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文章來源: 極晝story 於 2025-09-23 02:50: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2024年3月8日,26歲的陳詠琦被丈夫楊豫東殺害。在這前一周,她下定決心離婚;兩家人坐在一起談判,男方提出需要一個月的冷靜期,約定這期間雙方互不幹擾。

也是在這段短暫時間裏,她才向好友傾訴對這段婚姻的失望:兩人大學時相戀,起初是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後來變成愈演愈烈的控製:他介意她與異性接觸、外出時頻繁來電話騷擾、爭吵時以自殺相威脅。她掙紮了很久,才下定決心離開。

今年7月30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楊豫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決書顯示,經司法鑒定,楊豫東患抑鬱發作,作案期間處於發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陳家向檢察機關提起了抗訴申請。2025年8月22日,東莞市人民檢察院駁回抗訴申請,檢察院認為,一審定性準確、量刑適當,決定不予抗訴。

根據判決、諸多證據和各方描述,這段五年多的關係遠比呈現出的要複雜。驚訝的是,時隔一年多,很多信息陳家父母也是和我們同時知情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段始於欺騙的危險關係——對陳詠琦來說,暴力以“愛”的名義不斷侵蝕摧毀她的精神,但大多時間,痛苦與求救的信號都是隱秘的,直到悲劇發生。



2024年3月7日,楊豫東在外賣平台下單了三把刀。分別是黑色折疊水果刀,大號美工刀和一把雕刻刀,他說,“都打算自殺用”。

在這三天前,他當著雙方家長的麵,承諾與妻子陳詠琦進入一個月的冷靜期:他們約定互不幹擾,並於2024年4月3日在民政局辦理離婚。

但他並不想離婚。他們在2021年領證,由於擔心父母反對,陳詠琦事後才告訴家人。陳詠琦母親說,他們對楊豫東沒有太多好感,在佛山順德當地,他們沒有辦酒席、沒有拜祖宗,男方也沒有付禮金,女方家人並不承認這段婚姻。“女兒喜歡,我們就當家裏多了一個人。”

更早的春節,他們爆發過很多次爭吵。2024年2月6日,她轉發給楊豫東一個鏈接,內容是一起殺妻案,她留下幾行字,“男人真可怕,恐怖,我不想上新聞”。楊豫東說,滾。

楊豫東是河南潢川縣人,他總強調,他和陳詠琦大學畢業後一起去廣州工作,又來佛山租房生活,付出了很多。

陳詠琦外出時,他會打很多電話。去年小年,陳詠琦去參加朋友的婚禮,楊豫東連續打了84個電話,陳詠琦沒接,說已經在回去路上。“我該怎麽處理你呢?”楊豫東在微信裏說,“84刀 、84巴掌……我今天必須砍你84刀”。

陳詠琦妹妹也記得,就是那次婚禮前,伴娘團去聚餐,楊豫東非得跟著。大家已經打好了車,他還是要開車送陳詠琦。明明已經走了,他又調頭回來,坐在她們點好單的桌子旁邊。

這種控製讓陳詠琦越來越無法忍受。妹妹能感受到姐姐的難堪,陳詠琦當時對著朋友們擠出苦笑,“他就這樣,你們別理他”。



●陳詠琦和楊豫東曾租住過的地方。謝紫怡 攝

對於陳詠琦來說,“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24年3月1日,陳詠琦和老同事吃完火鍋,想到師傅家裏坐坐。

“師傅”徐莓是陳詠琦在廣州工作時的前輩,也是她信賴的知心姐姐,兩人已經兩年沒見。到了徐莓家,她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說著說著,陳詠琦就哭了。徐莓第一次知道,陳詠琦已經結婚了,並且領證更像一場妥協——

“她(陳詠琦)說楊豫東生也要生一起,死也要死一起。”楊豫東的性情不穩定,反反複複,好的時候很好,一旦她“不聽話”,就要懲罰她。

要聊的太多,徐莓留陳詠琦在家裏住一晚。

那個時候,楊豫東的電話來了。

楊豫東在微信裏說,“我最恨夜不歸宿”。陳詠琦說,“兩個女孩,我不覺得有問題”。

那天晚上,楊豫東給陳詠琦打了13個電話。20點25分,他在微信提出“離婚”;20點51分,他在外賣平台下單了一把菜刀。

淩晨3點,楊豫東報警說妻子失蹤了。3月2日一早,陳詠琦的母親還沒睡醒,就被楊豫東的敲門聲驚醒。為了找到陳詠琦,他輪番給她的朋友打電話、發消息。那一整天,他給陳詠琦撥出了107個電話。

陳詠琦下定決心離婚。她和楊豫東坦白:“5年多以來,無休止的矛盾、爭吵、失信、自以為是,甚至恐嚇和侮辱已經消磨掉我的愛,但我還要擔驚受怕你會失去理智發瘋,一次次選擇原諒和苟且。這段感情我真的很累很怕。”師傅徐莓也提醒她,要把重大的事情告知父母。

電話裏,陳詠琦告訴父母,“他覺得我好辛苦”,表示堅決要離婚。

3月4日,兩家人進行離婚談判。陳詠琦和楊豫東分別坐一邊。陳詠琦哭著說,之前吵架時,楊豫東曾經拿過刀,以自殺為威脅,還說“要殺了你”“殺你全家”這樣的話。當著長輩的麵,楊豫東否認了。但提及他控製欲強、情緒不穩定、騷擾親朋等等,楊豫東一直沉默,後來一遍一遍地說很愛妻子,他不願意離婚。

最後,他提出,可以進行一個月的冷靜期。

2024年3月8日婦女節那天,他在陳詠琦的單位等她,帶她上了車,之前買的四把刀全都放在後備箱,但它們都不是他後來殺死陳詠琦的那一把。



很多人的印象裏,陳詠琦是個有親和力、會照顧人的女生。她皮膚很白,小圓臉,愛笑,眉眼彎彎像個搪瓷娃娃。上學時,她會去福利院做義工看望小朋友;朋友不吃早餐,她就把對方拉到家裏吃完一起再去上課。

陳家在順德杏壇鎮,陳父年輕時開過貨車,後來包下魚塘,以養魚為生。陳詠琦是家裏的長姐,妹妹陳詠晴比她小四歲,姐妹倆從小睡一張床。在妹妹心裏,姐姐就像她第二個媽媽,會在成人禮送鮮花,送給她“姐姐愛心首飾”。

妹妹通過手機知道了姐姐戀愛的消息。那是2019年,陳詠琦的朋友圈常出現和楊豫東的合照。姐姐提起,他們相識於一場校園活動,楊豫東很體貼、大方,送過她一條施華洛世奇的項鏈,名叫“跳動的心”。

發小第一次知道楊豫東時,就覺得他不是陳詠琦喜歡的類型。楊豫東追了她半年,陳詠琦說,她被感動了:每次來月經,他都主動煮紅糖水;他會提前看天氣預報,記得給她帶傘、送傘;出去吃飯,他還會幫她拉凳子,給她剝蝦。

