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將階層劃分與收入掛鉤,但許多財經專家更傾向於用淨資產來衡量。因為一個人的資產和負債狀況,往往比收入更能影響他長期的財務安全和經濟自由。
財經顧問、《Money Guy Show》聯合主持人博·漢森在最近的視頻中,提出了一個關於淨資產劃分財富階層的框架。
他利用美國聯邦儲備的數據,以淨資產(即資產減去負債)為標準,將人群劃分為五個階層,最高和最低兩個階層未標注具體名稱。
聯邦儲備數據顯示,不同年齡段的家庭淨資產差異顯著。35歲以下人群的中位淨資產為3.9萬美元,而65至74歲之間,也就是典型的退休年齡段,中位淨資產達到41萬美元。
America has 5 wealth classes. See where you fit in — and how much it takes to reach the upper echelons. https://t.co/0yQGtMHsPa
— MarketWatch (@MarketWatch) August 19, 2025
換句話說,從生命周期來看,普通美國人最終都會達到某種中產階層的標準。財經顧問、Reel Financial Planning公司負責人丹·霍恩斯伯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類參考標準有助於人們意識到自己在儲蓄方麵是否落後目標,並促使他們作出調整。
同時,他指出,那些淨資產較高的人,也不應因為“財富等級”高於平均值就感到安逸。他們仍然需要評估自己達到個人財務目標、保持財務安全所需的資金。
“這些標準不是一紙定論,隻是一把衡量你處在什麽位置的尺子,”霍恩斯伯格說。
他強調,沒有通用的終點線,因為每個人的優先事項差異巨大,“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生活,也可以用很多種方法實現財務獨立。”
為何“上層階級”的淨資產,仍可能意味著“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漢森指出,即便處於同一財富階層,不同人的淨資產體驗也可能截然不同,這取決於他們的債務水平,以及資產中有多少是可以靈活動用的。某些資產,比如住房,並不具備流動性。
他在視頻中說,“如果大部分財富都鎖定在自住房中,就會極大限製財務靈活性。”
由於財富積累需要時間,不考慮年齡就來衡量淨資產水平可能“具有誤導性”。年輕時淨資產較低,對未來的財務狀況影響相對較小;但年紀大時仍然淨資產低,就更值得警惕。
多年來,嚴重的不平等持續侵蝕著美國中產階層。盡管淨資產接近100萬美元意味著跨入了“上層階層”,但在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是否真的能帶來明顯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方式,仍是未知數。
Riverbend Wealth Management創始人、財經顧問傑裏米·芬格指出,盡管能躋身前25%人群是一種優勢,但在他看來,現實中若要在美國許多地區過上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僅靠71.4萬美元的淨資產(上層階層的最低門檻)遠遠不夠,特別是對退休人群或淨資產大多集中在住房上的人來說。
例如,若一名退休人士擁有210萬美元流動資產(處於前10%),以4%的安全提取率,每年僅能支配8萬美元。Financial Samurai網站創始人、《百萬富翁的裏程碑:邁向七位數的簡單步驟》一書作者山姆·多根表示,在舊金山灣區一些縣,這個收入甚至會被加州政府認定為低收入水平。
多根本人於2012年34歲時提前退休,當時他的淨資產為300萬美元。他沒有子女,靠8萬美元的被動收入在舊金山生活,提取率為3%,這是“財務獨立、提前退休”(FIRE)人群中常見的比例。
“盡管我擁有高淨資產,但我並不覺得自己富有,”多根說。“但我確實達到了一個最低標準,讓我能夠舒適地生存,過著中產階層的生活。我富有到足以辭掉那份年收入六位數的工作。我富有到可以鼓起勇氣說,我不想再幹下去了,因為我不開心。”
為了更貼近人們對上層階層生活方式的預期,芬格建議可以重新劃分這些財富階層門檻。例如,“上層階層”應從210萬美元起算。
他說,“富裕階層”的起點則可以定在400萬美元,這大致是前5%人群的下限。
