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馬雲時代正式結束!螞蟻集團告別“實控人時代”

馬雲時代正式結束!螞蟻集團告別“實控人時代”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5-08-11 09:31: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馬雲時代正式結束!螞蟻集團告別“實控人時代”

從2023年1月螞蟻集團宣布上層結構調整,直到近日,螞蟻集團已徹底完成“解除馬雲先生控製權”的全部流程,這家市值一度達萬億元人民幣的金融科技巨頭,從“馬雲時代”最終走向“無實際控製人”。兩年多前的調整,改寫了這間中國互聯網金融旗艦的權力版圖,也將支付寶的“主權”徹底交還給市場與製度。

這場轉變的伏筆,早在2020年就已埋下。2020年10月,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的公開演講中,直指傳統銀行存在“當舖思想”,批評監管“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尖銳的言辭,觸動了監管的神經。

數星期後,原本已進入港交所與上交所“倒計時”的螞蟻金服,超過370億美元募資規模的上市計劃,被一紙命令暫停,創下全球IPO史上的戲劇性逆轉。這場原可創紀錄的集資盛事夭折後,螞蟻迅速陷入連串調查與整改,馬雲亦漸漸淡出公眾視野。



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

這一事件帶來的連鎖反應,也讓馬雲、阿裏巴巴、螞蟻集團從資本市場的焦點,轉變成被政府監管整頓的對象。2021年4月,阿裏巴巴就因市場壟斷行為,遭監管部門重罰約27.5億美元。

但這場風暴並未就此平息。接下來的兩年中,螞蟻集團先後被要求重組業務,切割與阿裏巴巴的股權與管理層關聯,並關停“相互寶”、調整“花唄”“借唄”等備受爭議的消費信貸產品。除了高層管理集體退出阿裏巴巴合夥人團隊,與阿裏徹底切割外;同時,螞蟻還啟動引入國資背景股東。

2022年底,螞蟻旗下承接消費信貸業務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完成增資計劃,注冊資本從80億元大幅增至185億元,杭州國資背景的杭金數科出資18.5億元,持股10%,成為第二大股東。國資背景的介入,為這家民營科技巨頭的未來走向埋下伏筆。



螞蟻集團杭州總部。(何瑞芬攝)

螞蟻集團真正的轉捩點是2023年1月7日。螞蟻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對上層股權進行重大調整,馬雲及一致行動人終止在杭州雲鉑投資的一致行動協議。

馬雲此前通過“雲鉑”間接控製螞蟻集團53.46%表決權的安排被徹底拆解。調整後,包括馬雲、井賢棟、胡曉明、蔣芳等在內的10名自然人,各自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彼此間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一致行動關係。馬雲的投票權比重,從53.46%降至僅6.208%。公告亦明確表示:“在此次調整完成後,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製螞蟻集團的情形。”

馬雲作為螞蟻集團實際控製人的時代終結。

2022年7月,《華爾街日報》就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馬雲多年前其實一直在考慮通過降低投票權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製權,但這一計劃一直沒有實施,主要是不希望相關變化影響螞蟻集團上市。”2020年上市暫緩事件反而提供了契機。對馬雲而言,這既是對監管現實的適應,也是戰略上的選擇,馬雲保留了第一大股東地位與經濟利益,但不再掌握決策權,為螞蟻未來重啟上市掃清製度障礙。

2018年,馬雲及虞鋒旗下的雲峰金融集團(0376)收購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前稱萬通保險國際亞洲有限公司),現時仍為“萬通保險”大股東。

對於市場而言,放棄控製權是螞蟻集團重啟上市的必要條件。按中國內地與港交所規則,變更實控人後企業需等待一至三年方可上市。就在公告發出同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表態,14家平台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已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正加快解決;證監會釋放出推進境外上市製度改革的訊號,也被市場解讀為螞蟻重啟IPO的積極信號。

