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廉價版車型終於麵世。
北京時間10月8日,特斯拉正式推出了備受關注的低價版Model Y和Model 3,命名為“標準版”,原有版本則更名為“高級版”。官網信息顯示,標準版Model Y和Model 3的售價分別為39990美元和36990美元,較高級版分別下調5000美元與5500美元,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定價最低的車型。
然而,市場並未報以熱情。發布當日,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4.45%,單日市值蒸發約4600億元人民幣。這款被馬斯克寄予厚望的“親民車型”,在配置上做出大幅削減,被消費者調侃為從“毛坯房”降級為“茅草房”。
這樣的市場反饋也直接反映在專業分析人士的評價中。就連一向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師丹·艾夫斯也坦言對新車型感到失望,認為其降價幅度未達預期。研究公司Futurum Equities首席市場策略師Shay Boloor更直言,這“本質上是一種定價策略,而非產品力的躍升”。
一場本欲“以價換量”的戰略出擊,為何反而遭遇市場冷眼?
三重壓力下打出的“親民牌”
"人們購買這款車的意願非常高。隻是因為銀行賬戶裏沒有足夠的錢。所以我們能把車做得越便宜越好。"馬斯克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的這番發言,清晰揭示了推出廉價車型的初衷——通過降低購車門檻,擴大潛在用戶群體。
然而,這一看似主動的戰略選擇背後,實則是特斯拉不得不麵對的三重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政策窗口的收緊。新車上市前,特斯拉發布的第三季度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顯示,當季全球交付量達49.7萬輛,同比增長7.4%,創下季度交付記錄,暫時扭轉了銷量下滑的態勢。
然而,這一亮眼數據的背後,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稅收抵免政策在9月30日到期前的"末班車"效應——該政策為消費者提供了高達7500美元的購車優惠。有分析師警告,這波銷售熱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需求,隨著補貼退出,第四季度銷量或將麵臨回落。
外媒分析指出,這正是為了應對稅收優惠退坡後的市場空窗,試圖以更親民的價格吸引預算敏感的消費者。馬斯克在7月就曾預警,激勵政策結束後,特斯拉可能將麵臨"數個艱難季度"。這使得廉價車型的推出更具戰略意義。
更深層次的壓力,則來自特斯拉自身的增長困境。從更宏觀的角度看,特斯拉正麵臨全球銷量增長放緩的長期壓力。2024年,其全球銷量為178.9萬輛,同比下降1.1%,為十年來首次負增長。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72.08萬輛,比去年同期的83.1萬輛減少約13.3%。銷量下滑直接導致汽車業務收入下降,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為306億美元,同比下滑18%。
銷量下滑的背後,與特斯拉車型更新換代速度慢、競爭對手強勢崛起密切相關。近年來,包括比亞迪、蔚小理、小米在內的中國品牌快速成長,不僅在本地市場站穩腳跟,更逐步進軍海外,對特斯拉構成持續壓力。以比亞迪為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其純電車型累計銷量已達160.59萬輛,領先特斯拉近38.8萬輛。
除此之外,馬斯克個人的薪酬激勵也成為推動廉價車型問世的重要因素。根據特斯拉在9月提出的薪酬方案,若馬斯克能在十年內實現累計交付2000萬輛特斯拉汽車的目標,他將獲得價值約1萬億美元的報酬。股東大會將於下月對此項方案進行投票,如若通過,馬斯克需要在未來十年內助推特斯拉實現交付超1200萬輛的目標。
從“毛坯房”到“茅草房”
麵對增長壓力與成本目標,特斯拉選擇了一條最為直接的路徑——通過對現有車型進行大幅度的配置簡化,來達成其降價目的。於是,便有了廉價版Model Y和Model 3的誕生。
廉價版Model Y和Model 3的起售價分別為39990美元和36990美元,較原有版本降幅約11%。其中,Model 3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價格最低的車型。實現這一價格下探的關鍵,在於對外觀、內飾與性能配置的多方麵調整。
外觀方麵,前臉設計變化最為顯著:取消了過去的貫穿式燈條,改為分體式車燈設計,視覺上更為簡潔。車身側麵延續了溜背造型,但輪轂從19英寸縮小至18英寸,並采用封閉式造型。若用戶希望保留19英寸輪轂,需額外支付1500美元選裝費。
