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作為老派導演,有不少經典作品,如今老了老了,真的是什麽都能說,什麽都敢說了,每次說出來的話,都讓人瞠目。
這不,王晶又繼續爆料,趙文卓跟梅豔芳分手的真正原因,還談及趙文卓為什麽沒有李連傑火!
從他的談吐當中,不得不佩服,大導演就是大導演,有自己的眼光在裏麵,有些東西,看得挺準。
根據王晶描述,趙文卓跟梅豔芳是真心相愛,奈何太過可惜了。在他倆交往期間,一幫人在一起玩,有幾個特別頑皮的人,就替趙文卓改了個外號,喊卓卓。
就連王晶自己都說,這就好比自己養了個小貓小狗叫眯眯,黃黃,等於趙文卓是梅豔芳的小狼狗
王晶強調是開玩笑,也知道趙文卓受不了。趙文卓覺得自己是英雄人物,可他也不能把整個港圈的人全部得罪了,隻好分手。
王晶強調朋友把玩笑開大了,間接破壞了一段感情,至少在自己看來,知道的理由是這一個。
在港圈娛樂盛行的年代,梅豔芳絕對堪稱頂流一樣的存在,而當時的趙文卓,隻是一個涉世未深的新人,這一段戀情,非常偶然。
趙文卓在拍攝《金玉滿堂》的時候,認識了張國榮,經過張國榮,認識了梅豔芳。雖然有差距,但兩人還是相愛了。
後來被拍到照片,也坦然承認戀情,光明正大的公布了一切。奈何兩人的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梅豔芳曾經表示,如果不是神秘的原因,她早已經成為“趙太太”。後來梅豔芳離世,趙文卓留下“此生至愛,一路走好”幾個字。
雖然過往早就塵封,但從隻言片語裏麵,也能看出來,兩人曾經相愛過。如今王晶再次提起,網友也是很冷靜的表示,這樣簡單的理由就分手,隻能說還不夠愛。
其實,背後的原因,也不算簡單吧。當時的內娛跟港圈,簡直是兩個極端,自然很多人前仆後繼。
趙文卓作為哈爾濱人,就是其中一個。自小練武,底子紮實。前往港圈尋找新的發展機會,無可厚非。
一個早已經成名,一個還在發展期。無論雙方是否有愛,至少外界傳言,是議論紛紛,且傷害巨大,誰也沒落到好。
這不就是,現在的關曉彤跟鹿晗嗎?分開,貌似變得合理了。畢竟再愛,也經不起外界的折騰。
而且從王晶爆料能看出來,不僅外界不看好,就連朋友之間,也覺得兩人有極大的差距,否則不會有外號。
趙文卓在港圈雖然小有名氣,這一路走來,卻也“傷痕累累”,隱隱的排擠,一直都有存在。
同樣演黃飛鴻,怎麽看待趙文卓跟李連傑?麵對這個問題,王晶,兩人演技都合格,武功也好,但趙文卓差了一樣東西,觀眾緣。
李連傑祖籍遼寧沈陽,如今是新加坡籍,作為熒幕前的經典打星,他不僅演出了黃飛鴻最初的印象,年輕帥氣,打戲幹脆利落,虎虎生風。
而且,李連傑是自小就有觀眾底子。1982年的《少林寺》,後來的《少林小子》,正是他長相最嫩的時候,年少成名,風光無限。
後來的李連傑,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陳真,都演了一個遍,全是正氣,慷慨激昂,又能打的正麵角色。
能成為一個時代的標杆,可見李連傑的厲害之處,他早已經占據先機。
反觀趙文卓,從一上來演反派,《方世玉》的九門提督,對著李連傑演的方世玉,就是一頓打。
年輕帥氣,甚至打起來還能不歇氣,趙文卓真的有很強的實力,奈何整個形象透著一股邪氣。
就連王晶都說,趙文卓跟李連傑的起點不一樣,所以吃了個啞巴虧。而且,還點評了趙文卓的武功,武功底子很好,通背拳很實用。
隻是在表演上麵不好看,很討笑,就是搞笑的意思。大開大合,不適合鏡頭麵前,毫無美感,就跟螳螂拳,洪拳一樣。
提到趙文卓,王晶評價最多的,還是一個機遇問題。說李連傑已經連演了四部黃飛鴻,直至最後第五部,才是趙文卓出演。
就連他自己,拍攝《賭神四》,都沒有前麵幾部好看。因為觀眾是有一個時限性的,而且會對比,同樣的套路拍得多了,自然就膩了。
甚至放言,當時讓趙文卓去演黃飛鴻,就好比讓他去死一樣嚴重。如果當時能讓趙文卓演另一個英雄人物,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比如《霍元甲》當時就拍,不同的戲路,就沒得比較了。奈何啊,他剛出頭的時候,就拍了黃飛鴻,早就定下了基調,趙文卓也因此,被耽誤了。
趙文卓帥是帥的,劍眉星目,一臉正氣,1993年在徐克執導的《青蛇》演繹法海一角,深刻演繹了什麽叫禁欲係帥哥。一本正經的,仿佛高嶺之花,不可沾染。
卻偏偏,被拉扯下凡塵俗世,與周遭一切,都格格不入。可以說,當時貢獻了他最好的狀態。
真就應了那句話,小火靠命,他達到了,大火靠捧,他錯失了最好的機會,生不逢時。李連傑,在那個時代,確實是不可逾越的代表人物。
王晶還說,基本上,那個年代,練武的明星,無一不是想成為李連傑。就連吳京,當時也是奔著這個方向,去香港拍戲。
結果在那邊,演的都是反派,能打也沒有用啊。直至自己回去,轉型開始演軍人,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這條路,就是適合吳京,如果讓李連傑來演,未必會適合。適合了,所以吳京徹底火了,《戰狼》之名,確實遠揚。
若不是王晶說起來,還真沒注意到。吳京原來,也去港圈闖了很久。
1995年吳京出道,就出演了《功夫小子闖情關》,妥妥的小鮮肉一枚,就算是清朝發型,也擋不住他的帥氣。
2003年,吳京奔赴香港發展。在那個時代,內地的娛樂圈,還是不夠發達啊。兩相比較下,港圈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直至2012年,才繼續回到內地,穿上了軍裝,出演了《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一人分飾兩角。
這麽長時間內,吳京的發展有著肉眼可見的區別,回內地橫店拍的《南少林》係列,《武當》《鼓上騷時遷》,就是主角,但在香港,就大多時候都是配角加反派。
在《男兒本色》出演手段殘忍的天養生,妥妥的大反派啊。臉帥,但氣質充滿了邪魅,手段殘忍。
吳京靠著這角色,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可這,也並沒有怎麽改變他的情況。
好在他是清醒的,即使回頭,才造就了自己的康莊大道。
零幾年的時候,正是港圈最後輝煌的時代,若選不對,可能就沒有今天的吳京了。
一切,都是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