2024年1月8日,人民銀行正式批覆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製人”。支付寶擁有10億用戶、8000萬商業用戶,常年穩居金融App活躍度首位。此次變更,意味著支付寶“不再姓馬”,由多方股東共同決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平台。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指出:“支付寶在未來監管上將麵臨重大曆史轉折,由單一一家股東公司控製向多家公司共同控製轉軌。螞蟻集團將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製人,金融監管部門就有可能批準和通過螞蟻集團的上市申請。”

與此同時,螞蟻加速退出“阿裏係”的媒體與文化投資,出售財新傳媒、36氪等股權,退出芒果超媒等文化娛樂投資。曾被視為精英企業家學府的湖畔大學亦於2021年改名為浙江湖畔創業研學中心,以符合監管要求。阿裏達摩院則陸續削減量子計算、自動駕駛等前沿科研項目。螞蟻估值也從2020年的2.1萬億元(人民幣)高位回落至2023年中回購時的約5671億元。

不過,阿裏巴巴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螞蟻利潤約132億元,同比增長17.4%,顯示經過整改後盈利能力逐步恢複。



AlipayHK圖片。(AlipayHK)

權利結構重塑的同時,螞蟻高層也於2024年迎來換班。同年12月8日,螞蟻二十周年慶典上,董事長井賢棟宣布,現任總裁韓歆毅將於2025年3月1日接任CEO,全麵負責業務及日常管理,他本人將專注董事長職務。

據介紹,韓歆毅2014年加入螞蟻,曆任投資部資深總監、戰投副總裁、CFO、總裁等職務,近期推動了條碼支付升級與多款AI產品落地。麵對支付市場競爭加劇及商業化壓力,他將肩負維持市場份額與開拓新收入來源的雙重挑戰。

2024年12月8日當晚,久未公開露麵的馬雲亦現身活動現場。他說:“今天,我不是為螞蟻過去的20年而來,而是為了螞蟻未來的20年而來。”



馬雲現身螞蟻集團20周年談AI。

從2023到2025,近期,螞蟻集團宣布,已全麵完成解除馬雲控製權的程序。這家金融科技巨頭,從曾經由一人掌舵的私營企業,轉為多方股東製衡的公共平台。馬雲保留第一大股東身份,但投票權僅6.208%,無法左右集團決策。螞蟻正申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引入更多獨立董事,尋求在盈利與公共利益間取得平衡。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評價:“後馬雲時代,螞蟻集團及其支付寶工具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基礎設施。螞蟻將更好地平衡盈利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則認為:“像螞蟻金服這種數字平台,在用戶總數、運營量、資本流通量等指標達到一定比例後,都將引發它由競爭性產品轉向公共平台的思考。”

回顧這場馬雲、螞蟻集團、阿裏巴巴的5年之變,從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當鋪說”,再到IPO暫停、遭監管重罰,其後是業務整改、國資入股,最終到馬雲退場,這場變局似乎折射了中國民營科技巨頭在國家強監管時代的生存邏輯。

早在2006年,馬雲就說過,“如果國家有需要,我隨時可以把支付寶上交。”十七年後,這句話成為現實。沒有“馬老師”的螞蟻集團杭州西溪總部大樓依舊繁忙,螞蟻集團也將在新的時代中,尋找下一個二十年的新方向。

查看評論(9)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耶普斯麻錄取的5個中國孩子 背景一個比一個“離譜”…
一場“豪車車禍”爆火!楊蘭蘭的瓜,越看越狗血
中國女首富24歲兒子正式出山,80億資產借殼上市
中國海警船撞自家軍艦 浪花“染紅” 2中國海警疑身亡
劉建超被帶走之謎 與秦剛有某種驚人的相似