車尾部分同樣有所調整,取消了漫反射尾燈設計,僅保留一條簡單的貫穿式燈帶。此外,前後車標均被移除,有網友調侃"誰還看得出這是特斯拉"。
車身顏色選擇也十分有限,僅提供灰、白、黑三種基礎色,其中僅灰色為免費選項,白色與黑色分別需加價1000美元與1500美元,而高級版Model Y則提供六種顏色可選。
內飾配置的"降本"體現更為明顯:此前用戶青睞的電動折疊後視鏡、電動方向盤調節均改為手動,座椅材質從高級皮質降為純仿皮或織物,並取消了前排通風與後排加熱功能。後排原有的8英寸觸控屏也被手動出風口取代。此外,氛圍燈、HEPA高效空氣過濾器、自適應遠光燈等功能也被一並取消。
備受爭議的全景玻璃天窗雖得以保留,但底部增加了一層織物內襯。這一改動反而被部分用戶視為"升級",因原先的全景天窗在夏日易導致陽光穿透暴曬,引發不少抱怨。
性能方麵同樣做出妥協:Model Y廉價版搭載69.5千瓦時電池組,續航從574公裏降至516公裏,充電峰值功率從250千瓦降至225千瓦,0-60英裏/小時加速時間也從5.4秒延長至6.8秒,整體動力響應有所下降。
據相關汽車博主統計,廉價版Model Y至少進行了29處改動,多數為對高級版配置的刪減。不過,FSD(全自動駕駛)功能仍作為選裝配置保留,消費者可支付8000美元進行加裝。
廉價版Model 3的降本思路與Model Y類似,同樣通過削減舒適性與便利性配置來控製成本,包括取消後座屏幕、更換座椅材質、減少揚聲器數量以及降低性能參數等。不過,Model 3廉價版仍保留了標誌性的玻璃車頂,從外觀上看與高級版差異不大。
市場用腳投票
盡管特斯拉通過大幅減配成功壓低了價格,但市場對這兩款"簡裝版"車型的反應卻遠未達到預期。
用戶與資本雙雙"用腳投票"。用戶端的不滿首先體現在對產品價值的質疑上。"這個廉價版太失敗了,直接拉低了品牌檔次",一位國內高級版Model Y車主評價道。不少消費者認為,配置的大幅縮水與僅5000美元的降價幅度並不匹配,產品吸引力有限。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不容樂觀。新車發布後,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4.45%。
關於這兩款車型是否會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尚無官方消息。有銷售人士推測,由於北美市場的車型布局與中國不同,廉價版車型的定位與國內現有的後輪驅動版重疊,因此可能不會單獨引入。但據36氪最新報道,特斯拉中國實際上已在推進Model Y和Model 3的減配版項目,兩款新車均進入驗證測試階段,預計投產時間在明年中或更晚。
如若引入中國,按北美售價比例折算,Model Y和Model 3的國內售價分別約為23.45萬元和20.48萬元,較現有後輪驅動版僅便宜約3萬元。
"如果是這個定價,在國內恐怕難掀波瀾。"多位業內人士持保守態度。一方麵,配置的大幅削減直接影響用車體驗,有車主表示"寧願多花3萬元購買高級版或二手原版";另一方麵,在20-25萬元價格區間,特斯拉將直麵小米SU7、小鵬P7+、比亞迪漢EV、樂道L60等強勁對手,這些車型在續航與智能配置上均具備競爭優勢。
業內普遍認為,特斯拉若想依靠廉價車型實現"以價換量",其在華定價需下探至20萬元以內,或提供比北美版更具誠意的配置,否則難以在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一位特斯拉銷售也坦言:"這兩款車雖然稱為平價版,但價格並不算低,按這個定價上市,預計不會太受歡迎。"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特斯拉推新節奏明顯加快,從前不久的Model YL進軍六座市場,到如今推出廉價版強攻低價區間,頻繁動作背後是其提振銷量的迫切決心。
然而,在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梅鬆林看來,特斯拉的策略仍顯保守。他指出,公司選擇在現有車型上進行調整而非實現更大創新,部分原因或在於"馬斯克關注的大事太多,在特斯拉上花的功夫不如早期多"。近年來,馬斯克積極推動特斯拉向AI與機器人領域轉型,甚至叫停了平價車型Model 2項目,將資源傾注於Robotaxi、xAI和Optimus機器人,全麵押注AI戰略。
梅鬆林認為,特斯拉的早期先鋒優勢正逐步喪失。能否突破當前困局,取決於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戰略定位——"在他的版圖中,是其他事務重要還是特斯拉重要?隻要他能重新聚焦,當前困境都有望解決。"
曾憑借創新與品質引領行業變革的特斯拉,如今正麵臨銷量增長與品牌價值的雙重挑戰。要重燃市場熱情,特斯拉需要的或許不僅是價格的讓步,更是一個能再次打動消費者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