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00後與老外們,開始“嚴選”華強北

00後與老外們,開始“嚴選”華強北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於 2025-09-19 23:54: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下午3點,22歲的中國遊客王麗舉著手機,在華強北電子世界的燈光打卡點前調整角度,準備拍攝下打卡華強北的第一張照片。

不遠處,一名來自印度的采購商正用翻譯機與商戶砍價,他在該店鋪一次性采購了六台無人機設備。

每天,這樣的場景,都在華強北上演。這片位於深圳福田的街區,正打造國際化“無界街區”。

這個曾以“中國電子第一街” 聞名的專業市場,正悄然完成一場身份轉變,它不再隻是商戶與采購商的交易場,更成了以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追逐潮流科技、外國人體驗“中國智造” 的打卡地標。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華強北商圈日均客流量已達75萬人次,同比增長50%;其中外籍人士日均超過7000人次,同比翻番。

是什麽讓一個專業市場突破圈層,吸引兩類看似毫無交集的群體爭相到訪?

“以前覺得華強北是爸媽買電腦配件的地方,來了才發現是’寶藏打卡地’。”

王麗的手機相冊裏,存著近 20 張華強北的照片,比如在華強北電子世界的巨型燈牌下合影、在綜合電子市場淘最新款無線耳機、在商圈燈光走廊試用最新款 AR 眼鏡。

她的小紅書筆記《華強北7大市場攻略》發布後,評論區裏不乏求同款線路的留言。

如今華強北的消費主力軍,除原有采購商外,新增了大量“00後”、“10後”乃至“15後”群體,他們成長於網絡時代,消費偏好與“60後”、“70 後”大相徑庭——不再執著於手機、電腦、攝像機等大型3C產品,反而更青睞各類新奇 “小玩意兒”。

對他們而言,華強北的吸引力在於 “可觸摸的科技感”。

與線上購物隻能看參數不同,這裏的每一款智能設備都能即時試用,在智能辦公專區可戴著翻譯耳機模擬“跨國對話”;在穿戴設備攤位能現場測試運動手表的心率監測功能。“網上看評測總覺得不真實,在這裏親手試過,才知道哪款最適合自己。”00後林苗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會向同事推薦華強北“探店”攻略,至今已入手了3件智能小設備,分別是智能無線耳機、便攜充電寶和藍牙音箱。

一位在華強北經營多年的商家告訴記者,在華強北,不僅聚集著銷售商戶,還有一批消費電子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他們可能上午完成圖紙設計,下午即可打樣,次日就能送工廠量產,高效的創新節奏讓商圈在電子小商品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

除了年輕群體,外國人也將華強北作為來深圳的必打卡點。

“來華強北時,我像走進了科技博物館。”上述印度采購商是第一次來深圳,這次他不僅要為公司采購無人機,同時將其作為旅行打卡地,他告訴記者,他已經向家人安利了深圳,希望下一次可以帶他們一起來旅行。

00後與老外們,開始“嚴選”華強北

調研顯示,除了無人機,外籍遊客也喜歡購買智能穿戴設備,其中,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

一位印度旅客說,專程來采購“能實時翻譯中英文”的智能眼鏡,稱其“在印度從未見過”。

一位法國旅客對比後直言,“相同價格下,這裏的產品質量更優”。

這類兼具科技感與實用性的電子產品,成為外國遊客體驗“中國智造”的窗口。對華強北而言,外國人的“打卡”並非偶然。

作為全球電子元器件重要集散地,這裏聚集了35家專業市場,從手機配件到智能硬件幾乎一應俱全,其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約占全國1/6。無人機、手機、AI眼鏡、機器人等新興科技產品均從深圳走下產線,走向全球市場。

據華強北商圈管理部門統計,今年以來,日均外籍客流量已超7000人次。許多外國客戶會在采購之餘 “打卡” 商圈景點。

商戶們也將國外客戶視為重點拓展方向。一位在華強北銷售翻譯機的商戶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也會持續發力海外市場,一方麵,外籍遊客成交周期短、決策效率高;另一方麵,此類客群的利潤空間相對更高,能為商戶帶來更穩定的收益。”

這一經營策略方向,也與華強北近年來發力跨境電子消費、打造國際化電子商圈的定位高度契合。

從“專業市場”到“打卡地標”,實為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觀察,發現華強北的商鋪,由曾經窄小的“一米櫃”,升級為“類商場”環境的開放式、多功能消費空間。

這意味著,一方麵,該空間將消費環境變得更加通透、明亮、美觀,同時大幅增加公共休閑場地;另一方麵,配合各類新奇特電子潮品,形成“科技體驗 + 沉浸式消費” 閉環。值得一提的是,該消費空間改善了普通商圈內通道狹窄、消費體驗欠佳等問題。



華強電子世界副總經理王承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消費硬環境方麵,華強電子世界將主通道寬度拓展至3米,還增設休息區等便民設施。在消費軟服務方麵,商圈內90%的商戶實現明碼標價,部分商鋪推行“統一收銀、開具小票”,改善了過往消費者“怕上當”的消費印象。

