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在大西洋月刊,作者湯姆·尼科爾斯 是大西洋月刊的一名撰稿人,也是《大西洋日報》時事通訊的撰稿人。
福克斯新聞評論員達娜·佩裏諾終於忍無可忍。她對這位首席執行官喊話說:“你得停止在推特上的那一套了。”
她憤怒地表示:“我不知道他妻子去哪了。如果我是他妻子,我會說,你簡直是在出醜!別再這樣了!”
她接著說,他肩負重任,得“更認真一點”。
看到福克斯這樣一家標誌性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網絡中的人,對一位國家級政客在社交媒體上的幼稚表現感到徹底厭煩,真是讓人鬆了一口氣。
隻不過這位“首席執行官”並不是川普,而是加州州長紐森。
紐森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模仿川普,嘲諷他的荒誕言論、奇怪的大小寫用法,以及對感歎號的迷戀。
他還發布了幾張模仿川普這些年來用來煽動支持者的梗圖。Politico最近總結了紐森在社交媒體上的一些動作:
有把紐森放上拉什莫爾山的,有紐森被塔克·卡爾森、基德·洛克和天使化、有翅膀的霍克·霍根祈禱的,還有紐森全大寫發帖稱,他的中期選區重劃提議讓“很多”人稱他為“加文·克裏斯托弗·‘哥倫布’·紐森(因為地圖的關係!)謝謝你們關注這個問題。”
紐森昨天的一條帖文更接近川普式的完美,幾乎讓人無法分辨是不是出自總統本人:
“CRACKER BARREL怎麽了???保留你們漂亮的LOGO!!!新LOGO看起來就像沃爾瑪的劣質維爾維塔‘奶酪’,那個‘買菜’(一個老掉牙的說法)的地方!!!”
編注: Cracker Barrel 是美國連鎖餐廳與禮品店,以懷舊的“鄉村商店”風格著稱。最近更換了logo,激起了很多保守派不滿。紐森假裝對Cracker Barrel餐廳連鎖品牌更換Logo感到極度憤怒,故意用一種誇張、荒唐的方式表達對“美麗Logo”的懷念。這種語氣和內容模仿了川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對一些微不足道或私人化議題大驚小怪的風格,比如燈泡、水壓、洗碗機或鯊魚,以此揭示川普言論風格的滑稽和不合常理。
這些諷刺有些笨拙,但許多都設計巧妙,甚至令人發笑,盡管令人不安的是,這次被模仿對象正是三軍統帥(注,指美國總統)。而紐森確實戳到了點,川普支持者們的憤怒反應就是明證。
可能正因為諷刺比辱罵更有效,紐森才切中了要害。“芒果墨索裏尼”“芝士耶穌”這些稱呼(都在嘲笑川普古銅色的膚色)隻能取悅反對者。而精準模仿川普舉止的貼文,像一麵鏡子,讓人思考川普在外人眼裏究竟是什麽樣子。
至少,紐森精準打擊了全國媒體和公眾之間普遍存在的雙標現象——對川普令人憂心的言行總是當作“個人風格”被原諒。太多記者試圖為川普洗白,硬是從他那些關於鯊魚的瘋言瘋語和斯大林式的威脅中,挑出隻言片語與政策相關的內容,以裝作一切合理。
而紐森的模仿繞開了關於總統該如何的道德討論,用行動展示了除了川普以外的人若像川普那樣行事,大家的反應會是什麽。
佩裏諾隻是眾多憤怒者之一。紐森用一個完全模仿川普風格的回應反擊:“達娜‘叮咚’佩裏諾(今天才知道她是誰!)”
