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ying He Charged with Husband's Murder Using AcidFlorida Woman Accused of Killing Husband with Sulfuric Acid in Premeditated Attack在佛羅裏達州新裏奇港(New Port Richey),一場駭人聽聞的家庭悲劇震驚了當地社區。原本隻是一起離婚糾紛,卻最終演變成一起血淋淋的刑事案件——一名妻子將腐蝕性液體潑向熟睡的丈夫,並將其困在臥室內,導致丈夫全身嚴重燒傷,幾天後不治身亡。
Chuanying He, a 50-year-old woman from Florida, has been charged with first-degree murder after allegedly pouring ...https://t.co/iVZzsv8pyv pic.twitter.com/zCSn2rpKUq
— Under Coverist (@UCoverist58372) August 26, 2025
8月21日下午5點左右,警方接到報警,趕往位於滑石路(Slippery Rock Road)的一棟民宅。報警電話正是來自屋主——50歲的華人女子何傳英(Chuanying He,音譯)。

當警員到達現場時,臥室的門被木條和鐵絲封死,裏麵傳來男人的慘叫聲。警員費力挪開障礙物,終於衝進房間,眼前場景觸目驚心:65歲的羅伯特·海登(Robert Heyden)全身大麵積燒傷,皮膚被強腐蝕性液體灼蝕,痛苦不堪。
急救人員立即將他空運至坦帕綜合醫院(Tampa General Hospital)。盡管醫生全力搶救,海登仍在三天後的8月24日因傷重去世。
警方調查後指出,這並不是一時衝動的爭執,而是一起蓄意謀殺。
何傳英在審訊中承認,自己趁丈夫熟睡之際,將硫酸等化學藥劑潑在他身上,並用木條堵住臥室門,防止其逃出。警方在新聞稿中直言:“證據表明,這起襲擊是有預謀的。”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並不是夫妻第一次衝突。當地警方證實,他們曾多次接到關於這對夫婦的家庭糾紛報警。受害人還曾告訴警方,妻子多次試圖殺害他。
這一切似乎都在為悲劇埋下伏筆。
據報道,海登與何傳英結婚時間並不長,僅僅一年多。但兩人婚姻關係早已破裂,海登今年3月便提出離婚申請。諷刺的是,就在案發次日(8月22日),他們原本要出庭參加離婚聽證會。
但聽證會再也沒有舉行,等待丈夫的,是死亡;等待妻子的,是冰冷的牢房與沉重的指控。
目前,何傳英已被正式起訴,罪名包括:一級謀殺(First-degree murder)和加重人身傷害(Aggravated battery causing serious bodily harm),如果罪名成立,她將麵臨最嚴厲的刑罰。
這一案件在新裏奇港引發強烈震動。鄰居們表示,雖然知道這對夫婦常有爭吵,但沒想到會演變到如此極端的地步。
在過往的涉外婚姻悲劇中,公眾更常聽到的故事,是白人丈夫家暴、甚至殺害華裔或亞裔妻子的案件。這類報道往往伴隨著“弱勢女性”“異國婚姻脆弱”“文化隔閡”的標簽,人們習慣於將悲劇歸因於女性在跨國婚姻中的弱勢處境。
然而,這一次,角色徹底反轉:受害者是白人男性,施暴者卻是一位華裔女性。這樣的反差,使案件在輿論場中格外刺眼,也迫使人們重新思考涉外婚姻裏的另一麵——衝突和暴力從來不是單向的。
這並不是說她的行為可以被合理化。無論動機如何,潑硫酸、堵門、致死,都是冷酷而極端的暴力。但這種反常的“角色錯位”提醒我們:涉外婚姻並非總是某一方必然受害,而是雙方在文化差異、權力不對等、溝通失效之下,都可能走向極端。
或許,比案件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它折射出的普遍困境:當婚姻失去安全感與信任時,不論性別與族裔,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加害者或受害者。正如對那句老話的血淋淋注解——家庭,既可能是最溫暖的港灣,也可能是最危險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