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與中方達成貿易協議 特朗普拒絕批準對台軍售
德國之聲
2025-09-19 06:50:04
據鳳凰衛視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9月18日報道,知情人士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與中方達成貿易協議,拒絕批準對台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據報道,此項對台軍援方案價值超過4億美元,所提供的裝備將比以往更具殺傷力,包括彈藥和自主無人機。
知情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仍有可能改變決定,但此舉已顯示美國對台政策的重大轉變。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尋求與中國達成廣泛貿易協議的同時,放緩了中美競爭,可能會延長雙方的貿易休戰期。
白宮官員在聲明中表示,對台軍援的決定尚未最終確定。
另外,一名官員透露,本周特朗普政府以“非正式方式”通知國會一項可能價值5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但未說明具體采購項目。
媒體:特朗普拒絕批準4億美元對台軍援
在美中馬德裏貿易談判剛結束、雙方領袖即將通話之際,《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特朗普最近拒絕批準一批對台灣的軍事援助,這可能意味美國對台政策大轉彎。
據《華盛頓郵報》週四(9月18日)的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夏天曾拒絕批準對台軍事援助。特朗普近期積極尋求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有消息還指雙方可能安排領袖峰會,外界關注特朗普政府是否因此改變對台灣的立場。
《華郵》引述不具名的知情人士說法稱,特朗普未批準的這批對台軍援價值逾4億美元,而且包含比過去的軍援更具殺傷力的裝備,如無人機、飛彈、監測海岸線的感應器等用於“不對稱作戰”的武器。這些新一代的裝備可能數年後才能出貨;台灣此前仍有數百萬美元的軍售尚未獲交付,包含F-16戰機和魚叉反艦飛彈(Harpoon)。
《華郵》指,特朗普拒批軍援的決定,顯示美國對台政策的180度轉彎。但這一決定仍可能改變;一位白宮官員表示,針對這批援助的最終決定尚未底定,台灣駐美代表處則拒絕回應上述報道。
曾任職五角大廈的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說:“現在正是美國絕不該鬆開(軍援的)油門踏板之際。”
現階段,美國提供軍備給台灣的方式包含軍售、“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和“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等管道。拜登政府任內曾三次以總統撥款權直接提供軍備給台灣,另有一批逾20億美元的長期軍援。
特朗普政府對台立場搖擺?
特朗普首任內曾批準約20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去年3月,白宮提出的2025財年預算案中,則首度單獨編列提供給台灣的1億美元軍援,美國國務院形容這是“曆史性”的投資;今年7月,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也初步決定授權特朗普動用總統撥款權,從美國的庫存調撥價值10億美元的軍備給台灣。
不過,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對中國和台灣都釋出了矛盾的信號。有些曾在特朗普第一次任內任職的官員和共和黨議員感到憂慮,擔心美國對台灣防衛的支持不夠。
今年4月,美國再度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但雙邊談判後暫緩高額關稅,美方表態可能鬆綁部分高科技出口管製措施,TikTok“不賣就禁”的期限也一再延後。對台灣,特朗普曾多次批評其“偷走”美國的半導體生意。《金融時報》、路透社等媒體7月還曾揭露,台灣總統賴清德原定在出訪中美洲途中過境紐約,但遭特朗普拒絕。台灣政府否認此事。
媒體消息還指,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原本打算到訪華府,跟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舉行防務會議,但美方臨時取消了會晤;有觀察認為,特朗普政府擔心若台灣防長訪美,可能激怒中國,影響美中領袖峰會的安排。
據《金融時報》本月初報道,台美防務會議最終調降層級,改於8月在阿拉斯加舉行。《華郵》稱,雙方在會議上就一批大型軍售達成共識,台灣打算再采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希望透過軍購特別預算來支付;目前特別預算案正在立法院審議。一位不具名的美國國會助理則透露,特朗普政府這週以非正式的方式通報國會,接下來會有一批5億美元的對台軍售。
賴清德已宣布明年防衛預算增加到3.3%,到2030年還會增至5%。加強台美軍事往來的同時,台灣政府也不斷強調要加強自我防衛實力。中國政府則多次重申其一貫立場,反對台美之間有任何官方互動,並批評美國對台軍援違反“一中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