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文章來源: 棱鏡 於 2025-08-21 21:49: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北京東方廣場的奢侈品店鋪依然顧客不斷,但李嘉誠的資產卻正在加速撤離。

近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將四個樓盤的400餘套房源,進行了一次“清倉式”大甩賣。

據了解,這400餘套房源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其中惠州瀧珀花園單價跌破9000元,最低的一套僅需40萬元。

此前網傳香港深水灣道 79 號,這座陪伴李嘉誠六十餘年的四層防彈別墅,也正以七六折的價格被擺上了“貨架”。不過李嘉誠方麵隨後否認了這一傳聞。

對於香港房產的出售,雖然長子李澤钜快速辟謠,但李家加速撤離早已成了人們的共識。長實集團2024年報中,一組數據揭示了其資本版圖的巨變: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占比萎縮至5%,香港僅剩7%,而歐洲市場則貢獻了50%的收入。

從港口到房地產,李嘉誠的萬億商業帝國正在上演一場誇張的大撤離。



(北京東方廣場,李嘉誠標誌性項目,作者拍攝)

降價甩賣大灣區房產

2025年,李嘉誠98歲了,他正在將內地樓市“最後的資產”出售撤離。

近日,李嘉誠長江實業 “大灣區雙居生活” 計劃拋出了400套房源,最低售價僅40萬港元。

這400套房源分別為廣東省大灣區的四大項目: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

其中,四個樓盤都屬於“老盤新賣”,這四個樓盤,距離首次開盤最長相隔時間已有十三年之久。

根據資料,廣州逸翠莊園於2012年首次推售,東莞海逸豪庭為2013年,另外中山、惠州兩個項目均為2019年至2020年開盤。這四個項目基本都是大盤項目,總可售住宅房源達15779套,總可售麵積約56.33萬平方米。

據廣東一位中介公司經紀人介紹,8月以來,不少操著粵語的香港人北上“搶購”,現在房源隻剩尾貨了。

目前,東莞海逸豪庭回落最大,該小區共有11299套住房,戶型麵積從69平方米到125平方米,該小區的價格從2023年的4.4萬/平方米,回落至今年6月1.8萬/平方米。

東莞海逸豪庭本次推介最低單價約1.55萬元/平方米,較2023年5月下降達64.8%。

推介房源最多的是惠州瀧珀花園,合計300套,51.44平方米一房戶型總價僅40餘萬元。

該小區住房總套數為2720套,上述51平方米的一居室戶型單價此前為1.04萬至1.4萬元/平方米。按照當前售價計算,折價約18%。此外,為了方便港客看房,惠州瀧珀花園還在深圳羅湖口岸、福田口岸開設了往返大巴,接送香港客戶看房。

此外,廣州逸翠莊園、中山瀧珀花園均為別墅項目,目前已近清盤狀態。

而今年5月,在李嘉誠甩賣大灣區四城項目之前,他還曾將北京朝陽區東四環的禦翠園項目進行7折拋售。

彼時,禦翠園推售新一批房源,均價跌至7萬元/平方米,總價低至980萬元,較2024年開盤降至近百萬;較此前備案價9.07萬元-9.97萬元/平方米,可謂打了7折。

為了避免引起老業主的不滿,開發商還提出了按每平方米固定價補償裝修或按不同戶型補償80萬-100萬元的差價兩種補償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拋售的房產,大多是20年前遺留下來的資產。早在1999年,東莞海逸豪庭地塊就被李嘉誠以不足千元每平米的成本收入囊中,即便現在拋售價腰斬至1.8萬元每平方米,26年時間增值仍超18倍。

囤地捂盤的資本操作

這些打折傾銷的房產背後,是一場跨越世紀的資本操作。

北京東方廣場,是黃金年代李嘉誠在內地房地產布局的起點。1992年,中國市場經濟開啟了新紀元。就在這一年,李嘉誠通過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簡稱“長和係”),簽署了進軍內地的第一份合同,以北京東方廣場項目為起點,開啟了長達二十餘年的內地房地產布局。

這個占地10萬平方米、位於王府井黃金地段的“城中之城”,包含了購物中心——東方新天地、五星級酒店——東方君悅大酒店,和10幢辦公樓。至今仍是內地最賺錢的商業地產項目之一。

與內地房企追求快速周轉不同,李嘉誠采取了“核心城市+黃金地段”的拿地策略,相繼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囤積土地。

李嘉誠的標誌性盈利模式是“低價囤地+長周期開發”。例如北京東四環禦翠園項目,該項目2001年拿地時樓麵價僅1750元/平方米,而到2025年,則以7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拋售。

他利用早期國內土地市場不規範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以極低成本鎖定核心地段;隨後有意延長開發周期,等待周邊配套成熟後,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

當2004年前後,內地首次出台樓市調控政策時,不少房企收縮戰線,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一年內在13個城市新增土地儲備,總投入超400億元。

