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總統介入了世界上最具經濟和戰略重要性的行業之一。
上周在一場橢圓形辦公室會議中,特朗普總統向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拋出了一個條件。特朗普表示,要想得到向中國出售人工智能芯片所需的許可證,英偉達需付出一定代價。
“我要20%,”特朗普說。
“15%行嗎?”黃仁勳問道。
特朗普在周一的一場新聞活動中講述了這次會麵,他表示他同意了這個還價。兩天後,政府授予了英偉達想要的許可證,而這筆非常規的款項預計將上繳政府。
這場談判是最突出的例子,表明特朗普對芯片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的全球運營進行了直接幹預。他威脅要取消政府補貼,限製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警告對美國境外製造的芯片征收高額關稅,要求企業進行投資,還曾敦促英特爾公司解雇其首席執行官。
短短八個月內,特朗普把自己變成了這個全球最具經濟和戰略重要性的行業之一的最大決策者。該行業生產的關鍵組件用途廣泛,從大型人工智能係統到軍事武器都離不開它們。而且,他還把這些企業曆來由工程師主導的周密規劃變成了一場內部政治遊戲。
這種對私營企業的幹預凸顯出本屆政府與羅納德·裏根總統奉行的不幹預經濟理念相去甚遠,而裏根的理念曾指導共和黨數十年。
經濟曆史學家表示,這是自2009年奧巴馬政府為拯救銀行和汽車行業、避免金融危機惡化而采取行動以來,聯邦政府對美國經濟最激進的介入。他們稱,這一次的介入是毫無緣由的。
“這不是合理的產業政策。這是對公司經營者的幹預,並且威脅企業如果不按特朗普說的做就會受到懲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前院長安妮·E·哈裏森說,“他在進行微管理。”
特朗普所做交易的合法性尚不明確。政府方麵並沒有以收取費用來換取出口許可證的先例,而特朗普計劃對英偉達及其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AMD采取這種做法。商務部沒有回應有關政府將如何收取這筆款項以及款項去向的問題。

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與特朗普總統就芯片對華出口許可進行了談判。
特朗普的施壓讓芯片行業感到不安。製造商喜歡事情是可預測的,因為建造工廠需要數年時間,成本高達數百億美元。芯片製造商還需要花費數年時間設計芯片以及生產芯片的流程。
蘭德公司高級顧問、前半導體行業協會政策負責人吉米·古德裏奇表示,但在特朗普的掌控下,企業不知道何時可能會被迫改變其商業計劃。行業領袖們別無選擇,隻能通過做出資金承諾、贈送禮物等方式來乞求總統的暫時緩和,比如上周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就向特朗普贈送了一塊帶有金底座的玻璃擺件。
“整個事情就像坐過山車,”古德裏奇說。“起伏不定,方向難測,因為特朗普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地處理這些問題。”
規模達到6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科技行業的先鋒。過去三年的人工智能熱潮更是強化了這一點,英偉達的市值現已超過4.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而此前在矽穀不太知名的資深人士黃仁勳也成了該行業最顯赫的人物之一。
但芯片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科技公司身上。它們是現代武器和家用電器的關鍵組件,幾乎可以控製一切帶開關的東西。但大多數先進芯片是在台灣製造的,而這個自治的島嶼有朝一日可能會受到中國入侵的威脅。特朗普正施壓該行業,要求其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這類芯片。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行業的重要性證明了特朗普介入的合理性。“美國人再也承受不起一個敷衍了事、在這一領域失無所作為的政府了,”德賽還說,“特朗普總統在芯片行業的親力親為凸顯了本屆政府對維護我們國家和經濟安全的承諾。”
特朗普上一次執政時,曾阻止多家芯片公司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合作,並推動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座先進芯片工廠。
拜登總統在這些舉措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出了《芯片與科學法案》,這是一項兩黨支持的法案,為美國的芯片製造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抵免。他還限製了向中國銷售半導體。
特朗普再次執政以來,加大了施壓力度。今年年初,他的政府威脅要扣留對芯片公司的補貼,除非它們同意在美國增加投資。
特朗普還告訴科技公司高管,他正在考慮對半導體征收關稅,除非這些公司購買更多美國製造的芯片。他的政府啟動了一項調查,依據一項名為232條款的國家安全相關法律,計劃對半導體征收關稅。
3月,台積電表示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三座新工廠和兩座芯片封裝設施。生產存儲芯片的美光科技表示,將增加1500億美元的在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