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特朗普美國時間周五突然變臉,威脅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征100%關稅,但老胡個人預測,特朗普兌現這一威脅,將中美重新拉回到4、5月份高關稅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中美達成階段性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更大。
老胡注意到,特朗普在當地時間周五針對中國宣布稀土出口新規發了兩個情緒衝動的帖子之後,到老胡發這篇稿子的大約40個小時裏,他沒有進一步發帖威脅中國,其團隊的其他人也沒有很突出地講這件事。另外,特朗普本人還就原計劃的兩國在韓國APEC期間舉行會晤一事,朝著一開始他希望會晤的方向重新對記者做了表達。
最重要的是,中美之前互加100%以上的關稅,已經折騰一輪了,美方當時的施壓對中國根本沒起作用,反而讓它自己跟著蒙受了損失。後來是特朗普團隊後退了,走向了與中方的平等談判,實現了休戰。
現在,什麽情況都沒有改變,美方未增加一個能夠壓製中國的新工具,再把關稅加到100%以上,等於回到4、5月份,當時擊退了美方的中國這邊隻會士氣更旺,特朗普拿什麽收場呢?他用什麽對美國輿論做交代呢?
特朗普最需要向美國選民不斷展現自己“勝利了”,隻要能夠達成協議,他的贏學就能充分發揮。如果對抗,他需要能夠明顯壓倒對方的充分證據。如果他真在11月1日給中國加100%關稅,肯定最多隔一天,中國給美國加100%關稅的拳頭就將打回來。美國股市肯定暴跌。
周五,他對中國加征100%關稅的威脅一發出,美股已經大跌了一波,標準普爾500指數跌了2.7%。
跟中國升級貿易戰,隻能表明特朗普拿中國沒招了,他不得已隻好把對華已經不起作用的關稅重新搬出來,給自己遮羞。那將惹得各界怨聲載道,這對他來說肯定不是上策。
中國商務部周日就特朗普關稅新威脅和中方發布稀土出口管製新規等答記者問,其中有3點特朗普團隊肯定注意到了。
一是,9月中美馬德裏經貿會談以來,短短20多天時間,美方持續新增出台一係列對華限製措施,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製實體清單和特別指定國民清單;通過穿透性規則任意擴大受管製企業範圍,影響中方數千家企業;無視中方關切和善意,執意落地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潛含的意思是,這輪中美緊張完全是美國挑起的,中方被迫反製。
二是,中國商務部強調中國的出口管製不是禁止出口,隻要是用於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準,相關企業無須擔心。答記者問還說,中方將依法依規開展許可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申請予以許可,同時,積極考慮適用通用許可、許可豁免等多種便利化措施,有效促進合規貿易。
三是,中國商務部表示,動輒以高額關稅進行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對於關稅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老胡總結的這3點裏,第一點是說明中國稀土出口管製的緣由,後兩點則屬於“胡蘿卜加大棒”,在當前局勢下很有可能對美方產生應有的影響力。
中美之間的實力格局已經改變,通過今年以來的反複交手,相信特朗普團隊已經有所感悟。特朗普這次威脅對中國征收100%關稅,把日期放到了11月1日,也就是韓國APEC會議和預期的中美會晤之後,就是給事情轉機預留了空間。
APEC會議之前的這段時間是中美各自亮籌碼、掰手腕的階段。大家或許還記得,今年5月日內瓦會晤之前,中美雙方說的話都很重,都毫無讓步的意思。會談剛開始時,甚至傳出雙方疑似談崩了的猜測,但是結果卻是雙方達成了共識,兩邊都降115%的關稅,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
現在的情況是,中國更加主動,底氣更足。特朗普雖然叫喊得厲害,但他手裏的確沒有新牌,所以他的威脅更像是施壓中國的策略。他本人仍然非常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避免中美經貿衝突嚴重升級。
美國要想建立起像中國這樣的稀土全產業鏈,老胡看到有西方的分析說,大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中美今後的長期態勢應該是又談又打的相互交織,但在這當中,中國的主動權會不斷增加,而且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裏,雙方衝突完全失控的可能性我認為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