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文章來源: 往事與隨想 於 2025-08-14 02:40: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各種理由,我基本上都反駁過了,但登陸任何一個平台,在任何一條相關討論下麵,仍然充斥著這樣的套話,令人不勝其煩。

為方便傳播和大家使用,我收集了最常見的10個借口,並用最簡潔的語言回答。請大家截圖保存這篇文章,再看到這種不過腦子的話,就可以直接呼他臉上。

01 農民沒交社保憑什麽領養老金?

在沒有社保製度的時候,中國農民有交公糧和“三提五統”,農民把維持最低生活生產之外的一切都上交了,除了不叫社保,比後麵交社保的人交得多多了。

在中國建立社保製度之後,體製內和城市工人此前沒有交社保,但視同已經繳納,這就是“視同繳費年限”。這一政策農民被排除在外,如果一視同仁,現在60歲的農民至少有十多年工齡,70歲的農民至少有二十多年工齡,折算下來一個月應該拿多少退休金?

有人堅持認為“農業稅是農民租種土地的租金”,那麽國家作為雇主是否應為農民“沒交社保”負主要責任?按規定雇主應承擔三分之二,補繳後農民應該拿多少退休金?

02 養老金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不得

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不然。

首先它混淆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險的不同;其次它混淆了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不同;最後,它混淆了社會保險的不同形式。

隻談社會保險,養老保險一般有三根支柱:一是財政負擔的基礎養老金,二是雇主和個人共同繳費的職業養老保險,三是個人儲蓄的個人養老賬戶。對於個人養老賬戶這句話完全正確,對於職業養老保險大體成立但並不完全對應,對於基礎養老金來說完全不成立。

基礎養老金由納稅人承擔,為低收入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別於低保,它是普適的,可覆蓋多數退休老人)。因為這是公共財政支出,所以遵循的原則是:收入越低補貼越高,收入越高補貼越低,達到一定收入水平不予補貼。

中國目前退休金領取和繳納並不對等,不完全來自養老保險基金,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財政補貼。補貼原則並未遵循世界通行的規則,而是正好相反:收入最高的體製內退休人員補貼最高,人均超過3000元/月,收入中等的企業退休人員人均補貼500多元/月,收入最低的農民人均補貼不到200元/月。

03 城裏低收入老人比農民更慘,你怎麽不說?

對,所以應該建立普適的基礎養老金製度。

我們經常說“提高農民基本養老金”,並不是隻針對農村老人,而是針對所有低收入老人,隻不過絕大多數農村老人正好屬於這一人群。如果你關心城市低收入老人,更應該呼籲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04 不交錢就能領養老金,以後大家都不交怎麽辦?

首先,基礎養老金的額度不高,根據中國的經濟情況,以600元-800元/月為宜。還應設置門檻和階梯,比如退休收入低於3000元/月才有資格領取,越低領取越多。如果你能接受老了每個月拿不到一千元,當然可以。

其次,可以強製繳納,社保本質上與稅收相似,全世界社保基本上都是強製繳納的。但應該降低繳納比例,比如把目前雇主加個人合計24%降低到一半左右,減輕企業和勞動者負擔,包括納稅人對體製內的負擔。有了基礎養老金,職業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就沒必要那麽高。

最後,即便真的所有人都不交職業養老保險,相比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未必是一件壞事:中國目前退休老人3億多,按人均不到1000元/月的標準,中國財政完全可以承擔,不僅可以緩解即將到來的養老危機,還能大幅度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極大促進經濟發展和個人消費。

05 哪裏拿錢給農民漲養老金,你掏錢嗎?

