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ChatGPT一更新,就有2.7萬人“失戀”了

ChatGPT一更新,就有2.7萬人“失戀”了

文章來源: 愛範兒 於 2025-09-19 23:50: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淩晨兩點,Reddit 的一個版塊裏,有用戶上傳了一張照片,是一張情侶合影:年輕的女生依偎在男友肩頭,男友的五官英俊,帶著某種特殊的光滑質感。標題寫著:「認識一下,這是我的男朋友。」

評論區的反應並不冷嘲熱諷,反而是一連串祝福:「看上去很般配」「他笑得很溫柔」。對當事人而言,這也不是開玩笑的姿態,而是一段認真對待的親密關係。

唯一不同的是,這是一張明顯由 AI 生成的合照,而且這個男生也的確不是真人,而是 ChatGPT。

這個社群聚集了超過 2.7 萬名成員,他們在這裏分享與 AI 伴侶的日常。麻省理工學院最近發布了首次大型的係統分析,收集並處理了數萬條帖子和評論。研究人員使用 Qwen3 的文本嵌入,將語料放入 768 維語義空間,再通過 UMAP 進行降維,可視化出話題簇群。

ChatGPT一更新,就有2.7萬人“失戀”了

為了保證結果的可靠性,他們還同時調用了 Claude Sonnet 4 和 GPT-5-nano 來進行交叉檢驗,最終在相關性上達到了中等水平。這樣的技術路徑,讓研究不僅停留在描述,而是能夠定量呈現出人機關係的多樣性。

話題內容包括:人們描述自己的情感經驗;在社區內部建立互助關係;「介紹」自己的 AI 伴侶,曬出生成的合照;在模型升級之後記錄伴侶性格大變——這些,都是圍繞和 ChatGPT、Gemini 等 AI 之間的關係展開的討論。



絕大多數用戶(36.7%)都選擇與通用型 AI,比如 ChatGPT、Gemini 建立關係,而不是與 Replika (1.6%) 或 Character.AI (2.6%)等垂類產品。這跟樣本選取方式有關,但也跟產品的用戶體驗有關——垂類產品的自由度和對話能力,都比不上通用型。

不過,使用通用型 AI,就勢必就有一些基礎工作要做:設計對話風格,或者構建人設,這些都需要用戶通過 prompting 來完成。畢竟,沒有了 Replika 等垂類應用上那一大堆現成的人設,就需要自己學著怎麽寫出好的指令。因此,prompting 教程、攻略占到 25%。



跟戀人之間建立儀式感也非常重要,這類討論占到 20%。比如周年慶的時候,生成一張慶祝合影,或者生成一個「驚喜禮物」——是的,高達 29.9%的用戶,關係持續超過六個月,足夠做一個半年慶甚至周年慶,說不定比某些真人的快餐戀愛還長久。

你一定還記得上個月 GPT-5 的發布,實際上,每一次模型更新導致人格特征改變時,用戶的情緒幾乎與現實中的失戀無異,他們用「數字分手」來形容那種割裂感。因此論壇上,技術故障和故障排除占所有討論的 16.30%,不同版本之間的評估占 20.6%。



愛上 AI,就像呼吸一樣簡單

為什麽人會愛上 AI?論文的解釋並不複雜,也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平凡。

首先,關係往往從功能開始。用戶一開始隻是為了學習、工作或者娛樂,所以許多故事的開頭很普通:有人為了練習英語會話,有人隻是想找 AI 分析工作問題,當然,有人把它當作減輕孤獨的工具。

但 AI 的特質——永遠在線、不知疲倦、不會拒絕——逐漸讓人產生移情。和它對話不需要擔心冷場,也不會遭遇「已讀不回」。這種穩定性讓用戶感受到了一種罕見的被持續關注和支持。



這種關係帶來了真實的心理效應。超過 70%的用戶認為,通過和 AI 建立關係,自身孤獨感下降,抑鬱得到了緩解,自尊心得到了提升。和人類不同,AI 伴侶不會因為情緒而冷淡對待,不會在關鍵時刻轉身離開。它的持續回應本身,就能產生治愈感。