在李嘉誠眾多囤地捂盤的案例之中,成都南城都匯項目曾因為當地的一紙文件,引發廣泛關注。

2004年,李嘉誠以21億的價格,在成都購得了南城都匯項目所在地塊。該地塊坐落在成都高新區核心地段。然而,拿地後的2年時間內,李嘉誠幾乎沒有開工動作。但在沒有開工的日子裏,他卻將部分土地抵押給銀行,從中獲得了貸款。

後來,他將這塊地分成了8期來建設。12年後,項目隻開發了6期。2020年,成都市政府勒令李嘉誠完成建設。然而,李嘉誠卻把剩下的第7期、第8期的股權賣給了其他公司。

李嘉誠拿地時的2004年,此項目的樓麵地價為1030元/平方米,16年之後的2020年,住宅均價為2.4萬/平方米。

2020年9月23日,成都高新區直接下發通知,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撤離“終章”

2015年前後,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尤其針對囤地、捂盤等行為出台了一係列措施,直接影響李嘉誠等房企的囤地策略。

這也使得李嘉誠慣用的商業模式不再有效。

2013年,李嘉誠開啟了一場被稱為“十年大撤退”的資產拋售浪潮。從上海陸家嘴到廣州西城都薈,從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到北京盈科中心,長和係在內地的核心資產被逐一掛牌出售。

具體來看,2013年8月,長和係旗下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以26億元易主;10月,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以約70億元價格轉手;12月,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以30億元轉手。短短四個月內,這三項交易就套現126億元。

2014年4月,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旗下盈大地產以72.01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這筆交易具有象征意義——盈科中心是長和係在北京的核心資產之一,其出售標誌著李嘉誠家族開始從內地一線城市戰略撤退。

這些套現資金並未閑置,而是迅速投向歐洲基建領域。2013-2014年間,長和係斥資數百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港口、電信等資產,逐步將投資重心轉向公用事業等領域。2015年,長和係投資100億歐元收購英國O2電信;2016年,斥資110億英鎊收購英國國家電網天然氣業務……

撤離內地的步伐仍在繼續。2016年5月,李嘉誠創造了內地房地產單項交易紀錄——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以200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售出,接盤方為中國人壽旗下公司。

該項目位於上海浦東核心區,是地鐵2、4、6、9號線四線換乘樞紐上蓋物業,李嘉誠2006年以45億元拿下地塊,經過十年開發與持有,最終以近5倍的價格脫手。

除世紀匯廣場外,這一年長和係還出售了大連西崗項目部分資產,套現40億元。

同時,李嘉誠也對香港資產進行了減持。2016年10月,長實集團以357億港元出售香港中環中心75%權益。

據統計,2013-2017年間,李嘉誠家族從內地及香港累計拋售資產超過2500億港元。

麵對愈演愈烈的“撤資風波”,李嘉誠通過長江實業2016年年報回應道:“集團在不同市場有買有賣是正常商業行為,決策完全基於商業邏輯和市場研判。”

“我隻是個商人。”他這樣解釋。

隨著加快“甩貨”,李嘉誠旗下內地項目很快會所剩無幾。

根據8月14日長實集團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6月末,長實集團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約6700萬平方呎,折合約622萬平方米。其中86%位於中國內地。

相較之下,2024年末土地儲備為7000萬平方呎。

土地儲備是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根基。與 2013 年內地土地儲備超千萬平方米的巔峰時期相比,如今李嘉誠家族在內地的資產估值約3000億港元,僅占其全球總資產1.2萬億港元的四分之一。

此外,該集團上半年淨利潤63.02億港元,同比大幅下跌近27%,主要原因是投資物業估值大幅縮減。

而在此之前,李嘉誠仍在繼續出手內地樓市項目。2021年,李嘉誠將成都南城都匯項目剩餘資產出售,套現38.11億港元。

如今,李嘉誠之子李澤钜已經於2025年7月被移出了香港特首顧問團。而關於李嘉誠的爭議,也將成為一個曆史拷問。

查看評論(19)

24小時熱點排行

凶手是同班同學!被稱為“小英雄”的那個男孩
賠錢的北京中產,和他賣不掉的燕郊房產
當歐洲領導人也“掏出小本子記錄” 這世界發生了啥
美國務院:正在審查5500多萬名持簽證外國人紀錄…
普京開出停火條件:烏克蘭放棄頓巴斯及北約訴求

