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哥來了!”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人群立刻躁動起來。烈日下,幾十隻手臂突然舉高了手機,攝像頭跟著聲音齊刷刷轉往同一個方向——下午3時30分左右,遲了約半小時,“雞排哥”李俊永騎著擺攤三輪車出現在大家視線裏,一身白色T恤配黑色長褲,略顯疲態。
排隊等待購買雞排的人數已經過百,隊伍遠到50米開外,好奇的顧客紛紛探出腦袋。車剛停好,一群人又呼啦啦地湧上來,裏三層外三層,幾乎全方位將他包圍。不斷有正在直播的博主衝他喊話,好奇他為什麽遲到,問他願不願意收學徒,讓他快向直播間裏的網友打招呼。
他是被流量選中的人。憑借熱情親切的服務態度、獨具特色的經營方式,“雞排哥”在社交平台圈粉無數,網友打趣其“6元的雞排賣出了60元的情緒價值”,稱他為“景德鎮雞排主理人”。開通短視頻平台賬號第四天,他的粉絲數量突破19萬,發布的6條作品共獲讚87.7萬。
嘈雜中,李俊永沒有抬頭,眼裏隻有麵前的兩個油鍋,他麻利地將新油倒進鍋裏,迅速過濾掉油渣,擺出裹好的雞排,等待油熱開炸,將雞排送到等待已久的客人手中,並為其提供滿滿的情緒價值。
被層層圍住的攤位。圖/九派新聞
“顧客的消費體驗是愉快的,這就是我的夢想。”李俊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無論有沒有熱度,自己都始終如一。盡管已經連續多天隻睡三四個小時,但“我熱愛我的事業,我累,我還是高興。”李俊永說,“我不能讓他們(排隊的顧客)失望。”
【1】躁動
熱鍋間隙,有人插了隊,等待已久的顧客氣得破口大罵。部分顧客排了半天,見隊伍遲遲未動,時不時要讓同伴上前看一眼,焦慮的情緒蔓延開來。
天氣突然變化,狂風大作,雷聲驚人,大雨落了下來。一位主播舉著手機支架在攤位前來回晃悠,淋著雨求大家“點點關注”。隔壁賣綠豆湯的攤主不知從哪裏掏出了三把傘,長短不一,吆喝著“10塊錢一把。”
等候的顧客紛紛撐起傘或穿上雨衣,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即便淋得渾身濕透的小夥,也放話“今天吃不到雞排就無法原諒自己”。
他們已經等候了很長時間,排在首位的男生中午12時就到了攤點,下午的擁擠場麵讓他傻了眼。相比之下,緊隨其後的大哥早已泰然,他的工作是同城閃送,應不同顧客需求,已經連續6天來代購雞排,一次20元。
這些聲音暫時還沒傳到李俊永的耳朵裏,他開始忙著和雞排“打交道”,手裏的活沒停過。他的聲音已經有些沙啞,仍一直與顧客溝通,還要時不時扭頭注意後方雞排裹粉的質量。他和老婆各支了一個雞排攤,但大家多衝著他去。
在一旁幫忙的“雞排舅舅”稱,收攤回家後,夫妻倆每天備料到淩晨兩三點,僅睡三四個小時後又再起床準備,下午3時準時出攤。
9月23日晚上8時許,空中下著小雨,餘蕾(化名)帶著媽媽前來排隊,“我以為下雨了人會少一點,沒想到還是那麽多。”三四年前,她開始向“雞排哥”買雞排,幾乎每周吃上三四次,每次買兩三份,再加一份雞柳,全家分著吃。“好吃”是她購買的主要原因,在她看來,這裏的雞排酥、脆、嫩,比一些連鎖店更美味。
餘蕾此前並不知道“雞排哥”的火爆程度。由於天氣太熱,她幾個月沒去光顧,直到9月21日再見麵,“雞排哥”已經被團團圍住,原以為是從攤位對麵的博物館過來的一批遊客,走近一看,全是攝像頭,她趕緊逃開。
攤販們的印象中,“雞排哥”火起來也就是這三四天的事。他火後,很多想蹭蹭人流的攤子都往這兒跑,小攤數量翻了好幾番。當地城管局還成立了專班,對現場流動攤販、秩序進行管理維護。
李俊永所在的小吃街。圖/九派新聞
一位小吃攤主已經在這條街上擺了六七年,她介紹,之前附近的學生是主要客源,攤主們根據放學時間,下午4點出攤,晚上7點街上就沒人了,但現在直到晚上也熱鬧,她的出攤時間隨之調整為下午2點到晚上9點半,“他火了,我也高興,生意多少也好一點。”
在她看來,“雞排哥”搞笑,吸引了拍短視頻的博主,是他能火起來的原因之一。旁邊的顧客聽到,建議她“也拍一點搞笑的視頻”,她笑笑回複,“拍不來,這個是天分,搞不了的。”
【2】“可能要火”
幾年前,因為短視頻,李俊永在景德鎮小“火”了一把。
