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8月31日在瓜地馬拉機場外,等待從美國被遣返的瓜地馬拉親友。(美聯社)
美國擴大對移民的執法行動,並將這些移民遣送至非母國的“第三國”,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曾接收來自中國、印度等國的遣返者。如今,迦納成為最新一個接收或同意接收的非洲國家,這場遣返從在美移民半夜被叫醒,驅逐到第三國,甚至到返回原籍國的狀況,揭露了美國遣返流程的倉促與混亂,也折射出人權疑慮與政治算計。
美聯社報導,非洲國家史瓦帝尼、盧安達和南蘇丹已接收此類被遣返者,而烏幹達則已與美國達成協議,接收特定被遣送的移民,雖然目前尚未真正接收任何人。
不隻非洲國家接收遣送者,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之前也在2月將299名來自中國、印度等亞洲多國的非法移民遣送至中美洲國家巴拿馬,被留置在一間飯店內,等逮遣返原籍國,期間甚至有一名中國籍女子從飯店逃脫,但最終仍被巴拿馬緝獲。
專家指出,部分國家可能想藉此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好感,有利於之後與美國進行貿易、移民與援助等政策談判。
睡到一半被叫醒 搭美軍機遣送至迦納
9月5日淩晨,身在美國的13名奈及利亞人和1名甘比亞人,睡到一半被叫醒,就被要求搭上美國軍用貨機,飛了數小時後,才被告知他們的目的地是迦納。根據他們在美國透過律師提出的訴訟,部分被遣返者與迦納毫無關聯,也從未指定迦納作為可能的遣返國。
根據部分遣返者委託律師在美國提起的訴訟,這些被送往迦納的移民在搭飛機時,被“束縛衣”綑綁16小時,抵達後又被拘留在“極其惡劣、令人發指”的環境中。迦納當局否認拘留環境惡劣的說法,並表示他們對被遣返者在飛往迦納途中發生的情況毫不知情。
迦納稱隻能接收其他西非人
迦納外交部長阿布拉誇(Samuel Okudzeto
Ablakwa)表示,迦納接受這些遣返者“完全出於人道原則”,而且他們同樣是西非人。他指出,“我們實在無法再看著我們的西非同胞受苦。”並補充,“我們認為,既然西非地區存在真空,我們就應該以泛非洲的理念出手,照顧西非人。”他暗示,迦納之所以同意美方的請求,是因為其他西非國家拒絕接收這些第三國被遣返者。
被遣返者的現況
迦納(Ghana)當局9月15日告訴美聯社,上周接收的14名遣返者已被送回各自的原籍國。不過,4名男子的律師表示,截至15日晚上他們仍被拘留在該國,目前雙方說法尚無法立即取得一致。
迦納總統馬哈馬(John Mahama)當時告訴記者,按照上周安排,會有巴士把奈及利亞人送回國,車程通常需7到8小時。
奈及利亞官員則表示,關於這次遣返,他們並未收到迦納或美國的任何通知,並對奈及利亞人被送到第三國感到相當震驚。畢竟過去有些公民是直接從美國被遣返回奈及利亞。奈及利亞外交部發言人伊比恩法(Kimebi
Imomotimi Ebienfa)告訴美聯社,“我們唯一拒絕的,是把其他國籍的人遣送到奈及利亞。”
拉丁美洲國家也接收被遣送移民
通常同意接受遣返移民的“第三國”都位於拉丁美洲和非洲。美國已將數百名委內瑞拉人送往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一座臭名昭著的監獄;來自委內瑞拉、阿富汗、俄羅斯、伊朗、中國及其他國家的移民也被送往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
南美洲國家巴拉圭上個月也與川普政府簽署了“第三國協議”。墨西哥雖未簽署此類協議,但已接收來自古巴、海地和委內瑞拉等國家的遣返者。
無差別遣返引人權疑慮
川普政府的遣返計劃遭到人權專家廣泛批評,他們指出這違反對庇護尋求者的國際保護機製,並質疑移民在被遣送出境前是否經過適當篩查。一名被送往迦納的甘比亞人的律師告訴美聯社,該遣返者和其他幾人,因為擔心回到母國後會遭到酷刑,已經擁有“禁止被送回母國”的法律命令在身。
人權團體也指出,大多數接收這些被遣返者的非洲國家有一個共通點:人權紀錄不佳,且經常鎖定政府批評者進行打壓。
美國馬裏蘭州大學凱瑞法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Carey
School)教授兼移民律師斯威尼(Maureen A.
Sweeney)指出,在有法律命令禁止遣返、擔心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仍將移民送回本國,“明顯違反了兩國對於在這種風險中保護移民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