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的名稱更改為“戰爭部”後,五角大樓再次大幅收緊媒體政策。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0日報道稱,五角大樓最新公布的一份備忘錄顯示,今後所有進入該機構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強製簽署一份“保密協議”。
9月20日,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航拍圖。
據報道,協議明確要求記者不得收集、發布任何未經官方正式批準的信息,範圍既包括機密信息,也涵蓋“受控非機密信息”(CUI)——這類信息雖未達到保密級別,卻帶有一定敏感性。文件警告稱,若新聞工作者違規獲取信息或發稿播報,將麵臨被吊銷五角大樓進入許可證的風險。
分析認為,這套新規勢必會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及今後的報道內容。其中最直接的變化是,記者今後很難再通過軍方“未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獲取消息;而五角大樓對CUI類信息的限製更被認為“打擊麵寬泛”。美國《華盛頓郵報》舉例稱,今年6月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閱兵式上受閱坦克的數量,最初就被列為CUI類別。事實上,五角大樓對媒體的限製早有端倪。最近數月,美國政府接連爆出一係列嚴重泄密事件。其中,令國防部尤為尷尬的“群聊門”泄密事件,成為五角大樓收緊相關政策的重要導火索。
《華盛頓郵報》稱,此次強製媒體工作者簽署“保密協議”,標誌著五角大樓維係數十年的慣例突然轉向:過去幾十年來,美國曆任防務官員均秉承對媒體開誠布公的態度,如今的政策顯然與這一傳統相悖。對此,五角大樓發言人肖恩·帕內爾19日回應稱,最新政策隻是保護敏感信息與國家安全的“基本通則”,與美軍各軍事基地奉行的標準一致。當晚,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X上強硬表態,稱“五角大樓可不是讓那些新聞媒體運營的……這些人也不應在一個安全機構內四處遊蕩。佩戴證件、遵守規章,否則就回家待著去”。
五角大樓的這一動向引發美國新聞業界的強烈譴責。美國國家新聞俱樂部主席巴爾薩摩痛批新規是對“獨立新聞報道的迎頭痛擊”。他表示,如果新聞內容必須先經過美國政府批準,那麽公眾最終看到的“隻是官方希望他們看到的內容”,這一現象應當引起每一位美國人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