妹妹後來猜測,“姐姐可能喜歡那種萬中無一的感覺。”

在一起後,他們幾乎形影不離,楊豫東接她下課,陪她去茶館兼職。一則2019年的推文記錄了他們參加過一場讀書會——主題是談論“愛”,陳詠琦說,最好的愛情是“永遠陪伴”,無論開心難過都在彼此身邊;楊豫東說,愛意味著包容和理解。

大學時,楊豫東就開著那輛十幾萬的日產車。他給人的印象是“很有錢”,對外稱自己創過業,曾投資蝦場。交往中,他也很舍得為陳詠琦花錢,帶她吃哈根達斯冰淇淋,無論是吃飯還是送禮物,都顯得出手闊綽。



●陳詠琦和楊豫東在大學參加讀書會。圖源公開資料

2019年暑假,陳詠琦第一次把楊豫東帶回家。那時候,楊豫東每天給她吹頭發、捏腳,也主動幫忙做家務。在妹妹看來,楊豫東對姐姐百依百順,“像掛在她身上”。但陳父有些疑惑,覺得楊豫東沒有自己的事情做,擔心他另有所圖。

陳詠琦的閨蜜惠子和他們一起吃過燒烤。她印象中,楊不愛說話,但眼神機靈,給人一種心思深沉的感覺。她回憶,畢業前夕,曾有一位被楊豫東追過的女生提醒陳詠琦,說楊豫東的“人設”是假的,他沒有自稱的那些創業經曆。當時,陳詠琦拿著這番話去質問楊豫東,他表示可以當麵對峙,並反問她為什麽不信任自己。

那次風波也是他們校園戀愛中最激烈的爭吵。後來,陳詠琦告訴惠子,自己最終“選擇相信小東”。惠子覺得,陳詠琦單純又容易心軟,而楊豫東很擅長讓她陷入被動。他經常說,自己很介意陳詠琦談過戀愛,哪怕是牽手、擁抱這樣的細節,“他想起都難受得想死”,這也會讓陳詠琦感到“愧疚”。

楊豫東在大學時承諾,將來會陪陳詠琦回廣東生活,並為她舉辦一場有豪華車隊的婚禮。然而直到2021年,兩人領證前夕,陳詠琦才得知他的實際出生年份是1992年,並非他聲稱的1995年,他高考複讀了五年。

那時,兩人已經在廣州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惠子說,畢業後,楊豫東和陳詠琦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由於陳詠琦的父母不看好這段關係,陳詠琦也不願意結婚,楊豫東很生氣。後來,陳詠琦才告訴朋友們,楊豫東慣用“發瘋”,有時軟磨硬泡,有時帶著威脅,為了安撫他,自己才偷偷去領了證。

2023年春節,陳詠琦隨楊豫東回河南老家,那是她第一次沒在父母身邊過年,長途跋涉之後,她感到心灰意冷。

惠子回憶,陳詠琦對她說,楊豫東家經營著一家煙酒商鋪,沒有條件在佛山買房。以他父母的經濟能力,如果要付首付,還得把現在住的房子賣掉,到時候再跟他們一起生活。

陳詠琦陷入了巨大的後悔之中,她對朋友自責,說自己“愚昧、心軟、被牽著鼻子走”,但她也對離婚充滿恐懼,“婚姻是一種法律關係,沒那麽容易砍斷,砍斷也會留下難以磨滅的汙點”。

在家裏,楊豫東用很多方式“哄”她,他會下跪、扇巴掌認錯,也會向她強調離婚的種種弊端。惠子說:“在詠琦傾訴這些之前,可能已經完成了某種自我消化。”

妹妹事後也想起那一年,姐妹之間的一段對話。那時她剛開始戀愛,陳詠琦提醒她要“帶眼識人”,還說“不要因為一個男人對她特別好,就認為那是愛”。妹妹能感覺得到姐姐對當下婚姻狀況的不滿,因為她說的時候,不住地歎氣。

領證之後,陳詠琦的朋友圈再也看不到楊豫東。她也很少告訴後來的朋友,自己已經結婚了。



相比於戀愛,婚姻是更私密的空間。朋友們表達過對楊豫東的不喜歡,發小也曾勸她,“如果這段關係裏你實在很折磨,就跟他好好談談”,但掙脫遠比想象中困難。

陳詠琦朋友說,“楊豫東甩也甩不掉”。畢業後,楊豫東換過很多份工作,做過銷售,也送過外賣——他會因為陳詠琦換工作,自己也跟著換。

2022年,楊豫東失業了,開始在家打遊戲,兩人的生活開支全靠陳詠琦。她和惠子談起時很無奈,說即便楊豫東欺騙過她,她也認了,隻要他變得積極上進,兩人也還是能把日子過下去。同年年底,陳詠琦換到佛山一家國企工作,他們來到佛山租房生活。

失業後,楊豫東對陳詠琦的控製欲越來越強。他不允許她有異性朋友,常覺得其他男性不懷好意。陳詠琦每個周末都回家,楊豫東也跟著去。有次陳詠琦約同村的朋友打羽毛球,休息時跟一位男生說話,楊豫東就突然出現了。

陳詠琦的微信簽名是“最重要的是開心”,她喜歡和朋友逛街、探店,出去旅遊。但這樣的場合,楊豫東都要一起,不然就會打來電話。過去的同事見過陳詠琦接電話時的樣子——她事無巨細地交代自己在逛什麽,吃什麽,看到了什麽。有時實在被催煩了,她就開勿擾模式,或者簡單回一句“別再打了”“快回來了”。

她外出的頻次也在減少。有朋友提起,換工作後,她約陳詠琦吃飯,陳詠琦會說“要回去陪對象”。

在兩個人的家裏,他們的相處高度綁定。下班後便回家,楊豫東買菜、做飯,幫她取快遞,忙的時候,陳詠琦給他帶公司的盒飯。如果出去,他們會逛街、打羽毛球。一旦發生爭吵,楊豫東就會質問陳詠琦:“我為你做了那麽多,你怎麽還要跟我吵架?”

