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政治並不因年齡而寬容任何人。
時間追溯到2010年前後,薄熙來主政重慶的年代。作為一名中學生,同時擔任班級文娛委員的我,在每天下午第一節上課前,精神最為疲累的時刻,卻被迫要跟全校師生一起“唱傳紅歌”。那時候,我想重慶的每一位中小學生,都擁有兩本小冊子,一本是“紅歌”的歌詞和簡譜,一本是《科學發展觀》。“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歌聲擁抱未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是的,在打這兩行字的時候,我的心裏都不由自主地響起旋律和默背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因此你們可以想到這件事的可怕之處:這些東西並不需要攜帶多麽高深的內容,隻要一年之中你至少重複了兩三百遍這些歌詞和文字,你此後二十年都很難忘記它。
隨之而來的,還有縣城裏所有的廣場,都被各種合唱團所占據,阿姨叔叔們臉上喜氣洋洋穿著紅紅火火的衣服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想,那是我第一次開始認真觀察這個世界,盡管此時我還不知道這已經是“政治生活”的範疇,但我已經開始留心周遭的一切變化:無論是人行道上黑色大傘一樣的“交巡警平台”,抑或是各種“五個重慶”的紅色標語,還有電視上對文強的報道,我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大人口中所謂“打黑除惡”的正義,伴隨的並不是一種政治清明的社會氛圍,而是空氣中處處蔓延的緊張。由於我接觸網絡比較早,很快也注冊了新浪微博,發現我生活裏的一切“頭條”都能在微博上看到人討論。例如重慶電視台不再播放商業廣告,對我而言沒有廣告自然是好事,但微博那個時候卻是一邊倒的批評,我尤其記得一位博主評價薄熙來,說他是“中國的墨索裏尼”。這句評價在我心中保留至今,我記得當時我看到這句話,心裏特別震撼,因為那是一個幾乎人人都稱讚薄熙來的年代,小到同齡的朋友,大到長輩和朋友們的父母,每個人都能娓娓道來薄在重慶做的大好事,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麽薄熙來會是墨索裏尼呢?
2013年,薄熙來獲無期徒刑
後來故事的走向大家都清楚,一個人起高樓,一個人樓塌了。重慶這個字眼在新聞媒體出現的頻繁次數幾乎蓋過了任何事情,無論是薄穀開來謀殺,還是王立軍躲進美國大使館,我開始懵懂地消化這一切。今天再回頭看,我想,這就是我在本文開頭所說,政治並不因年齡寬容任何人,人也並不會一到十八歲就突然懂得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所有事情,現在我們所謂“通識教育”的東西,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需要窮盡書本,有時候還要借助網絡才能獲得的知識。而身邊的成年人,例如老師,在反向幫助我政治覺醒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是我高中的時候,班主任是政治課任老師,在那年6月4日即將來臨之際,他在課上義正辭嚴地說“請各位同學最近不要去轉發QQ空間的一些關於64的東西,一旦轉發,會影響高考。”而好笑的是,因為不知道64的人實在是太多,知道的人也很懵懂——知道不對,但不知道為什麽不對——在詢問同學無果的情況下,我開始使用從微博上得知的一個好用資料庫“維基百科”進行資料查找,那個時候,我記得我點的詞條叫“北京之春”,在閱覽整個頁麵之後,我家的網絡無故失去連接十分鍾。
到現在我都對這位政治老師有所懷疑——因為我真的很想感謝他,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得知8964,也不會因為旺盛的好奇心而第一次直麵“審查製度”,更不會越來越多地懷疑自己眼前的課本,比如說上一節數學課剛學了邏輯用語,下一節政治課就說“中國共產黨是曆史的必然選擇”。一切“百分之百”“絕對”“必然”的東西,在我看來都極其可疑,因為曆史和政治課本基本上就是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多麽不容易,有多麽好,好在哪裏,有哪些理論支撐。可是,蘇聯垮了,中國也有文革,在往前還有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兩相比較一看,中國共產黨“好”在奪取了建立新中國的“合法權力“,但又失敗於盲目學習蘇聯,且在共產主義社會這個烏托邦的構建失敗之後,提出了一個在我看來非常空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說真的,我尤其記得初中的政治老師講“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那麽,什麽時候是中級階段,什麽時候是高級階段,又是以什麽標準來判斷?我的心中實在是太多個“為什麽”,而我最常收到的回答是“小孩子不需要知道這些。”
但我知道,我上課前要扯著嗓子唱紅歌,課業之外要準備紅色主題演講,文化大革命不是一件好事,但每個大人都諱莫如深。如果年紀大的人喜歡說:做錯事就要道歉,小孩子要講禮貌。那麽,偌大一個政黨,做錯事,為什麽沒有道歉?如果道歉了,為什麽又不願意正視自己的錯誤,且對這件事基本上是避而不談?
幸好,我並不因為年齡拒絕進行政治覺醒。離薄熙來下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坊間因對習的不喜,又開始一股對薄的懷念。但我誠懇地在此告訴大家:不會的。我們一切的希望,並不在於更換一個獨裁者,而是要走到每一個人,甚至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去。在愛國教育主導一切的今天,我也明白另一種聲音想要越過內心深處豎起的高牆有多麽不易。可我親愛的朋友們,政治不因年齡寬容任何人。如果有一天,一個孩子問我“為什麽”,我希望我的回答是誠實且不經過任何自我審查的答案。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