餘蕾也因此第一次吃上了他的炸雞排。印象中,雖然沒有火到大排長龍,但顧客也不少,很多人專程開車去買,八九個人在攤位旁圍成一圈,有人一買就是十幾份,一撥人離開,下一撥很快又來,“基本上沒有能休息的時候”。她記得,當時“雞排哥”一般出攤到晚上8點,他媽媽有空時也會去幫幫忙。
同樣是短視頻出圈,這次的火爆範圍遠遠超出了景德鎮。
自媒體博主小甜甜(化名)自稱是第一個把“雞排哥”拍到火爆全國的人,響亮的“雞排世家”名號也出自她的想法。
她回憶,拍攝時自己正好是“雞排哥”的最後一位顧客,他馬上要轉換攤位,急急忙忙趕往學校的狀態被捕捉到鏡頭中。
9月19日,她在短視頻平台發布了這條隨手一拍的視頻,點讚量很快超過20萬。次日,她加上“雞排哥”的微信,對方表示自己也聽說了這件事,“可以說你真的太棒了”“你已經超越99%的人了,你知道嗎?”看著對方輸入狀態顯示“正在講話中”,小甜甜“甚至能腦補出他的語氣”。
跟“雞排哥”聊天是她去買雞排的一大原因,她好奇他會怎麽逗笑自己。在她看來,他的肢體動作很有意思,語速也快,喜歡用英語的語法說中文,而且對每個顧客的態度很好,“我覺得沒有人會拒絕這種人”。
小甜甜發布的視頻。圖/@甜甜小圓圈
21日上午,她發布了另一條視頻,後來被廣大網友搬運並二創,“我心裏有數”“這種場麵我還是在控製”等“雞排哥”的經典語錄多出自於此。
按下“發布”鍵15分鍾後,視頻瀏覽量超過1萬,她隱隱有些預感,“可能要火”,後來數據的增長完全超出想象。截至9月26日晚,這條視頻點讚量達189.8萬。而早在當天下午,就有官方媒體找到她,幾大社交平台也想聯係“雞排哥”,她意識到,這次他可能要火出景德鎮了。
當天,她去了“雞排哥”的攤位,當時主要還是本地人在排隊,但這之後,全國各地的遊客都來了。網友催她去直播,開播第一天,她的直播間觀看人數就超過了8000人。
“我覺得他火是必然的。”在小甜甜看來,“雞排哥”很注重方式方法,幹什麽都會成功,“他請顧客幫忙打開塑料袋,用自己的語言讓顧客舒服,心甘情願地去幫他,顧客聽得開心,還有參與感。”
【3】健談有梗,像個主持人
突如其來的走紅,“雞排哥”本人在麵對鏡頭時表示,並不感到十分意外。他坦言,早在三四年前,自己就已經是景德鎮小有名氣的攤主。但他沒想到這一次竟火出了當地。
李俊永今年48歲,江西南昌人。6歲來到景德鎮後,在這裏讀完小學、初中和技校。畢業後,他先在分配的工廠裏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出來單幹,去南昌學了三年廚師,配菜、炒菜,一個人能支起幾桌飯菜。
學廚歸來後,他在景德鎮做過一兩年廚師,但工資難以支撐生計,1996年起,李俊永索性支起了小吃攤,做起了攤販。
這些年,他賣過土家醬香餅、雞蛋餅、涼皮,還支過燒烤攤烤羊肉串,後來他主要做裏脊肉餅和雞柳雞排。李俊永侄子記得,光賣雞柳雞排就賣了足足有10年。
二十多年的擺攤經曆,李俊永不覺得膩,這不僅是他謀生的方式,更是他熱愛的工作,尤其看到自己製作的小吃受到顧客喜愛時,總是充滿動力。
從一開始擺攤,他的生意就不差。做小吃這行,學校周邊是他的“主戰場”。他笑稱自己特別有“小孩緣”,攤子前總圍著一群學生。不少孩子即便畢業升學了,還會特地騎車回來買。久而久之,他和不少學生成了朋友,學校的大小消息他總能第一時間掌握,用李俊永的話說,“就像我的‘臥底’一樣,有時候會跟我說今天星期六別來喲,今天我不上課。”
李俊永的顧客不限於學生,不同年齡層的成年人也愛光顧他的生意。餘蕾就是他的忠實顧客之一,她不僅自己愛吃,還帶著媽媽一同光顧。在她看來,李俊永的雞排味道可口,本人也格外熱情、記性好,“每次我一過去,他就說‘老朋友你來了’,而且要幾份,什麽口味,他都知道。”
餘蕾喜歡聽李俊永說話,在她的記憶裏,李俊永攤位前總是歡聲笑語,他不僅健談,還特別有梗。有一次自己忘記提前打開塑料袋,李俊永看著她一本正經地說,“老朋友,可以打開你這兩個小袋子嗎?”餘蕾一邊分享,一邊手舞足蹈地模仿起來,“(李俊永)每次說話跟跳舞一樣,很搞笑。”
張張(化名)每次見到李俊永的攤位,總會買上兩個雞排。她覺得,李俊永更像一個“主持人”,能把排隊等候的顧客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次她問“雞排還要等多久”,李俊永認真地比劃著流程“做完這個做這個,做完這個做這個,等一下就到你了。”再追問他“能不能忙得過來”,李俊永自信表示,“這點場麵我還是控製得了的!”