這是他經常使用的話術。後來他找到在廣州的業務員工作,也會說,自己上下班通勤4個小時,就是為了讓陳詠琦多睡一會。



●陳詠琦曾寫給妹妹的信。謝紫怡 攝

堂姐也察覺到,陳詠琦在婚後變得沒有那麽活潑和向往生活。但她覺得不太好過問別人的夫妻日常。每逢假期旅行,她都會特意叫上陳詠琦。2023年5月,她們一起去了韓國。期間,楊豫東以視頻、語音、電話的優先級輪番聯係陳詠琦。堂姐忍不住問:“他沒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嗎?”陳詠琦說,“如果掛了(電話)會更嚴厲”,她勸過很多次都沒有用,“他都沒有朋友”。

“就是太給他臉了,我們家對他太客氣了。”回憶起這些被瑣碎生活掩蓋的危險信號,妹妹後悔,如果家裏早點意識到,能夠早點讓他們離婚就好。“真的無法想象我姐怎麽忍過來的,無法想象她經曆了多少次洗腦。”

妹妹見到過幾次楊豫東情緒失控的樣子,最嚴重的一次,楊威脅要把車開進河裏。她心裏憋著一股氣。反而是陳詠琦勸她,“就算看在家姐的麵子上,不要跟他計較”,還特別叮囑妹妹不要告訴父母。

父母知道楊豫東很粘女兒,陳詠琦會說,“他是這樣子的,問題不大。”陳父有一次親眼見到楊豫東大聲嗬斥女兒。他問女兒,楊豫東有沒有動手打過她。陳詠琦否認了。父親叮囑她小心一點,她回答,現在是法治社會,不會發生傷害人的事。

陳詠琦在“小家”和“大家”之間努力周旋。她很孝順,發了工資偶爾會給父母錢,楊豫東為此與她爭執,她就私底下轉;同時,她希望楊豫東在父母家好好表現,主動分擔家務——在她從小接受的教育中,這是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然而,楊豫東很少參與,覺得不被尊重。

作為外地女婿,很多時候,楊豫東的敏感也讓陳詠琦為難。楊豫東很壯,一張冬瓜臉,濃眉垂眼,憋著嘴沉默時看著很有主意。他不會說粵語,很少和陳家人溝通,仍稱呼嶽父嶽母“叔叔阿姨”。他們的很多爭吵都圍繞家務和楊豫東的自尊展開。楊豫東堅持認為“女婿是客人,不能幹活”,陳詠琦試圖講道理,“這樣不僅你落人口舌,我也被人看不起”。

為了緩和雙方的關係,去年發了年終獎後,陳詠琦曾轉賬給楊豫東,“你表現的時候到了。”她讓楊豫東按照金額分配:4000元給自己、父母和奶奶分別發紅包,單獨又留了2000元給楊豫東父母。

或許是意識到楊豫東很難改變,陳詠琦漸漸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她告訴過發小,不想再因為男人的不爭氣而困擾,決心自我提升、多考證,“要變得更優秀”——那是她們一次吃飯,每人許下一個願望,“她當時是帶著‘一定要做成’那種語氣。”發小說。2023年開始,陳詠琦就考取了助理經濟師證書。

2024年春節後不久,妹妹第一次聽姐姐說想要離婚。當時姐妹倆和表姐一起坐在客廳聊天,陳詠琦提起,楊豫東跟她吵架時,還說過威脅家人的話——考慮到他很壯,體重有200斤,她們都擔心他可能真的會傷害父母,於是都默認了先不告訴長輩。陳詠琦想找個溫和的方式結束這段婚姻。她們低聲交談時,楊豫東正躺在旁邊的沙發上打呼嚕。

徐莓始終記得去年3月1日那個晚上。陳詠琦告訴她,自己不要小孩,是因為這段婚姻看不到希望,她怕有了更深的牽絆,將來更難掙脫。徐莓從未見過她如此脆弱。她們背對背睡覺時,她能感受到陳詠琦的啜泣。

第二天,陳詠琦在寫給楊豫東的離婚聲明裏寫道:我就像你的籠中鳥,聽話開心時對我好,脫離你掌控後無比癲狂,甚至以性命為威脅,我忍你很久了。



●小時候的陳家姐妹與母親。謝紫怡 攝



很多人都記得最後那幾天,陳詠琦和以往表現出來的不同。

2024年3月3日周日,領導收到陳詠琦臨時的請假申請。工作上陳詠琦很盡責,以前類似情況都會提前半個月安排好,但這次突然請兩天,“完全不是她的風格”。領導打電話詢問,陳詠琦說要和家人去外地辦點急事。

第二天離婚談判時,父母第一次看見女兒表現出“歇斯底裏”。陳詠琦拒絕和楊豫東單獨講話,也拒絕和他坐在一起。她流著淚說,“一定要離婚”。父母聽女兒講完很憤怒,也才知道她受了太多委屈。那時,楊豫東的母親保證,會看住楊豫東,不讓他再騷擾陳詠琦。

陳詠琦住在家裏的那幾天,徐莓感覺她情緒低落,下班回去就陪她。堂姐也特意請她出來喝茶談心,鼓勵她重新獨立生活。考慮到要先分居,陳詠琦原來住的地方就在公司大樓裏,為了避開楊豫東,堂姐建議她在公司前一站地鐵租房。

婦女節放半天假,她們約好中午就去看房。但午飯後,堂姐卻沒有等到她——

楊豫東說,他在陳詠琦工作的地方等她,說“想好好聊一下,不然我就自殺”,陳詠琦怕他在公司做傻事,也怕影響不好,就跟他上了車。後來,車從佛山市禪城區開上了高速。

中午12點起,陳詠琦的電話一直沒人接。大概一小時後,堂姐收到她的微信消息,“救命我在倫教傷害順德站”。語言有些混亂,堂姐意識到情況危急。陳詠琦和她共享位置,顯示在順德龍江鎮,堂姐立刻報了警。

陳詠琦在微信裏說,是楊豫東帶走她的,他身上有刀。

14點58分,陳詠琦發來消息,說已經勸住了楊豫東。不久後,楊豫東打來語音電話,說和陳詠琦“在外麵散心”;電話交到陳詠琦手中,她說一會就返程。堂姐聽得出來,那時陳詠琦的語氣是平緩的。

因為知道楊豫東帶了刀,堂姐不放心,便在派出所等候。禪城區的警察協調了高速公路的警車去追蹤。但之後堂姐再也聯係不上他們了。

根據楊豫東後來的供述,上高速後,他給母親打電話說找到陳詠琦了,母親勸他回家。下了高速,他把後備箱的四把刀給陳詠琦看,希望她放心,陳詠琦把所有的刀都扔了。他又繼續上了高速,這時他接到禪城警察的電話,問他為什麽劫持陳詠琦,他說“隻是想和她單獨聊一聊”。他拿到陳詠琦手機,看到微信裏的聊天記錄,情緒開始激動。

他在車裏求陳詠琦不要離婚,但她堅持要離。楊豫東跑到後排地墊,又取出了一把黑色手柄的水果刀——他解釋那是他之前在嶽父家拿來割繩子用的。他把刀架在脖子上,以自殺威脅。陳詠琦上去奪刀,讓他把刀放下,還說“死都要離婚”。

楊豫東供述,聽到這句話後,自己受刺激了。他爬到副駕駛,開始打陳詠琦,還掐了她脖子。

車最後停在東莞市大嶺山鎮新塘村新塘新路一巷,那是一個居民區的小路。16點34分,陳詠琦從車裏逃了出來。楊豫東追出來,撿起地上的磚頭,向她猛砸了幾下。在現場證據照片裏,旁邊荔枝樹下的磚塊都能看到血跡。楊豫東把她拖回車後座,就在他返回駕駛座時,陳詠琦再次逃出車外。