首先,在養老保險基金之外,政府每年還有大量的財政補貼用於養老金發放(參見第二條)。

這裏麵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公,根據最新的2023年財政部的數據,2200萬體製內退休人員補貼超過8000億,人均每月超過3000元;1.2億企業職工補貼了7000多億,人均每月500多;而收入最低的1.7億城鄉居民(農民)才補貼3000多億,人均每月177元。假如取消所有的養老財政補貼,這筆錢足以建立600元/月普惠階梯式的基礎養老金製度,覆蓋80%的退休老人。

換句話說,目前中國養老補貼方式是不對的,雇主和個人繳納的部分不應補貼(多繳多得),而應全部用於針對低收入人群的城鄉養老保險。

此外,目前中國養老支出占整體支出的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也遠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目前中國一年財政支出約30萬億,即便單獨再拿出1萬億用於提高農民養老金,養老支出占比仍然處於低位。

06 農民有土地,可以種地為生

農民並不真正擁有土地,土地使用權價值普遍很低。以租金而言,多數地方一畝地一年隻能租幾百元,很多地方甚至根本租不出去。分攤到每個月隻有幾十塊錢,遠不足以彌補養老金數千元的差距。

很多人覺得農村老人可以種地維持生計,請注意我們說的年老體衰的老人。城裏人可以退休,重體力勞動者還可以提前退休,農民就應該幹到死?如果這個理由成立,是不是給城裏老人發個掃把就不用發退休金了?相比城市的就業機會,農民可以種地談不上優勢。很多農村老人情願去城裏當環衛工也不願意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最後,可以建立農村老人退還土地換取更高養老金的機製。

07 農民還有宅基地,城裏人可沒有

城裏人雖然沒有宅基地,但是有房子。在中國近幾十年高速城市化進程中,城裏人的房產增值,遠遠超過農民宅基地的價值——就時代/製度紅利而言,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需要注意到是:農民子弟進城是城裏人房產增值的主要原因,時至今日,房價下行,農民的孩子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房貸負擔,成為所謂“房奴”。

城裏人無法買農民的宅基地,這被視為農民的“特殊待遇”,實際上,這不是特權而是對農民權益的損害。如果你的房子被限購,這對你有利還是不利?

08 農村生活成本低,不需要花太多錢

正好相反,在大多數物品上,農村的價格都高於城市,因為城市存在規模效應,能夠把成本降到最低。無論是質量、價格還是種類,農村都無法跟城市相比。

很多人之所以有“農村生活成本低”的錯覺,是因為農村老人把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生活質量降到了最低。

09 我們這裏農民有錢得很,有房租還有分紅

聽說城裏家家都是拆遷戶,每家都有幾套房,光房租已經花不完了,還要退休金幹嘛?很多城裏人視野所及,最遠隻能看到城郊農民,而看不到更遠更普遍的農民。

不過,確實應該區別對待。如前所述,基礎養老金應設置收入門檻,高於一定水平就應該取消領取資格,這裏的“收入”可包括房租、土地出租、集體分紅、退休返聘收入等。

10 進體製的門敞開著,你不去考能怪誰?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你幹嘛不去做皇帝?

都搶著進體製內,誰來養體製內?這樣的製度能長久嗎?

就寫到這裏吧。其實,在大多數農民每個月不到200元養老金的現實麵前,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管它是什麽原因導致的,都應該改變。

