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打工妹Daisy意外跌入億萬富翁Marcus懷中;歸家後,坐在沙發上的父親不僅卷走了她打7份工才存下的積蓄,還逼她嫁給能夠當她爺爺的七旬老漢;走投無路之際,她到俱樂部兼職求生,卻再度邂逅這位富豪,並意外懷孕,還是三胞胎……
如此戲劇化的橋段,正是ReelShort平台熱門短劇《Carrying His Triplets, Becoming His
Wifey》(譯為:懷上他的三胞胎,成為他的妻子)的開篇劇情。類似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套路在該平台隨處可見。
(圖源:網頁版ReelShort)
這些在中國短劇市場早已司空見慣的敘事模板,如今卻在大洋彼岸被重新包裝成一場新的商業浪潮。時間倒回三年前,當Netflix、HBO、Hulu還在為美國流媒體霸主地位打得火熱時,一款來自中國的短劇App已悄然完成跨洋布局。
這個名為ReelShort的平台,正是短劇出海賽道的開創者。
ReelShort憑借“中國內核+美式製作+‘快進快出’邏輯”的獨特模式,在競爭白熱化的美國娛樂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據Appfigures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8月,美國短劇市場共計收入1.02億美元,環比增長4.48%,ReelShort以29.13%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二季度,ReelShort連續38天霸榜美國Google
Play娛樂應用免費榜。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海外短劇市場收入榜單中,中國公司包攬前三甲。ReelShort、DramaBox、GoodShort分別收獲2.64億美元、2.33億美元、1.04億美元收入。
然而,亮眼的市場數據背後,其財務表現卻呈現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特征。
根據間接持股49.24%的中文在線(300364.SZ)上半年財報披露,ReelShort母公司楓葉互動(CRAZY MAPLE
STUDIO,簡稱CMS)2025年上半年營收27.6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54.14%。與此同時,上半年淨虧損為4651.15萬元,而2024年同期淨利潤為2293.34萬元。
淨利增長超3138%,楓葉互動從“裸奔”到暴富再到燒錢換增量
要理解ReelShort的商業邏輯,需要先看一組對比鮮明的財務數據。
2023年,楓葉互動營收達6.86億元,同比2022年3.66億元增長87.43%,但淨利潤隻有24.43萬元,這意味著公司幾乎是在“裸奔”——高營收,近乎零利潤。
到了2024年,情況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全年營收繼續飆升至29.10億元,淨利潤暴漲至791.17萬元,同比增長超3138%。這種利潤結構的巨變,源於一次重要的資本運作。
據中文在線財報披露,楓葉互動於2023年5月正式“出表”,公司性質由中文在線香港公司控股子公司調整為中文在線參股公司。這一股權結構的變化,標誌著楓葉互動在資本運作和業務發展上獲得了更大的獨立性,也為其商業模式的深度調整創造了條件。
從費用結構的變化中,能夠清晰看出調整所帶來的影響。據中文在線2024年財報披露,銷售費用下降3.38%,研發費用下降28.61%。主要原因直指楓葉互動,據表中數據可以推算出,2024年楓葉互動銷售費用約1624萬元,研發費用約2468萬元。相較於其29.10億元的營收規模,這樣的費用控製效率顯然為其利潤增長奠定了基礎。
(圖源:中文在線2024年年度報告)
然而,進入2025年上半年,情況再度反轉。
盡管營收增長依然強勁,但楓葉互動的淨利潤重新陷入虧損。從2024年的盈利791.17萬元,到2025年上半年的虧損4651.15萬元,這既反映了快速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也暴露出在激烈競爭環境下,短劇市場獲客成本的持續攀升。
讓美國主婦瘋狂氪金,ReelShort用30萬美元撬動爆款
目前,楓葉互動旗下產品包括互動式視覺閱讀平台Chapters、動畫產品Spotlight、浪漫小說平台Kiss、真人短劇平台ReelShort等,主要麵向C端用戶,涵蓋了從文字閱讀到視覺內容的多個細分領域。
海外市場布局方麵,楓葉互動已設立美國子公司COL MEDIA、新加坡子公司COL WEB、日本子公司COL
JAPAN,結合自有內容和優質IP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多點布局。