那是16點46分,陳詠琦走到路中間試圖攔車,但沒有碰到人。

兩分鍾後,楊豫東開始開車撞人。第一次撞擊,陳詠琦躲在電線杆後,車把白色的杆身撞彎了;陳詠琦繼續往裏逃,裏麵有一個廢品收購站,路邊是圍擋的藍色鐵皮。這時楊豫東把車頭轉過來,踩油門往前撞擊,鐵皮被撞開了,他又踩著油門往前撞了一下。

陳詠琦被撞到了,她往廢品站裏逃。楊豫東下車追擊,他的手上、胸口都沾著她的血跡。

據目擊者回憶,他循著聲音趕到廢品站時,問楊豫東在幹什麽。楊豫東回答,“夫妻打架”。目擊者本想上前阻止,剛走到活動板房門口,就看到楊豫東拿著刀捅陳詠琦的胸口,那是房間裏放在茶幾上的刀,陳詠琦當時躺在沙發上,已經無力反抗。楊豫東連捅了兩刀,並回頭瞪了他一眼。目擊者被嚇跑了,很快報警。

16點53分,回到車內、打算駕車逃跑的楊豫東,被警察攔截。這時距離他下車追陳詠琦,僅過了4分鍾。

那天下午,堂姐始終等在警察局。直到晚上九十點,做完當天的筆錄,她才知道,陳詠琦遇害了。



●案發當時的板房內部。講述者供圖



妹妹陳詠晴接到電話,匆匆從學校趕回,她忘不了辨認遺體時,原本看上去沉默鎮定的爸爸,進入房間後痛哭。凶案發生後,陳詠晴在姐姐生前住的出租屋發現了一個平板電腦。她知道那不是姐姐的。她打開設備,在看到搜索記錄的那一刻,陷入了震驚與憤怒,“整個人都是顫抖的。”

3月5日:

沒有結婚證怎麽解除婚姻關係

簽完離婚協議書一個月後不去辦理,算離婚了嗎

二婚真的沒有幾個幸福的

女性二婚會幸福嗎

3月6日:

脖子動脈

暨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怎麽樣

廣州心理科哪個醫院好

精神失常的人犯法需要承擔責任嗎

正當防衛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3月7日:

自盡一般吃什麽頭孢藥

扭斷脖子需要多大力氣

丈夫殺害妻子後果

刀插心髒需要多長時間

平板後來被陳詠晴帶走,交給了司法機關。根據法醫屍檢報告顯示,不統計地麵摩擦形成的挫擦傷,陳詠琦身上由刀傷造成的裂創、創口、及劃傷遍布全身,其中頭麵部、頸項部、胸腹部、四肢部共超過100處。

今年7月30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楊豫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決書顯示,經司法鑒定,楊豫東患抑鬱發作,作案期間處於發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更多的“真相”在悲劇發生之後被慢慢拚湊出來:根據判決書,楊豫東的妹妹有中度抑鬱和輕度焦慮,父親也有精神方麵的問題。楊豫東母親的證言說,楊豫東失業期間,曾傾訴自己壓力大,害怕妻子離開,她曾把女兒之前在醫院開的馬來酸氟伏沙明片郵寄給他。

2024年3月4日,兩家離婚談判那天,楊豫東對母親說自己需要看心理醫生;3月6日,他們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門診掛號,但在填表格評估時,楊豫東中途走了。3月10日,偵查機關把他送到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檢查,診斷存在精神障礙。

楊母說,她心裏很難過,還稱呼陳詠琦為“閨女”。她試圖登門道歉,但被拒之門外。



●陳父在曾經的現場還原事發經過。謝紫怡 攝

陳詠晴說,他們家不認可判決結果,也向檢察機關提起了抗訴申請。陳母在這之後心神恍惚,腿受了傷,她說:“(承諾)全都是謊言,沒有一次兌現。她(詠琦)常常回來,從不和我說……女兒走了,我才知道她過的是這樣的日子。我以為那個殺人犯對我女兒很好的。”

2025年8月22日,東莞市人民檢察院駁回抗訴申請,檢察院認為,一審定性準確、量刑適當,決定不予抗訴。目前,楊豫東已提出上訴,陳家已提出刑事附帶民事上訴。案件進入二審階段。

“愛和控製的邊界往往模糊不清,想要識別親密關係中危險的信號,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事人有沒有感到不舒服。”心理谘詢師邱雨薇長期關注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也關注到了這個案子。

她分析,從楊豫東早期的行為來看,他對伴侶的“體貼”更多基於一種自戀需求——例如遵循社會對“寵愛女友”的設定,或是將對方“控製”在自己手中,甚至介意她過去的感情經曆,這一切都並非真正尊重對方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2023年11月25日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在審判實踐中,精神暴力就包含經常性謾罵、恐嚇,還有經常性侮辱、誹謗、威脅、騷擾等。

邱雨薇解釋,預防此類潛在危險,比事後幹預更為重要。身處“糖衣炮彈”中的當事人,往往難以辨識自身處境,此時,家人和朋友的警覺、支持可以幫助當事人確認正在經曆什麽。同時,當事人也可撥打專業求助熱線,相關機構能夠從第三方視角提供反饋,並對接更多資源,例如推薦書籍、聯係婦聯、反家暴團體或警方介入,社區居委會也可發揮實際支持作用。

妹妹陳詠晴至今還保留著一張紫色的折疊信紙。那是姐姐多年前寫給家人的信:2014年,她在給父母的信裏寫道,他們持家辛苦了,希望爸爸不要跟媽媽吵架;2016年,她告訴妹妹,父母一直是安全的港灣,不要什麽都獨自一人默默承受。

發小還清楚地記得,事發當天上午,陳詠琦在電話裏告訴她終於要離婚的事。“她說好痛苦不舍得,但是是正確的。”陳詠琦還說要送給她一個親手做的小包,她們約好今後多出去徒步。

堂姐也一直記得談判結束後,她們喝茶聊天時,楊豫東不斷發來消息,陳詠琦無奈地看了下手機,說“別提那個男的了,我們不說別人壞話”。她說,租到新房後,要養一隻寵物貓,等妹妹畢業了,還可以過來住幾天。

按照原本的約定,再過一個月,她就能離掉婚,期待的新生活就要開始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都說她辱華了,但全智賢具體說了什麽?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此地集中采集轄區內男性居民血樣,錄入DNA數據庫
多國在聯合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安理會僅美國未承認
77歲風流巨富去世,留下一個懸案,一筆遺產




