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放言“2026年年底登陸火星”、“火星是美國一部分”的美國富豪埃隆·馬斯克,正在推遲其登陸火星的計劃。
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近日修改了其火星登陸任務時間表,大幅降低了2026年發射“星艦”飛船前往火星的可能性。根據新時間表,未來更可能在2028年到2030年實施該計劃。
馬斯克
長期以來,馬斯克一直宣傳利用SpaceX研製的“星艦”飛船執行火星移民計劃。
今年3月,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預計將於2026年年底登陸火星。彼時他還半開玩笑地稱,他“也許會去火星,但那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今年5月,馬斯克在SpaceX發布的一段視頻中詳細介紹了“星際飛船”的開發時間表,並表示預計這艘無人駕駛的“星際飛船”將於2026年年底之前飛往火星。
根據馬斯克的計劃,SpaceX的目標是在2026年將五艘無人飛船送上火星,“這取決於SpaceX在軌加注燃料技術的進展,這是深空旅行所需的關鍵技術”。
馬斯克表示,由於地球與火星的距離不斷變化,最適合的發射窗口每26個月開啟一次,下次將於明年年底出現,SpaceX將全力抓住這個機會,達成目標的可能性約為50%。
但近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承認,如今隻有“很小的機會”能夠在2026年年底前發射前往火星的飛船。
報道稱,雖然2026年的發射窗口在技術上仍然開放,但馬斯克承認,明年11月或12月由特斯拉公司的“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駕駛“星艦”飛船飛往火星的可能性很小,“很多事情需要做好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根據馬斯克公布的新時間表,首次不載人的火星之旅將在3.5年內實現,載人飛行將在5.5年內完成。由此推算,2028年將是SpaceX發射無人“星艦”飛船前往火星的更現實目標,載人飛行則將在2030年進行,比最初的計劃推遲了4年。
圖源:央視新聞
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的分析稱,馬斯克登陸火星計劃之所以推遲,既包括星際旅行的工程挑戰,也涉及飛船生命支持係統的技術難題。該任務能否成功,還取決於嚴格的測試、監管部門的批準以及如何確保宇航員在長期旅程中的安全。
在“星艦”飛船方麵,SpaceX遭遇了一係列技術挫折。5月27日,“星艦”超重型火箭今年以來連續第二次發射失敗。SpaceX被認為很可能需要大幅修改其設計,這也導致對於火星旅行更關鍵的“星艦”飛船在軌加注燃料技術驗證試驗被迫推遲。
此外,對於宇航員和未來的“火星殖民者”如何適應漫長的太空旅行,也需要在飛船生命支持係統等方麵取得突破。有批評者認為馬斯克的登陸火星計劃“過於倉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矽穀投資人、馬斯克的朋友彼得·蒂爾今年6月底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馬斯克已經放棄了殖民火星的政治願景。
彼得·蒂爾表示,馬斯克已經不再認為火星殖民是一個能幫助人類建立新社會的可行政治方案。他指出,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一度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如今僅剩下科技意義。
蒂爾透露,對於馬斯克來說,“火星原本是一個政治項目,目的是打造一個替代方案”。但馬斯克在2024年開始明白,即使人類跑去了火星,美國政府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及其“政治正確”的人工智能科技也會隨之登上火星。換句話說,馬斯克已不再把太空視為可以逃避地球問題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