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分享了一段視頻,在遼寧某地的一家燒烤店,三名女子打扮精致,深夜裏一起聚餐,到了買單的時候,竟然掏不出200多塊的飯錢。她們與老板僵持很久,想找男生買單,打遍電話,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掏錢。這難堪的場麵,讓圍觀的顧客目瞪口呆!
據老板描述,三人點餐消費218元,付款時卻以“手機沒電”“錢包丟失”等理由拖延。被識破後,其中一名蹲在地上的女子態度蠻橫:“別說200元,2000元我也吃得起!”
另一名坐著的女子則頻繁的翻看手機通訊錄,疑似試圖聯係“買單俠”,最終卻是無人回應。
老板直言:“現在男人精明了,沒確定關係誰願意當冤大頭?”最終三人在僵持近半小時後,由其中一人抵押身份證才得以離開。
視頻被老板發到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說,如今劇情突然變了,沒有男生肯再當全天候的提款機。有人在評論區調侃,少了舔狗,誰來拯救夜宵江湖?
這場鬧劇的背後,折射出了一個紮心的事實,那就是“舔狗經濟”徹底崩盤了!
比如,下麵這位楊女士,把相親對像當冤大頭,一起去吃飯,點了3萬元的菜,當她吃得津津有味時,男子早已察覺到不妙,伺機偷偷溜走,她不得已刷爆信用卡才得以離開。事後,楊女士心中充滿了不甘,決定向媒體曝光這件事。
但是那不算貴,因為店裏還有更貴的。還有20多萬的酒。很平常的酒,也沒有覺得很貴,沒到拍賣級別的那種。
楊女士委屈巴巴地說,她是一名平麵模特,各方麵條件都還不錯,前陣子有個網友瘋狂追求她,每天對她噓寒問暖,還經常約她出來見麵吃飯。
一開始她並不在意,但後來看著對方每天都在朋友圈裏曬名車名表,她慢慢覺得這人挺符合她的期望,兩個人越聊越投緣,然後男方就邀請她出來吃頓飯。
楊女士以為對方是有錢人,毫不客氣地選擇了當地一家最高級的餐廳,期間,為展示自己的品味,同時也考驗一下林先生的實力,楊女士特意點了許多高檔菜,還點了一瓶20000多元的紅酒。當時男方看著價目表也沒反對。加一起就是3萬元。
點餐結束後,李先生並未表現出任何異樣,兩人有說有笑地吃飯,很快就吃完了大半菜品,楊女士對林先生的表現非常滿意。
眼看這場飯局就要結束,楊女士意猶未盡,表示自己要再點幾個菜打包回去,她想為閨蜜和弟弟帶些菜回去,可就在這時,李先生卻讓楊女士等待一下,他要去上個洗手間。
可讓楊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對方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這讓楊女士在餐廳中如坐針氈。那麽她又該怎麽辦呢?
本來,楊女士認為,沒有一個男人會無恥到扔下一個美女跑路,但各種電話打爆,卻都無法聯係上對方,很快餐廳就要下班了,楊女士也沒見對方返回,這才意識到自己被擺了一道。
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後,男子接受采訪表示:我感覺自己被騙了,因為吃飯時她瘋狂點單,還打開一瓶紅酒,光這瓶酒就要2萬多。
男子表示自己是想來找對象的,不是來找奶奶的,並且自己出於禮貌讓對方點菜,心想一頓飯最多1000塊左右,沒想到楊女士一點都不客氣,一開口就是好幾萬,當時如果不跑路,自己豈不是真的要變成冤大頭?
視頻發布之後,評論區全是對楊女士的譴責,網友們紛紛指責她,“自己點的高檔酒宴,憑什麽要別人買單?”
也有網友留言,現在是舔狗經濟崩盤的時代,男性覺醒了,與其為撈女透支,不如給自己留條後路。
“舔狗經濟”,簡單來說呢,就是在戀愛關係中,男性為了討好女朋友,過度投入金錢、精力,被商家利用進行營銷的一種現象。
今年七夕,市場是格外的冷清,花沒人買了,禮物沒人送了,舔狗沒人當了,連戀愛都不願意談了。北京三裏屯的玫瑰花束堆積在垃圾桶旁,往日排隊兩小時的網紅餐廳空置率達七成。某珠寶品牌直播間的女主播聲嘶力竭:“愛她就送永恒鑽戒!”彈幕卻飄過紮心吐槽:“舔狗金鏈早熔了!”