24小時討論排行

“3×8”還是“8×3”?一道小學數學題,網友吵翻了
川普聯大開砲:聯合國隻會空談 “氣候變遷是騙局”
波音公布美空軍第六代戰機F-47,配文"主宰明日的天空"
7年過去了,今年大家誰還敢取笑川普
川普發驚人之言 終於發揮正麵影響 澤連斯基:重大轉變
美國從聯合國“撤退”,北京趁機提升影響力
川普又讓MAGA們失望?對H-1B簽證收年費是烏龍
川普聯大演說批開放邊境:你們正在“淪入地獄”
H-1B簽證費大增 印部長率談判團隊 尋求放寬限製
“司馬南們”,還在美國瘋狂買房
川普施政亂糟糟還獲廣大支持 正視他背後的力量吧
台女在英國遭圍毆:對方往死裡打 當地人冷眼旁觀
以誓言報複"承認潮",內塔尼亞胡:我下周見特朗普,等著瞧
走線男被ICE關押 焦慮症失控 父願自掏機票求速遣返
“雞毛秀”又回來了 特朗普拒答記者問 民主黨歡呼
網紅賽道容不下戶晨風 他的“八大觀點”你認同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極晝story 2025-09-23 02:50:38



殺妻案背後,一場“離不掉”的婚

2024年3月8日,26歲的陳詠琦被丈夫楊豫東殺害。在這前一周,她下定決心離婚;兩家人坐在一起談判,男方提出需要一個月的冷靜期,約定這期間雙方互不幹擾。

也是在這段短暫時間裏,她才向好友傾訴對這段婚姻的失望:兩人大學時相戀,起初是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後來變成愈演愈烈的控製:他介意她與異性接觸、外出時頻繁來電話騷擾、爭吵時以自殺相威脅。她掙紮了很久,才下定決心離開。

今年7月30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楊豫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決書顯示,經司法鑒定,楊豫東患抑鬱發作,作案期間處於發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陳家向檢察機關提起了抗訴申請。2025年8月22日,東莞市人民檢察院駁回抗訴申請,檢察院認為,一審定性準確、量刑適當,決定不予抗訴。

根據判決、諸多證據和各方描述,這段五年多的關係遠比呈現出的要複雜。驚訝的是,時隔一年多,很多信息陳家父母也是和我們同時知情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段始於欺騙的危險關係——對陳詠琦來說,暴力以“愛”的名義不斷侵蝕摧毀她的精神,但大多時間,痛苦與求救的信號都是隱秘的,直到悲劇發生。



2024年3月7日,楊豫東在外賣平台下單了三把刀。分別是黑色折疊水果刀,大號美工刀和一把雕刻刀,他說,“都打算自殺用”。

在這三天前,他當著雙方家長的麵,承諾與妻子陳詠琦進入一個月的冷靜期:他們約定互不幹擾,並於2024年4月3日在民政局辦理離婚。

但他並不想離婚。他們在2021年領證,由於擔心父母反對,陳詠琦事後才告訴家人。陳詠琦母親說,他們對楊豫東沒有太多好感,在佛山順德當地,他們沒有辦酒席、沒有拜祖宗,男方也沒有付禮金,女方家人並不承認這段婚姻。“女兒喜歡,我們就當家裏多了一個人。”

更早的春節,他們爆發過很多次爭吵。2024年2月6日,她轉發給楊豫東一個鏈接,內容是一起殺妻案,她留下幾行字,“男人真可怕,恐怖,我不想上新聞”。楊豫東說,滾。

楊豫東是河南潢川縣人,他總強調,他和陳詠琦大學畢業後一起去廣州工作,又來佛山租房生活,付出了很多。

陳詠琦外出時,他會打很多電話。去年小年,陳詠琦去參加朋友的婚禮,楊豫東連續打了84個電話,陳詠琦沒接,說已經在回去路上。“我該怎麽處理你呢?”楊豫東在微信裏說,“84刀 、84巴掌……我今天必須砍你84刀”。

陳詠琦妹妹也記得,就是那次婚禮前,伴娘團去聚餐,楊豫東非得跟著。大家已經打好了車,他還是要開車送陳詠琦。明明已經走了,他又調頭回來,坐在她們點好單的桌子旁邊。

這種控製讓陳詠琦越來越無法忍受。妹妹能感受到姐姐的難堪,陳詠琦當時對著朋友們擠出苦笑,“他就這樣,你們別理他”。



●陳詠琦和楊豫東曾租住過的地方。謝紫怡 攝

對於陳詠琦來說,“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24年3月1日,陳詠琦和老同事吃完火鍋,想到師傅家裏坐坐。

“師傅”徐莓是陳詠琦在廣州工作時的前輩,也是她信賴的知心姐姐,兩人已經兩年沒見。到了徐莓家,她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說著說著,陳詠琦就哭了。徐莓第一次知道,陳詠琦已經結婚了,並且領證更像一場妥協——

“她(陳詠琦)說楊豫東生也要生一起,死也要死一起。”楊豫東的性情不穩定,反反複複,好的時候很好,一旦她“不聽話”,就要懲罰她。

要聊的太多,徐莓留陳詠琦在家裏住一晚。

那個時候,楊豫東的電話來了。

楊豫東在微信裏說,“我最恨夜不歸宿”。陳詠琦說,“兩個女孩,我不覺得有問題”。

那天晚上,楊豫東給陳詠琦打了13個電話。20點25分,他在微信提出“離婚”;20點51分,他在外賣平台下單了一把菜刀。

淩晨3點,楊豫東報警說妻子失蹤了。3月2日一早,陳詠琦的母親還沒睡醒,就被楊豫東的敲門聲驚醒。為了找到陳詠琦,他輪番給她的朋友打電話、發消息。那一整天,他給陳詠琦撥出了107個電話。

陳詠琦下定決心離婚。她和楊豫東坦白:“5年多以來,無休止的矛盾、爭吵、失信、自以為是,甚至恐嚇和侮辱已經消磨掉我的愛,但我還要擔驚受怕你會失去理智發瘋,一次次選擇原諒和苟且。這段感情我真的很累很怕。”師傅徐莓也提醒她,要把重大的事情告知父母。

電話裏,陳詠琦告訴父母,“他覺得我好辛苦”,表示堅決要離婚。

3月4日,兩家人進行離婚談判。陳詠琦和楊豫東分別坐一邊。陳詠琦哭著說,之前吵架時,楊豫東曾經拿過刀,以自殺為威脅,還說“要殺了你”“殺你全家”這樣的話。當著長輩的麵,楊豫東否認了。但提及他控製欲強、情緒不穩定、騷擾親朋等等,楊豫東一直沉默,後來一遍一遍地說很愛妻子,他不願意離婚。

最後,他提出,可以進行一個月的冷靜期。

2024年3月8日婦女節那天,他在陳詠琦的單位等她,帶她上了車,之前買的四把刀全都放在後備箱,但它們都不是他後來殺死陳詠琦的那一把。



很多人的印象裏,陳詠琦是個有親和力、會照顧人的女生。她皮膚很白,小圓臉,愛笑,眉眼彎彎像個搪瓷娃娃。上學時,她會去福利院做義工看望小朋友;朋友不吃早餐,她就把對方拉到家裏吃完一起再去上課。

