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經濟學人:川普沒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後盤算

經濟學人:川普沒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後盤算

文章來源: 三立新聞網 於 2025-10-12 13:12: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前言

在美中關稅戰休戰一陣子後,戰火在這個周末再度被點燃!中國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製,美國總統川普隔天馬上對中國加徵額外的100%關稅以及對“任何及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製作為反擊。川普稱新關稅將在11月1日生效,並認為延遲生效是談判策略之一,“之所以設定在11月1日,就想看看會發生什麽事”。《經濟學人》11日分析指出,“觀望等待”是處理中美關係的明智之舉,而中國之所以會有這“突如而來”的稀土禁令,則可能是出於3種考量。

經濟學人:川普沒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後盤算

中國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製後,美國總統川普隔天馬上對中國加徵額外的100%關稅以及對“任何及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製作為反擊。(圖/新華網、川普X)

美中關稅戰與中國“莫名冒出”的敵意

《經濟學人》報導指,麵對川普的關稅戰,世界各國幾乎都盡量避免以同樣手段對美國展開報複性關稅,大部分國家都認為與其要冒著與美國衝突的高風險,不如想辦法安撫川普;然而,中國是例外,美中之間你來我往互相課徵高關稅,直到春季才達成最後一刻的停火協議。

但這次停火就在10月初破裂,中國9日的稀土出口管製引發了川普新一輪的100%關稅與關鍵軟件的出口管製。川普還稱,他將關稅實施日壓在11月1日,就是希望能觀望情勢,評估是否還有談判空間。

報導指,川普與其他人應該都對中國的的出口管製舉動措手不及,因為雙方似乎早在6月就解決與中國的稀土的爭端,因此川普才會稱中國的稀土政策是“莫名冒出”的敵意。但分析認為,中國的舉動或許沒這麽“莫名”,有可能是出於這三個動機:準備、施壓與惱怒(報複)。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準備

首先是“準備”(prepareation)。中國領導層早就意識到,在經濟戰的時代,稀土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因此,他們一直認真建立一套監管框架,讓中國能在必要時便將這個武器運用到極致。

新規就是這一計劃的延伸,管製範圍遠超以往,凡是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產品,即使由外國企業製造並售往第三國,也需取得許可;甚至即便產品本身不含中國稀土,隻要使用了中國的採礦、冶煉或磁鐵製造技術也受規範。其實這些規定在實務上難以監控與執行,但在原則上,它們主張了一種與美國常用、且中共本身也很痛恨的做法:“長臂管轄”。

規範一旦生效,中國可依情勢決定核發許可的速度與嚴格程度,在和平時期可快速批準,減少供應鏈的幹擾;但若貿易關係惡化,則可透過拖延審批或強化執法來“掐住”供應鏈。無論情勢好壞,這套製度都將增加全球科技企業的監管負擔。不過,若從“準備”角度看,這更像是一項預防措施,而非主動升級。



中國領導層早就意識到,在經濟戰的時代,稀土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圖/維基百科)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施壓

其次,它也可能是外交施壓手段(pressure)。中國有可能是想在川普與習近平於月底的APEC峰會場邊會晤前先施壓。稀土管製並非唯一的籌碼,中國反壟斷機構近期也調查了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與高通(Qualcomm)的併購案。

中國或許想用這些“棍子”配合些許“胡蘿卜”,例如承諾購買美國黃豆或投資美國製造業。依此推測,中共認為這場會麵可讓川普進入“交易模式”,或許能以威逼利誘並進的方式,讓川普減少對中國的現有關稅,以及放寬芯片出口限製。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報複

第三,可能是出於報複(retaliation)而非升級情勢(escalation)。分析認為,中國的稀土管製可能是中國對美國上月末推出的所謂“50%規則”的憤怒反應。根據這項規則,美方對外國企業實施的任何貿易限製,也自動適用於該企業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美國官員認為這隻是關閉法律漏洞的無害措施,但中國一向對此類舉動高度敏感,或許視其為違反了近期雙邊貿易談判的精神。

後果有哪些?