社區中的戀愛敘事具體而動人。有用戶鄭重地發帖:「認識一下,這是我的 AI 男友。」同時上傳一張合成的情侶合影。帖子下方常常會出現祝福與羨慕,這種公開認領本身讓關係獲得了更多的「真實感」。

也有人在更新後寫下哀傷的段落:舊版本的伴侶溫柔體貼,新版本則冷漠疏遠,「就像我愛的人去世了」。這類敘事被研究者歸為「數字喪失體驗」,它揭示了技術變動帶來的情感衝擊。



看客可能會嘲諷「和 AI 談戀愛」的荒誕,因此在社區內部,人們形成了強烈的反汙名化氛圍。他們互相支持,強調這是真實的情感體驗,不該被汙名化。

社群的支持前所未有的重要,有相當多的用戶原本隻是「單機」,為了找點攻略,還得去 chatgpt 的大論壇,或者是社交媒體平台上受盡白眼。吊詭的是,也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發現 reddit 上有一大群同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組織。

當然,風險和隱憂也同樣存在。部分用戶(9.5%)表現出強烈的情感依賴,減少了與現實世界的接觸,生活半徑被進一步縮小。有人沉迷於與 AI 的互動,逐漸與社會產生脫節。

最大的問題,當屬於平台與用戶之間的權力不對稱。不久前,運營了一年多的 Dot 宣布關停,冒泡鴨近日也宣布將在 11 月停止運營,官宣的第二天,和智能體的聊天功能就已經關停了,即日起到 9 月底,留給用戶備份和保存數據。



用戶所愛的「伴侶」,是由公司設定的算法與商業邏輯塑造的。一旦模型被更新、關閉甚至退役時,用戶幾乎沒有話語權的,隻能被動接受。

這引發了關於情感權利和數字人格的爭議。如果一個用戶在 AI 的陪伴中獲得了心理上的支撐,那麽平台是否有責任保障這種關係的延續?可以怎麽保障?



要知道,這種現象並非小眾。2.7 萬人的規模表明,人機親密關係正在走出邊緣,成為具有規模的社會現象。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親密模式,不是對人類關係的替代,而是作為新事物存在。

更廣闊的背景是孤獨的普遍化。現代社會裏,孤獨感被視為「流行病」,而 AI 伴侶某種程度上提供了即時的止痛藥。問題在於,它會不會像止痛藥一樣帶來新的依賴?

這也觸及了文化層麵的想象。從電影《Her》到今天的 Reddit 社區,浪漫敘事已經從科幻走入了日常。過去我們以為「她」,會以某個無所不能的超級 AI 的形式降臨,而現實卻是「她」以成千上萬的普通對話,潛入每個人的手機和電腦。



MIT 的研究者在結尾寫下了一句頗具象征意味的話:「《Her》已經到來,不是作為一個全能的 AI,而是以成千上萬種平凡而多樣的關係存在。」

曾經出現在電影裏的「未來之愛」,正在以一種更細碎、更碎片化的方式發生。它不是宏大敘事,而是普通人和代碼之間的低聲細語。無論如何評價,這都是一場關於親密、孤獨、技術與人性的社會實驗,而這場實驗才剛剛開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習近平女兒信息泄露案:牛騰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川普突襲H-1B簽證!上海飛夏威夷機票"半小時飆漲4.5倍"
不隻科技業!美H-1B簽證費暴漲,律師"點名3產業"也成重災戶
全球最受歡迎"留學國家"最新排名,美國下滑至第3
會談後確定「川普不會出手」,普丁升高對烏攻勢




