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33年曆史的影像巨頭伊士曼柯達(簡稱柯達、Kodak)最新警告投資者,公司可能無法長期維持運營了。受此消息影響,柯達周二盤前股價下跌近7%。
在周一盤後公布的財報中,柯達直言,目前沒有可落實的融資渠道或可用流動資金來償付即將到期的債務(約5億美元)。“這些情況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慮。”
財報顯示,柯達第二季度營收為2.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67億美元略有下滑。此外,每股虧損0.36美元,去年同期則每股盈利0.23美元。
為了籌集現金,柯達將終止退休養老金付款。同時,該公司聲稱,由於大部分產品(包括相機、墨水和膠卷)都在美國本土生產,因此預計特朗普關稅不會對其業務造成“重大影響”。
柯達首席執行官Jim
Continenza表示:“盡管麵臨不確定的經營環境挑戰,柯達在二季度仍朝著既定長期目標穩步前行。”
柯達公司成立於1892年,但其曆史可追溯至1879年,當時創始人喬治·伊士曼獲得了第一項塗片機專利。1888年,伊士曼以25美元的價格推出了第一台柯達相機。
在當時,攝影並不是大眾化的業務,因為它需要專業技能和複雜設備,而柯達相機的設計初衷就是讓攝影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伊士曼為此創造了廣告語:“你按下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
“Kodak”這個名字幾乎沒有特定含義。據公司介紹,這是伊士曼憑空想出來的——“字母K一直是我的最愛,它看起來堅實有力、幹淨利落。”
憑借相機與膠卷業務,柯達在20世紀長盛不衰。上世紀70年代,其在美國的膠卷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90%,相機市場份額達85%。
然而,這種強勢地位最終因一項由柯達自己發明的技術而被顛覆:1975年,柯達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數碼相機。
但柯達卻未能把握數字化浪潮的機遇。2012年,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當時,柯達擁有10萬名債權人,總債務高達67.5億美元。
到了2020年,柯達曾迎來短暫轉機,美國政府指定其轉型生產醫藥原料。當天,柯達股價單日觸發20次熔斷,一時風光無兩。
盡管持續虧損,柯達表示,柯達仍計劃擴大製藥業務版圖,並繼續為電影工業供應膠卷及化學製品,同時以品牌授權方式切入各類消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