陳家在順德杏壇鎮,陳父年輕時開過貨車,後來包下魚塘,以養魚為生。陳詠琦是家裏的長姐,妹妹陳詠晴比她小四歲,姐妹倆從小睡一張床。在妹妹心裏,姐姐就像她第二個媽媽,會在成人禮送鮮花,送給她“姐姐愛心首飾”。

妹妹通過手機知道了姐姐戀愛的消息。那是2019年,陳詠琦的朋友圈常出現和楊豫東的合照。姐姐提起,他們相識於一場校園活動,楊豫東很體貼、大方,送過她一條施華洛世奇的項鏈,名叫“跳動的心”。

發小第一次知道楊豫東時,就覺得他不是陳詠琦喜歡的類型。楊豫東追了她半年,陳詠琦說,她被感動了:每次來月經,他都主動煮紅糖水;他會提前看天氣預報,記得給她帶傘、送傘;出去吃飯,他還會幫她拉凳子,給她剝蝦。

妹妹後來猜測,“姐姐可能喜歡那種萬中無一的感覺。”

在一起後,他們幾乎形影不離,楊豫東接她下課,陪她去茶館兼職。一則2019年的推文記錄了他們參加過一場讀書會——主題是談論“愛”,陳詠琦說,最好的愛情是“永遠陪伴”,無論開心難過都在彼此身邊;楊豫東說,愛意味著包容和理解。

大學時,楊豫東就開著那輛十幾萬的日產車。他給人的印象是“很有錢”,對外稱自己創過業,曾投資蝦場。交往中,他也很舍得為陳詠琦花錢,帶她吃哈根達斯冰淇淋,無論是吃飯還是送禮物,都顯得出手闊綽。



●陳詠琦和楊豫東在大學參加讀書會。圖源公開資料

2019年暑假,陳詠琦第一次把楊豫東帶回家。那時候,楊豫東每天給她吹頭發、捏腳,也主動幫忙做家務。在妹妹看來,楊豫東對姐姐百依百順,“像掛在她身上”。但陳父有些疑惑,覺得楊豫東沒有自己的事情做,擔心他另有所圖。

陳詠琦的閨蜜惠子和他們一起吃過燒烤。她印象中,楊不愛說話,但眼神機靈,給人一種心思深沉的感覺。她回憶,畢業前夕,曾有一位被楊豫東追過的女生提醒陳詠琦,說楊豫東的“人設”是假的,他沒有自稱的那些創業經曆。當時,陳詠琦拿著這番話去質問楊豫東,他表示可以當麵對峙,並反問她為什麽不信任自己。

那次風波也是他們校園戀愛中最激烈的爭吵。後來,陳詠琦告訴惠子,自己最終“選擇相信小東”。惠子覺得,陳詠琦單純又容易心軟,而楊豫東很擅長讓她陷入被動。他經常說,自己很介意陳詠琦談過戀愛,哪怕是牽手、擁抱這樣的細節,“他想起都難受得想死”,這也會讓陳詠琦感到“愧疚”。

楊豫東在大學時承諾,將來會陪陳詠琦回廣東生活,並為她舉辦一場有豪華車隊的婚禮。然而直到2021年,兩人領證前夕,陳詠琦才得知他的實際出生年份是1992年,並非他聲稱的1995年,他高考複讀了五年。

那時,兩人已經在廣州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惠子說,畢業後,楊豫東和陳詠琦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由於陳詠琦的父母不看好這段關係,陳詠琦也不願意結婚,楊豫東很生氣。後來,陳詠琦才告訴朋友們,楊豫東慣用“發瘋”,有時軟磨硬泡,有時帶著威脅,為了安撫他,自己才偷偷去領了證。

2023年春節,陳詠琦隨楊豫東回河南老家,那是她第一次沒在父母身邊過年,長途跋涉之後,她感到心灰意冷。

惠子回憶,陳詠琦對她說,楊豫東家經營著一家煙酒商鋪,沒有條件在佛山買房。以他父母的經濟能力,如果要付首付,還得把現在住的房子賣掉,到時候再跟他們一起生活。

陳詠琦陷入了巨大的後悔之中,她對朋友自責,說自己“愚昧、心軟、被牽著鼻子走”,但她也對離婚充滿恐懼,“婚姻是一種法律關係,沒那麽容易砍斷,砍斷也會留下難以磨滅的汙點”。

在家裏,楊豫東用很多方式“哄”她,他會下跪、扇巴掌認錯,也會向她強調離婚的種種弊端。惠子說:“在詠琦傾訴這些之前,可能已經完成了某種自我消化。”

妹妹事後也想起那一年,姐妹之間的一段對話。那時她剛開始戀愛,陳詠琦提醒她要“帶眼識人”,還說“不要因為一個男人對她特別好,就認為那是愛”。妹妹能感覺得到姐姐對當下婚姻狀況的不滿,因為她說的時候,不住地歎氣。

領證之後,陳詠琦的朋友圈再也看不到楊豫東。她也很少告訴後來的朋友,自己已經結婚了。



相比於戀愛,婚姻是更私密的空間。朋友們表達過對楊豫東的不喜歡,發小也曾勸她,“如果這段關係裏你實在很折磨,就跟他好好談談”,但掙脫遠比想象中困難。

陳詠琦朋友說,“楊豫東甩也甩不掉”。畢業後,楊豫東換過很多份工作,做過銷售,也送過外賣——他會因為陳詠琦換工作,自己也跟著換。

2022年,楊豫東失業了,開始在家打遊戲,兩人的生活開支全靠陳詠琦。她和惠子談起時很無奈,說即便楊豫東欺騙過她,她也認了,隻要他變得積極上進,兩人也還是能把日子過下去。同年年底,陳詠琦換到佛山一家國企工作,他們來到佛山租房生活。

失業後,楊豫東對陳詠琦的控製欲越來越強。他不允許她有異性朋友,常覺得其他男性不懷好意。陳詠琦每個周末都回家,楊豫東也跟著去。有次陳詠琦約同村的朋友打羽毛球,休息時跟一位男生說話,楊豫東就突然出現了。

陳詠琦的微信簽名是“最重要的是開心”,她喜歡和朋友逛街、探店,出去旅遊。但這樣的場合,楊豫東都要一起,不然就會打來電話。過去的同事見過陳詠琦接電話時的樣子——她事無巨細地交代自己在逛什麽,吃什麽,看到了什麽。有時實在被催煩了,她就開勿擾模式,或者簡單回一句“別再打了”“快回來了”。

她外出的頻次也在減少。有朋友提起,換工作後,她約陳詠琦吃飯,陳詠琦會說“要回去陪對象”。

在兩個人的家裏,他們的相處高度綁定。下班後便回家,楊豫東買菜、做飯,幫她取快遞,忙的時候,陳詠琦給他帶公司的盒飯。如果出去,他們會逛街、打羽毛球。一旦發生爭吵,楊豫東就會質問陳詠琦:“我為你做了那麽多,你怎麽還要跟我吵架?”

