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傑和謝娜,這對當初不被看好的姐弟戀,結婚14年沒散夥,表麵甜甜蜜蜜,可細看兩人這些年的變化,那“姐弟戀”的殘酷現實,在張傑身上真是體現得明明白白!
當初女強男弱,謝娜是芒果台當家花旦,張傑是選秀出來的小歌手;現在呢?張傑成了實力唱將,開巡演場場爆滿,謝娜卻從綜藝女王變成了被群嘲的對象,事業落差大得嚇人!
但扒開這層糖衣,看看兩人事業這條線,那對比,紮心!就像坐蹺蹺板,謝娜那頭從最高點往下出溜,張傑這頭從最低點蹭蹭往上躥,這平衡,早就打破了。
結婚那會兒,兩人的事業差距有多大?謝娜已經是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的頂梁柱,國民級綜藝女主持,熱度高得嚇人,走到哪兒都是焦點。
張傑呢?雖然通過《快樂男聲》有了名氣,但也就是個選秀歌手,頂著“謝娜男友/老公”的頭銜,唱功被認可,但地位和影響力跟謝娜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典型的“女強男弱”,謝娜是絕對的主導方。張傑那時候,說難聽點,在很多人眼裏就是“高攀”。
張傑這人,是真能沉下心搞音樂。結婚這些年,他幾乎沒啥亂七八糟的緋聞,精力都放在唱歌上了。
一張接一張發專輯,唱功肉眼可見地進步,從當初的青澀偶像派,硬是練成了能飆高音、有代表作的實力派歌手。他開演唱會,那票房是真能打,體育場一場接一場開,上座率還高。
各種大型晚會、影視劇主題曲,他都是熱門人選。音樂獎項也拿了不少。在歌壇的地位和商業價值,那是實打實地往上走。靠作品和嗓子,他一點點把“謝娜老公”這個標簽撕掉了,成了真正的歌手張傑。
反觀謝娜,她的困境來得有點猛。《快樂大本營》停播,這檔讓她登上巔峰的王牌節目沒了,對她打擊巨大。
她嚐試做新節目,像《妻子的浪漫旅行》、《乘風破浪的姐姐》,效果有,但爭議更大。主持風格被很多人批評“吵鬧”、“沒內涵”、“情商低”。在一些大型晚會上的表現,也常被網友挑刺,吐槽她撐不住場子。
想轉型演戲,演出的作品反響平平。現在提到謝娜,很多人第一反應不再是“綜藝女王”,而是各種爭議和調侃。事業上的高光時刻,似乎停留在了過去。她努力想突破,但總感覺使不上勁,觀眾緣下滑得厲害。
這“殘酷現實”是啥?說白了,就是時間這把殺豬刀,在事業這條賽道上,對男女的砍法不一樣,尤其是在“姐弟這個配置裏。謝娜作為“姐”,她的巔峰期來得早,也似乎去得早。
綜藝主持這碗飯,對年齡、狀態、觀眾新鮮感要求極高。而張傑作為弟,在音樂這條路上,反而像陳年老酒,越沉澱越有味道。他的事業黃金期,是在結婚後才真正到來,並且持續發力。當初的女強男弱,十幾年後變成了男強女弱。
這種地位和影響力的反轉,就是姐弟戀組合裏最常被討論、也最現實的壓力點。張傑的成功,無形中放大了謝娜的失意。他越耀眼,就越襯得謝娜的星光暗淡。這種對比,不需要外人說,當事人自己心裏能沒感覺?
兩人在公開場合,一直表現得恩愛。張傑多次在采訪或演唱會上感謝謝娜的支持。謝娜也常在社交平台曬家庭生活。
生了三個女兒,家庭結構穩定。麵對外界對他們婚姻的猜測,兩人也多次用實際行動(如合體、互動)來回應。至少從表麵看,他們經受住了事業落差變化的考驗,婚姻還在繼續。
但這其中的滋味,是甜是澀,隻有他們自己最清楚。事業上的不對等,會不會帶來心理上的微妙變化?會不會影響家庭話語權?這些都是現實問題,躲不開。
張傑混得越好,謝娜的處境看著就越不是滋味。婚姻能維持,是本事。但事業這口氣,謝娜想喘勻了,難!日子是自己過,外人看著唏噓,也幫不上忙。冷暖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