一個蒂利·諾伍德。Particle 6將下設名為Xicoia的工作室,這個“AI人才工作室”的核心任務是“創造、管理和商業化”像蒂利這樣的超真實數字明星。

據悉,Xicoia的商業邏輯是創造“活的、可表演的IP”。這些數字明星將擁有完整的背景故事、獨特的個性、不斷發展的敘事軌跡,還能夠與粉絲進⾏互動。

“對我來說,創造蒂利是一種想象力和技術的行為,”範德維爾登在Instagram上寫道,以回應這場浩大的批評。“我的大部分作品一直是通過諷刺為社會舉起一麵鏡子,這次也不例外。”

03

拍還是不拍?

經紀公司簽下數字人,也不算什麽新鮮事兒,為什麽蒂利·諾伍德遭到了如此強烈的批評?

她的“前輩”米奎拉(Miquela)誕生於2016年,也是在Instagram起步,沒事就發發單曲,擅長營銷時尚品牌,Calvin Klein和Prada等時尚品牌都找她代言過。頭兩年內,米奎拉獲得了超100萬粉絲。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米奎拉

2020年,洛杉磯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經紀公司簽下米奎拉。米奎拉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與經紀公司簽約的數字人。

米奎拉也被人批評,但原因頂多是在廣告裏親吻了美國名模貝拉·哈迪德,這屬於“風化問題”,和蒂利遭遇的“勞資問題”相去甚遠。而且,米奎拉誕生的年代,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還處於上一階段,米奎拉的“真實度”有限,導致人們看她也沒那麽強的不安。

蒂利·諾伍德被好萊塢演員“群起而攻之”,證明她確實有著巨大的威脅性:一個不睡覺、不吃飯、什麽髒活累活都能幹、長得還好看的數字明星,會將一部影片的製作成本壓縮到極致,回報卻是成倍的。

範德維爾登在采訪中說過,Particle 6能將製作成本降低60%到90%——他們可以用7.5萬到12.5萬美元的成本,製作出看起來像25萬美元質感的內容。她說:“當預算在縮⽔,期望卻在不斷提⾼時,你為什麽不使⽤⼀個能讓你⽤10%的成本獲得10倍產出的⼯具呢?”



Particle 6官網主頁

雖然好萊塢工會用諸如“數字人沒有生活經驗可借鑒、沒有情感……讓演員失業、貶低人類藝術性”來表示抗議,但這些抗議的原因類似於,流水線造出來棉襖的沒有“靈魂”,必須讓奶奶手工做兩套才暖和,更不能讓奶奶閑著。

其實不分中外,很多真人演員演得還不如AI。

關鍵,動不動就拿藝術的招牌頂在頭上也相當誇張,搞得好萊塢是電影藝術的代言人似的,這個症狀屬於缺什麽吆喝什麽。再說絕大多數時候,藝術不以大眾和市場接受為標準,而好萊塢恰恰把這兩者奉為圭臬。

所以,好萊塢真正麵對的問題,不是急著抵製這抵製那,而是如果觀眾愛看AI演員,蒂利·諾伍德的票房比斯嘉麗·約翰遜高,成本不到請斯嘉麗的十分之一,拍還是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