24小時討論排行

胡錫進:澤連斯基公然對中國失禮 表現得很沒素質
充當中國間諜 美海軍士官被定罪 麵臨終身監禁
川普稱或於2週後采取不同策略 暗示允烏克蘭“反擊”
中國一家三口加拿大景區劃船落水 結局太悲慘!
千百惠曾高調曬大陸身份證 為兒子取名“高陸灣”
美國櫻桃爛在樹上沒人採 果農慘況曝光了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美計劃停供中國C919引擎 俄企慷慨稱可助打破封鎖
“眯眯眼”又辱華 瑞媒:“中國人民的感情”為何老受傷?
金正恩給海外作戰陣亡官兵遺像掛上勳章
華人數學家張益唐談回國原因:美國政治氛圍太差
恒大二把手現身:他提前10年就在鋪路了
川青鐵路尖紮黃河特大橋施工事故 已致10死4人失聯
川普才不會顧忌參加中國93閱兵,但他去不成…
“美國最仁慈法官”是怎樣煉成的?他是誰 為何這麽紅?
美國有5個財富等級,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棱鏡 2025-08-21 21:49:01
98歲李嘉誠清倉甩賣內地樓盤,最低一套隻賣40萬

北京東方廣場的奢侈品店鋪依然顧客不斷,但李嘉誠的資產卻正在加速撤離。

近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將四個樓盤的400餘套房源,進行了一次“清倉式”大甩賣。

據了解,這400餘套房源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其中惠州瀧珀花園單價跌破9000元,最低的一套僅需40萬元。

此前網傳香港深水灣道 79 號,這座陪伴李嘉誠六十餘年的四層防彈別墅,也正以七六折的價格被擺上了“貨架”。不過李嘉誠方麵隨後否認了這一傳聞。

對於香港房產的出售,雖然長子李澤钜快速辟謠,但李家加速撤離早已成了人們的共識。長實集團2024年報中,一組數據揭示了其資本版圖的巨變: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占比萎縮至5%,香港僅剩7%,而歐洲市場則貢獻了50%的收入。

從港口到房地產,李嘉誠的萬億商業帝國正在上演一場誇張的大撤離。



(北京東方廣場,李嘉誠標誌性項目,作者拍攝)

降價甩賣大灣區房產

2025年,李嘉誠98歲了,他正在將內地樓市“最後的資產”出售撤離。

近日,李嘉誠長江實業 “大灣區雙居生活” 計劃拋出了400套房源,最低售價僅40萬港元。

這400套房源分別為廣東省大灣區的四大項目: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

其中,四個樓盤都屬於“老盤新賣”,這四個樓盤,距離首次開盤最長相隔時間已有十三年之久。

根據資料,廣州逸翠莊園於2012年首次推售,東莞海逸豪庭為2013年,另外中山、惠州兩個項目均為2019年至2020年開盤。這四個項目基本都是大盤項目,總可售住宅房源達15779套,總可售麵積約56.33萬平方米。

據廣東一位中介公司經紀人介紹,8月以來,不少操著粵語的香港人北上“搶購”,現在房源隻剩尾貨了。

目前,東莞海逸豪庭回落最大,該小區共有11299套住房,戶型麵積從69平方米到125平方米,該小區的價格從2023年的4.4萬/平方米,回落至今年6月1.8萬/平方米。

東莞海逸豪庭本次推介最低單價約1.55萬元/平方米,較2023年5月下降達64.8%。

推介房源最多的是惠州瀧珀花園,合計300套,51.44平方米一房戶型總價僅40餘萬元。

該小區住房總套數為2720套,上述51平方米的一居室戶型單價此前為1.04萬至1.4萬元/平方米。按照當前售價計算,折價約18%。此外,為了方便港客看房,惠州瀧珀花園還在深圳羅湖口岸、福田口岸開設了往返大巴,接送香港客戶看房。

此外,廣州逸翠莊園、中山瀧珀花園均為別墅項目,目前已近清盤狀態。

而今年5月,在李嘉誠甩賣大灣區四城項目之前,他還曾將北京朝陽區東四環的禦翠園項目進行7折拋售。

彼時,禦翠園推售新一批房源,均價跌至7萬元/平方米,總價低至980萬元,較2024年開盤降至近百萬;較此前備案價9.07萬元-9.97萬元/平方米,可謂打了7折。

為了避免引起老業主的不滿,開發商還提出了按每平方米固定價補償裝修或按不同戶型補償80萬-100萬元的差價兩種補償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拋售的房產,大多是20年前遺留下來的資產。早在1999年,東莞海逸豪庭地塊就被李嘉誠以不足千元每平米的成本收入囊中,即便現在拋售價腰斬至1.8萬元每平方米,26年時間增值仍超18倍。

囤地捂盤的資本操作

這些打折傾銷的房產背後,是一場跨越世紀的資本操作。

北京東方廣場,是黃金年代李嘉誠在內地房地產布局的起點。1992年,中國市場經濟開啟了新紀元。就在這一年,李嘉誠通過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簡稱“長和係”),簽署了進軍內地的第一份合同,以北京東方廣場項目為起點,開啟了長達二十餘年的內地房地產布局。