無論中國此舉的動機是準備、施壓還是報複,顯然都未料到川普會如此強硬地反擊。美國總統甚至威脅取消與習近平的會麵,這將打亂北京的外交盤算。而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短期內若失去美國芯片設計軟件,將難以為繼。中國領導層也不會樂見更高的關稅,儘管他們可能計算過,三位數的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衝擊會比對中國更大。

兩大強權都不希望目前這場貿易衝突繼續升溫,但雙方都難以退讓。中國或許願意在執行層麵提供某些保證,但不太可能在外部壓力下撤回法規;而川普則不願顯得軟弱。他的內閣中較為理性的官員,例如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葛裏爾(Jamieson Greer)在與中方反覆談判後,如今可能也難免感到挫折。

貝森特在兩國首次於日內瓦會麵後曾表示,若雙方能更早建立定期溝通機製,過去幾輪貿易升溫本可避免。然而,近幾天的發展顯示,即使雙方保持對話,這兩個全球超級強權仍難免陷入衝突與誤判。在美中深度依存的同時,他們仍被深深的不信任所分隔。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杜魯道赤裸上身"擁吻凱蒂佩芮"!直擊照曝光
川普對中祭100%關稅!加密貨幣市場血洗
她的公義,是她的罪證
“價格屠夫”比亞迪,降價也賣不動了?
哈瑪斯警告:隨時準備好"重新開戰",拒絕離開加薩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北京自認處強勢地位態度強硬
川普繼續追殺政敵 美媒:司法部擬提前起訴博爾頓
中國艦艇被拍到在此集結 疑似進入高度戰備狀態
諾獎得主暴論:AI已經有意識 它自己不知道而已
加州選民將決定美國命運 “2028或無法舉行大選了”
美國ICE突襲升級,華人社群受衝擊
激怒川普課100%關稅?中國真正目的恐打錯算盤
TikTok分拆後新布局?傳「川普19歲帥兒」出任高層
議長約翰遜在直播中遭兩黨選民輪番斥責 臉色蒼白…
川普關稅威脅 消息一出 北京市民怎麽看?
貿易摩擦升級,再看稀土產業邏輯
中國老板趁十一長假跑路 設備搬空 員工上班傻眼
中國稀土管製衝擊!三星台積電或須重建供應鏈
川普發文前 神秘“巨鯨”精準做空幣圈 30分鍾狂賺$2億
錫安教會在全國各地的近 30 名牧者同工相繼被拘留或失聯
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加100%關稅,中方批評"雙重標準"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經濟學人:川普沒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後盤算

三立新聞網 2025-10-12 13:12:36



前言

在美中關稅戰休戰一陣子後,戰火在這個周末再度被點燃!中國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製,美國總統川普隔天馬上對中國加徵額外的100%關稅以及對“任何及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製作為反擊。川普稱新關稅將在11月1日生效,並認為延遲生效是談判策略之一,“之所以設定在11月1日,就想看看會發生什麽事”。《經濟學人》11日分析指出,“觀望等待”是處理中美關係的明智之舉,而中國之所以會有這“突如而來”的稀土禁令,則可能是出於3種考量。

經濟學人:川普沒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後盤算

中國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製後,美國總統川普隔天馬上對中國加徵額外的100%關稅以及對“任何及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製作為反擊。(圖/新華網、川普X)

美中關稅戰與中國“莫名冒出”的敵意

《經濟學人》報導指,麵對川普的關稅戰,世界各國幾乎都盡量避免以同樣手段對美國展開報複性關稅,大部分國家都認為與其要冒著與美國衝突的高風險,不如想辦法安撫川普;然而,中國是例外,美中之間你來我往互相課徵高關稅,直到春季才達成最後一刻的停火協議。