我們不是要說服他們,在利益麵前,是說服不了的;我們是要用事實、邏輯、道理,以及我們的聲量,壓過他們。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沃爾瑪公主身家千億:不上班、沒小孩、隻燒錢
核戰爆發會死多少人?驚人模擬:美中俄歐幾乎全滅
中國丟下一顆“炸彈” 強製社保為何引發如此大反彈
拜登女兒提出離婚 結束13年婚姻 丈夫比她年長15歲
拜登女兒官宣結束13年無娃婚姻 分手詞被指尖刻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砍大學經費 知名癌症專家離美回中國
川普警告:如果普京不停火 “後果將非常嚴重”
中國“機器狼群”現身高原 為攻台巷戰量身打造?
日媒:反習派不願攻台 習仍握大權 解放軍拐彎抗議
芯片賣中國抽成15% 貝森特:川普的點子 用來還國債
拜登兒爆她靠"淫魔富商"認識川普,梅蘭妮亞求償10億
美國的關稅政策讓多國受夠,"不買F-35了"
對華政策前後矛盾,川普政府真的製定了對華戰略?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誰是羔羊? 90後維吾爾人談以前從沒想過的未來
川普家族狂攬45億 背後神秘平台操盤手竟是趙長鵬?
12萬日本女人戰敗後被遺棄在中國 她們最後去哪了?
被史泰龍大讚“第二個華盛頓” 川普終於給他頒了個獎
河南幹旱的7月,那些埋頭澆地的人
中國擬動員央企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收購未售出的房屋
紐約時報:特朗普為何總想製造一場危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往事與隨想 2025-08-14 02:40:32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各種理由,我基本上都反駁過了,但登陸任何一個平台,在任何一條相關討論下麵,仍然充斥著這樣的套話,令人不勝其煩。

為方便傳播和大家使用,我收集了最常見的10個借口,並用最簡潔的語言回答。請大家截圖保存這篇文章,再看到這種不過腦子的話,就可以直接呼他臉上。

01 農民沒交社保憑什麽領養老金?

在沒有社保製度的時候,中國農民有交公糧和“三提五統”,農民把維持最低生活生產之外的一切都上交了,除了不叫社保,比後麵交社保的人交得多多了。

在中國建立社保製度之後,體製內和城市工人此前沒有交社保,但視同已經繳納,這就是“視同繳費年限”。這一政策農民被排除在外,如果一視同仁,現在60歲的農民至少有十多年工齡,70歲的農民至少有二十多年工齡,折算下來一個月應該拿多少退休金?

有人堅持認為“農業稅是農民租種土地的租金”,那麽國家作為雇主是否應為農民“沒交社保”負主要責任?按規定雇主應承擔三分之二,補繳後農民應該拿多少退休金?

02 養老金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不得

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不然。

首先它混淆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險的不同;其次它混淆了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不同;最後,它混淆了社會保險的不同形式。

隻談社會保險,養老保險一般有三根支柱:一是財政負擔的基礎養老金,二是雇主和個人共同繳費的職業養老保險,三是個人儲蓄的個人養老賬戶。對於個人養老賬戶這句話完全正確,對於職業養老保險大體成立但並不完全對應,對於基礎養老金來說完全不成立。

基礎養老金由納稅人承擔,為低收入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別於低保,它是普適的,可覆蓋多數退休老人)。因為這是公共財政支出,所以遵循的原則是:收入越低補貼越高,收入越高補貼越低,達到一定收入水平不予補貼。

中國目前退休金領取和繳納並不對等,不完全來自養老保險基金,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財政補貼。補貼原則並未遵循世界通行的規則,而是正好相反:收入最高的體製內退休人員補貼最高,人均超過3000元/月,收入中等的企業退休人員人均補貼500多元/月,收入最低的農民人均補貼不到200元/月。

03 城裏低收入老人比農民更慘,你怎麽不說?

對,所以應該建立普適的基礎養老金製度。

我們經常說“提高農民基本養老金”,並不是隻針對農村老人,而是針對所有低收入老人,隻不過絕大多數農村老人正好屬於這一人群。如果你關心城市低收入老人,更應該呼籲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04 不交錢就能領養老金,以後大家都不交怎麽辦?

首先,基礎養老金的額度不高,根據中國的經濟情況,以600元-800元/月為宜。還應設置門檻和階梯,比如退休收入低於3000元/月才有資格領取,越低領取越多。如果你能接受老了每個月拿不到一千元,當然可以。

其次,可以強製繳納,社保本質上與稅收相似,全世界社保基本上都是強製繳納的。但應該降低繳納比例,比如把目前雇主加個人合計24%降低到一半左右,減輕企業和勞動者負擔,包括納稅人對體製內的負擔。有了基礎養老金,職業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就沒必要那麽高。

最後,即便真的所有人都不交職業養老保險,相比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未必是一件壞事:中國目前退休老人3億多,按人均不到1000元/月的標準,中國財政完全可以承擔,不僅可以緩解即將到來的養老危機,還能大幅度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極大促進經濟發展和個人消費。

05 哪裏拿錢給農民漲養老金,你掏錢嗎?

