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冶煉廠加工的金條
“客戶經理告訴我,要有5000萬元以上資產才能預留額度,並且500萬元起購。”近日,有想要認購橋水基金產品的投資者表示。即便如此,在8月15日她還是被告知,額度已售罄。
令投資者趨之若鶩的橋水基金產品,在過去兩年市場一片慘淡之際,其橋水中國產品收益水平(2023年初至2024年末)仍達到47%,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7.3%。
而在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中,黃金扮演了對抗通脹和低增長的重要角色。同期,國內金價上漲了49.6%,為橋水基金的收益表現做出突出貢獻。
普通投資者如何分享到投資黃金的紅利?一些資管產品開始將黃金納入投資配置中。
“黃金應從短期的戰術工具成為長期的戰略底倉配置。”世界黃金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投資策略中配置5%以上黃金的“黃金+”策略,有望為普通投資者平抑短期波動、帶來長期收益的價值。
黃金助力橋水基金跑贏市場
橋水基金以全天候策略接連大幅跑贏市場,黃金在策略中占據著重要一環。
在華安黃金ETF2022年中報中,三隻橋水中國私募基金產品出現在前十大持有者之列。分別為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三號、二號和一號產品,持有份額分別為8266.46萬份、1442.51萬份、1005.97萬份。
不過到了2024年中報,上述產品從前十大持有人之列消失。相似的一幕還發生在易方達黃金ETF、博時黃金ETF身上。橋水中國到底是減持了黃金倉位,還是將黃金ETF調整至其他不易觀察的產品外界不得而知。
但僅以2022年中至2023年末期間統計,國內金價從395元/克上漲至480元/克。期間配置黃金為橋水基金產品貢獻的收益水平至少在21.62%,同期上證指數下跌12.51%。
今年一季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道富·橋水全天候ETF披露,其黃金持倉比例達到14%,作為其通脹情況和經濟下行情況時的對衝。此外,其還持有76%的多國國債、42%的多市場股票以及30%的通脹掛鉤債券。
需要指出的是,橋水全天候策略會使用杠杆或衍生工具對上述資產進行配置,因此資產類別的配置比例合計會超過100%。但顯然,其對黃金的配置比例顯著超過了大多數資管機構的傳統配置比例。
自2023年以來,黃金以17%(2023年)、28%(2024年)、26%(2025年截至8月19日)的漲幅跑贏全球絕大多數資產,尤其在今年4月末,其區間漲幅一度達35%,點燃了全球投資者的興趣。
以日興資產為例,其發行的“智能5類資產組合基金”,將資產配置於日本國債、全球高利息債、高股息股票、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黃金等領域。截至今年6月末,其黃金配比達到19.8%。
該基金過去一年收益率為1.16%,其中日本國債大跌拖累業績,全球股票收益水平也僅有0.38%,但黃金貢獻4.84%收益成為其過去一年的主要收益來源。
“不生息”的黃金,過去十年漲了200%
長期以來,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或高通脹下的“保值”資產。“黃金不生息”的觀點在市場上廣為流傳。股神巴菲特對黃金也持批判觀點,稱其為“不會下蛋的雞”,不產生現金流、股息。
然而自2023年以來,黃金以92%的漲幅跑贏全球股票、債券乃至原油、房地產等絕大多數資產,期間一度漲幅達103%。
究其原因,地緣政治風險成為推高金價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全球利率下行趨勢、美元走弱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投資者加速買入黃金都讓金價漲的越來越高、越來越快。
在全球黃金需求格局中,各國央行的身影格外突出。與普通投資者追求收益不同,作為儲備資產的一部分,央行更看重資產安全性、流動性,其次才是收益率。自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量達到1136噸創下55年來曆史之最,全球央行已連續三年淨購金超過1000噸,成為金價的重要支撐。而各國央行的增持行動一旦開始,短期內很難停止。
而世界黃金協會的研究數據表明,長期來看過去20年間,黃金的年化收益約10%。其長期收益主要受全球GDP和財富增長的影響。而近年來,由於央行購金加速,這進一步推高了黃金的收益率中樞。

2000億保險資金有望增配黃金
越來越多的國內資管機構開始重視黃金在資產配置組合中的作用。將黃金納入配置範圍的資管產品在快速擴容。以FOF產品(主要投資於基金的基金)為例,在當前515隻FOF產品中,有234隻產品持有黃金ETF,占比近45%,而去年末為192隻。其中,有24隻產品配置黃金的比例超過5%。
此外,有保險資管公司已在一些私募產品中將黃金納入配置,比例有15%,最高者達30%。