芬格表示,大多數人一生中不會積累到400萬美元,但“這沒有什麽不對”。這個級別的財富意味著,可以負擔第二套住房和頭等艙旅行等奢侈品,同時仍有足夠緩衝應對突發的經濟狀況。

市場觀察采訪了多位財經顧問,探討了《Money Guy Show》中提出的財富階層框架,以及不同階層的人可以如何實現更強的財務安全和經濟獨立。
底部25%人群,淨資產低於2.93萬美元
這是很多人的起點。漢森在視頻中指出,這一群體包括“資產負債比例極高的人,例如背負大量學生貸款的應屆畢業生,以及剛開始積累財富的年輕人”。
這還包括“幾乎沒有儲蓄的人,或麵臨財務困難的人”。
HealthyFP創始人、財經顧問鮑勃·沃爾夫對《MarketWatch》表示,這個群體應著重於實現財務穩定,包括穩定現金流、建立緊急儲備金和管理債務。“20多歲、淨資產不高但儲蓄率高、債務少的人,很可能在未來實現財務穩定。”
下層中產階層(第25到50百分位),淨資產在2.93萬美元至20.9萬美元之間
這個群體往往是逐步積累退休賬戶的工作者,可能還背負房貸或學生貸款。漢森指出,他們大多已建立了財務穩定的體係,也可能在努力提升收入、最大限度儲蓄退休金。
與底部25%相比,這一階層人群年齡通常更大。美聯儲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35至44歲人群的淨資產中位數為13.56萬美元。
盡管中產階層麵臨消費限製,但霍恩斯伯格指出,這個財富區間的人群仍能過得舒適。他表示,自己曾對一些人如何用極少的資金過上“充實、有意義的生活”感到驚訝。
沃爾夫建議,這個階層可以專注於“增加退休儲蓄、積累房產淨值、清除高利息債務”。盡管許多財經專家建議退休儲蓄應占收入的15%,但《Money Guy Show》建議最低20%。
上層中產階層(第50到75百分位)淨資產在20.9萬美元至71.4萬美元之間
這個階層正在向長期財務安全過渡,重點從基本穩定轉向實現財務獨立,優化投資配置。
退休年齡的典型美國人就屬於這一群體。65至74歲人群淨資產中位數為41萬美元,75歲及以上人群為33.6萬美元。
沃爾夫指出,這個階層應重點關注“資產多元化、稅務優化和遺產規劃”。
上層階層(第75到90百分位)淨資產在71.4萬美元至210萬美元之間
這是美國前25%人群的起點,百萬富翁也在這一範圍內浮現。美國目前每天新增1000個百萬富翁,許多人擁有部分房產資產。
但即便在這個階層內部,貧富差距依然顯著。芬格和多根都指出,一些上層階層人士在高消費地區,仍過著類似中產的生活方式。
財經顧問本·厄爾斯表示,“我們服務的幾乎每一位客戶都自認是中產階層”,即便他們已經是百萬富翁。
雖然金融行業普遍將可投資資產達到100萬美元的人視為“高淨值個體”,但“經濟階層更多是一種心態”。他建議人們不要盯著“百萬富翁”這個標簽,而要問自己:“我需要多少錢才能實現所有目標?我現在是否可以選擇不工作?”
許多美國人退休時處於上層中產階層,而上層階層的人可能擁有更多財務自由。這個階層的高端人群往往已經積累起維持退休生活所需的資產。據一個基準計算,年收入8.5萬美元的家庭,在65歲時應擁有約136萬至170萬美元的可支配金融資產(不含房產)來保障生活質量。
霍恩斯伯格說:“我認為,淨資產達到200萬美元,如果其中大部分不包括房屋淨值,確實能夠讓人掌控自己的時間,減輕金錢帶來的壓力。”
Worthique創始人、財經顧問吉坦賈利·庫馬爾指出,這個階層可以“利用更複雜的稅務和投資策略,進行全麵的遺產規劃、詳細的退休預測和子女教育儲備”,有些人還可能考慮購買第二套房產或投資物業。
最富有的10%人群,淨資產超過210萬美元
躋身前10%意味著你比絕大多數美國人更富裕,擁有更多生活舒適度。但很多高淨值人士依然不覺得自己“富有”。
庫馬爾表示,盡管210萬美元的淨資產在某些市場足以帶來奢華生活,但在她工作的舊金山高消費地區,她認為500萬美元才是高淨值的起點。以4%的提取率計算,500萬美元每年可支配20萬美元。
盡管數值因地區而異,芬格認為,真正的“富有”是擁有充分的財務自由。他表示,這意味著一個人“在餐館點菜或超市購物時不用看價格……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庫馬爾說,這個財富階層的人可以“實施高級的財富保值策略、慈善規劃和多代傳承,還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投資和稅務籌劃方案”。(Marketwatch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