首先,在養老保險基金之外,政府每年還有大量的財政補貼用於養老金發放(參見第二條)。

這裏麵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公,根據最新的2023年財政部的數據,2200萬體製內退休人員補貼超過8000億,人均每月超過3000元;1.2億企業職工補貼了7000多億,人均每月500多;而收入最低的1.7億城鄉居民(農民)才補貼3000多億,人均每月177元。假如取消所有的養老財政補貼,這筆錢足以建立600元/月普惠階梯式的基礎養老金製度,覆蓋80%的退休老人。

換句話說,目前中國養老補貼方式是不對的,雇主和個人繳納的部分不應補貼(多繳多得),而應全部用於針對低收入人群的城鄉養老保險。

此外,目前中國養老支出占整體支出的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也遠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目前中國一年財政支出約30萬億,即便單獨再拿出1萬億用於提高農民養老金,養老支出占比仍然處於低位。

06 農民有土地,可以種地為生

農民並不真正擁有土地,土地使用權價值普遍很低。以租金而言,多數地方一畝地一年隻能租幾百元,很多地方甚至根本租不出去。分攤到每個月隻有幾十塊錢,遠不足以彌補養老金數千元的差距。

很多人覺得農村老人可以種地維持生計,請注意我們說的年老體衰的老人。城裏人可以退休,重體力勞動者還可以提前退休,農民就應該幹到死?如果這個理由成立,是不是給城裏老人發個掃把就不用發退休金了?相比城市的就業機會,農民可以種地談不上優勢。很多農村老人情願去城裏當環衛工也不願意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最後,可以建立農村老人退還土地換取更高養老金的機製。

07 農民還有宅基地,城裏人可沒有

城裏人雖然沒有宅基地,但是有房子。在中國近幾十年高速城市化進程中,城裏人的房產增值,遠遠超過農民宅基地的價值——就時代/製度紅利而言,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需要注意到是:農民子弟進城是城裏人房產增值的主要原因,時至今日,房價下行,農民的孩子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房貸負擔,成為所謂“房奴”。

城裏人無法買農民的宅基地,這被視為農民的“特殊待遇”,實際上,這不是特權而是對農民權益的損害。如果你的房子被限購,這對你有利還是不利?

08 農村生活成本低,不需要花太多錢

正好相反,在大多數物品上,農村的價格都高於城市,因為城市存在規模效應,能夠把成本降到最低。無論是質量、價格還是種類,農村都無法跟城市相比。

很多人之所以有“農村生活成本低”的錯覺,是因為農村老人把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生活質量降到了最低。

09 我們這裏農民有錢得很,有房租還有分紅

聽說城裏家家都是拆遷戶,每家都有幾套房,光房租已經花不完了,還要退休金幹嘛?很多城裏人視野所及,最遠隻能看到城郊農民,而看不到更遠更普遍的農民。

不過,確實應該區別對待。如前所述,基礎養老金應設置收入門檻,高於一定水平就應該取消領取資格,這裏的“收入”可包括房租、土地出租、集體分紅、退休返聘收入等。

10 進體製的門敞開著,你不去考能怪誰?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你幹嘛不去做皇帝?

都搶著進體製內,誰來養體製內?這樣的製度能長久嗎?

就寫到這裏吧。其實,在大多數農民每個月不到200元養老金的現實麵前,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管它是什麽原因導致的,都應該改變。

我們不是要說服他們,在利益麵前,是說服不了的;我們是要用事實、邏輯、道理,以及我們的聲量,壓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