這個占地10萬平方米、位於王府井黃金地段的“城中之城”,包含了購物中心——東方新天地、五星級酒店——東方君悅大酒店,和10幢辦公樓。至今仍是內地最賺錢的商業地產項目之一。

與內地房企追求快速周轉不同,李嘉誠采取了“核心城市+黃金地段”的拿地策略,相繼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囤積土地。

李嘉誠的標誌性盈利模式是“低價囤地+長周期開發”。例如北京東四環禦翠園項目,該項目2001年拿地時樓麵價僅1750元/平方米,而到2025年,則以7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拋售。

他利用早期國內土地市場不規範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以極低成本鎖定核心地段;隨後有意延長開發周期,等待周邊配套成熟後,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

當2004年前後,內地首次出台樓市調控政策時,不少房企收縮戰線,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一年內在13個城市新增土地儲備,總投入超400億元。

在李嘉誠眾多囤地捂盤的案例之中,成都南城都匯項目曾因為當地的一紙文件,引發廣泛關注。

2004年,李嘉誠以21億的價格,在成都購得了南城都匯項目所在地塊。該地塊坐落在成都高新區核心地段。然而,拿地後的2年時間內,李嘉誠幾乎沒有開工動作。但在沒有開工的日子裏,他卻將部分土地抵押給銀行,從中獲得了貸款。

後來,他將這塊地分成了8期來建設。12年後,項目隻開發了6期。2020年,成都市政府勒令李嘉誠完成建設。然而,李嘉誠卻把剩下的第7期、第8期的股權賣給了其他公司。

李嘉誠拿地時的2004年,此項目的樓麵地價為1030元/平方米,16年之後的2020年,住宅均價為2.4萬/平方米。

2020年9月23日,成都高新區直接下發通知,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撤離“終章”

2015年前後,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尤其針對囤地、捂盤等行為出台了一係列措施,直接影響李嘉誠等房企的囤地策略。

這也使得李嘉誠慣用的商業模式不再有效。

2013年,李嘉誠開啟了一場被稱為“十年大撤退”的資產拋售浪潮。從上海陸家嘴到廣州西城都薈,從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到北京盈科中心,長和係在內地的核心資產被逐一掛牌出售。

具體來看,2013年8月,長和係旗下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以26億元易主;10月,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以約70億元價格轉手;12月,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以30億元轉手。短短四個月內,這三項交易就套現126億元。

2014年4月,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旗下盈大地產以72.01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這筆交易具有象征意義——盈科中心是長和係在北京的核心資產之一,其出售標誌著李嘉誠家族開始從內地一線城市戰略撤退。

這些套現資金並未閑置,而是迅速投向歐洲基建領域。2013-2014年間,長和係斥資數百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港口、電信等資產,逐步將投資重心轉向公用事業等領域。2015年,長和係投資100億歐元收購英國O2電信;2016年,斥資110億英鎊收購英國國家電網天然氣業務……

撤離內地的步伐仍在繼續。2016年5月,李嘉誠創造了內地房地產單項交易紀錄——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以200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售出,接盤方為中國人壽旗下公司。

該項目位於上海浦東核心區,是地鐵2、4、6、9號線四線換乘樞紐上蓋物業,李嘉誠2006年以45億元拿下地塊,經過十年開發與持有,最終以近5倍的價格脫手。

除世紀匯廣場外,這一年長和係還出售了大連西崗項目部分資產,套現40億元。

同時,李嘉誠也對香港資產進行了減持。2016年10月,長實集團以357億港元出售香港中環中心75%權益。

據統計,2013-2017年間,李嘉誠家族從內地及香港累計拋售資產超過2500億港元。

麵對愈演愈烈的“撤資風波”,李嘉誠通過長江實業2016年年報回應道:“集團在不同市場有買有賣是正常商業行為,決策完全基於商業邏輯和市場研判。”

“我隻是個商人。”他這樣解釋。

隨著加快“甩貨”,李嘉誠旗下內地項目很快會所剩無幾。

根據8月14日長實集團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6月末,長實集團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約6700萬平方呎,折合約622萬平方米。其中86%位於中國內地。

相較之下,2024年末土地儲備為7000萬平方呎。

土地儲備是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根基。與 2013 年內地土地儲備超千萬平方米的巔峰時期相比,如今李嘉誠家族在內地的資產估值約3000億港元,僅占其全球總資產1.2萬億港元的四分之一。

此外,該集團上半年淨利潤63.02億港元,同比大幅下跌近27%,主要原因是投資物業估值大幅縮減。

而在此之前,李嘉誠仍在繼續出手內地樓市項目。2021年,李嘉誠將成都南城都匯項目剩餘資產出售,套現38.11億港元。

如今,李嘉誠之子李澤钜已經於2025年7月被移出了香港特首顧問團。而關於李嘉誠的爭議,也將成為一個曆史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