ReelShort的成功,本質上在於將“快進快出”理念成功應用到短劇製作和運營全流程。據ReelShort平台及楓葉互動創始人賈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平台能夠將單部劇的製作成本控製在30萬美元以內,並在三個月內完成製作上線。而對於IP改編、老劇重拍項目,製作周期更短,成本也相應更低。從劇本創作到正式上線,ReelShort建立了高效的製作體係,全流程控製在3個月以內;從實拍到後期剪輯,僅需10-15天。
這種模式既保證了上線速度,又確保了充足的內容供給。據悉,8月,ReelShort僅付費點播和會員訂閱就帶來超5000萬美元的淨收入,市場份額達到23.34%。
用戶獲取方麵,ReelShort主要通過在Instgram、YouTube、Facebook等主流社交媒體投放短劇廣告素材,引導用戶下載並觀看新劇。通常情況下,投放素材的數量直接影響APP的下載轉化效果。創始人賈毅稱:“在Facebook投放視頻後,就能被用戶看到、下載並付費。這被稱為‘衝動消費內容’,我們稱之為新媒體故事。”
而ReelShort的策略就是,讓美國女性不斷衝動消費。公開資料顯示,ReelShort明確將18至45歲的女用戶,尤其是全職媽媽群體作為核心目標用戶。
盡管ReelShort已成為出海短劇賽道的“領頭羊”,但仍未完全擺脫“用投放換下載量,用下載量換日活”的互聯網傳統獲客模式。數據顯示,ReelShort今年上半年雙端下載量達7764萬次,行業內下載量位居第二,僅次於點眾旗下DramaBox。
然而從投放策略來看,據DataEye數據顯示,ReelShort上半年共投放13.7萬組素材,月均投放量約2.3萬條,在素材投放榜中僅排第7位。這一投放規模相較榜首昆侖萬維旗下DramaWave月均9萬+的素材投放量存在顯著差距,但已是2024年ReelShort全年素材投放量的1.5倍,反映出今年ReelShort在營銷策略上的明顯調整。
不過,相較同行平台,ReelShort的素材投放效能確實領先同行,能夠以相對較少的投放量實現了較高的下載轉化。而今年上半年“轉盈為虧”的財務表現,恰恰反映了整個海外短劇市場正值高速擴張階段,誰能率先建立規模優勢,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
據AppGrowing國際版數據顯示,2024年,18款中國廠商APP躋身海外短劇類產品投放TOP20榜單。
銀發用戶超半數,紅果短劇的另一種突圍之路
有趣的是,當ReelShort在海外市場燒錢換增長時,國內短劇賽道同樣風起雲湧。
據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短劇市場規模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首次超過國內電影市場全年425億的票房,預計2025年全年將達到677.9億元,2027年有望突破千億大關。在這波增長浪潮中,紅果短劇App毋庸置疑成為最受矚目的平台之一。
(圖源:中泰證券研究所 2025中國短劇行業發展現狀)
紅果短劇App自2023年8月上線以來,依托字節跳動的流量生態和算法優勢,采用了與ReelShort截然不同的商業路徑:用戶免費觀看+App內廣告變現。
用戶隻需觀看廣告即可解鎖下一集內容,這種低門檻的觀看方式有效降低了用戶流失率。更為關鍵的是,紅果短劇背靠抖音這一超級流量池,從誕生之初就獲得了顯著的流量優勢,同時充分整合字節生態內的番茄小說IP資源,構建起內容護城河。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據CSM全媒體數據(NewTAM)顯示,2024年下半年紅果短劇的視聽總時長已躋身前五,超越了傳統長視頻平台,2025年1-8月依舊保持強競爭力。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用戶粘性的持續提升:從2024年1月份的97分鍾日均視聽時長,到12月份的113分鍾,再到今年8月達到最高峰139分鍾。不斷攀升的數據表明,即便在用戶規模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內容吸引力仍在顯著提升。
根據官方發布數據,今年暑期檔,紅果短劇總觀看量311億,總觀看人次達9.2億次。用戶畫像方麵,紅果短劇展現出了與ReelShort截然不同的用戶畫像。如果說ReelShort主要瞄準美國18-45歲女性用戶特別是全職媽媽群體,紅果短劇則精準捕捉到了被傳統娛樂內容長期忽視的銀發群體。
數據顯示,45歲以上用戶構成紅果短劇的主力人群,其中45-54歲用戶占比最高達28%,55歲以上用戶占比達25.4%,兩者合計超過半數,形成了獨特的“銀發流量”生態。
(圖源:CSM全媒體數據)
從商業模式來看,紅果短劇所采用的App內廣告變現模式,正成為國內短劇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據行業數據,2024年國內免費短劇的市場規模約為
250 億元,同比增長150%,預計 2025
年將達到350億元。與內容收入增長相伴的是投流規模的同步放大,2024年短劇投流規模約330億元,占短劇收入貢獻的65%,預計2025年投流規模接近400億元。
ReelShort短劇本土化,是流量生意還是“文化輸出”?