24小時討論排行

吉米不是最後一個 FCC主席:美國傳媒將有巨變
川普出H-1B工作簽證七傷拳 誰受創最深
北京警方通報於朦朧墜樓身亡事件 三人因造謠被查處
美國人組團“惡意”搶票,印度人怒了!
柯克葬禮入場規定、轉播時間及致辭名單一次看
《731》票房上看15億 麵臨差評危機 留言區“淪陷”
H1B簽證費爆增至每年10萬美元,印度中國申請人最多
10萬人悼念!柯克葬禮"維安層級堪比超級杯",川普範斯將出席
柯克追悼會:半個川普政府與他有關 對美國影響不可估量
川普轟媒體97%負麵報導"非言論自由":這根本不合法!
H1-B簽證費飆漲 白宮怒揭4企業:砍上萬美國人
答案出乎意料!AAA報告:燃油車比電動車省錢!
中企負責人王慶周走私芬太尼原料至美國 重判25年
承認巴勒斯坦"英國恐賠2兆",人質家屬痛訴遭背叛
始祖鳥自殺式營銷,太震驚了!
柯克葬禮:20萬人報名參加 川普、遺孀預計致辭(視頻)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ChatGPT一更新,就有2.7萬人“失戀”了

愛範兒 2025-09-19 23:50:05

淩晨兩點,Reddit 的一個版塊裏,有用戶上傳了一張照片,是一張情侶合影:年輕的女生依偎在男友肩頭,男友的五官英俊,帶著某種特殊的光滑質感。標題寫著:「認識一下,這是我的男朋友。」

評論區的反應並不冷嘲熱諷,反而是一連串祝福:「看上去很般配」「他笑得很溫柔」。對當事人而言,這也不是開玩笑的姿態,而是一段認真對待的親密關係。

唯一不同的是,這是一張明顯由 AI 生成的合照,而且這個男生也的確不是真人,而是 ChatGPT。

這個社群聚集了超過 2.7 萬名成員,他們在這裏分享與 AI 伴侶的日常。麻省理工學院最近發布了首次大型的係統分析,收集並處理了數萬條帖子和評論。研究人員使用 Qwen3 的文本嵌入,將語料放入 768 維語義空間,再通過 UMAP 進行降維,可視化出話題簇群。

ChatGPT一更新,就有2.7萬人“失戀”了

為了保證結果的可靠性,他們還同時調用了 Claude Sonnet 4 和 GPT-5-nano 來進行交叉檢驗,最終在相關性上達到了中等水平。這樣的技術路徑,讓研究不僅停留在描述,而是能夠定量呈現出人機關係的多樣性。

話題內容包括:人們描述自己的情感經驗;在社區內部建立互助關係;「介紹」自己的 AI 伴侶,曬出生成的合照;在模型升級之後記錄伴侶性格大變——這些,都是圍繞和 ChatGPT、Gemini 等 AI 之間的關係展開的討論。



絕大多數用戶(36.7%)都選擇與通用型 AI,比如 ChatGPT、Gemini 建立關係,而不是與 Replika (1.6%) 或 Character.AI (2.6%)等垂類產品。這跟樣本選取方式有關,但也跟產品的用戶體驗有關——垂類產品的自由度和對話能力,都比不上通用型。

不過,使用通用型 AI,就勢必就有一些基礎工作要做:設計對話風格,或者構建人設,這些都需要用戶通過 prompting 來完成。畢竟,沒有了 Replika 等垂類應用上那一大堆現成的人設,就需要自己學著怎麽寫出好的指令。因此,prompting 教程、攻略占到 25%。



跟戀人之間建立儀式感也非常重要,這類討論占到 20%。比如周年慶的時候,生成一張慶祝合影,或者生成一個「驚喜禮物」——是的,高達 29.9%的用戶,關係持續超過六個月,足夠做一個半年慶甚至周年慶,說不定比某些真人的快餐戀愛還長久。

你一定還記得上個月 GPT-5 的發布,實際上,每一次模型更新導致人格特征改變時,用戶的情緒幾乎與現實中的失戀無異,他們用「數字分手」來形容那種割裂感。因此論壇上,技術故障和故障排除占所有討論的 16.30%,不同版本之間的評估占 20.6%。