但這次停火就在10月初破裂,中國9日的稀土出口管製引發了川普新一輪的100%關稅與關鍵軟件的出口管製。川普還稱,他將關稅實施日壓在11月1日,就是希望能觀望情勢,評估是否還有談判空間。

報導指,川普與其他人應該都對中國的的出口管製舉動措手不及,因為雙方似乎早在6月就解決與中國的稀土的爭端,因此川普才會稱中國的稀土政策是“莫名冒出”的敵意。但分析認為,中國的舉動或許沒這麽“莫名”,有可能是出於這三個動機:準備、施壓與惱怒(報複)。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準備

首先是“準備”(prepareation)。中國領導層早就意識到,在經濟戰的時代,稀土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因此,他們一直認真建立一套監管框架,讓中國能在必要時便將這個武器運用到極致。

新規就是這一計劃的延伸,管製範圍遠超以往,凡是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產品,即使由外國企業製造並售往第三國,也需取得許可;甚至即便產品本身不含中國稀土,隻要使用了中國的採礦、冶煉或磁鐵製造技術也受規範。其實這些規定在實務上難以監控與執行,但在原則上,它們主張了一種與美國常用、且中共本身也很痛恨的做法:“長臂管轄”。

規範一旦生效,中國可依情勢決定核發許可的速度與嚴格程度,在和平時期可快速批準,減少供應鏈的幹擾;但若貿易關係惡化,則可透過拖延審批或強化執法來“掐住”供應鏈。無論情勢好壞,這套製度都將增加全球科技企業的監管負擔。不過,若從“準備”角度看,這更像是一項預防措施,而非主動升級。



中國領導層早就意識到,在經濟戰的時代,稀土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圖/維基百科)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施壓

其次,它也可能是外交施壓手段(pressure)。中國有可能是想在川普與習近平於月底的APEC峰會場邊會晤前先施壓。稀土管製並非唯一的籌碼,中國反壟斷機構近期也調查了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與高通(Qualcomm)的併購案。

中國或許想用這些“棍子”配合些許“胡蘿卜”,例如承諾購買美國黃豆或投資美國製造業。依此推測,中共認為這場會麵可讓川普進入“交易模式”,或許能以威逼利誘並進的方式,讓川普減少對中國的現有關稅,以及放寬芯片出口限製。

中國稀土禁令動機:報複

第三,可能是出於報複(retaliation)而非升級情勢(escalation)。分析認為,中國的稀土管製可能是中國對美國上月末推出的所謂“50%規則”的憤怒反應。根據這項規則,美方對外國企業實施的任何貿易限製,也自動適用於該企業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美國官員認為這隻是關閉法律漏洞的無害措施,但中國一向對此類舉動高度敏感,或許視其為違反了近期雙邊貿易談判的精神。

後果有哪些?

無論中國此舉的動機是準備、施壓還是報複,顯然都未料到川普會如此強硬地反擊。美國總統甚至威脅取消與習近平的會麵,這將打亂北京的外交盤算。而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短期內若失去美國芯片設計軟件,將難以為繼。中國領導層也不會樂見更高的關稅,儘管他們可能計算過,三位數的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衝擊會比對中國更大。

兩大強權都不希望目前這場貿易衝突繼續升溫,但雙方都難以退讓。中國或許願意在執行層麵提供某些保證,但不太可能在外部壓力下撤回法規;而川普則不願顯得軟弱。他的內閣中較為理性的官員,例如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葛裏爾(Jamieson Greer)在與中方反覆談判後,如今可能也難免感到挫折。

貝森特在兩國首次於日內瓦會麵後曾表示,若雙方能更早建立定期溝通機製,過去幾輪貿易升溫本可避免。然而,近幾天的發展顯示,即使雙方保持對話,這兩個全球超級強權仍難免陷入衝突與誤判。在美中深度依存的同時,他們仍被深深的不信任所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