同時,為營造更加友好的國際消費環境,華強北更是構建起‘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多元支付體係。

包括,商圈外卡 POS 機覆蓋率達 95%,支持 Visa、Mastercard 等主流卡種結算,進一步優化外卡受理環境,試點打造深圳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商圈。引入貨幣兌換點進駐華強電子世界,提供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主流貨幣以及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小幣種等19種貨幣便捷兌換服務,開業以來累計提供兌換服務超5000人次,涉及金額超100萬美元,其中境外人士占比超6成,確保外籍人士都能在華強北享受到順暢便捷的支付體驗。

同時,創新國際化服務機製,由華強北街道聯動組建了一支“老外紅馬甲”誌願者隊伍,為海外客商提供跨境采購谘詢、街區指引等貼心服務;增設步行街雙語廣播、150餘處雙語指示牌及雙語導覽圖,以及建設餐飲“雙語菜單”,全麵打造多語種友好環境。

不過,打卡熱潮與人流增長的背後,華強北由專業市場轉型為類商場模式也麵臨著一些挑戰。王承珠說,暑期期間,華強北電子世界二期人均消費約45000元,周末期間更是達到55000元左右,單日人流峰值甚至能達到10萬人,龐大的人流帶來旺盛消費活力,但也讓商戶易陷入熱鬧背後的利潤困境。比如,產品同質化現象仍然存在,大量商戶銷售同類產品,消費者選擇增多的同時,商戶利潤則被壓縮。

這也意味著,華強北商戶們需要摒棄 “拚價格” 的粗放經營思維,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產品品質實現差異化競爭;對市場管理方來說,要持續優化商圈定位,平衡人流引入與商戶經營效益,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從整體來看,華強北還需進一步依托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的產業鏈優勢,持續吸引國內外關注,在保持創新活力的同時,探索業態升級與商戶盈利的可持續平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住院醫師年薪漲到7.5萬美元,為何還不滿意?
特朗普扔出H-1B“炸彈”:企業急發禁令 攔員工出境
美工作簽證要收10萬美元?出境者搶返美 機票飆漲
字節跳動就TikTok在美運營發公告 央視發聲呼應
旅行箱失而複得 “無語哥”:還好在中國 我太幸運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簽署公告將H-1B簽證費用升至10萬美元
習近平女兒信息泄露案:牛騰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美大豆協會主席拖拉機上喊話: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川普轟媒體97%負麵報導"非言論自由":這根本不合法!
10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名單揭曉 包括英法加澳
中國簽證9月30日起可線上申請 這些類別不適用
全智賢代言廣告被撤 主演《暴風圈》在中國遭抵製
特朗普稱普京“讓我失望” 克宮回應:他有些情緒化
藝術家在喜馬拉雅山脈放煙花?引發巨大環保爭議
試管嬰兒出生不久確診腎病綜合征:醫院被判擔責10%
澤連斯基描述前線繳獲作戰地圖 俄軍指揮層被騙了?
會談後確定「川普不會出手」,普丁升高對烏攻勢
不隻科技業!美H-1B簽證費暴漲,律師"點名3產業"也成重災戶
阿裏神秘芯片對標英偉達?業內人士回應
川普突襲H-1B簽證!上海飛夏威夷機票"半小時飆漲4.5倍"
隕石獵人算出“宇宙快遞”落地點 挖出423公斤的“茂名”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00後與老外們,開始“嚴選”華強北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5-09-19 23:54:41

下午3點,22歲的中國遊客王麗舉著手機,在華強北電子世界的燈光打卡點前調整角度,準備拍攝下打卡華強北的第一張照片。

不遠處,一名來自印度的采購商正用翻譯機與商戶砍價,他在該店鋪一次性采購了六台無人機設備。

每天,這樣的場景,都在華強北上演。這片位於深圳福田的街區,正打造國際化“無界街區”。

這個曾以“中國電子第一街” 聞名的專業市場,正悄然完成一場身份轉變,它不再隻是商戶與采購商的交易場,更成了以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追逐潮流科技、外國人體驗“中國智造” 的打卡地標。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華強北商圈日均客流量已達75萬人次,同比增長50%;其中外籍人士日均超過7000人次,同比翻番。

是什麽讓一個專業市場突破圈層,吸引兩類看似毫無交集的群體爭相到訪?

“以前覺得華強北是爸媽買電腦配件的地方,來了才發現是’寶藏打卡地’。”

王麗的手機相冊裏,存著近 20 張華強北的照片,比如在華強北電子世界的巨型燈牌下合影、在綜合電子市場淘最新款無線耳機、在商圈燈光走廊試用最新款 AR 眼鏡。

她的小紅書筆記《華強北7大市場攻略》發布後,評論區裏不乏求同款線路的留言。

如今華強北的消費主力軍,除原有采購商外,新增了大量“00後”、“10後”乃至“15後”群體,他們成長於網絡時代,消費偏好與“60後”、“70 後”大相徑庭——不再執著於手機、電腦、攝像機等大型3C產品,反而更青睞各類新奇 “小玩意兒”。

