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令,將企業為H-1B簽證申請人支付的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特朗普宣稱,此舉旨在確保美國引進的是高技能、不能被美國人替代的人才。
據美國彭博社22日報道,由於超過70%的H-1B簽證持有者來自印度,特朗普出台的新政策將衝擊印度價值2800億美元的科技服務業,威脅其業務外包模式,給美印兩國關係蒙上一層陰影。分析人士認為,這相當於“給美印關係的棺材釘上一顆大釘子”。
H-1B簽證允許美國公司雇用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以填補在美國國內難以找到合適人才的專業職位。美國每年向雇主發放6.5萬個H-1B簽證,用於引進特定領域的臨時外籍員工,並為擁有高等學位的申請人提供2萬個簽證。
印度員工是H-1B簽證計劃的主要受益者,超過70%的H-1B簽證持有者來自印度。彭博社稱,通過H-1B簽證計劃,印度外包商在過去幾十年裏構建起了規模龐大的科技服務業,塔塔谘詢服務公司、印孚瑟斯公司等印度軟件公司在美國企業部署了數萬名工程師。
隨著特朗普對H-1B簽證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印度價值2800億美元的科技服務業將遭受衝擊,數萬個工作崗位麵臨威脅,10萬美元的費用將迫使印度外包商重新考慮其經營計劃。
當地時間9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 IC photo
特朗普政府自上個月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征收50%關稅,導致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不過,特朗普當地時間9月16日致電印度總理莫迪,提前一天祝賀其75歲生日,兩國關係似乎出現緩和的跡象。印度商務部長皮尤什·戈亞爾本周將訪問美國,尋求推動貿易談判。
但H-1B簽證政策的變化,給美印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增加了兩國貿易談判中的變數。印度研究機構社會發展委員會的專家比斯瓦吉特·達爾(Biswajit
Dhar)說:“這是印美關係棺材板上的一顆大釘子。10萬美元的費用就像服務業的非關稅壁壘,旨在將印度專業人員拒之門外,對兩國關係造成嚴重打擊。”
此前的美印貿易談判一直聚焦商品,而非信息技術和金融等服務,但特朗普新出台的簽證政策改變了這一點,讓印度服務業支撐的經濟卷入了貿易衝突。野村控股新加坡分公司的經濟學家索納爾·瓦爾瑪(Sonal
Varma)表示,貿易談判逐漸與地緣政治目標交織在一起,增加了“解決摩擦”的困難。
瓦爾瑪認為,新政策提高了印度的中期增長風險,增加了印度政府刺激內需的壓力。服務業約占到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製造業的占比僅為17%。
經濟學家還警告稱,美國簽證政策的變化可能導致印度僑匯收入減少,並削減印度本就表現糟糕的貨幣。彭博社援引花旗集團的統計數據指出,印度裔約占到美國人口的1%,技術工人每年向印度國內匯款近350億美元。
印度南部特倫甘納邦首席部長雷萬特·雷迪(Revanth
Reddy)敦促莫迪以“戰爭狀態”對待這一問題,他警告稱,印度IT從業者在美國將遭受“難以想象的痛苦”。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滕杜·帕利特(Amitendu
Palit)說:“服務業麵臨的壓力將把印度推向絕境,接下來,它將很難抵抗美國的要求。”分析人士還表示,簽證規定將加劇莫迪的壓力,他的政府需要努力在印度國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印度青年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維持在40%左右。IT服務業是印度一個重要的就業領域,去年增加了12.5萬個新崗位,使得該行業的直接就業總數接近600萬人。
印度反對黨正激烈抨擊莫迪政府,指責其未能對美國采取堅定的立場。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稱,莫迪的沉默表明他是一個“軟弱的總理”。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指出,美國政府的行為是對印度的欺淩。
印度智庫阿南塔中心的首席執行官英德拉尼·巴奇(Indrani
Bagchi)說:“我認為,莫迪以前從未麵臨過這種壓力……在大多數印度人看來,這個國家似乎是被特朗普政府專門挑出來進行某種持續的攻擊。”
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想要限製移民流入來保護美國的就業機會,但他的簽證政策可能適得其反。彭博社稱,收緊H-1B簽證可能增加美國公司的成本,並促使這些公司擴張在海外的全球能力中心,微軟、穀歌、高盛等美企都在印度運營著大型全球能力中心。
“如果美國公司無法進行在岸外包業務,它們可能尋求在印度等地擴大離岸業務,即使這意味著要支付額外的費用,”通信公司Digital
Sea的首席執行官巴斯卡爾·拉奧(Bhaskar
Rao)說,“特朗普的決定顯然是為了取悅選民,但受H-1B簽證限製影響的初級和中級專業人員能否被替代,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