24小時討論排行

林毅夫人民日報刊文:習近平回答了馬克思經典未解之問
開始漲價了!沃爾瑪價簽大換新 飆漲近60%…
中國第3款6代機試飛片段瘋傳 美媒:瘋狂步伐
朱令骨灰今下葬 父母發訃告:我們將一如既往追凶
李小琳罕見受訪:送99朵玫瑰被父親李鵬含淚斥浪費
紐約時報:特朗普如何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遺產
特朗普:正在考慮允許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提起重大訴訟
特朗普:“烏克蘭領土會有一點變化”
特朗普要把無家可歸者趕出華盛頓,但流浪者要去哪?
台灣誌願兵赴烏克蘭作戰 訓練營遭俄軍導彈轟炸
川普:隻要2分鍾,就知道普京是否要和平
12歲“偉大向導者”:金正恩如何為女兒打造接班形象
華郵:川普時代,人心惶惶的美國科學實驗室
貴州大數據局長用政府設備狂挖比特幣 夠買2千間房
川普關稅重擊 中國廠商減班、砍工資、用臨時工
新藏鐵路最快今年開工,單公裏投資或高達2億元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馬雲時代正式結束!螞蟻集團告別“實控人時代”

香港01 2025-08-11 09:31:13
馬雲時代正式結束!螞蟻集團告別“實控人時代”

從2023年1月螞蟻集團宣布上層結構調整,直到近日,螞蟻集團已徹底完成“解除馬雲先生控製權”的全部流程,這家市值一度達萬億元人民幣的金融科技巨頭,從“馬雲時代”最終走向“無實際控製人”。兩年多前的調整,改寫了這間中國互聯網金融旗艦的權力版圖,也將支付寶的“主權”徹底交還給市場與製度。

這場轉變的伏筆,早在2020年就已埋下。2020年10月,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的公開演講中,直指傳統銀行存在“當舖思想”,批評監管“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尖銳的言辭,觸動了監管的神經。

數星期後,原本已進入港交所與上交所“倒計時”的螞蟻金服,超過370億美元募資規模的上市計劃,被一紙命令暫停,創下全球IPO史上的戲劇性逆轉。這場原可創紀錄的集資盛事夭折後,螞蟻迅速陷入連串調查與整改,馬雲亦漸漸淡出公眾視野。



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

這一事件帶來的連鎖反應,也讓馬雲、阿裏巴巴、螞蟻集團從資本市場的焦點,轉變成被政府監管整頓的對象。2021年4月,阿裏巴巴就因市場壟斷行為,遭監管部門重罰約27.5億美元。

但這場風暴並未就此平息。接下來的兩年中,螞蟻集團先後被要求重組業務,切割與阿裏巴巴的股權與管理層關聯,並關停“相互寶”、調整“花唄”“借唄”等備受爭議的消費信貸產品。除了高層管理集體退出阿裏巴巴合夥人團隊,與阿裏徹底切割外;同時,螞蟻還啟動引入國資背景股東。

2022年底,螞蟻旗下承接消費信貸業務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完成增資計劃,注冊資本從80億元大幅增至185億元,杭州國資背景的杭金數科出資18.5億元,持股10%,成為第二大股東。國資背景的介入,為這家民營科技巨頭的未來走向埋下伏筆。



螞蟻集團杭州總部。(何瑞芬攝)

螞蟻集團真正的轉捩點是2023年1月7日。螞蟻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對上層股權進行重大調整,馬雲及一致行動人終止在杭州雲鉑投資的一致行動協議。

馬雲此前通過“雲鉑”間接控製螞蟻集團53.46%表決權的安排被徹底拆解。調整後,包括馬雲、井賢棟、胡曉明、蔣芳等在內的10名自然人,各自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彼此間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一致行動關係。馬雲的投票權比重,從53.46%降至僅6.208%。公告亦明確表示:“在此次調整完成後,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製螞蟻集團的情形。”

馬雲作為螞蟻集團實際控製人的時代終結。

2022年7月,《華爾街日報》就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馬雲多年前其實一直在考慮通過降低投票權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製權,但這一計劃一直沒有實施,主要是不希望相關變化影響螞蟻集團上市。”2020年上市暫緩事件反而提供了契機。對馬雲而言,這既是對監管現實的適應,也是戰略上的選擇,馬雲保留了第一大股東地位與經濟利益,但不再掌握決策權,為螞蟻未來重啟上市掃清製度障礙。