這是他經常使用的話術。後來他找到在廣州的業務員工作,也會說,自己上下班通勤4個小時,就是為了讓陳詠琦多睡一會。



●陳詠琦曾寫給妹妹的信。謝紫怡 攝

堂姐也察覺到,陳詠琦在婚後變得沒有那麽活潑和向往生活。但她覺得不太好過問別人的夫妻日常。每逢假期旅行,她都會特意叫上陳詠琦。2023年5月,她們一起去了韓國。期間,楊豫東以視頻、語音、電話的優先級輪番聯係陳詠琦。堂姐忍不住問:“他沒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嗎?”陳詠琦說,“如果掛了(電話)會更嚴厲”,她勸過很多次都沒有用,“他都沒有朋友”。

“就是太給他臉了,我們家對他太客氣了。”回憶起這些被瑣碎生活掩蓋的危險信號,妹妹後悔,如果家裏早點意識到,能夠早點讓他們離婚就好。“真的無法想象我姐怎麽忍過來的,無法想象她經曆了多少次洗腦。”

妹妹見到過幾次楊豫東情緒失控的樣子,最嚴重的一次,楊威脅要把車開進河裏。她心裏憋著一股氣。反而是陳詠琦勸她,“就算看在家姐的麵子上,不要跟他計較”,還特別叮囑妹妹不要告訴父母。

父母知道楊豫東很粘女兒,陳詠琦會說,“他是這樣子的,問題不大。”陳父有一次親眼見到楊豫東大聲嗬斥女兒。他問女兒,楊豫東有沒有動手打過她。陳詠琦否認了。父親叮囑她小心一點,她回答,現在是法治社會,不會發生傷害人的事。

陳詠琦在“小家”和“大家”之間努力周旋。她很孝順,發了工資偶爾會給父母錢,楊豫東為此與她爭執,她就私底下轉;同時,她希望楊豫東在父母家好好表現,主動分擔家務——在她從小接受的教育中,這是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然而,楊豫東很少參與,覺得不被尊重。

作為外地女婿,很多時候,楊豫東的敏感也讓陳詠琦為難。楊豫東很壯,一張冬瓜臉,濃眉垂眼,憋著嘴沉默時看著很有主意。他不會說粵語,很少和陳家人溝通,仍稱呼嶽父嶽母“叔叔阿姨”。他們的很多爭吵都圍繞家務和楊豫東的自尊展開。楊豫東堅持認為“女婿是客人,不能幹活”,陳詠琦試圖講道理,“這樣不僅你落人口舌,我也被人看不起”。

為了緩和雙方的關係,去年發了年終獎後,陳詠琦曾轉賬給楊豫東,“你表現的時候到了。”她讓楊豫東按照金額分配:4000元給自己、父母和奶奶分別發紅包,單獨又留了2000元給楊豫東父母。

或許是意識到楊豫東很難改變,陳詠琦漸漸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她告訴過發小,不想再因為男人的不爭氣而困擾,決心自我提升、多考證,“要變得更優秀”——那是她們一次吃飯,每人許下一個願望,“她當時是帶著‘一定要做成’那種語氣。”發小說。2023年開始,陳詠琦就考取了助理經濟師證書。

2024年春節後不久,妹妹第一次聽姐姐說想要離婚。當時姐妹倆和表姐一起坐在客廳聊天,陳詠琦提起,楊豫東跟她吵架時,還說過威脅家人的話——考慮到他很壯,體重有200斤,她們都擔心他可能真的會傷害父母,於是都默認了先不告訴長輩。陳詠琦想找個溫和的方式結束這段婚姻。她們低聲交談時,楊豫東正躺在旁邊的沙發上打呼嚕。

徐莓始終記得去年3月1日那個晚上。陳詠琦告訴她,自己不要小孩,是因為這段婚姻看不到希望,她怕有了更深的牽絆,將來更難掙脫。徐莓從未見過她如此脆弱。她們背對背睡覺時,她能感受到陳詠琦的啜泣。

第二天,陳詠琦在寫給楊豫東的離婚聲明裏寫道:我就像你的籠中鳥,聽話開心時對我好,脫離你掌控後無比癲狂,甚至以性命為威脅,我忍你很久了。



●小時候的陳家姐妹與母親。謝紫怡 攝



很多人都記得最後那幾天,陳詠琦和以往表現出來的不同。

2024年3月3日周日,領導收到陳詠琦臨時的請假申請。工作上陳詠琦很盡責,以前類似情況都會提前半個月安排好,但這次突然請兩天,“完全不是她的風格”。領導打電話詢問,陳詠琦說要和家人去外地辦點急事。

第二天離婚談判時,父母第一次看見女兒表現出“歇斯底裏”。陳詠琦拒絕和楊豫東單獨講話,也拒絕和他坐在一起。她流著淚說,“一定要離婚”。父母聽女兒講完很憤怒,也才知道她受了太多委屈。那時,楊豫東的母親保證,會看住楊豫東,不讓他再騷擾陳詠琦。

陳詠琦住在家裏的那幾天,徐莓感覺她情緒低落,下班回去就陪她。堂姐也特意請她出來喝茶談心,鼓勵她重新獨立生活。考慮到要先分居,陳詠琦原來住的地方就在公司大樓裏,為了避開楊豫東,堂姐建議她在公司前一站地鐵租房。

婦女節放半天假,她們約好中午就去看房。但午飯後,堂姐卻沒有等到她——

楊豫東說,他在陳詠琦工作的地方等她,說“想好好聊一下,不然我就自殺”,陳詠琦怕他在公司做傻事,也怕影響不好,就跟他上了車。後來,車從佛山市禪城區開上了高速。

中午12點起,陳詠琦的電話一直沒人接。大概一小時後,堂姐收到她的微信消息,“救命我在倫教傷害順德站”。語言有些混亂,堂姐意識到情況危急。陳詠琦和她共享位置,顯示在順德龍江鎮,堂姐立刻報了警。

陳詠琦在微信裏說,是楊豫東帶走她的,他身上有刀。

14點58分,陳詠琦發來消息,說已經勸住了楊豫東。不久後,楊豫東打來語音電話,說和陳詠琦“在外麵散心”;電話交到陳詠琦手中,她說一會就返程。堂姐聽得出來,那時陳詠琦的語氣是平緩的。

因為知道楊豫東帶了刀,堂姐不放心,便在派出所等候。禪城區的警察協調了高速公路的警車去追蹤。但之後堂姐再也聯係不上他們了。

根據楊豫東後來的供述,上高速後,他給母親打電話說找到陳詠琦了,母親勸他回家。下了高速,他把後備箱的四把刀給陳詠琦看,希望她放心,陳詠琦把所有的刀都扔了。他又繼續上了高速,這時他接到禪城警察的電話,問他為什麽劫持陳詠琦,他說“隻是想和她單獨聊一聊”。他拿到陳詠琦手機,看到微信裏的聊天記錄,情緒開始激動。