當下的商家,曾經通過各種各樣的花樣讓男人們把愛情和禮物捆綁在一起,推銷所謂的“鑽石、香水、包包”,以此證明他們的真心。現如今的男性已經不再買賬。
女聲:“哎,我覺得這個包挺好看的,你看看。”
男聲:“我覺得還行。”
女聲:“而且,挺好搭配的,小姐姐,這個包多少錢?”
服務員:“包45000元。”
女聲:“45000還好,對不對?”
男聲:“還行。”
女聲:“那你送我個包唄。”
男聲:“(驚訝)我送你?為什麽我送你啊?”
女聲:“不是啊,我們第一次相親你送我個包,表示你的誠意,不是很正常嗎?”
男聲:“你剛才說是第一次相親,你就要一個4萬5的包?我咋有誠意,我是來和你相親的。”
女聲:“相親,你也知道是相親,那以後結婚我還給你生孩子呢?”
男聲:“那你直接搶錢行不行。”
女聲:“你也知道這是相親,你這麽沒誠意。”
男聲:“你自己跟自己相吧。你自己跟自己有誠意吧。”
女聲:“哎,你這人怎麽這樣?”
最近網絡傳出一段尷尬的相親視頻,男女雙方約到一家商場,一邊聊天,一邊逛商場,本來兩人聊天還挺愉快,沒想到女方第一次見麵就開口讓男生買奢侈品包包,直接嚇跑男生。現在的中國男人,可以躺平,可以擺爛,但絕不再當舔狗了。
一位女博主說,當今的社會就是男人比女人更清醒,男人已經清楚的意識到,我隻要有錢,我就不會缺女人啊,我沒有錢,我就找一個能夠跟我一起奮鬥的,結婚啊我如果說找不著,我就自己解決完經濟問題了之後,我找一個旗鼓相當的結婚,你看那相親市場上現在這幫男的,他都不找好看的了,他隻找那種,看起來踏實老實本分的女生,但是現在依舊有很多姑娘認為:我年輕,我漂亮我可以泡大哥,整天抖音也不是在教大家什麽東西啊,今天你怎麽去跟大哥要錢,你怎麽去跟大哥示弱,大哥的錢都是天上刮來的,大哥都沒長腦子,你說幾句甜言蜜語,大哥就能把錢給你。)
如今越來越多的男性覺醒:憑啥愛情就得靠花錢證明?這不是男性的吝嗇,而是一代人的清醒。
這位女博主說,女性確實應該覺醒,女性認知應該提高,但是你有沒有人家賺錢這個能力,當下的這種國情,這種經濟啊,做買賣賺錢,你看賠的比賺的多啊,哎呀清醒,清醒清醒清醒。
“舔狗經濟崩盤”的背後,是男性在婚戀觀念上的顯著轉變,寧願單身也不願花錢討好女人。
記者:“為什麽很多男生不願意談戀愛了?”
男生:“不願意談戀愛了,不敢聊呀,一聊天她就香水沒了,該過生日了,房租到期了,哎呀口紅也沒了,對吧,感覺我跟她一聊天,像我給她聊成家破人亡了一樣,所以我就相信,低質量的戀愛就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你發現沒有啊,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啊,對婚姻根本沒興趣了,為什麽?因為婚姻不是避風港,而是高風險投資,離婚率將近40%,而且多數還是女方提的,對於男人來講的話,離婚不隻是感情失敗,還意味著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撫養費,這一套下來,比創業失敗還慘,你再看看相親現場啊,問的永遠都不是你人好不好,而是有房嗎,收入多少,車什麽牌子,男人在裏邊就像應聘崗位啊,被挑選被打分,談戀愛就像一場麵試,這樣下去,時間久了,誰還想結婚
2025年的婚戀消費市場,一場無聲的變革正在發生。數據和趨勢揭示,男性為女性買單的意願斷崖式下跌。
今年5月,某電商平台數據顯示,男性購買女性禮物的訂單量同比下滑48%,其中千元以上禮品跌幅超60%。口紅、香水等傳統“舔狗必備品”銷量腰斬,而釣魚竿、遊戲主機等男性自用商品銷量暴漲120%。
婚戀市場遇冷,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僅683萬對,創40年的新低,男性主動“退場”比例遠超女性。某相親平台調研顯示,76%的男性拒絕為約會承擔超額花費,直言“不如給自己買裝備”。
男人們突然想通了:花幾千塊請吃飯、送禮物可能換不來等價的情感回報,不如買套漁具去釣魚;省下十萬彩禮錢,夠買多少台遊戲機?