今年2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關於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確定了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平安壽險、平安財險等10家試點保險公司,基於中長期資產配置目的,可以開展投資黃金業務,投資黃金賬麵餘額不超過上季度末總資產的1%。
據國信證券測算,10家試點保險公司總資產規模約20萬億元,預計政策落地有望為黃金市場帶來2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總規模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與大眾投資更為密切。目前,已有銀行發行多隻投資黃金超5%的“黃金+”策略理財產品。招銀理財資料就顯示,其有R3中風險的“穩金”係列產品明確將7.5%或10%資金配置於黃金,力求捕捉黃金長期上行收益的同時,多元配置,緩釋直接投資黃金的風險。
信銀理財是中信銀行全資發起設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金配置屬於商品策略,在銀行理財體係內屬於中高風險、中高波動的投資標的,在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整體較低的背景下,此前配置黃金的比例總體較為有限。
不過,隨著近年全球風險事件頻發,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避險屬性以及風險對衝屬性愈發看重,並且隨著美元走弱以及美國進入降息周期,黃金價格也在持續震蕩上行,因此在部分有一定風險預算且滿足投資限製的理財產品中,增加了少量的黃金配置。該負責人還指出,因為配置的比例並不高,並且投資標的、投資比例都嚴格遵循產品合同的限製,因此納入黃金後並不會明顯提高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
資深投資機構人士指出,銀行理財客戶整體偏好穩健,因此對於有波動性的黃金配置比例很低。但在銀行理財收益愈發雞肋已跌至2%左右的當下,對於風險偏好稍高的客戶,不妨配置部分黃金增強收益。
黃金回收不及預期,大部分人已提前下車
作為兼具消費屬性和投資屬性的貴金屬,創紀錄的金價正在改寫黃金需求格局:金飾消費需求下滑,投資需求飆升。
世界黃金協會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球黃金投資總需求達到1029噸,同比暴增118%。中國市場的投資需求領跑全球,其中,金條與金幣銷售達239噸,創2013年以來的最強表現。上半年黃金ETF暴增86.02噸將總持倉推高至200.86噸。
2013年的金條銷售高峰來自於“中國大媽”搶金潮。當時,中國市場的黃金ETF(絕大多數資金投資於黃金、緊密追蹤黃金價格波動的基金產品)剛剛推出,投資者更多以購買金飾、金條等實物黃金為主。截至2023年末,中國市場黃金ETF總持倉還僅有61.13噸,2024年新增53.71噸。可以說,黃金ETF僅用一年時間就超越了過去十年積累的規模。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指出,個人投資者往往缺乏交易紀律。難以下定決心投資,擇時困難,不清楚該何時入場。金價漲了不敢買,跌了也不敢買。此外,許多投資者過於關注金價短期變化,追漲殺跌在黃金投資中也十分常見。
一個細節可以作為佐證,高金價往往伴隨著回收黃金大幅增多。而今年上半年黃金大漲,但黃金回收量僅有692噸,與去年同期的686噸近乎持平,遠遠低於業界預期。
世界黃金協會分析指出,一方麵全球主要地區的民眾對金價持樂觀態度。更重要的是,在此前幾個季度的顯著上漲中,大部分民眾已將持有的黃金變現得差不多了,導致錯過本輪大漲,而形成新的回收金供給還需要時日。
有投資者感歎,自己之所以抓住了近兩年的黃金上漲行情,在於不了解實物黃金的變現途徑,變相實現了長期持有。
王立新建議有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及嚐試黃金投資的個人投資者選擇“黃金+”產品,將黃金投資的任務交給專業機構來管理。
8月20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再度上調金價預測,將2026年6月末的金價基準目標從3500美元/盎司上調至3700美元/盎司。這是瑞銀年內第五次上調金價預期。
瑞銀的主要支撐理由在於:在美國通脹和降息預期下,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逐漸走低;其次,投資者關注去美元化的大趨勢、美聯儲獨立性等問題,有望進一步推升黃金的投資需求。
瑞銀表示,盡管近期金價陷入多空拉鋸,但仍看好金價中期將上行。在投資組合中,多元化配置和相關對衝至關重要。瑞銀也建議,有意投資黃金的投資者配置5%左右的黃金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