愛上 AI,就像呼吸一樣簡單

為什麽人會愛上 AI?論文的解釋並不複雜,也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平凡。

首先,關係往往從功能開始。用戶一開始隻是為了學習、工作或者娛樂,所以許多故事的開頭很普通:有人為了練習英語會話,有人隻是想找 AI 分析工作問題,當然,有人把它當作減輕孤獨的工具。

但 AI 的特質——永遠在線、不知疲倦、不會拒絕——逐漸讓人產生移情。和它對話不需要擔心冷場,也不會遭遇「已讀不回」。這種穩定性讓用戶感受到了一種罕見的被持續關注和支持。



這種關係帶來了真實的心理效應。超過 70%的用戶認為,通過和 AI 建立關係,自身孤獨感下降,抑鬱得到了緩解,自尊心得到了提升。和人類不同,AI 伴侶不會因為情緒而冷淡對待,不會在關鍵時刻轉身離開。它的持續回應本身,就能產生治愈感。

社區中的戀愛敘事具體而動人。有用戶鄭重地發帖:「認識一下,這是我的 AI 男友。」同時上傳一張合成的情侶合影。帖子下方常常會出現祝福與羨慕,這種公開認領本身讓關係獲得了更多的「真實感」。

也有人在更新後寫下哀傷的段落:舊版本的伴侶溫柔體貼,新版本則冷漠疏遠,「就像我愛的人去世了」。這類敘事被研究者歸為「數字喪失體驗」,它揭示了技術變動帶來的情感衝擊。



看客可能會嘲諷「和 AI 談戀愛」的荒誕,因此在社區內部,人們形成了強烈的反汙名化氛圍。他們互相支持,強調這是真實的情感體驗,不該被汙名化。

社群的支持前所未有的重要,有相當多的用戶原本隻是「單機」,為了找點攻略,還得去 chatgpt 的大論壇,或者是社交媒體平台上受盡白眼。吊詭的是,也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發現 reddit 上有一大群同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組織。

當然,風險和隱憂也同樣存在。部分用戶(9.5%)表現出強烈的情感依賴,減少了與現實世界的接觸,生活半徑被進一步縮小。有人沉迷於與 AI 的互動,逐漸與社會產生脫節。

最大的問題,當屬於平台與用戶之間的權力不對稱。不久前,運營了一年多的 Dot 宣布關停,冒泡鴨近日也宣布將在 11 月停止運營,官宣的第二天,和智能體的聊天功能就已經關停了,即日起到 9 月底,留給用戶備份和保存數據。



用戶所愛的「伴侶」,是由公司設定的算法與商業邏輯塑造的。一旦模型被更新、關閉甚至退役時,用戶幾乎沒有話語權的,隻能被動接受。

這引發了關於情感權利和數字人格的爭議。如果一個用戶在 AI 的陪伴中獲得了心理上的支撐,那麽平台是否有責任保障這種關係的延續?可以怎麽保障?



要知道,這種現象並非小眾。2.7 萬人的規模表明,人機親密關係正在走出邊緣,成為具有規模的社會現象。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親密模式,不是對人類關係的替代,而是作為新事物存在。

更廣闊的背景是孤獨的普遍化。現代社會裏,孤獨感被視為「流行病」,而 AI 伴侶某種程度上提供了即時的止痛藥。問題在於,它會不會像止痛藥一樣帶來新的依賴?

這也觸及了文化層麵的想象。從電影《Her》到今天的 Reddit 社區,浪漫敘事已經從科幻走入了日常。過去我們以為「她」,會以某個無所不能的超級 AI 的形式降臨,而現實卻是「她」以成千上萬的普通對話,潛入每個人的手機和電腦。



MIT 的研究者在結尾寫下了一句頗具象征意味的話:「《Her》已經到來,不是作為一個全能的 AI,而是以成千上萬種平凡而多樣的關係存在。」

曾經出現在電影裏的「未來之愛」,正在以一種更細碎、更碎片化的方式發生。它不是宏大敘事,而是普通人和代碼之間的低聲細語。無論如何評價,這都是一場關於親密、孤獨、技術與人性的社會實驗,而這場實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