豆瓣“反PUA聯盟”成員激增至50萬,他們總結出“三不原則”:不跪舔、不貸款、不做備胎。正如某位95後男生在相親資料上寫的那句:“我可以為你撐傘,但拒絕跪著打傘。”
單身男性不結婚的比例居然是女性的24倍。婚戀平台的注冊用戶裏,80%都是女性,線下相親角擠滿了著急的姑娘,而男人卻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那舔狗經濟為什麽會崩盤呢?
究其深層原因,過去長時間裏資本對男性群體的過度剝削,已經激起了強烈的反抗情緒。從年初到年尾,男性的錢包似乎總是難以逃脫一輪又一輪的消費考驗。新年,情人節,五一黃金周、七夕、中秋節、聖誕節等節假日接踵而至,再加上伴侶的生日慶典,每一個節日都仿佛是資本精心設計的“消費圈套”。購買禮物、觀看電影、餐飲消費等,一套流程下來,輕鬆花掉幾千元。
對於月收入低於一萬元的男性來說,麵對如此密集且高昂的消費需求,往往難以應對。更何況,在當前社會,月入一萬其實已經算是高收入階層了。
實際上,“舔狗經濟”的崩塌並非是偶然,背後是更深層次的經濟危機。年輕人麵臨的經濟現實比以往更加嚴峻,企業裁員和降薪現象屢見不鮮。房租居高不下,物價飆升,尤其是一些年輕人還背負著房貸、車貸。經濟壓力下,他們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的消費行為,一項調研顯示,85%的男性主動削減“情感消費”預算,優先保障生存性支出。
沒了男人的錢包加持,不少行業怕是要大洗牌。
一個就是電影業崩盤。舔狗經濟一直為電影市場起保底作用。因為對於戀愛群體約會看電影是剛需。結果這兩年舔狗經濟一蹦,保底群體沒了,電影市場瞬間就跌的沒法看了。2023年總票房549億,2024年直接跌到425億。
第二就是奢侈品潰敗。反觀女性商品市場,名牌包包口紅香水行情大跌。上海LV專櫃銷售坦言:“去年七夕排隊盛況沒了,過去七成男性為女伴買單,但如今隻剩兩成”。2025年520期間,一線城市奢侈品營業額同比腰斬。
三是醫美界寒冬。過去醫美項目多由男性埋單,行業增長迅猛。2025年,醫美賽道炸響五聲驚雷:敷爾佳淨利潤腰斬,愛美客單季淨利暴跌42%,昊海生科、丸美生物、錦波生物集體深陷"增收不增利"泥潭。
這第四就是婚介所倒閉潮。2025年7月的數據顯示:全國婚介機構從2021年的12000萬家縮減至3800家,倒閉率超68%。北京某高端婚介所年費28萬,2025年訂單量歸零,紅娘抱怨:“男性寧可單身也不當接盤俠”。
而在當下,隨著舔狗經濟逐漸走向崩塌,一心想著不勞而獲的撈女陷入了經濟困境。
說白了,就是男人的錢袋子空了,“撈女”的“收入來源”也就斷了,撈女們的好日子到頭了,如今很多撈女信用卡欠款越來越多,苦苦等來的不是鑽石王老五,而是還不起的賬單。
為了擺脫債務的困擾,她們試圖通過結婚的方式來獲取高額彩禮,從而化解自己的債務危機。這些女性往往被貼上“毒雞湯思維”“好吃懶做”的標簽。然而,如今的婚戀市場早已是一片慘淡景象,又有誰會願意為那些年齡偏大、要求頗高、顏值欠佳,“金錢至上”的撈女買單呢?
防火、防盜、防撈女,已然成為了時下新的網絡流行語。在這樣的形勢下,男性主動選擇躺平,甚至主動從婚戀市場中消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社會的悲哀。根源其實是在於經濟困境和社會信任的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