她還記得,半年前李俊永急著挪攤位,招呼她一起跟過去,“他說有個仿冒他的攤主,會占了他的位置,他現在必須要趕過去,不然大家會以為那個是他。”張張笑著說,旁邊有熟悉李俊永的攤主補充道,“他在逗你呢!”
談及李俊永,老顧客們總有無數的細節分享。在他們看來,李俊永的走紅並非偶然。小甜甜認為,”我覺得他是有個人魅力在的,像小太陽,不隻是他,他家所有人都是樂嗬嗬的。“
李俊永媽媽在幫忙。圖/九派新聞
李俊永火了之後,家裏人都來幫忙,網友們還親切地稱之為“雞排世家”,李俊永妻子的雞排攤,擺在李俊永的斜對麵,李俊永的媽媽和二舅哥負責雞排下鍋前的裹料。後來,侄子、小舅哥也都來幫忙,一家人按照各自的分工,熱熱鬧鬧地忙碌著。
【4】“壓力很大”
被流量擊中後,李俊永成了小吃街的 “話題中心”,不管是排隊的食客、相鄰的攤主,還是路人,話題總離不開 “雞排哥”。
有人盤算著,“這麽多人排隊,肯定得大賺一筆”,也有人看著李俊永的身影,擔憂地討論:“每天從下午忙到半夜,他能撐到國慶嗎?”
挨著李俊永的攤販,這兩天因為他的火爆,也多了不少生意,顧客也朝著他們打聽李俊永的消息,詢問是否羨慕,一名賣魷魚的攤主直言,“我不羨慕,他從來沒停過,沒辦法休息,回家還要備貨。”但話鋒一轉,他又笑著說,“我要是這麽火,我一天能賺好幾萬。”
被人群層層包圍的李俊永,還努力保持著往日的幽默,但李俊永的家人覺得他“現在很緊繃,壓力很大”。
爆火前,李俊永每天上午在中學門口賣裏脊肉餅,下午到景德鎮市第五中學附近賣雞排雞柳。走紅後,他將上午的出攤計劃取消,專心準備下午的出攤,但原定八點半收攤的計劃,每晚都在延長。
李俊永怕來的客人失望,一邊努力多備點食材,一邊施行了限購舉措,希望多一些人能嚐到。然而,即使每天炸到晚上十點半,仍有顧客沒能買到。“其實永遠炸不完的”,李俊永家人說,周三晚上本打算7點截單,但是李俊永怕辜負沒吃到的食客,最後作罷。
李俊永。圖/九派新聞
有人說要抓住這次爆火的機會,“他不是,其實他真的不在乎這些”,李俊永家人說,層層包圍的人群,以及油鍋不斷上湧的熱浪,李俊永每天像被罩在一團熱氣裏,周二下午就出現了中暑症狀。後來,有熱心市民送來了大風扇。
但麵對鏡頭,李俊永從不提這些。24日,在麵對媒體采訪時,他語氣輕鬆表示,“(晚上)11
點鍾收工,我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我真的不感覺累,因為熱愛,所以喜歡。”但他也坦言,“其實我不希望打擾到我的生活,我還是按照我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
小甜甜不知道這陣爆火會給李俊永帶來什麽,“我去現場看到鏡頭都圍著他,相當於一個公眾人物,他的每一句話可能都會被放大。”她說不出這波流量是好是壞,但她覺得李俊永“有些緊張”,“我最近在他旁邊直播,感覺到他還是搞笑的,隻是可能現在更累一點。”但李俊永家人認為,“這麽多人圍著他拍,他心裏有壓力了”。
李俊永的家人透露,他們也勸過李俊永休息一兩天,“他不同意,他怕大老遠來的人吃不到。”還有路人給他們出主意,“找人幫忙炸,他站在那裏互動一下也可以”,李俊永家人稱,“他不會放心的。”
“我希望他越來越好。”小甜甜說,等李俊永沒那麽忙的時候,她想跟他通一次電話,或者見麵,聊聊天。“但肯定不是現在,我知道很多人正在聯係他,我不想去打擾他。”但具體要聊什麽,小甜甜也不知道,她說,之前在李俊永的攤位上,他總會主動找話題,“根本不需要我主動開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