2022年8月,ReelShort正式推出,如今已走過三年曆程。
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這個出海先行者,成功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根本性的思考:這究竟是中國文化輸出的勝利,還是一門純粹的流量生意?
從內容策略來看,ReelShort上最受歡迎的短劇,幾乎都采用了完全本土化的製作方式——絕對純正的歐美口音、歐美麵龐,截至2025年4月,平台甚至在好萊塢組建了數百人規模的製作團隊,故事背景也設定在紐約或洛杉磯等美國城市。除了與十年前晉江文學出奇相似的故事內核,這些短劇在形式上已經完全美國化。
這種策略確實獲得了市場認可。ReelShort的原創本土短劇《The Quarterback Next
Door》(譯為:隔壁的四分衛)獲得了有“美國電視界奧斯卡”之稱的Telly Awards
戲劇類劇集獎,這在海外短劇平台中尚屬首次。2024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2024年最有影響力的全球100家公司”,楓葉互動與穀歌、微軟、字節、小米等行業巨頭一並入選。
然而,當所有的中國元素都被剝離幹淨時,剩下的還能算是中國文化輸出嗎?
更準確的說法可能是,ReelShort輸出的不是中國文化,而是中國人對歐美流行文化的理解和重新包裝。美國觀眾追捧的,是那些讓他們感到爽快的故事情節,而非背後的中國價值觀或文化內核。
相比文化影響力的爭議,更現實的挑戰來自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海外短劇市場雖然被預測為“百億美金藍海”,但目前的增長主要依賴於用戶的新鮮感和衝動消費。當這種新鮮感消退,用戶開始對同質化內容產生審美疲勞時,平台增長將麵臨挑戰。
行業內的焦慮情緒正在顯現。一位在ReelShort做出3.5億播放量爆款的製作人,在某社交媒體平台發帖稱:“最近海外短劇行業裏消極的聲音特別多。大家都在問:下一個爆款在哪裏?我們還能做什麽內容?這種焦慮幾乎籠罩整個行業。其實也能理解:錢不是大風刮來的,行業跑到今天各種亂象層出不窮源頭來自於,好內容太稀缺了。”
麵對這些挑戰,楓葉互動副總裁南亞鵬表示:“短劇迭代速度非常快,正在逐漸走向精品化。”這或許也預示著,經曆了野蠻生長的海外短劇市場,已站在了新的轉型節點。
競爭加劇、成本攀升,ReelShort還能飆多久?
轉型信號已經出現。
今年以來,ReelShort開始嚐試互動劇、校園題材等新形式,試圖突破霸總劇情的限製。市場拓展方麵,平台正從單一的美國市場向全球擴張,計劃推出首部韓國本土自製劇。但這一步並不容易,韓國擁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娛樂產業之一,ReelShort的“中國網文+本土化包裝”策略能否在韓國複製並取得成功,仍是未知數。
財務表現方麵,楓葉互動2025年上半年營收27.60億元,同比增長154.14%,淨利潤從2024年上半年的2293.34萬元轉為虧損4651.15萬元,反映出快速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整個海外短劇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獲客成本水漲船高。
(圖源:中泰證券研究所 2025中國短劇行業發展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內部的紛爭也開始浮出水麵。7月25日,點眾科技發布《關於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動)侵權行為的嚴正聲明》,指控楓葉互動旗下ReelShort未經許可擅自發布、傳播多部與點眾科技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授權作品基本相同的侵權劇集。據公開信息顯示,點眾科技主營網絡文學、網絡微短劇業務,旗下擁有河馬劇場、繁花劇場、DramaBox、點眾閱讀等產品。
據業內人士透露,ReelShort負責人賈毅曾在朋友圈回應中強調業內競爭激烈,稱“ReelShort長大了,要學會如何應對多維競爭,學會應對惡意挖人……要學會理解,學會放下,專注繼續向前奔跑,相信法律。”
三年時間裏,ReelShort從無到有,並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這無疑是一個商業奇跡。
但奇跡還能飆多久?或許真正關鍵的是,其能否從低質內容輔以燒錢獲客的擴張機器,演變成真正可持續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