副總統萬斯也在福克斯上批評紐森,稱他的諷刺沒能擊中要害,因為“他忽略了川普政治成功背後的真正天才之處,那就是他很真實”。
換句話說,大家都知道紐森是在演,而川普是真的。這理由實在是太奇怪了。
當然,社交媒體上的“MAGA”支持者們也氣瘋了。(一位MAGA網紅說紐森“精神崩潰了”,卻毫無諷刺意味。)
原來,那些喊著“去你的感受”的人,其實是些無比敏感的脆皮。
也有人擺出一副哀其不幸的態度批評紐森。
“我完全能欣賞粗俗幽默,”川普司法部民權司助理部長、MAGA社媒活躍人物哈米特·迪倫說,“我愛看《南方公園》。那劇真好笑。”(不知她最近有沒有真在看這節目。)
“但別隻是個模仿最強者風格的失敗者。”川普在福克斯的親信漢尼提總結了總統支持者的新“嚴肅路線”,他說紐森那種“表演式對抗風格”,可能能討好“你們黨裏的激進瘋子”,但贏不了選舉。
真是耳目一新:福克斯評論員和川普政府要員竟然異口同聲地認為,政客不該在公共場合表現得像個愚蠢又惹人厭的小孩。
他們離領悟真相,就差一點點了。
我承認,我對紐森的做法也有些矛盾。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批評川普的反對者沉迷於用“川普”“橘皮威脅”“骨刺中尉”等綽號來羞辱他,主張他們應該像成年人一樣認真表達對川普的擔憂,而不是把他當成無足輕重的蠢貨,或者一個高高在上的狼人,不敢直呼其名。
那些喜歡說“Rethuglicans”“RepubliKKKans”的激進自由派,也跟那些叫民主黨“DemonRats”“Killary”的右翼極端分子沒什麽區別。
編注:這些詞都是出自美國政治語境中,極端支持者之間互相攻擊對方黨派的惡搞或侮辱性稱呼。結合了拚寫諷刺、暗喻、曆史隱喻甚至種族指涉,目的是表達仇視、譏諷或貶低。Rethuglicans來源是Republicans(共和黨人)+ Thug(暴徒),諷刺共和黨人是“暴徒黨”、“打手黨”,批評他們使用暴力、脅迫、政治粗魯或無視民主規則。RepubliKKKans來源是Republicans + KKK(3個K,代表三K黨,即Ku Klux Klan),暗指共和黨與種族主義有關,或在種族議題上包庇白人至上主義。
“DemonRats”來源是Democrats(民主黨人)+ Demon(惡魔)+ Rats(老鼠),將民主黨人稱為“惡魔老鼠”,表示對其極度厭惡,認為他們腐敗、邪惡、不可信。Killary來源是Hillary(希拉裏)+ Kill(殺),暗示希拉裏·克林頓涉及謀殺、掩蓋、陰謀,源自網絡上的“克林頓暗殺名單”等陰謀論。
紐森的諷刺中有一點確實讓我笑出了聲:他發布了一些模仿藝術家、川普支持者喬恩·麥克諾頓風格的圖片。麥克諾頓雖然是位技藝不錯的插畫師,但他的畫作卻非常怪異。這些作品就像格蘭特·伍德與中世紀宗教畫風的迷幻混合體,畫中川普要麽像阿特拉斯一樣扛著整個世界,要麽受到已故總統的祝福,要麽從怒目而視的自由派手中拯救憲法。
紐森那張畫著已故霍克·霍根的圖像實在太逼真了,我一開始還以為真是麥克諾頓畫的。

川普的支持者似乎很喜歡這種畫。紐森正是借此揭示了這些畫究竟有多詭異。
紐森的目的已經達成,是時候收手了。但他留下的重要成果,是揭示出川普的支持者其實並不像外界想的那樣對現實毫無感知。我早在十年前川普首次宣布參選那天就懷疑——這些“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忠粉,其實對批評川普非常敏感,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其實是知道的:他們知道川普很多言論既具冒犯性又脫離現實;他們知道川普人格紊亂;他們知道這位總統每天都在讓自己的政黨和國家丟臉。
多年來,這些MAGA支持者采用各種方式來避免麵對認知失調所帶來的痛苦。他們會拿其他政客來“轉移焦點”,他們會聲稱川普其實“心裏有數”,或者他們能讀懂那些斷斷續續、語無倫次、邏輯終止的言語背後真正的意思。
如今,紐森讓他們直麵現實——讓他們看到脫去川普那層誇張表演和強勢姿態後的真實樣貌。
說到底,也許“MAGA世界”並不是“快要明白了”,也許他們早就明白了,這正是他們這次格外憤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