對他們而言,華強北的吸引力在於 “可觸摸的科技感”。

與線上購物隻能看參數不同,這裏的每一款智能設備都能即時試用,在智能辦公專區可戴著翻譯耳機模擬“跨國對話”;在穿戴設備攤位能現場測試運動手表的心率監測功能。“網上看評測總覺得不真實,在這裏親手試過,才知道哪款最適合自己。”00後林苗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會向同事推薦華強北“探店”攻略,至今已入手了3件智能小設備,分別是智能無線耳機、便攜充電寶和藍牙音箱。

一位在華強北經營多年的商家告訴記者,在華強北,不僅聚集著銷售商戶,還有一批消費電子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他們可能上午完成圖紙設計,下午即可打樣,次日就能送工廠量產,高效的創新節奏讓商圈在電子小商品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

除了年輕群體,外國人也將華強北作為來深圳的必打卡點。

“來華強北時,我像走進了科技博物館。”上述印度采購商是第一次來深圳,這次他不僅要為公司采購無人機,同時將其作為旅行打卡地,他告訴記者,他已經向家人安利了深圳,希望下一次可以帶他們一起來旅行。

00後與老外們,開始“嚴選”華強北

調研顯示,除了無人機,外籍遊客也喜歡購買智能穿戴設備,其中,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

一位印度旅客說,專程來采購“能實時翻譯中英文”的智能眼鏡,稱其“在印度從未見過”。

一位法國旅客對比後直言,“相同價格下,這裏的產品質量更優”。

這類兼具科技感與實用性的電子產品,成為外國遊客體驗“中國智造”的窗口。對華強北而言,外國人的“打卡”並非偶然。

作為全球電子元器件重要集散地,這裏聚集了35家專業市場,從手機配件到智能硬件幾乎一應俱全,其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約占全國1/6。無人機、手機、AI眼鏡、機器人等新興科技產品均從深圳走下產線,走向全球市場。

據華強北商圈管理部門統計,今年以來,日均外籍客流量已超7000人次。許多外國客戶會在采購之餘 “打卡” 商圈景點。

商戶們也將國外客戶視為重點拓展方向。一位在華強北銷售翻譯機的商戶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也會持續發力海外市場,一方麵,外籍遊客成交周期短、決策效率高;另一方麵,此類客群的利潤空間相對更高,能為商戶帶來更穩定的收益。”

這一經營策略方向,也與華強北近年來發力跨境電子消費、打造國際化電子商圈的定位高度契合。

從“專業市場”到“打卡地標”,實為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觀察,發現華強北的商鋪,由曾經窄小的“一米櫃”,升級為“類商場”環境的開放式、多功能消費空間。

這意味著,一方麵,該空間將消費環境變得更加通透、明亮、美觀,同時大幅增加公共休閑場地;另一方麵,配合各類新奇特電子潮品,形成“科技體驗 + 沉浸式消費” 閉環。值得一提的是,該消費空間改善了普通商圈內通道狹窄、消費體驗欠佳等問題。



華強電子世界副總經理王承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消費硬環境方麵,華強電子世界將主通道寬度拓展至3米,還增設休息區等便民設施。在消費軟服務方麵,商圈內90%的商戶實現明碼標價,部分商鋪推行“統一收銀、開具小票”,改善了過往消費者“怕上當”的消費印象。

同時,為營造更加友好的國際消費環境,華強北更是構建起‘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多元支付體係。

包括,商圈外卡 POS 機覆蓋率達 95%,支持 Visa、Mastercard 等主流卡種結算,進一步優化外卡受理環境,試點打造深圳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商圈。引入貨幣兌換點進駐華強電子世界,提供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主流貨幣以及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小幣種等19種貨幣便捷兌換服務,開業以來累計提供兌換服務超5000人次,涉及金額超100萬美元,其中境外人士占比超6成,確保外籍人士都能在華強北享受到順暢便捷的支付體驗。

同時,創新國際化服務機製,由華強北街道聯動組建了一支“老外紅馬甲”誌願者隊伍,為海外客商提供跨境采購谘詢、街區指引等貼心服務;增設步行街雙語廣播、150餘處雙語指示牌及雙語導覽圖,以及建設餐飲“雙語菜單”,全麵打造多語種友好環境。

不過,打卡熱潮與人流增長的背後,華強北由專業市場轉型為類商場模式也麵臨著一些挑戰。王承珠說,暑期期間,華強北電子世界二期人均消費約45000元,周末期間更是達到55000元左右,單日人流峰值甚至能達到10萬人,龐大的人流帶來旺盛消費活力,但也讓商戶易陷入熱鬧背後的利潤困境。比如,產品同質化現象仍然存在,大量商戶銷售同類產品,消費者選擇增多的同時,商戶利潤則被壓縮。

這也意味著,華強北商戶們需要摒棄 “拚價格” 的粗放經營思維,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產品品質實現差異化競爭;對市場管理方來說,要持續優化商圈定位,平衡人流引入與商戶經營效益,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從整體來看,華強北還需進一步依托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的產業鏈優勢,持續吸引國內外關注,在保持創新活力的同時,探索業態升級與商戶盈利的可持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