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積極開發開源式AI模型,已經讓美國感受到了壓力,並且開始急起直追。(圖:MotionElements)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方麵不斷在打造“開源AI模型”,希望成為全球標竿,這已經讓美國官方與企業感到緊張,並積極開發美國的開源AI模型,以因應來自中國的威脅。(葉柏毅報導)
報導指出,中國今年AI領域的進展接連不斷,除了廣受矚目的DeepSeek R1推理模型之外,還有阿裏巴巴的Qwen,以及Moonshot、Z.ai,還有MiniMax等一連串AI新秀登場。這些AI模型的特點,都是提供用戶可下載並修改的版本,這種“開源”或“開放權重”的模式,正使得中國AI技術,在全球快速普及。
這使得長期維持封閉模型的美國企業,感受到了壓力。8月初,ChatGPT開發商OpenAI,也推出了第一個開源模型“gpt-oss”。不過,分析指出,科技史上不乏初期百家爭鳴,最終由少數巨頭壟斷的例子;同時,曆史也顯示,技術最先進的一方,最終未必會成為產業標竿,這正是為什麽美國對中國在開源AI中的進展,備感憂慮的緣故。
目前,從事開源AI領域的廠商,實際收益有限,不過,如果能夠成功留住用戶,業者就有機會,搭售其他服務,帶來額外營收。有分析就指出,大陸人工智能企業目前的策略,主要就是把“用戶黏著度”,擺在即時營收之前,大家都著力在搶占用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