2018年,馬雲及虞鋒旗下的雲峰金融集團(0376)收購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前稱萬通保險國際亞洲有限公司),現時仍為“萬通保險”大股東。

對於市場而言,放棄控製權是螞蟻集團重啟上市的必要條件。按中國內地與港交所規則,變更實控人後企業需等待一至三年方可上市。就在公告發出同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表態,14家平台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已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正加快解決;證監會釋放出推進境外上市製度改革的訊號,也被市場解讀為螞蟻重啟IPO的積極信號。

2024年1月8日,人民銀行正式批覆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製人”。支付寶擁有10億用戶、8000萬商業用戶,常年穩居金融App活躍度首位。此次變更,意味著支付寶“不再姓馬”,由多方股東共同決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平台。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指出:“支付寶在未來監管上將麵臨重大曆史轉折,由單一一家股東公司控製向多家公司共同控製轉軌。螞蟻集團將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製人,金融監管部門就有可能批準和通過螞蟻集團的上市申請。”

與此同時,螞蟻加速退出“阿裏係”的媒體與文化投資,出售財新傳媒、36氪等股權,退出芒果超媒等文化娛樂投資。曾被視為精英企業家學府的湖畔大學亦於2021年改名為浙江湖畔創業研學中心,以符合監管要求。阿裏達摩院則陸續削減量子計算、自動駕駛等前沿科研項目。螞蟻估值也從2020年的2.1萬億元(人民幣)高位回落至2023年中回購時的約5671億元。

不過,阿裏巴巴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螞蟻利潤約132億元,同比增長17.4%,顯示經過整改後盈利能力逐步恢複。



AlipayHK圖片。(AlipayHK)

權利結構重塑的同時,螞蟻高層也於2024年迎來換班。同年12月8日,螞蟻二十周年慶典上,董事長井賢棟宣布,現任總裁韓歆毅將於2025年3月1日接任CEO,全麵負責業務及日常管理,他本人將專注董事長職務。

據介紹,韓歆毅2014年加入螞蟻,曆任投資部資深總監、戰投副總裁、CFO、總裁等職務,近期推動了條碼支付升級與多款AI產品落地。麵對支付市場競爭加劇及商業化壓力,他將肩負維持市場份額與開拓新收入來源的雙重挑戰。

2024年12月8日當晚,久未公開露麵的馬雲亦現身活動現場。他說:“今天,我不是為螞蟻過去的20年而來,而是為了螞蟻未來的20年而來。”



馬雲現身螞蟻集團20周年談AI。

從2023到2025,近期,螞蟻集團宣布,已全麵完成解除馬雲控製權的程序。這家金融科技巨頭,從曾經由一人掌舵的私營企業,轉為多方股東製衡的公共平台。馬雲保留第一大股東身份,但投票權僅6.208%,無法左右集團決策。螞蟻正申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引入更多獨立董事,尋求在盈利與公共利益間取得平衡。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評價:“後馬雲時代,螞蟻集團及其支付寶工具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基礎設施。螞蟻將更好地平衡盈利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則認為:“像螞蟻金服這種數字平台,在用戶總數、運營量、資本流通量等指標達到一定比例後,都將引發它由競爭性產品轉向公共平台的思考。”

回顧這場馬雲、螞蟻集團、阿裏巴巴的5年之變,從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當鋪說”,再到IPO暫停、遭監管重罰,其後是業務整改、國資入股,最終到馬雲退場,這場變局似乎折射了中國民營科技巨頭在國家強監管時代的生存邏輯。

早在2006年,馬雲就說過,“如果國家有需要,我隨時可以把支付寶上交。”十七年後,這句話成為現實。沒有“馬老師”的螞蟻集團杭州西溪總部大樓依舊繁忙,螞蟻集團也將在新的時代中,尋找下一個二十年的新方向。