他在車裏求陳詠琦不要離婚,但她堅持要離。楊豫東跑到後排地墊,又取出了一把黑色手柄的水果刀——他解釋那是他之前在嶽父家拿來割繩子用的。他把刀架在脖子上,以自殺威脅。陳詠琦上去奪刀,讓他把刀放下,還說“死都要離婚”。

楊豫東供述,聽到這句話後,自己受刺激了。他爬到副駕駛,開始打陳詠琦,還掐了她脖子。

車最後停在東莞市大嶺山鎮新塘村新塘新路一巷,那是一個居民區的小路。16點34分,陳詠琦從車裏逃了出來。楊豫東追出來,撿起地上的磚頭,向她猛砸了幾下。在現場證據照片裏,旁邊荔枝樹下的磚塊都能看到血跡。楊豫東把她拖回車後座,就在他返回駕駛座時,陳詠琦再次逃出車外。

那是16點46分,陳詠琦走到路中間試圖攔車,但沒有碰到人。

兩分鍾後,楊豫東開始開車撞人。第一次撞擊,陳詠琦躲在電線杆後,車把白色的杆身撞彎了;陳詠琦繼續往裏逃,裏麵有一個廢品收購站,路邊是圍擋的藍色鐵皮。這時楊豫東把車頭轉過來,踩油門往前撞擊,鐵皮被撞開了,他又踩著油門往前撞了一下。

陳詠琦被撞到了,她往廢品站裏逃。楊豫東下車追擊,他的手上、胸口都沾著她的血跡。

據目擊者回憶,他循著聲音趕到廢品站時,問楊豫東在幹什麽。楊豫東回答,“夫妻打架”。目擊者本想上前阻止,剛走到活動板房門口,就看到楊豫東拿著刀捅陳詠琦的胸口,那是房間裏放在茶幾上的刀,陳詠琦當時躺在沙發上,已經無力反抗。楊豫東連捅了兩刀,並回頭瞪了他一眼。目擊者被嚇跑了,很快報警。

16點53分,回到車內、打算駕車逃跑的楊豫東,被警察攔截。這時距離他下車追陳詠琦,僅過了4分鍾。

那天下午,堂姐始終等在警察局。直到晚上九十點,做完當天的筆錄,她才知道,陳詠琦遇害了。



●案發當時的板房內部。講述者供圖



妹妹陳詠晴接到電話,匆匆從學校趕回,她忘不了辨認遺體時,原本看上去沉默鎮定的爸爸,進入房間後痛哭。凶案發生後,陳詠晴在姐姐生前住的出租屋發現了一個平板電腦。她知道那不是姐姐的。她打開設備,在看到搜索記錄的那一刻,陷入了震驚與憤怒,“整個人都是顫抖的。”

3月5日:

沒有結婚證怎麽解除婚姻關係

簽完離婚協議書一個月後不去辦理,算離婚了嗎

二婚真的沒有幾個幸福的

女性二婚會幸福嗎

3月6日:

脖子動脈

暨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怎麽樣

廣州心理科哪個醫院好

精神失常的人犯法需要承擔責任嗎

正當防衛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3月7日:

自盡一般吃什麽頭孢藥

扭斷脖子需要多大力氣

丈夫殺害妻子後果

刀插心髒需要多長時間

平板後來被陳詠晴帶走,交給了司法機關。根據法醫屍檢報告顯示,不統計地麵摩擦形成的挫擦傷,陳詠琦身上由刀傷造成的裂創、創口、及劃傷遍布全身,其中頭麵部、頸項部、胸腹部、四肢部共超過100處。

今年7月30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楊豫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決書顯示,經司法鑒定,楊豫東患抑鬱發作,作案期間處於發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更多的“真相”在悲劇發生之後被慢慢拚湊出來:根據判決書,楊豫東的妹妹有中度抑鬱和輕度焦慮,父親也有精神方麵的問題。楊豫東母親的證言說,楊豫東失業期間,曾傾訴自己壓力大,害怕妻子離開,她曾把女兒之前在醫院開的馬來酸氟伏沙明片郵寄給他。

2024年3月4日,兩家離婚談判那天,楊豫東對母親說自己需要看心理醫生;3月6日,他們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門診掛號,但在填表格評估時,楊豫東中途走了。3月10日,偵查機關把他送到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檢查,診斷存在精神障礙。

楊母說,她心裏很難過,還稱呼陳詠琦為“閨女”。她試圖登門道歉,但被拒之門外。



●陳父在曾經的現場還原事發經過。謝紫怡 攝

陳詠晴說,他們家不認可判決結果,也向檢察機關提起了抗訴申請。陳母在這之後心神恍惚,腿受了傷,她說:“(承諾)全都是謊言,沒有一次兌現。她(詠琦)常常回來,從不和我說……女兒走了,我才知道她過的是這樣的日子。我以為那個殺人犯對我女兒很好的。”

2025年8月22日,東莞市人民檢察院駁回抗訴申請,檢察院認為,一審定性準確、量刑適當,決定不予抗訴。目前,楊豫東已提出上訴,陳家已提出刑事附帶民事上訴。案件進入二審階段。

“愛和控製的邊界往往模糊不清,想要識別親密關係中危險的信號,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事人有沒有感到不舒服。”心理谘詢師邱雨薇長期關注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也關注到了這個案子。

她分析,從楊豫東早期的行為來看,他對伴侶的“體貼”更多基於一種自戀需求——例如遵循社會對“寵愛女友”的設定,或是將對方“控製”在自己手中,甚至介意她過去的感情經曆,這一切都並非真正尊重對方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2023年11月25日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在審判實踐中,精神暴力就包含經常性謾罵、恐嚇,還有經常性侮辱、誹謗、威脅、騷擾等。

邱雨薇解釋,預防此類潛在危險,比事後幹預更為重要。身處“糖衣炮彈”中的當事人,往往難以辨識自身處境,此時,家人和朋友的警覺、支持可以幫助當事人確認正在經曆什麽。同時,當事人也可撥打專業求助熱線,相關機構能夠從第三方視角提供反饋,並對接更多資源,例如推薦書籍、聯係婦聯、反家暴團體或警方介入,社區居委會也可發揮實際支持作用。

妹妹陳詠晴至今還保留著一張紫色的折疊信紙。那是姐姐多年前寫給家人的信:2014年,她在給父母的信裏寫道,他們持家辛苦了,希望爸爸不要跟媽媽吵架;2016年,她告訴妹妹,父母一直是安全的港灣,不要什麽都獨自一人默默承受。

發小還清楚地記得,事發當天上午,陳詠琦在電話裏告訴她終於要離婚的事。“她說好痛苦不舍得,但是是正確的。”陳詠琦還說要送給她一個親手做的小包,她們約好今後多出去徒步。

堂姐也一直記得談判結束後,她們喝茶聊天時,楊豫東不斷發來消息,陳詠琦無奈地看了下手機,說“別提那個男的了,我們不說別人壞話”。她說,租到新房後,要養一隻寵物貓,等妹妹畢業了,還可以過來住幾天。

按照原本的約定,再過一個月,她就能離掉婚,期待的新生活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